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第1页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第2页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第3页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第4页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 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灵活改变预设,成就完美语文课堂 巴金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想,很多的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吧,一般我们只注重了在备课中绞尽脑汁的想怎样把课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往往在课堂实践时就会有完不成教学预设的时候,因此也就常会哪黑哪歇或者托堂。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灵活改变教学设计,就会在下个班里或下一届教学时,收到良好的效果。最近,我在教学巴金短文两篇时,就有过这样深刻的体会。 巴金短文两篇课文短小,语言凝练,思想意蕴深刻,作者借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自然现象或神话传说,表达作者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而献身的仁人志士的高度赞美。 我设计本篇课文时,基于探索语文课堂的迁移和拓展的设计理念,我反复诵读课文,多方查询资料,深层理解课文内涵,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力求教学过程简洁,易学易懂,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既注重课堂积累,又强调课内迁移拓展,以及培养想象能力和仿句练习。我起初设计了一课时,大致2 / 7 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分开写日月两字,问: “ 日月合起来是什么字呢? ” 生: “ 明。 ” 师: “ 再加一个光字呢? ” 生: “ 光明 ” 。师: “ 光明的世界是无限美好的,在黑暗的世界里向往光明却是无限痛苦的,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甚至飞蛾都没有放弃对光明的追求。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巴金的短文两篇,理解一下,作者在那个时代对光明的渴望吧。二、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2、默读全文,积累字词。 3、朗读,初读感知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 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要求学生利用学案自己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三、探讨交流 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 “ 飞蛾扑火 自寻死路 ” ,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 “ 夸父逐日,渴死旸谷 ” ,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 “ 怀恋 ” ?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 “ 飞蛾扑火 ” 、“ 夸父逐日 ” ,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3)、小结课文,探讨主题。 3 / 7 (4)、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 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5)、 “ 月的光是死的光 ” ,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 “ 姮娥奔月 ” 的传说? (6)、文中三次出现 “ 某某人 ”“ 某某人 ”“ 什么人 ” ,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 “ 某某人 ” 究竟指什么人呢? ( 7)、课堂小结,探讨月的主题,四、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 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五、仿句练习: “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 ” 。提示:换光明为自由,和平。表达你的追求信念。 六、总结:光明的世界令人无限憧憬,自 由的生活让人特别向往,和平的国家值得珍惜。让我们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好,更加努力的开创幸福生活吧。 但第一节课我在八年级二班按预定设计上完一节课后,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我总结有一下几个原因: ( 1)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结合学案内容快速掌握课文; ( 2)学生积累太少,答非所问,需要老师引导,从而耗时较多; ( 3)我在设计时只是按照自己假定的时间预算了一课时,那样就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不加思考就可以答出,但4 / 7 这是不合实际的,那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备课时必需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 间。 所以在课间十分钟我立即反思,第二节课在八年级一班上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我迅速调整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日,第二课时学习月。第一课时中比在二班上时多注意以了下几点: ( 1)课文朗读的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学生练习反问句的读法,引导学生抓住 “ 倘使有一双翅膀 ” 、 “ 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 去体会读时的心情和感情,经过引导后明确:要带着无限憧憬的心情,欣喜地、坚定地去朗读课文。老师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品读。 ( 2)理解课文主题和写作意图时,我抓住以下的观点,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飞蛾和夸父都不自量力,但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光和热,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过飞蛾实现了愿望而夸父没有实现理想,但夸父却化为邓林造福后人。飞蛾在为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夸父是为大众做不懈地努力。飞蛾很渺小,夸父很伟大,但两者又有共同的心声: “ 我 要追求,追求理想,追求希望,追求光明。 ” 讲完这些,学生都明白了作者不仅仅是赞美了像飞蛾和夸父那样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仁人志士们,还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 3) 注重发散思维训练。进行完上一个讲解,我突然5 / 7 灵机一动,我说道: “ 从古至今,像飞蛾和夸父这样的仁人志士有很多,他们都信奉与其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在人生的旅途中,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真正做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悲天悯人;做到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的从容洒脱。 ” 说到这里,我停下来,要求学生听我的句子,尽力也能用一个诗句、一个成语来说一个句子,表达的中心不变。同学们很快地交流讨论,老师先从人物引导,再结合诗句写仿句,有的句子学生说不完整,老师就和学生一起思考 完成,最终我们一起写下这样的一些句子:他们做到了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的坚贞不屈;做到了 “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的英勇无畏;他们还具有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的满腔豪情;他们更有 “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 ” 就坚定信心。写完这个句子,我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两次。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达到了拓展积累的目的。( 4)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思维训练,提高想象力。仿句练习,以 “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 .” 提示:换光明为自由或者和平,表达你的追求和信念。这时学生一下子反映不到位,我便引导学 生读第九课海燕中的一段话: “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经过学生自己反复读,我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这时学生明确: “ 我愿变成高傲的海燕(自由飞6 / 7 翔的海燕)。 ” 然后我问: “ 和平的使者是什么 ”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 “ 鸽子 ” 。我又问: “ 你愿变成什么? ” 一个学生抢着说: “ 我愿变成和平的使者白鸽 ” 。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 “ 好,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双翅膀,飞吧!你可飞到利比亚,也可飞到日本福岛,飞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描写出你的美好愿望吧!现在拿起笔,赶快把你飞翔时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吧 ” 。 学生都能积极动脑快速书写,这堂课堂上有四位同学读了他们的杰作,语句能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深刻。因为时间关系,其他同学没有读,但我检查到他们大部分都写完了。课后我又要求学生把这一句子在作业本上再写了一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所有同学的句子都写得非常好。 完成了上面的教学内容,下课铃响了,我感到了一种第一堂课结束后没有过的轻松感。就这样,我将原定的一课时分解成两课时,将课堂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