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_第1页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_第2页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_第3页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_第4页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 游记作文:心灵的圣地 赵淑清 在我心中,有一块神圣的宝地,她以奇石、怪柏、古刹、异洞而闻名于世,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她就是位于尤杖子乡境内,距喀左县城 23 公里的龙凤山。 龙凤山雄居在岭岳蜿蜒、群山环抱之中,海拔 865 米,占地 9 平方公里。远远望去,主峰如削,巍然屹立,宛若龙首吞云吐雾,气冲斗牛,故曰龙首峰;西侧次峰如凤冠霞帔,峻峭多姿,人称 “ 凤冠峰 ” , “ 龙凤山 ” 因此而得名。山前有双峰并立,如笔架,似双乳,亦称 “ 哺天峰 ” ,山上树木荫翳,叠翠堆碧,成为龙凤山的天然影壁。 十几年前的夏季,第一次来龙凤山,看到那葱郁的林莽,庄严的古刹,嶙峋的怪石,奇异的古洞,就被她远离尘嚣的超凡气质所震慑。漫步在丛林中,树影斑驳,鸟儿啼鸣,婉转,浓稠。沿着十八盘逶迤上行,鸟声渐稀,杏树、柞树、榆树、枫树等人工林渐少,天然崖柏渐多。这些柏树多生在山岩缝隙中,粗壮者树冠如盖,遮天蔽日,枝干虬曲,盘旋而上。娇小者如蒿似帚,玉树临风,翩然而立。这些柏树无论大小,均非等闲之辈,那些茕立于危崖之上,不着一丝泥土,盘根错节如蛟龙盘柱抱岩而生者,也许历尽了千年沧桑。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柏树多为双心,一 棵树两个年轮,实2 / 5 属罕见。 在山下依稀可见数个洞穴隐约于树障之中。朝阳洞便是最显赫的阔洞之一。其口朝南,悬崖罩顶,绝壁凌空,云遮雾绕,崖柏掩映,天台寺就嵌于洞中。该寺始建于 1663 年,即康熙二年,距今 350 多年,大雄宝殿气势恢弘,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钟磬悦耳,梵音不绝。寺前香烟缭绕,三两香客虔诚跪拜祈愿。洞内幽森清凉,稍息片刻,便会清心静气,物我两忘。 寺前两株古柏错落耸立于两个平台之上,远远看去,如孔雀开屏。主干粗壮,枝叶纵横,遮寺拂崖。其根牢牢扎进巨岩之中。据省林业专家测定,树龄在八百年以上, 被确认为 “ 关东第一柏 ” 和 “ 关东第二柏 ” 。两树之冠阴翳蔽日,气象森严,数个秃枝突兀于翠屏之外,状似龙角翘首以东,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让神秘庄严的古柏透出祥和的人间气。站在两柏之下,对面的哺天峰崖壁参天,柏树轮廓清晰印于蓝天之上;东侧阡陌纵横,沃野如波;西侧群岭似涛,气势磅礴,宛如铺开的山水画卷。清凤拂来,匝树有声,闭目瞑思,如入梵天。渐渐地,神思无所寄,古树是自己,云天是自己,一花一草也全是自己 可惜一场天火差点毁掉第一柏,再去参拜时,煳迹斑驳的树干上又生出翠叶,不由得慨叹:根扎得深,生机自会勃然啊! 3 / 5 领略到龙凤山洞穴的魅力是景区开发之后。我从迎客松下拾级而上,数不清攀爬了多少级台阶,再左拐西行数丈,茂密丛林中,突现大小两个洞口,一米多高的钟乳石将两洞隔开,酷似雄狮的鼻翼和嘴巴,那黑黝黝的洞口就是狮子明亮的眼睛了。距此数米处又现大小两洞,如一小狮子翘首以待。 “ 双狮洞 ” 便由此而来。洞内有烟熏痕迹, 1990 年 12月,考古部门曾于该洞发掘出彩陶盘、陶豆、酒具、石镯、石环及陶制女神像等,初步考证距今 4900 年左右,属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之间的文化型。这里恰好在龙首峰的半山腰,天台寺之东,古人选此栖身 ,四时光景得天独厚。龙凤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继而向西蛇行,道边灌木皆横生,已是五月中旬,秀线菊刚结蕾,照山白、紫丁香怒放。不远处即见一峰如俏丽凤头,与东侧龙首峰遥相呼应。石柏路被绵密的山荆野榛遮掩得忽隐忽现,偶一抬头,鲜红的 “ 佛 ” 字豁然书于悬崖之上,熠熠生辉,潇洒隽逸。崖下杂木掩映中现一巨洞,此为 “ 佛祖洞 ” ,就在凤冠峰近顶处。远观酷似蛤蟆在吞云吐雾,曾名之为 “ 蛤蟆嘴洞 ” ;又仿佛张开大嘴仰天长笑,有文人称它为 “ 笑天洞 ” ,好大气的名字!进得蛤蟆嘴中,方知此地真乃福地洞天:洞宽约 50 米左右,深约 13 米,洞内靠北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卧佛,两侧呈八字站列着十八罗汉。洞深处的有一大一小巨石形如金蟾,一俯一仰,故又称之 “ 金蟾4 / 5 洞 ” 。洞深处数块怪石和钟乳石卡在咽喉处。东北侧有约两米见方的无根石嵌于洞壁上,近之缝隙呼呼生风,凉浸肌骨,此处当称 “ 天门 ” 也无妨,若打开,当别有洞天,或如民间传说有地河连通东海,亦难说。 离开佛祖洞,沿着窄仄的栈道仗壁西行,头顶上崖柏横生,不敢仰视。一柏横伸两杈挡住去路,须躬身弯腰方可通过。继而沿着盘旋于崖壁上的数百级台阶下行,屏息敛气,双腿打颤,直至落地,紧绷的神经方敢松弛。回首 悬崖百丈,如倾似倒,吁叹不已。 转而东行,快到天台寺时,又一巨柏横于头顶,主干须两人合抱。我和朋友以双擘、单手擎之拍照,很有趣。途经玉皇庙、护法堂等洞穴,绕了半座山,又到天台寺。途中所遇洞穴无可胜数,且洞外镶洞、洞内藏洞、洞洞朝阳,人说龙凤山 70 多洞,此言不虚。 中午去虎影泉午餐。行至天台寺东三百米,闻听水声訇訇作响,是虎影泉水奔流到此形成的瀑布跌入了碧水潭。继续东行二三百米,便到虎影泉。虎影泉因天台寺第三代法师沙富在此处担水喂虎,并骑虎兜了三四里的大圈子而得名。这里原本是条普通的山沟,却因形就 势造出了小桥、流水、荷花池。顺着林荫小道上行至沟脑,一龙头峥嵘,龙睛烁烁,口中喷珠吐玉,飞泉四溅,彩虹凌空,真是一道山谷奇观!龙头的崖壁上刻写着 “ 万钟之藏 ” 四个繁体大字,令人生出5 / 5 无尽遐想,正应了这样一句话: “ 无论房子、星星还是沙漠,它们都是因为某种看不见的东西而美丽。 ” 况且这里有看得见的水,而水不仅为生存所必须, “ 对心灵是有益的。 ” 下午登哺天峰,途经原始部落、女神像等景点,直达女娲补天处。回望,天心湖、碧水潭成了两块翡翠镶嵌在林海中,又像两只清亮的眼眸。乌金西坠,落霞满天,她们是少女羞红的两腮;玉兔 行天,月华满山,她们又是龙凤山捧在手心里的美酒。月轮醉落,树曳风摇,天光云影,四季更迭,她们宠辱偕忘,波澜不惊,默默地滋养着无数生灵。两潭之间一尊 37 米高的观音菩萨金身像慈眉善目俯瞰众生,观其像体其心,便觉佛光如水,慈航普渡。 山因水而壮美,水因山而灵秀,这样的山水之间,有崖柏悬壁,有野木繁茂,有古寺护佑,方可藏福纳祥,地久天长!七八百种植物物种、数十种珍稀濒危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