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硫酸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硫酸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硫酸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硫酸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名称:*有限公司目 录前 言11 总则11.1 编制原则11.2 编制依据11.2.1 法律规范、规章、指导性文件11.2.2 标准、技术规范21.2.3 其他文件32 企业概况与环境风险识别12.1 企业基本信息12.1.1 企业概况12.1.2 地理位置12.1.3 地质地貌22.1.4 气候特征22.1.5 环境功能区域划分32.2 “三废”产生与处置情况62.2.1 废水62.2.2 废气72.2.3 固废72.2.4 *清洁下水与主要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82.3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102.4 企业主要工段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122.4.1 风险单元区122.4.2 环境风险物质概况142.4.3 风险单元区环境风险物质情况162.5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设备概况202.5.1 生产工艺流程202.5.2 设备概况242.5.3 原辅材料使用情况292.6 安全生产管理312.7 企业主要工段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情况322.7.1 大气污染事故风险防控措施322.7.2 水污染事故风险防范措施322.8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352.8.1 应急物资与装备352.8.2 应急救援队伍363 突发环境事件分析及其后果分析393.1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393.1.1 原料仓厂区风险源情景分析393.1.2 焙烧锅炉工段区393.1.3 净化工段区393.1.4 干吸、转化工段区393.1.5 成品储罐区403.1.6 装酸区403.1.7 污水处理区413.1.8 风险情景总结413.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413.3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423.3.1 风险物质泄漏风险防范措施423.3.2 应急资源分析473.4 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474 现有风险防控措施的差距分析484.1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484.2 监控预警措施484.2.1 废气监控预警措施484.2.2 液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484.3 环境风险防控工程措施494.3.1 围堰、截水沟或地槽现状494.3.2 事故废水池现状494.3.3 阀门现状494.4 环境应急能力494.4.1 应急队伍494.4.2 应急装备494.5 差距分析505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计划515.1 短期计划515.2 中、长期计划516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52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526.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536.2.1 生产工艺556.2.2 安全生产管理556.2.3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566.2.4 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606.2.5 结论606.3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606.4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与级别表征617 附件638 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前 言*有限公司位于*,为了更好的发挥矿山的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解决硫精矿出路问题,盘活企业资金,在现有基础条件上,利用自产硫精矿及周边大宝山的硫精矿建设硫精矿制酸项目,同时利用系统所产余热进行发电,对烧渣进行综合回收。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随着*及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对硫酸的需求越来越大。该项目的建设,解决了企业硫精矿的出路问题,满足了*地区对硫酸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司现年产硫酸*。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以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企业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并以其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附件一并备案”的指导思想,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现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及相关要求编制*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本评估报告主要对*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物、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的风险物质进行识别以及其突发事件后果分析,在运行期间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应对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对现有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实补充,提出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的整改方案,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性、减少危害程度的目的,对于理清企业风险物质和风险单元、提升企业内部环境应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1 总则1.1 编制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报告编制要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现有法律法规要求,科学规范地梳理企业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单元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并按应急管理要求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护措施。(2)真实客观原则报告编制过程中要真实、客观地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物质、应急管理措施现状进行分析,如实反映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并结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理清企业现有防范措施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内容真实、分析客观、结论可靠。(3)系统全面原则以企业现有环境风险源分析为基础,全面分析企业原辅材料、工艺流程、治污设施、应急物资、事故情景、环境风险及存在差距,划分出企业环境风险单元与风险等级,系统地提出具有科学性、实操性和针对性的突发环境风险防范整改措施。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规范、规章、指导性文件(1) 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 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 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4) 消防法(1998年9月1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2月);(10)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12)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3) 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14) 关于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11115号)。(1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1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17)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18)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部令 第22号 );(19) 关于发布的通知(环办201433号);(2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21)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08 第2号);(2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24)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25)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1.2.2 标准、技术规范(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4) 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7)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10)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1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12)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13)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1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5)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17) 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18)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19) 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0);(20) 关于印发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1106号);(21) 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1.2.3 其他文件(1) 公司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2) 公司消防设计文件;(3) *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送审稿);(4) *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版】(5) 企业环境管理相关文件。2 企业概况与环境风险识别2.1 企业基本信息2.1.1 企业概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位于*,公司现年产硫酸*公司。一期工程于*取得环评批复(*),*通过竣工环保验收(*),一期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入*万元,占*。;二期工程于*通过环评审批(*),目前正在组织进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二期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入*万元,占*。*现有公司现有职工*人左右,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24人,生产工人*人。生产线实行1天3班24小时工作制,年正常生产300天。生产原料用大宝山矿铜选厂生产出来的副产品硫精矿和*自选硫精矿。*的基本信息如表2-1所示,平面布置见附图1。企业信息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企业法人主要联系方式企业所在地建厂年月中心地理坐标所属行业类别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工作制度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低丘地和台地地貌气候特征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环境工能区划地表水功能区受纳水体执行类水质标准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区划表2.1-1 *基本信息统计表2.1.2 地理位置公司位于*,距*,*位于*。地理位置见图2.1-1。图2.1-1 *地理位置图2.1.3 地质地貌*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75%,平原占25%,地势北高南低。*区所在位置为南岭中南部丘陵地带,周围几公里的小山丘,标高不到200米,多为石炭系砂页岩、灰岩形成的中低山和丘陵。*乌石河段两岸多数是第四系阶地冲积土层,阶地表层为粘土和砂壤土,下层主要为石炭系灰岩、砂页岩夹煤层。*干流从新楼至高桥河段的水流是由北向南流向,河谷地貌变化较大,河床宽度在300500米,河漫滩和阶地发育,大坑口镇一带主要分布在左岸,沿江两岸见有、级阶地,其它阶地均为基座阶地,阶地上都可见到沉积的卵砾层,沿河两侧阶地以上为中低丘陵地貌,沿河岸山高一般在 300米以下。本区显露地层以石炭系地层分布最广,部分区域还出露有白垩系上统南雄群山间盆地沉积的紫红色砾岩和凝灰质砂、砾岩,总厚度大约400m,部分成为、级阶地的基座,在龙层一带有部分岩浆岩出露,呈东西向入于石炭系地层中。*区域内一般高程为100-150m,最高点高程为168m,属低丘地和台地地貌。公司所在地地震烈度为6度。*内南亚热带生物气候区地带土壤为赤红壤,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区地带土壤为红壤。*全境主要土壤类型有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区内以红壤分布最广。公司所在地土壤属红壤。2.1.4 气候特征*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是东亚的冬、夏季风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一年四季受季风的影响,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而实际上从9月开始受东北季风的影响,10月季风已趋稳定,34月为东北季风变成东南季风的过度阶段,风向在东北与东南之间摆动,四月东南风开始占优势,59月盛行夏季风,主要是西南季风,相应于冬夏季风环流的季节交替。直接影响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大、中尺度天气系统,冬季主要是极地大陆高压及其前沿的冷锋,夏季则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夏季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副高压的北缘是极锋区雨带,其西缘的偏南气流给雨区输送充沛的水汽,其南缘则是热带辐合区和台风活动的雨带,副高压位置的季节性变化与大范围雨带的移动关系密切。6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 *区在副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后转为旱季,若副高压太强并维持时间太长,则会引起严重秋旱。气温:本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烈,多年的平均气温20.1,极端低温-4.3,极端高温38.5,气温最低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为8.7,最高月为七月,平均气温为27.8, *气象台划分季节的标准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气温为1424),夏季(气温24,59月),冬季(气温14,122月)。相对湿度:本区终年较湿润,全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70%以上,最潮湿的月份出现在3-6月,较干燥月份出现在冬季风控制时期的10-12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降水量:年平均降雨日为16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83.8,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的80%以上。全年无霜期310天。日照:本区处在北回归线附近,日照较长,平均日照百分率最高时段出现在79月,其次是1012月,最低时段为春季35月。年平均日照时数14731928小时。风:本区地处季风区域,其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偶有龙卷风,能刮倒树木和民房,最大风速为32 m/s,风频最大为北风;多年平均地面风速约2.7m/s,年平均气压1002BPa。图2.1-2 *区全年风向、风速玫瑰图2.1.5 环境功能区域划分2.1.5.1 地表水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公司不外排生产废水,主要排放生活污水,污水经处理达标后,进入北面为一纳污小河涌,经*公里进入*水,经*进入*水,后经*公里进入马坝河,最后经*公里进入*河段。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段综合用水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质量标准;*综合用水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质量标准;*属综合用水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质量标准;根据公司北面纳污小河涌、*水和*水环境功能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执行。*周边水系及水环境功能区见图2.1-3。项目所在区域所属功能区分类以及各个污染因子标准如表2.1-2、2.1-3所示。图2.1-3 *周边水系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图编号河流名称功能区划评价执行标准1纳污河涌类区(GB3838-2002)类标准2*水类区(GB3838-2002)类标准3漕溪水类区(GB3838-2002)类标准4漕溪水水综合用水区(GB3838-2002)类标准5*综合用水区综合用水区(GB3838-2002)类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2.1-2 项目所在区域所属功能区分类表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摘录 单位:mg/L(pH除外)序号水质指标类标准序号水质指标类标准1pH698铬(六价)0.052溶解氧59铅0.053化学需氧量2010Hg0.00014BOD5411Zn1.05氨氮(NH3-N)1.012*SO42-2506*Fe0.313氰化物0.27As0.05注:*参考(GB3838-2002)饮用水源地标准。2.1.5.2 地下水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所在区域属于*,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类,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区域所属功能区划图以及执行标准分别如图2.1-4、表2.1-4所示。图2.1-4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表2.1-4 地下水水质执行标准 单位:mg/L序号项目标准序号项目标准1pH6.58.56Cd0.02Cr6+0.057Fe0.33Pb0.058Mn0.14Cu1.09As0.055Zn1.02.1.5.3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所在地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2.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2.1.5.4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号,本项目区域属于规划中的化工定点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执行,标准值如表2.1-6。表2.1-6 声环境执行标准 单位:dB(A)营运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噪声限值昼间夜间3类6555执行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2.1.5.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所在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见表2.1-7。表2.1-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pH除外)级别二级级别二级土壤pH值7.5汞0.30.51铅250300350镉0.30.30.6砷水田302520铬水田250300350旱地403025旱地150200250铜农田等50100100锌200250300果园150200200镍405060注:类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和牧场等土壤。2.2 “三废”产生与处置情况2.2.1 废水废污水产生部门、场所、处置方式如表2.2-1。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及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分别如图2.2-1、图2.2-2。表2.2-1 废污水产生源及处置方式统计表种类产生部门产生部位及原因主要污染物处置方式生产废水制酸生产线矿渣除湿、除尘及净化处理排污酸水PH值、SS、COD、氨氮、石油类、氟化物、砷、铅等排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生产脱盐水站锅炉用水生产场地生产检修冲地水公司场地运矿马路冲洗水办公生活污水办公部门清洗PH值、SS、COD、氨氮、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等经处理后外排饭堂、宿舍清洗、冲厕等石灰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北面的小河涌。近年来*环境监测中心及*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显示公司处理后排放的办公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在排放限值内。生产废水中和池中间回用水池石灰渣回用生产工业回用水池回用水池图2.2-1 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外排办公、宿舍污水三级化粪池厨房含油废水沉淀池外排厕所污水隔油池图2.2-2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2.2.2 废气*运营废气产生节点、污染物及处理方法如表2.2-2所示。*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公司废气的监测结果表明,公司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浓度、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及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排放限值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表2.2-2 废气产生及处理情况种类产生原因主要污染物处理方法工业粉尘在原料工段筛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铁矿粉尘半封闭环境中操作干吸工段尾气干吸工段第二吸收塔排放的尾气颗粒物、SO2、NOx、砷及其化合物、硫酸雾、氟化物等碱液喷淋去除SO2;除雾器除去酸雾经50米排气筒排放焙烧工段尾气焙烧工段排渣降温排放的尾气水膜除尘后经15米的排气筒排放轻柴油排放废气沸腾炉点火及使用叉车厨房油烟食堂油烟高效油烟净化装置二级处理2.2.3 固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类型、产生部位及性质、处置措施分析见表2.2-3。表2.2-3 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分类固废种类产生部位性质处置措施一般固废矿渣(铁矿粉)焙烧工段排渣、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量多,性质单一外售*有限公司石灰渣废水处理站量多,性质单一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粉,定期清理混入高品位铁矿粉中外售韶钢等钢铁厂生活垃圾食堂及宿舍种类多,数量不确定交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固废钒催化剂转化工段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412号供应商: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定期更换回收2.2.4 *清洁下水与主要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清洁下水与主要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如图2.2-3所示。图2.2-3 *清洁下水与主要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2.3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位于*区,厂区半径五公里内居民区与居民配套设施、学校、政府机关、医院等环境风险敏感点如表2.3-1与图2.3-1所示。表2.3-1 *周边主要环境风险敏感点序号敏感点方位最近距离(m)性质人口1952居民村落252896居民村落1273651居民村落10141450居民村落13751304居民村落14362535居民村落10873100居民村落18782108居民村落14492918居民村落307102755居民村落59113270乡镇12434123920居民村落104133830居民村落260145166居民村落307155638乡镇8866 图2.3-1 *业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点2.4 企业主要工段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2.4.1 风险单元区根据工艺流程、建设场地地形、功能与环境风险物质分布,将*分为原料仓场区、焙烧锅炉工段、净化工段区、转化工段区、干吸工段区、成品储罐区、装酸区、污水处理区八七个主要风险单元,各分项单元区域如图2.4-1所示。现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主要对公司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风险基本情况调查:(1)对工艺流程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单元的化学物质名称、储存位置、储存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废气的产生、收集、治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对辅助及附属生产区水处理系统危险化学品储存单元的化学物质名称、储存位置、储存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3)对企业风险物质的存储现状、工艺上的作用以及处置方式、运输路线等进行统计分析。*存有98%硫酸、发烟硫酸等化学品,整体上环境风险物质存量较大的为发烟硫酸。无组织粉尘主要通过在半封闭状态下操作,保持湿润等措施来防治,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转化工段区2干吸工段区2净化工段区2焙烧工段区2转化工段区1干吸工段区1净化工段区1焙烧工段区1污水处理区成品储罐区2成品储罐区1原料仓场区图2.4-1 风险单元分区图2.4.2 环境风险物质概况*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品如表及其理化性质如表2.5-4所示,理化性质见表2.4-1,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的环境风险物质类型,基于各类原辅材料的危险性和毒性分析,企业主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为具有腐蚀性的酸、易燃及毒性物质。基于厂界内风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分析(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存在总量计算),*发烟硫酸超过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的环境风险物质临界储量。产品中,98%硫酸不属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的环境风险物质,但属于危险化学品,其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临界储存量为200t,*最大储存量为2万t,因此,浓硫酸储罐区构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表2-7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一览表序号物质名称CAS号危险性类别毒性1硫精矿/长期堆放在矿仓内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热量积聚,一旦温度上升至其着火点,就可能引发自燃无2五氧化二钒1314-62-1剧毒物质口服-大鼠 LD50:1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 LD50:23毫克/公斤3铁精矿/无498%硫酸7664-93-9第8.1类酸性腐蚀品LD50:214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5发烟硫酸8014-95-7有强烈腐蚀性和吸水性。无6二氧化硫7446-09-5第2.3类有毒气体LD50:无资料;LC50:6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7三氧化硫7446-11-9 第8.1类酸性腐蚀品。无8柴油68334-30-5易燃品无9石灰1305-78-8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吸入氧化钙粉尘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或肺炎10砷及其化合物7440-38-2毒性物质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15.118.3mg/kg;人口服0.010.05g可发生急性中毒,致死量为0.060.6g。11氟化物7782-41-4遇酸分解,放出腐蚀性的氟化氢气体。遇碱放出有刺激性的氨。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LD50:32mg/kg(大鼠腹腔);150mg/kg(豚鼠经口)。2.4.3 风险单元区环境风险物质情况2.4.3.1 原料仓场区风险源识别*原料仓场位于选矿厂东侧,主要用于堆放生产硫酸用原料:硫精矿,堆场现场照片如图2.4-2所示。图2.4-2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原料堆场不涉及生产废水产生,主要为初期雨水,堆场现状防雨淋、冲刷措施落实较好,主要包括:设立了拦挡措施,防治原料外泄;堆场加盖了雨棚,防治雨淋冲刷;堆场四周设置了截水沟,排水通畅。此单元区所存物质为生产工艺上的主原料硫精矿。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硫精矿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因此原料仓场区不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2.4.3.2 焙烧锅炉工段区焙烧锅炉工段区位硫酸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主要用于焙烧硫精矿,产生S02,此工段中主要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为硫精矿焙烧后产生的废气,包括SO2、NOx、砷及其化合物、氟,以及沸腾炉点火所使用的柴油。焙烧工段区现场照片如图2.4-3、柴油储罐如图2.4-4所示。图2-8 *焙烧工段区图2.4-4 柴油储罐此风险区主要风险物质为生产中间体以及点火所使用柴油。焙烧产生的不存储,产生后直接进入净化工段净化。柴油不存储,尽在锅炉点火时现购现用,一般点火时间持续几个小时左右,一年点火2至3次。此工段区的沸腾炉及余热锅炉属于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现状安装有在线监控设施,并与*安监局联网监控,监控现场照片如图2.4-5所示。 图2.4-5 焙烧工段区在线监控2.4.3.3 净化工段区风险源识别净化工段区为硫酸生产的第二道工序,主要用于除去从焙烧工段出来的气体中的粉尘、砷及氟等有害物质,经净化后的气体进入转化工段转化。此风险区的风险物质与焙烧工段区基本一致,主要为气体中的SO2、NOx、砷及其化合物、氟。净化所产生的废稀酸通过吸塔循环泵送入稀酸贮槽,作为稀酸副产品外卖或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在生产中,考虑到次工段去因突然停电造成高温炉气影响净化设备,公司在文氏管上方设置了高位水箱,通过文氏管出口气温与文氏管高位水箱出水阀联锁来保护下游设备和管道。净化工段区现场照片如图2-9所示。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此工段区的SO2、砷及其化合物、氟为突发环境风险物质,此工段区为净化区,不对气体进行存储,风险物质未超过其临界量。图2.4-6 *业净化工段区现场照片2.4.3.4 干吸、转化工段区风险源识别从净化工段出来的气体干吸、转化工段,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的催化作用下,将气体中的SO2转化为SO3,并通过硫酸的吸收形成成品硫酸,最终进入储罐区存储。此工段区设计的主要突发环境风险物质为SO2、SO3、转化催化剂五氧化二钒以及成品酸,其中SO2、SO3均为中间产品,不进行存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至于设备中使用,公司不另外存储,催化剂失活需更换联系由*公司进行更换,更换出来的失活五氧化二钒由更换单位直接带走处理,公司亦不对其进行存储或处置;成品酸经成品酸冷却器冷却后直接输入成品酸贮罐,不在此区进行存储,因此,此工段区SO2、SO3以及转化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均未超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的临界量。干洗、转化工段现场照片分别如图2.4-7、2.4-8所示。干吸、转化工段为硫酸生产成品工段,*为此工段制定了专门的岗位操作规程,并设有专门的监控室。如图2.4-9所示。图2.4-7 干吸工段现场照片图2.4-8 转化工段现场照片图2.4-9 中心监控室干吸转化工段最后的废气经碱液喷淋去除SO2,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经50米排气筒排放,排放口设置了尾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环境保护局联网。监控设施现场照片如图2.4-10。图2.4-10 尾气排放自动监控室现场照片2.4.3.5 成品储罐区经干吸、转化工段出来的成品硫酸注入成品储罐区进行存储。储罐区设有7个成品酸储罐,其中容量为1000吨2个、2000吨2个,4000吨3个。现场照片如图2.4-11所示。1号、2号罐:=12、=12、V=1356、容酸1000 t;3、4号罐:=10、=10、V=785、容酸2000t;5、6、7号罐:=16.5、=12、V=2564、容酸4000t。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储罐区98%的硫酸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发烟硫酸属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其临界量为2.5t,本区存储发烟硫酸4000t,远超过其临界量。成品储罐区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现状安装有在线监控设施,并和*安监局联网。监控设施现场照片如图2.4-12所示。图2.4-11 硫酸储罐区现场照片图2.4-12 硫酸储罐区在线监控设施2.4.3.6 装酸区装酸区位成品酸外售装车平台,主要通过管道连接成品酸罐,通过阀门控制注入运酸车。此区风险物质为硫酸,但不进行存储,尽在需要装酸时开启阀门。为防止事故泄露的酸,在靠近污水处理区侧设有一约10m3的事故应急池。 图2.4-13 装酸区现场照片2.4.3.7 污水处理区污水处理区位于公司北侧,处于公司生产区地势低洼处,主要用于处理净化工段区排泄过来的烯酸水、储罐区事故下的泄露酸及地面冲洗水。主要采用加石灰中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污水处理池2013年经过改造,池体均进行了防腐、防渗处理,并扩大了应急池容积。污水处理区污水处理池容积*m3,事故应急池*m3。现场照片如图2.4-11所示。此外,公司厂区内备有*鱼塘作应急池使用,防止生产废水外流影响环境。图2.4-14 *污水处理区现场照片污水处理区的主要污染物质为烯酸废水,使用的原、辅材料为石灰,均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污水处理工艺如图2.4-15。运矿马路冲洗水一级中和池储水池石灰渣回用生产工业回用水池回用水池生产检修冲地水(酸性弱)中间回用水池石灰石灰池一级中和池水膜除尘及净化处理排污酸水(酸性浓)二级中和池三级中和池储水池石灰渣图2.4-15 改造后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5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设备概况2.5.1 生产工艺流程2.5.1.1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硫酸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5个工段组成:(1)焙烧锅炉工段:含硫40%、含水7%的硫精矿由焙烧炉的加料斗,通过皮带给料机连续均匀地送至沸腾炉,采用氧表控制沸腾炉出口氧含量,根据其氧含量对沸腾炉的加矿量进行自调。沸腾炉出口炉气SO2浓度10.5%,温度约950。该炉气经余热锅炉后,温度降至400,余热锅炉产生的中压过热蒸汽,供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从余热锅炉出来的炉气进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进一步除尘,出电除尘器的炉气温度350,含尘量0.2g/Nm3,然后进入净化工段。焙烧排渣系统:采用冷却滚筒(浸没式)+埋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排渣方案。该方案的最大优点:冷却效果显著,冷却滚筒附的增湿器除可进一步降温外,还可抑制渣尘飞扬,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来自沸腾炉的高温矿渣会同来自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的高温矿尘分别通过卸灰阀进入埋刮板输送机,再进入冷却滚筒降温,冷却后的矿渣通过带式输送机送至渣仓,直接通过汽车倒运至铁精砂堆场。(2)净化工段:由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来的炉气,温度约350,进入第一文氏管,用浓度约2%的稀硫酸除去一部分矿尘,然后进入第二文氏管和洗涤塔,进一步除去矿尘、砷、氟等有害物质。气体温度降至38以下,再经电除雾器除去酸雾,出口气体中酸雾含量0.005g/Nm3。经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干吸工段,在干燥塔前设有安全水封。文氏管采用绝热蒸发,循环酸系统不设冷却器,热量由后面的洗涤塔稀酸冷却器带走。文氏管淋洒酸经斜管沉降器沉降,清液回文氏管的循环槽,进入文氏管循环系统循环使用,一部分循环液通过文氏管循环泵打入脱气塔,经脱吸后的清液通过脱吸塔循环泵送入稀酸贮槽,作为稀酸副产品外卖或用石灰中和处理。斜管沉降器沉降下来的污泥,排入酸沟,可用石灰中和处理。洗涤塔为塔、槽一体结构,淋洒酸从洗涤塔塔底循环槽流出,通过冷却塔循环泵打入冷却塔循环使用。增多的循环酸串入文氏管循环系统,整个净化系统热量由稀酸板式冷却器带走。在生产中,考虑到因突然停电造成高温炉气影响净化设备,项目在文氏管上方设置了高位水箱,通过文氏管出口气温与文氏管高位水箱出水阀联锁来保护下游设备和管道。(3)干吸工段:自净化工段来的含SO2炉气,补充一定量空气,控制SO2浓度为7.5%进入干燥塔。气体经干燥后含水份0.1g/Nm3以下,吸入二氧化硫鼓风机。干燥塔系填料塔,塔顶装有金属丝网除雾器。塔内用93%硫酸淋洒,吸水稀释后自塔底流入干燥塔循环槽,槽内配入由吸收塔酸冷却器出口串来的98%硫酸,以维持循环酸的浓度。然后经干燥塔循环泵打入干燥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干燥塔循环使用。增多的93%酸全部通过干燥塔循环泵串入一吸塔。经一次转化后的气体,温度大约为180,进入一吸塔,吸收其中的SO3,经塔顶的金属丝网除雾器除雾后,返回转化系统进行二次转化。经二次转化的转化气,温度大约为156,进入二吸塔,吸收其中的SO3,经塔顶的金属丝网除雾器除雾后,通过50m烟囱达标排放。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均为填料塔,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淋洒酸浓度为98%,吸收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入吸收塔循环槽混合,加水调节酸浓至98%,然后经吸收塔循环泵打入吸收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增多的98%硫酸,一部分串入干燥塔循环槽,一部分作为成品酸经过成品酸冷却器冷却后直接输入成品酸贮罐。4)转化工段:经干燥塔金属丝网除沫器除沫后,SO2浓度为7.5%的炉气进入二氧化硫鼓风机升压后,经第III换热器和第I换热器换热至430,进入转化器。第一次转化分别经一、二、三段催化剂层反应和I、II、III换热器换热,转化率达到92%,反应换热后的炉气经省煤器降温至180,进入第一吸收塔吸收SO3后,再分别经过第V、第IV和第II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转化器四和五段进行第二次转化,总转化率达到99.7%以上,二次转化气经第V换热器换热后,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