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炔氯化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把合格的乙炔、氯气鼓入塔内在母液中反应后生成合格的粗四氯乙烷供给反应工序;用三氯乙烯氯化塔将三氯乙烯氯化为合格的五氯乙烷供反应分离工序。2、原料及产品规格:2.1乙炔气的规格:水分含量:5ppmH2S、PH3含量:AgNO3试纸检验无色0.075Mpa压力0.09Mpa含量:98.5%2.2氯气规格:水分含量:5ppm含量:98%0.2Mpa压力0.35Mpa2.3无水三氯化铁:黑棕色,具有金属光泽,针状结晶。含量:98%3、物料性质:3.1四氯乙烷无色难燃易流动的液体,甜味,有强烈的类似氯仿气味。密度1.593g/cm3(20)。熔点-42.5。沸点146.5。折射率1.4942。难溶于水,能与醇、醚、石油醚、卤代烃、二硫化碳等大部分有机溶剂混溶,为氯烃类中溶解能力最强者。可由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氯化制得。主要用作生产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亦用作树脂、橡胶、脂肪等的不易燃烧溶剂。3.1.1物理性质分子式:C2H2Cl4分子量:167.86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的气味。熔点():-43.8沸点():146.4相对密度(水=1):1.60饱和蒸气压(kPa):1.33(32)临界温度():388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3.5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3.1.3作用与用途该品是有效的溶剂。但因毒性大,使这方面的用途受到限制。工业中主要用作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用于生产金属净洗剂、杀虫剂、除草剂、溶剂等。3.1.4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吸入可引起无力、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肝功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制备由乙炔氯化制得。反应在四氯乙烷本身为溶剂下进行(气态乙炔和氯直接反应会发生爆炸),催化剂为五氯化锑或三氯化铁。当采用三氯化铁催化剂时,使系统保持负压,四氯乙烷处天回流状态,连续通入干燥的乙炔和氯气,反应热由回流的四氯乙烷蒸气吸收移走,收率为97%(对乙炔)。3.2五氯乙烷3.2.1物理性质分子式C2HCl5;Cl3CCHCl2分子量202.31外观与性状无色重质液体,有氯仿气味蒸汽压0.47kPa(20)熔点-46.6沸点:162.0密度相对密度(水=1)1.67危险标记14(有毒品)稳定性稳定溶解性不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作溶剂3.2.2使用注意事项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埸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子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生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3.3三氯乙烯3.3.1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熔点():-87.1相对密度(水=1):1.46沸点():87.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53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饱和蒸气压(kPa):13.33(32)燃烧热(kJ/mol):961.4临界压力(MPa):5.02临界温度():271爆炸上限%(V/V):90.0引燃温度():42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4爆炸下限%(V/V):12.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3.3.2化学性质在120以下对一般金属无腐蚀作用。与90%的硫酸反应生成一氯代乙酸;与氯加成生成五氯乙烷。加热或高温时与氧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3.3.3作用与用途优良的溶剂,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电镀、上漆前的清洁剂,金属脱脂剂和脂肪、油、石蜡的萃取剂。用于有机合成、农药的生产。三氯乙烯用于生产四氯乙烯可作为驱肠虫药;用于生产六氯乙烷,作为兽用驱虫药,来用防治反刍兽类肝蛭病及胃蛭病、睾吸虫病和线虫病。3.3.4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该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4氯气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用作为强氧化剂与氯化剂。氯混合5%(体积)以上氢气时有爆炸危险。氯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或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3.4.1物理性质1.颜色气味状态:通常情况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有毒气体。2.密度:氯气密度是空气密度的2.5倍,标况下=3.21kg/m。3.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常温常压下,熔点为-101.00C,沸点-34.05C,常温下把氯气加压至600700k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4C都可以使其变成液氯,液氯即Cl2,液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其与氯气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4.溶解性:可溶于水,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氯水(通常情况下氯水呈黄绿色),密度为3.170g/L,比空气密度大。5.相对分子质量:70.9(71)3.4.2化学性质毒性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3.4.3用途消毒。(温馨小提示: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1L水里约通入0.002g氯气,消毒原理是其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它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而之所以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杀菌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难保存、成本高、毒性较大,则用氯气消毒可使水中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达到平衡,浓度适宜,水中残余毒性较少。)制盐酸。制漂白粉。制多种农药。(如六氯代苯,俗称666。)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制塑料(如聚氯乙烯塑料)等Cl2可用来制备多种消毒剂,含Cl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3.5乙炔:3.5.1物理性质别名:电石气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熔点:-84沸点:-80.8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m。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3.5.2化学性质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CHCH,最简式(又称实验式)CH,分子式C2H2,乙炔中心C原子才用sp杂化。电子式H:CC:H乙炔分子量26.4,气体比重0.91(Kg/m3),火焰温度3150,热值12800(千卡/m3)在氧气中燃烧速度7.5,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氧化反应a可燃性:2C2H2+5O24CO2+2H2O(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2H2+2KMnO4+3H2SO4=2CO2+K2SO4+2MnSO4+4H2O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其他化学特性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3.5.3用途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完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胶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温下,可以发生环状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镍Ni(CN)2为催化剂,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环辛四烯。乙炔在高温下分解为碳和氢,由此可制备乙炔炭黑。一定条件下乙炔聚合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苯乙烯,茚等芳烃。通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可生成一系列极有价值的产品。例如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进而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氯丁二烯;乙炔直接水合制取乙醛;乙炔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而制取氯乙烯;乙炔与乙酸反应制得乙酸乙烯;乙炔与氰化氢反应制取丙烯腈;乙炔与氨反应生成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乙炔与甲苯反应生成二甲苯基乙烯,进一步催化剂裂化生成三种甲基苯乙烯的异构体:乙炔与一分子甲醛缩合为丙炔醇,与二分子甲醛缩合为丁炔二醇;乙炔与丙酮进行加成反应可制取甲基炔醇,进而反应生成异戊二烯;乙炔和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如水,醇,硫醇)等反应制取丙烯酸及其衍生物。C2H2CL2+HCLC2H3CL3(2)反应在稀释剂中进行,稀释剂即产品四氯乙烷。乙炔和氯气首先溶解于四氯乙烷中,在无水FeCL3存在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乙炔氯化产物中四氯乙烷含量96%.4.2工艺流程简述生产所需的乙炔气依次通过乙炔深冷器、乙炔除雾器后,水分含量应在5.5g/m3左右。乙炔气温度通过冷冻盐水流量调节,维持在1-2。低温乙炔气由上部进入装有分子筛的乙炔干燥塔,从乙炔干燥塔出来的乙炔气水分含量5PPM(露点-60)送往乙炔氯化塔与来自氯气干燥的氯气,经孔板流量计计量后,从氯化塔底部入塔,氯气、乙炔分子配比为2:1.01,乙炔微过量。塔内装有母液四氯乙烷,四氯乙烷中悬浮有三氯化铁,反应在负压下进行,反应温度为100130。塔顶连续产出的气态四氯乙烷经氯化全凝器冷凝后,通过除水器部分返回塔内,维持塔内液面,其余部分采出进入粗四氯乙烷罐,未被完全冷凝的气态四氯乙烷再经氯化尾冷器二次冷凝成液态经氯化回流罐塔底回流。反应真空系统由气液分离器,氯化缓冲罐,喷射泵,氯化加压水泵组成4.3三氯乙烯氯化4.3.1生产原理三氯乙烯液相加成氯化属亲电加成反应,用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铁)做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加速反应进行,抑制取代等副反应主反应:C2HCL3+CL2C2HCL5+46kcal/mol副反应:C2HCL5C2Cl4+HClC2Cl4+CL2C2Cl64.3.2工艺过程来自三氯乙烯装置生产的三氯乙烯由泵打入尾气吸收塔,升温后送入三氯乙烯氯化塔,来自氯气干燥的氯气,再由底部导入三氯乙烯氯化塔,在触媒的作用下进行放热反应生成五氯乙烷,送至粗五氯乙烷贮槽;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氯化塔夹套循环冷却水移走。5、主要设备简介氯化塔:材料,碳钢。功能:生产中间产品四氯乙烷。脱气塔:材料,碳钢。作用:脱去尾水中的乙炔气体。三氯乙烯氯化塔:材料,碳钢。作用:生产中间产品五氯乙烷。6、操作方法乙炔氯化塔的开停车:6.1氯化塔开车前的准备:1、检查各泵、法兰与阀门的接口是否完好,仪表调节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液位计有无漏。2、向氯化塔打压,检查有无漏点同时置换系统,确保无泄漏做好开车前的准备。3、启动加压水泵,检查管线、压力等;抽起真空。4、开车前,必须对乙炔管道进行置换,由乙炔站至乙炔氯化塔,从乙炔干燥塔出口处取样,氧含量低于3%为合格。6.2催化剂的添加:1、启动母液加料泵向氯化塔加料至露出液面计口。2、夹套通蒸汽加热至8085,开启塔顶全凝器通冷却水,尾冷器通冷冻盐水。3、启动加压水泵,抽真空0.065MPa。4、打开催化剂加料口,一次加入无水,加催化剂的同时,鼓入N2。5、每隔3040分钟向塔内鼓氮气2535分钟,当真空度下降至0.008MPa,停止鼓N2.。6.3开车1、加入催化剂后,鼓N2完成,将塔温度升至80,抽真空0.085MPa。通知调度,送乙炔和氯气。2、开启乙炔和氯气调节阀,同时向塔内鼓入乙炔和氯气,通气量:乙炔15m3/h.氯气:30m3/h左右,可视现场情况而定。通气10分钟后,分析尾水中乙炔,氯气的含量,尾水中只有一种气体乙炔气,表明反应正常,可逐步加大进料量,视反应情况适量增加乙炔气及氯气的进料量。3、随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零售行业智慧零售技术应用方案
- 食品电商行业智能化食品电商平台的构建方案
-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课件
-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文秘岗位职责
- 养老护理员工作职责与要求
- 2025年财务会计职位面试模拟题和答案详解
- 2025年移动端APP产品设计考试题目集
- (2025年标准)股份经营杂志协议书
- 小学二年级地震应急安全教育计划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招聘笔试预测试题与答案公布
- 航天科技集团招聘 笔试题
- 安踏集团零售管理培训手册
-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
- 急诊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探究参考答案
- 风电场投资财务模型构建
- 3.15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 10J113-1内隔墙-轻质条板(一)
-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英文复试模板
- 国家公祭日成品课件
- 新项目方法能力验证报告(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