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oc_第1页
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oc_第2页
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oc_第3页
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oc_第4页
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 论文关键词:逮捕制度司法审奋操作标准内容摘要: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刑诉制度相比我国的逮捕制度存在两个根本缺陷:没有司法审查缺乏科学的操作标准.设立司法审查制度与制定科学的操作标准是完善我国逮捕制度的必由之路.“逮捕存在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人权然而却是以剥夺具体人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为条件的逮捕既可以成为保障大多数人生存权、自由、财产所有权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成为侵犯人权的凶手鉴于逮捕制度的双刃有必要对我国的逮捕制度加以探讨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逮捕制度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主要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求教于前辈同仁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刑事诉讼国际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形成了一系列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刑事诉讼国际准则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为各国刑事诉讼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权利保障标准作为一种最低限度意义上的正义要求成为衡量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标准也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具备的对照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逮捕制度具有两个根本的缺陷:没有确立司法审查原则缺乏科学的操作标准一、司法审查原则的缺乏与对策在刑事诉讼中司法审查原则的基本涵义指为了防止控机关滥用强制权、非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必须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法院要求审查的权利由法院来对刑事追诉权力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刑事追诉机关对公民的重大权益进行强制处分必须由法院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加以审查才能作出;未经法院的审查不得对任何人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从而以这种方式使公民在国家的强制权面前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司法审查原则在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对司法审查原则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司法审查原则具有深刻的法理基础它缘于古罗马时期的“自然正义”原则根据“自然正义”原则:一方面任何人不得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另一方面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样都是案件的当事人与案件的处理有利害关系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大权益的处理不应由侦查机关单方面决定应当由保持中立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法院来审查从政治结构角度看司法审查是权力分立制衡原则的必然要求“权力容易滥用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侦查权是一种强大的行政权力尤其强制措施是以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内容同时侦查权具有自我扩张和自我膨胀的本能如不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权加以限制和约束极容易成为侵犯人权的工具通过对强制措施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权约束侦查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宪法第37条2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以及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不同我国对批准逮捕实行检察审查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但检察审查不同于司法审查在控辩审的三方刑事诉讼结构中检察机关属于控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辩方控辩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两者都是同一案件的当事人因此检察审查不符合自然正义“自己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在刑事诉讼理论中侦查权依附于控诉权侦查是为控诉作准备侦查权与控诉权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因此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逮捕请求进行审查批准的活动仍然属于内部审查其对侦查权限制约束的性质与力度与处于超然的中立地位的法院的外部审查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我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如上所述司法审查较之检察审查有天然的优势第二我国是世界人权宣言的参加国己经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约定必须遵守”建立司法审查(法院审查)制度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第三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作为一种最低限度意义上的正义要求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具备的司法审查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因此建立司法审查(法院审查)制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对于建立司法审查的方案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取消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权交由法院行使如有学者认为:建立预审或者侦查法官制度目前有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案:一是在人民法院增设预审庭和预审法官专门负责强制侦查行为的审查批准类似于现在检察院的批捕科二是由人民法院内部现有的业务庭兼任预审职能也可以现有的告申庭承担预审职能因为基层法院的告申庭一般业务不多任务不重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情况下承担起预审职能三是由人民法院的刑庭法官轮流、随机性地担任预审职能国外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一般由治安法院承担审判法院不参与因此理想的方案是成立治安法院由其负责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然而成立治安法院意味着司法机关的重大变革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主张不太可能进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视野所以这种方案还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方案是:保留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权如果被批准逮捕人对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不服可以向法院申诉请求法院对逮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具备逮捕条件的可以撤消逮捕决定立即释放被逮捕人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有三点:第一在不对司法机关作大的变革的前提下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这种事后的司法审查制度虽然与西方国家的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相结合的司法审查制度有区别但毕竟赋予被逮捕人司法救济权被逮捕人可以通过法院的审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人权保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第二有利于维护宪法的稳定虽然学界对此多有非议但笔者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规定应当得到最高的尊重同时对宪法的修改也应当十分慎重频繁的修宪是对宪法的嘲笑因此通过修宪来确立司法审查制度是不适宜的第三设置检察审查和司法审查两道程序对逮捕进行审查更有利于保障人权作为控诉机关检察机关有追诉犯罪嫌疑人的天然倾向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也承担着客观公正的义务不批准逮捕和作出不起诉决定就是其承担客观公正义务的表现保留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权不仅有利于其履行客观公正义务而且能够避免由法院批准逮捕带来的弊端 论文关键词:逮捕制度司法审奋操作标准内容摘要: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刑诉制度相比我国的逮捕制度存在两个根本缺陷:没有司法审查缺乏科学的操作标准.设立司法审查制度与制定科学的操作标准是完善我国逮捕制度的必由之路.“逮捕存在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人权然而却是以剥夺具体人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为条件的逮捕既可以成为保障大多数人生存权、自由、财产所有权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成为侵犯人权的凶手鉴于逮捕制度的双刃有必要对我国的逮捕制度加以探讨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逮捕制度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主要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求教于前辈同仁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刑事诉讼国际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形成了一系列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刑事诉讼国际准则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为各国刑事诉讼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权利保障标准作为一种最低限度意义上的正义要求成为衡量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标准也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具备的对照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逮捕制度具有两个根本的缺陷:没有确立司法审查原则缺乏科学的操作标准一、司法审查原则的缺乏与对策在刑事诉讼中司法审查原则的基本涵义指为了防止控机关滥用强制权、非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必须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法院要求审查的权利由法院来对刑事追诉权力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刑事追诉机关对公民的重大权益进行强制处分必须由法院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加以审查才能作出;未经法院的审查不得对任何人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从而以这种方式使公民在国家的强制权面前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司法审查原则在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对司法审查原则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司法审查原则具有深刻的法理基础它缘于古罗马时期的“自然正义”原则根据“自然正义”原则:一方面任何人不得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另一方面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样都是案件的当事人与案件的处理有利害关系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大权益的处理不应由侦查机关单方面决定应当由保持中立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法院来审查从政治结构角度看司法审查是权力分立制衡原则的必然要求“权力容易滥用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侦查权是一种强大的行政权力尤其强制措施是以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内容同时侦查权具有自我扩张和自我膨胀的本能如不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权加以限制和约束极容易成为侵犯人权的工具通过对强制措施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权约束侦查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宪法第37条2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以及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不同我国对批准逮捕实行检察审查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但检察审查不同于司法审查在控辩审的三方刑事诉讼结构中检察机关属于控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辩方控辩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两者都是同一案件的当事人因此检察审查不符合自然正义“自己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在刑事诉讼理论中侦查权依附于控诉权侦查是为控诉作准备侦查权与控诉权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因此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逮捕请求进行审查批准的活动仍然属于内部审查其对侦查权限制约束的性质与力度与处于超然的中立地位的法院的外部审查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我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如上所述司法审查较之检察审查有天然的优势第二我国是世界人权宣言的参加国己经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约定必须遵守”建立司法审查(法院审查)制度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第三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国际准则作为一种最低限度意义上的正义要求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具备的司法审查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因此建立司法审查(法院审查)制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对于建立司法审查的方案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取消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权交由法院行使如有学者认为:建立预审或者侦查法官制度目前有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案:一是在人民法院增设预审庭和预审法官专门负责强制侦查行为的审查批准类似于现在检察院的批捕科二是由人民法院内部现有的业务庭兼任预审职能也可以现有的告申庭承担预审职能因为基层法院的告申庭一般业务不多任务不重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情况下承担起预审职能三是由人民法院的刑庭法官轮流、随机性地担任预审职能国外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一般由治安法院承担审判法院不参与因此理想的方案是成立治安法院由其负责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然而成立治安法院意味着司法机关的重大变革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主张不太可能进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视野所以这种方案还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方案是:保留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权如果被批准逮捕人对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不服可以向法院申诉请求法院对逮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具备逮捕条件的可以撤消逮捕决定立即释放被逮捕人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有三点:第一在不对司法机关作大的变革的前提下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这种事后的司法审查制度虽然与西方国家的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相结合的司法审查制度有区别但毕竟赋予被逮捕人司法救济权被逮捕人可以通过法院的审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人权保障来说是一个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