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作为文科之一,是令很多老师和学生头疼的科目。正因为这样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产生更大的精神力量,这个问题很值得深究。具体到历史学习中,一直以来就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学生,如时间记不住,线索理不清,关系不理解等等。实际上,历史学习不能简单的认为秘诀只有一个 “ 背诵 ” ,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历史思维能力种类很多,如比较、分析、概括、综合、归纳、演绎等,其中 “ 历史归纳能力就是将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探求反映历 史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思维能力。具有归纳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会接受历史的启示,汲取历史的智慧。 ” 一、归纳对象 可以概括的历史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自身状况来看,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相对静态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性质 (或本质、实质)、结果(包括后果)、影响等;第二类主要是相对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趋势、规律。 二、指导思想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普遍联系等原理在历史学习中得到2 / 5 了充分的体现。例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 展,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获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迫使西方国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 “ 三座大山 ” 的重压下发展很不充分,导致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很强的软弱性、妥协性,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被迫流产。 历史唯物主义也提供了很多理论和方法。如由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级不断扩大,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词曲 、绘画等文学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恰好印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2.遵循历史常识。如时间是学习历史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前后顺序要牢牢记住。要做到 “ 论从史出 ” ,严格依据历史信息,切不可想当然地信口开河。 三、过程方法 第一步:分类。从时空相同、性质类似的史实中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都属于列强率先挑起的战争;孙中山、华盛顿、甘地都是 “ 国父 ” 级的人物。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已经按照单元或模块形式体现出来了。 3 / 5 第二步:罗列。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 人 物 罗 雪 尔(WilhelmRoscher)曾指出: “ 各个国民是如此紧密地联系着,如果缺乏对总体的观察,就不可能对个别的国民做出任何根本性的观察。同时,过去的国民 已经死亡的国民,它们的发展过程都已经成为一种完结的存在摆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特殊的启示与教训。如果新的国民经济表现出一种同过去的国民经济相类似的倾向,我们在认识这种倾向时就可以从这种类比关系中得到极为宝贵的启示。 ” 因此归纳可分为现实史实归纳和历史史实归纳两种。相对而言历史史实较为完整,也比较可靠。但为保证历史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定要尽可能全面考察历史,搜集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而且在研究有关问题时不能忽视现实史实的存在。 第三步:总结。例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结果大概有三种:一种是成功了,如朱元璋改朝换代自己做了皇帝;一种是失败了,如李自成兵败身亡;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成功又失败,如宋江招安投降,封官后又与方腊相互损耗,落了个服毒自杀。总结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应用,如分析历史问题可从政治(包括军事、外交、民族关系、法律等)、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考虑;原因可分为内因 、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直接影响(对当时的影响,相当于作用)、深远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4 / 5 第四步;升华。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这都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他们生活的时代局限性所导致的。 总之,只要做到 “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这十六字方针,历史知识的总结一般会比较成功。 四、呈现方式 第一种,线索。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个单元,我们可以找出三条线索,把 “ 中央集权制度 ” 、 “ 君主专制制度 ”“ 古代选官制度 ” 以箭头为指示按照朝 代演变的顺序,很清晰的呈现出来。 第二种,框架。充分利用大括号,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把相关历史知识如背景、过程、影响从上往下一一排列,各分项如背景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第三种,表格。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个单元,可以在表格中这样安排:横排分为 “ 鸦片战争后 ” 、 “ 辛亥革命后 ” 、 “ 新中国成立后 ” 、 “ 改革开放后 ” 这四个阶段,竖排先分为两大类别: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中,再细分为 “ 衣 ”“ 食 ”“ 住 ”“ 行 ” 这四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在精神生活中,再具体为 “ 风俗习惯 ”“ 大众传媒 ” 这两个方面 ,然后再细分。一个表格的绘制思路一般如此,即要能找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或人物、事件等),再加以重组。 第四种,图表。如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5 / 5 可以画一个只有右上部分的坐标系,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发展指数,把各时期的发展指数连在一起就构成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线图。 第五种,诗词。如对时间的记忆,就有这样的朝代演变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六种,口诀。如中国画发展演变的口诀:中国画起原 始,演变各朝有特点。三代人物肖像主(夏商周),秦汉门类最齐全。士大夫有名作,魏晋南北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