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整改报告_第1页
扶贫资金整改报告_第2页
扶贫资金整改报告_第3页
扶贫资金整改报告_第4页
扶贫资金整改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扶贫资金整改报告 白坪乡关于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及 甜橙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整改报告 按照市、县下达的整改通知,我乡对 2016 年的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及 2016 年的甜橙产业化扶贫项目进行了整改,现将整改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加强领导 整改通知下达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周廷辉同志为组长、乡长李冯和副乡长刘光华同志为副组长的整改领导小组,明确把落实整改内容作为项目工作的重点,对涉及的两个整改项目做出了科学部署,以确保取得实 效。 二、整改进度 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 1、针对公示照片不清晰的现状,整改小组对照片进行了重新整理,确保照片质量能真实而清楚地反映项目公示情况。 2、针对各项目村未建立辅助帐的现状,整改小组督促项目村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作了核实,按要求乡财政所做了专帐,各村建立了辅助帐。 3、针对各村甜橙未补助到户的状况,经过乡党委研究,结合我乡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各项目村村委会与农户2 / 21 签订了甜橙栽植协议,协议中明确了甜橙的所有权属农户。 4、针对 会议记录签字由一人代签的状况,整改小组责令各项目村对会议记录进行了重新整理,由实际参会人员签字。 甜橙产业化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甜橙产业化扶贫项目验收资料也已按照要求已进行了严格整改,资料重新分类并制订了目录,甜橙补助花名册、会议记录以及项目照片等都进行了重新整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方面,我乡将进一步梳理资料,查漏补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确保顺利通过市纪委的复查。另一方面对甜橙栽植后死亡、丢失和因土地整理损毁树苗的情况,现已进行土地去杂、除草、订 购树苗进行补植。 2016 年 9 月 29 日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一: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 2016 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20xx 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3 / 21 情况 20xx 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 151 万元,其中,基础设 施类项目 7 个,项目资金 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 5 个,项目资金 43 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 2 个,项目资金 9 万元。截止到 2016 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 100%。 二、 20xx 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 一是强化项目监管。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市扶贫办会同 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4 / 21 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 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各村成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 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 2016 年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三是严格资金使用。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后使用的规定。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审计、财 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5 / 21 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 四是注意发挥效益。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 20xx年,维修村级主干渠 5000 米,改善了 1000 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 20公里,解决了 5000 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 3000 人。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 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 民的收入,促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300 元以上。 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 20xx 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办就 20xx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情况汇 报如下: 6 / 21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xx 年以来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183 个。其中: 20xx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59个、 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 65个、 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 59 个。 20xx 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 100 户、20xx 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 60 户。 二、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 项目的立项按照省、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最贫困的村优先扶持的原则;二是先难后易的原则;三是适度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立项采取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 ,公告、公示初步名单,逐级上报审批。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紧紧围绕规划的范围,逐年调整充实完善,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重点方向,切实地保证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扶贫项目真正惠及广大贫困山区人民群众。 三、项目及资金完成情况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按照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思路,坚持群众自主,政府引导,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项目及社会事业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做到推进一片脱贫一片。 2016-2016 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183个。项目覆盖 12 个乡镇 183 个自然村 ,完成总投资万元。其7 / 21 中:中央财政资金 45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1085 万元、州级财政资金 415 万元、县级财政资金 815 万,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万元、其它资金万元,社会帮扶 17 万元,信贷资金万元。 2016 年以来整村推进项目共完成进村公路硬化23 条公里,村内道路硬化 213 条公里,人蓄饮水工程 13 件公里,通电工程 2 件 8 公里,沟渠 14 条公里,水窖、水池、水坝 1080 件 228931 立方米,墙体排白 170 户,新建烤棚群1 座,坡改梯 1660 亩、低产田改造 6672 亩,种植蔬菜、芦笋 、优质烟、水稻等 14144 亩,种植核桃、葡萄、梨、石榴等 15346 亩,大牲畜养殖 19488 头,新建沼气池 1658 口,节能灶 184 台,新建学校 3 所 982 平方米,卫生厕所 155 间3554 平方米,文化活动室 337 间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 11块平方米,完成科技培训 506 期 60291 人。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行路难、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抓好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工作 弥勒县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拓宽新品种引进渠道、鼓励群众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州扶贫贴息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一两拔千斤的作用。 8 / 21 20xx-20xx 年共投放信贷扶贫资金亿元,其中:到户贷款亿元,项目贷款 2300 万元,财政贴息资金,项目贴息资金 69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48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4 万元。贷款资金覆盖 12 个乡镇 129 个村委会 7096 户28394 人,涉及种植业 7222 万元、养殖业 5078 万元。扶持种植粮食作 物万亩、烤烟 3 万亩、蔬菜 13500 亩、甘蔗 19500亩、林果万亩;扶持养猪示范户 240 户 15900 头、养牛示范户 140 户 7000 头、养羊 14000 只、饲养家禽 45000 只、奶牛养殖 600头。到户贷款扶持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750元,人均有粮增加 120 公斤,为农户增收 300 万元。 20xx 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 1 个,申请项目贴息资金 500 万元。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亚麻种植农户12000 户, 20000 多人从事亚麻种植,种植亚麻面积 300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80 元,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人数 400 多人。 20xx 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 1个,申请项目贴息资金 900 万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2000万元,自筹建设资金 1500 万元。每年可带动本县万户以上制种农户脱贫致富,带动制种面积 2 万亩以上,生产种子 500万公斤以上,创造农业产值 3500 万元以上。经调查测算,制种与水稻相比平均亩增产值 450 元,每年可新增产值 900万元。按一户两个劳动力计算,每年可解决 3 万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20xx 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为 20xx 年申报项目9 / 21 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改扩建建设,申请项目贴息资金 900 万元,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已发挥其扶贫效益。 实施安居房改造 20xx-20xx 年实施安居房 160 户,安居工程完成总投资 661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160 万元,群众自筹 496万元、其它资金 5 万元。实施 160 户安居房建设,每户财政补助 1 万元,实施建筑总面积 17372 平方米, 436 人革命老区群众受益。通过安居温饱工程建设,使特困农户做到有房住,有产业,能稳定增加收入,达到基本解决安居温饱问题。 做好易地搬迁项目 新哨镇西梭白村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于 20xx 年开工 ,2016 年完工。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其中:省级地方债券资金150 万元,群众自筹万元。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建安居房 75套 /120 合计 9000 ,架设引水主管 4000 米,入户分管5000 米,水龙头 75 个,接通 75 户主线接入户闭路线,硬化村内道路 4000 米 6400 立方米,举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 10期 800 人次。 产业扶贫初见成效 20xx 年争取产业扶贫资金 50 万元,发展五山乡核桃产业种植 12000 亩,其中,连片种植 2000 亩。 2016 年春季发生冰冻灾害,对五山乡内的核桃种苗造成严重损坏,给农10 / 21 户造成了重大损失。为减少农户冰冻灾害损失,恢复核桃种植生产,重点在五山乡连乡公路两侧开展核桃种植工作,建设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20xx 年项目计划情况 截止 3 月底,省州项目尚未下达到我县,按照去年的实施情况, 20xx 年共做 50 个整村推进项目的计划。计划项目总投资 2500 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 750 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 1100 万元、其它资金 650 万元。初步项目计划情况如下:村卫生路硬化 50 条 65 公里;人饮工程 10 件 18 公里;沟渠 15 条 10 公里;水窖 500 口 12000 立方米;水池 、水坝 10 个 20000 立方米;安居房 150 户;绿肥种植 2500 亩、低产田改造 1000 亩;种植烤烟、芦笋、甘蔗、葡萄、玉米制种等 5500 亩;种植核桃、桉树、板栗 6500亩;养猪 6500 头、养羊 2500 只、养鸡 1900 只、养牛 800头;科技培训 100 期 9800 人;建沼气 650 口、节能灶 650台;新建卫生厕所 50 间 1000 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室 150间 4500 平方米;硬化活 动场地 10 块 5500 平方米。 2016 年小额信贷计划投放3000 万元。截止 3 月底,小额信贷完成投放 500 万元。 四、财政 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一是制定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结合省州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弥勒县整村推进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并结合各11 / 21 成员单位的职能细化了相应职责。 二是建立了资金管理使用公告及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制度,使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三是建立了扶贫专户。县、乡设立扶贫支农资金专户,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报帐制管理。项目启动前预拨 50%的启动金,其余资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实行报账制回补。通过严把资金使用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转。通过自检自查, 2016 年以来财政扶贫资金已全部报账回补完毕。 四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项目选择符合规定要求,资金安排做到立项依据充分,确保财政资金全部用到项目上。 五、下一步的打算及意见建议 加强领导,注重落实。扶贫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缓解和消除贫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领导是关键,落实是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扶贫合力,真抓实干,重在落实,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惠民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到广大的贫 困山区。 瞄准贫困对象,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紧紧围绕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12 / 21 大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扶贫措施,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方向,确保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较好的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提出的目标任务。 加强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扶贫开发项目及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要求来规范行为,项目规划一旦批复下达,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资金与对应的项目相互匹配,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按时进行报账回补,尽快地、充分地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建议扶贫支农资金多向贫困山区倾斜。几年来,弥勒的经济社会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山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坝区,如果不加大山区的投入力度,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将延缓全县的经济的发展进程。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三: 正蓝旗属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全旗共有贫困人口 3042 户 9362 人,其中:农业贫困人口 947 户 2436 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 %;牧业贫困人口 1832 户 6198 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 %;国营农牧场贫困人口 265 户 728 人,占农牧业贫困人口的 %。几年来,我旗扶贫开发工作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面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从当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及全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重点贫困嘎查村为单位,以整村推进项目为重点,结合移民扩镇工程、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工作13 / 21 的实施,着力于加强贫困嘎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全力进行项目建设,为稳定解决温饱创造了条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贫困人口变动情况 20xx 年以来,在经历了 19xx、 1999、 2000 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的袭击后,原本在八 七扶贫 攻坚阶段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连续的自然灾害的袭击下荡然无存,大量的农牧业人口因灾致贫返贫。 2001 年贫困人口由 2000 年末的 836 人突增到 4522 户 17833 人,贫困人口比例达到 30%以上的重点贫困嘎查村增加到 50 个,占全旗嘎查村的 %。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的现状逐步显露,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步履维艰,新阶段新形式下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新的选择。 面对这样严峻的扶贫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正蓝旗 2001-2016 年扶贫开发规划和正蓝旗 50 个重点贫困嘎查村村级扶贫规划。 确立了以品种改良为中心,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目的科技兴农兴牧战略,加大科技措施推广和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确保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通过全方位的扶贫攻坚,到 XX 年底,全旗贫困人口减少到 9362 人,六年间贫困人口减少了 8471 人,年平均减少 1411 人,贫困人口收入由 2001 年的农区 826 元、牧区14 / 21 975 元上升到 XX 年末的农区 1890 元和牧区的 2340 元,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 共计有贫困 3024 户 9362 人,占全旗农牧业总人口的 %。按照国家标准统计共 1707 户 5721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其中: 638 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 493 户 1544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 684至 944元低收入贫困人口 1214户 3727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 944 至农区 1500 元贫困人口 429 户 1042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 944 至牧区 1800 元贫困人口 906 户3049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 按照致贫原因分:因自然灾害致贫 1034 户 3205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因病致贫 745 户 2245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因子 女分户孩子上学致贫 902 户 2796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因经营能力差智力低下致贫 140 户 431 人,占总贫困人口的 %。贫困原因有: 1、子女分户致贫和孩子上学; 2、自然灾害致贫; 3、因病、残致贫; 4、无经营能力和其他致贫。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建设 扶贫开发办是正蓝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主管全旗扶贫开发的工作部门,扶贫开发办公室行政编制为 8 人,其中:科级领导职数为 1 名,副科级职数为 2 名。15 / 21 科员副主任科员 3 人,后勤人员事业编制为 1 名。内设综合股、项目 资金股和社扶培训股。做为旗直涉农涉牧重要部门,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中承担着贯彻、执行、宣传党在农村牧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广大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达小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旗扶贫开发办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作为服务对象,紧紧围绕为三农三牧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渠道的增加农牧民收入。有力地推动了我旗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促进农村牧 区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项目资金投入管理情况 我旗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后采取了以嘎查村为单位集中攻坚的重大战略举措。几年来,我旗结合自治区开展的水利和种草养畜年、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千村扶贫开发项目和移民开发项目,在 2001年启动两个千村扶贫开发嘎查,投入每个嘎查 15 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配套其他资金建设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料基地。2002 年启动的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18 个,每个嘎查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20 万 元,配套其他资金开展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16 / 21 料基地建设和养畜建设。 2001、 XX、 XX、 XX 分别投入财政专项资金 200万元及其他资金启动四期移民扩镇建设项目。 XX、XX、 XX 年启动的整村推进项目 19 篇一: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财政局: 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 财发 201694 号文件精神,我公司重点对 2016 年财政拨付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自 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16 年至 2016 年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 1、 2016 年 1 月 7 日收到财政拨付贷款贴息资金 万元, 2、 2016 年 11 月 10 日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 万元。 3、 2016 年 12 月 6 日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 万元。 4、 2016 年 12 月 18 日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 万元。 5、 2016 年 12 月 23 日收到财政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万元。 2016 年度共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 万元,其中: 万元资金分期列入利息支出。万元列入递延资产科 目,分项细化支出,购置设备支出万元 ,土建工程支出万元。 通过自查的情况来看,单位领导负总责,能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并用好管好规划专项资金的17 / 21 使用。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企业的挖潜改造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逐步规范。规划项目得到实施,资金效益日益体现。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自查我们认为资金能按项目计划来执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点: 项目分项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 项 目资金预算不够完整,部分资金未列入预算。一是一些经费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如设计费、评审经费、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费用、特别是请省内外专家的费用没列入项目规划经费中,而这些经费又是需要支出的; 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不够有力。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等方面目前没有具体的规定或办法, 个别合同签订不够规范、自查中发现,合同签订、履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先有支出才有项目合同,一些规划设计的工作经费列支不够合理。 三、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自查,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建立或完善预算项目和专项资金使用的考核机制。 18 / 21 2、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管理。 3、科学合理编制项目,要科学合理选定项目,不断完善项目论证、评审、报批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4、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专项资金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单位 二 0 一一年五月八日篇二:东十里涉农资金检查整改措施 涉农资金检查整改措施 根据 5 月 19 日,教育体育局对我校 2016 年 2016 年涉农资金检查工作情况,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1、 部分单据要素不全; 2、 定额发票有没付清单现象; 二、整改结果及措施 1、 2016 年 2016 年两年全部单据都已检查完善到位; 2、培训费票据校长现已补签完整; 3、今后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严格按照报销相关流程对单据进行审理,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报销; 4、提高业务素质,加强预算执行情况; 5、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