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病因病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重点)了解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掌握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重点)了解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病机(难点)了解内生五邪与疾病传变(难点),1,第五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继发性病因其它病因,第二节病机发病基本病机内生五邪疾病传变,2,第一节病因,疾病: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六淫、七情、饮食营养、劳逸等)作用下,出现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组织等功能、代谢失常,或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明显下降或丧失,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并表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包含现代医学临床检测的各种微观改变)的异常生命过程。病因: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病因的分类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劳逸、饮食继发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其它病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探求病因的方法问诊求因:详细询问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直接确定病因。辨证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4,一、外感病因,概念: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称为外感病因。特点:发病急骤,疾病初起多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表证。分类:六淫疠气,5,(一)六淫,六淫的基本概念,6,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3.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之分析方法应用类比和演绎的思维方法,总结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7,1、风邪,浮越,多变,善动,多兼邪,风邪: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8,2、寒邪,寒邪:致病具有寒冷、凝聚、收引特性的外邪。,寒凉,凝滞,收引,9,3、暑邪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具有火热特性的外邪。,10,4、湿邪湿邪: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粘滞,粘滞,重浊,趋下,11,5、燥邪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12,6、火邪,火邪: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特性的外邪。,13,寒痹膝盖的变形,屈伸不利,寒邪,燥邪,署邪,14,腹部水肿,湿痹下肢溃疡,反复发作,下肢水肿,15,高热神昏,易致疮痈,口舌生疮,16,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传染途径:空气传染;口鼻侵入;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疠气致病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二)疠气,1、疠气的基本概念,17,2、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3、疠气发生和流行因素(1)气候反常;(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3)预防隔离工作不好;(4)社会因素。,18,二、内伤病因,概念:内伤病因是指人体的七情、劳逸、饮食等不循常度,导致气血津液失调,脏腑组织功能异常的致病因素。特点: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分类: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19,(一)七情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七情内伤:是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引起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0,1、七情的表现形式,喜:喜乐、喜悦。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怒:恼怒、愤怒。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忧:忧愁、忧虑。肺在志为忧,忧伤肺。思:思虑、思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悲:悲哀、悲伤。悲伤肺。恐:恐惧、畏惧。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惊:惊吓、惊骇。大惊主要伤心。(惊与恐区别:惊不自知而恐为自知,惊出于暂而恐积于渐,惊易复而恐难解。),21,(1)直接伤及内脏七情损伤相应之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2、七情的致病特点,22,(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过怒使肝气上逆,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昏厥。肝气横逆可见腹痛、腹泻。,喜则气缓:过喜则心气涣散,心气暴脱,可见神志失常,狂乱,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23,悲则气消:过悲导致肺气消耗,可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遗精。,24,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使心气紊乱,可见惊悸不安,神志错乱。,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脾气郁结,可见精神痿糜,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惊则气乱,25,(3)多发为情志病证情志病包括: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情绪积极乐观,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消沉,悲观失望,加重病情。,26,(二)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不洁,1、饮食不节,(1)过饥:营养不足、气血亏虚、正气虚弱;(2)过饱:食伤脾胃、宿食积滞、郁而化热(痢疾、痔疮);(3)饮食规律失常:脾胃虚弱。,2、饮食不洁,(1)饮食变质(2)饮食污染(3)寄生虫,27,(1)寒热偏嗜:偏嗜生冷,寒湿内生;偏嗜辛热,肠胃积热;嗜酒成癖,聚湿生痰。(2)五味偏嗜: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也可致脏腑间平衡关系而出现他脏病变。(3)食类偏嗜:专食或厌食某类食物,久之导致某些疾病,如佝偻、夜盲等。,3、饮食偏嗜,28,1、过劳(1)劳力过度劳则气耗: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劳伤筋骨:形体组织损伤,积劳成疾。(2)劳神过度耗伤心血: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损伤脾气:纳少、腹胀、便溏、消瘦。(3)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性机能减退、早衰等。,(三)劳逸失度,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安逸少动,气机不畅;阳气不振,正气虚弱;长期用脑过少,神气衰弱。,29,三、继发性病因,概念:继发于其它病理过程和产物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的病因。分类: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包括有形痰饮、无形痰饮。2、瘀血: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症状以疼痛、肿块、出血为主。3、结石:湿热浊邪、煎熬形成结石。易发胃、胆、肾等。,30,痰饮致病特点示意图,痰饮,血脉,脏腑组织,脾肺肾肝,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心,易于蒙蔽神明,百病多由痰作祟,妨碍血行,痰瘀互结,31,瘀血形成示意图,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各种外伤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流产等出血,情志不畅痰饮阻滞,气虚失运阳虚失温阴虚失柔津液失充,寒客血脉,热入血脉,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运动力减退血脉舒缩失常血液容量减少,血脉挛缩血液凝涩,血热互结血液黏稠迫血妄行,血瘀发展,瘀血,32,望诊:舌有瘀斑,33,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示意图,34,(一)外伤因素1.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2.烧、烫伤3.冻伤4.溺水5.雷击伤6.虫兽伤(二)诸虫(三)药邪(四)医过(五)先天因素,四、其它病因,35,第二节病机,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机理及传变的机理),36,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一)发病的基本原理,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3、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一、发病,37,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的称谓,是指人体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8,邪气: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界的、机体内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邪气的侵害作用导致机能失常;造成形质损伤;改变个体体质特点。,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9,3、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正胜邪,不发病,邪胜正,发病,(2)正邪相搏决定证候类型,(1)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40,(三)邪正相博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41,(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社会环境,3.精神状态,2.体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决定发病倾向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42,(三)发病类型,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与并病6.复发,发病类型,43,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又称“卒发”、“顿发”。临床常见: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遽变毒物中毒、外伤,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临床常见:破伤风、狂犬病伏暑、伏气温病,徐发,指徐缓发病者,又称缓发。临床常见:外感湿邪思虑过度;房室不节等,44,继发,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病症。临床常见:间日疟反复发作继发疟母病毒性肝炎失治误治臌胀糖尿病日久目盲、坏疽等。,合病与并病,合病是指两经以上或两个部位以上的证候同时出现。如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或一个部位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候。临床常见气血两燔、胃脘痛并发大出血等。,45,重感致复,食复,劳复,药复,情志致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房室而致复发,病后用药不当,复发的诱因,复发,扶正宜平补勿助邪祛协宜缓攻勿伤正,46,二、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47,(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48,49,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50,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转化,阴阳互损,阴阳亡失,阴阳格拒,(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51,52,(三)气血失常,气血失常:是指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53,54,气的失常,1、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2、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55,气与血关系的失调,气病影响血病,气虚,气虚,气逆,气滞,气虚,血虚(气不生血),血瘀(推动无力),出血(气不摄血),血瘀(血行受阻),出血(血随气逆),血病影响气病,血虚,血脱,血瘀,气虚(血不生气),气滞(气行受阻),气散(气随血脱),56,(四)津液失常伤津脱液湿浊困阻水湿停聚痰饮凝聚津液失常水液贮留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液气血失调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津液不足,57,三、内生“五邪”,定义: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热(火)五种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因此,又称作:“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58,(一)风气内动,指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或筋脉失养而形成的具有眩晕、抽搐、震颤等“动摇”特征的一类状态。,1、肝阳化风(肝风内动):由肝阳上亢发展而成。2、热极生风(热甚动风):见于热性病的极期。3、阴虚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后期。4、血虚生风:血虚濡养功能失职。,59,(二)寒从中生,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制阴,虚寒内生的病理状态。,内寒,阳气不足,使机体失于温养(畏寒肢冷),气化功能减退,痰饮水湿停留,阳不化阴,津液不化(小便清长,痰涎清稀),60,(三)湿浊内生,因体内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并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脾、肺、肾三脏功能有关。,(四)津伤化燥,体内津液不足,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失于濡润而出现的一系列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61,(五)火热内生,阳气过盛化火,阴虚火旺,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阳盛有余、阴虚阳亢、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等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壮火食气”,“气有余便是火”,外感六淫或体内病理性产物郁而化火,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或亢逆,日久化热,津液亏损,阴气大伤,阴不制阳,62,传变: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疾病过程,疾病传变,邪正斗争及盛衰变化,决定因素,1.传变与否2.传变方向3.传变速度,四、疾病传变,精、气血、津液等各类物质不同程度的虚实盈亏变化,人体脏腑经络等机能的异常改变,63,(一)疾病传变的形式,疾病的传变,病位的传移,病性的变化,64,病位传变(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的病理过程),表里出入,表邪入里,外感病传变,六经,内伤病传变,脏与脏传变不间脏传(乘侮)、间脏传(母子),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1、病位传变,里病出表,三焦,卫气营血,65,2、病性转化,从化: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及思路)
- 2025年化疗药物使用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公务员2025年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项卷
- 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名著阅读练习
- 2025年预防溺水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家禽测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 2025年初中五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冲刺试卷
- 大数据分析应用实施规范
- 客源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1年新《经济法基础》-第10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眩晕综合征护理常规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 机械原理 课件 第4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飞行体验游旅行合同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课件
- 《结直肠癌外科学》课件
- 2025年江苏南京鼓楼城市管养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施工自检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