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 醴陵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 醴陵市农业局 二一年十月 一、项目来源与实施目标 项目来源:醴陵地处湘东,置“长、株、潭”金三角边缘,处株洲、萍乡两中等城市之间,东临萍乡,西接株洲,北界浏阳,南连攸县。现辖 26个乡镇、 4个街道办事处,361个农业村, 7709 个村民小组, 全市总人口 103 万,其中农业人口万。 2016 年末共有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全年水稻播种面积万亩,稻谷总产量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丰富。但 是近年来在粮食生产上农民偏施化肥较严重 ,很少施猪、牛、羊鸡、兔粪、土渣肥等有机肥,秸杆还田也很少,大量秸杆用于材烧,或者直接在田土里焚烧,造成空气污染,降低秸杆肥效,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粮食产量不高 ,降低了种粮效益 ,并且长期施用化肥,造成了大量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全市旱地有机质平均含量 %,稻田有机质平均含量 %,有很大一部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 %,微生物分解活动就大大减弱,结果土壤中氮、磷、钾的速效养分含量降低,直接降低了土壤的肥效,间接增加化肥施用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况且土壤 里缓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经过目2 / 15 前对土壤的化验,一般在 150-900 mg/kg,它一般不能被作物吸收,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激活它,变成速效钾,再被作物吸收利用。由此可见,在我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项目,非常必要。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主要是围绕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增强农民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的意识,实现耕地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在逐年提高单产的同时,使土壤肥力得到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因此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 年,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我市 开始实施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实施目标: 2016 年,全市在泗汾、沈潭、清水江、大障和石亭等五个乡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主要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对万亩稻田免费发放腐秆剂,实现项目区 95%的水稻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减少钾肥使用量 10% 15%,亩节本增效 30 元以上,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同时,积极探索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模式、新方法,总结适宜本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秸秆还田技术 模式。 二、技术内容与实施区域 主要技术模式及实施区域 3 / 15 我市将 2016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地点定在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的大障、泗汾、清水江、沈潭、石亭等5 个乡镇和醴陵市炎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涉及 76个村,涉及户数 44343户,总人口 183453 人,总面积 127000亩。具体情况见附表 1。 按照项目要求,结合醴陵多年来的稻草还田工作经验,在项目区主要推广水稻机械收割催腐还田技术、秸秆堆腐还田技术、早稻草覆盖还田 -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等三种技术模式。项目乡镇总推 广面积分解落实到具体技术模式、村组与应用作物上。 秸秆腐熟剂筛选与应用情况 1.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开展情况。完成了不同腐熟剂产品在水稻秸秆翻耕和免耕还田 2种耕作模式下使用效果品比试验各 1个,筛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腐熟剂产品。试验设 4个处理, 3 次重复,共 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各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 CKI 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处理 2: CKII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处理 3:秸秆还田 +瑞丰牌腐熟剂;处理 4:秸秆还田 +宝地生腐秆剂。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瑞丰公 司生产的瑞丰牌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实施效果监测与调查 分别在大障、泗汾、王仙和板杉等 4 个乡镇完成水4 / 15 稻秸秆腐熟还田与秸秆不还田对比试验 5 个,并将 5 个对比试验点结果分别录入秸秆还田提供的养分统计 及对土壤肥力影响调查表和还田秸秆调查表。试验前后采样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对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每亩稻草秸秆还田 400公斤,相当于亩施尿素公斤、过磷酸钙公斤、氯化钾公斤。万亩稻草还田 5080 万公 斤,相当于投入尿素 70万公斤、过磷酸钙 47万公斤、氯化钾 72万公斤。根据对 5 个效果监测点土壤样品测试结果,各处理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值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增加 %,碱解氮增加 mg/,有效磷增加 mg/,速效钾增加 /。 项目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据市土肥站对田间试验的调查统计,秸秆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 536 公斤,比对照增产公斤,增产 %,稻米品质比对照好;玉米秸秆还田后种植玉米、水稻,平均亩产公斤、公斤,比对照增产公斤、公斤;紫 云英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公斤 ,比对照增产公斤,米质比对照好;西瓜秸秆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增产公斤,米质较对照好。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后,不但后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也改善作物品质,因秸秆和绿肥中含有植物5 / 15 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这就为农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了前提条件。 项目实施对化肥施用品种和数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秸秆里养分迅速矿化,并积累在耕层,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秸秆释放的氮素和钾肥,对水稻、油菜、玉米的生长等起到很大的作用,虽然前期要追施少量氮素,但中后期 释放大量氮素,这样就达到了少施速效肥尿素或碳铵,以施缓效肥为主,并且秸秆中还含有大量的磷、钾、有机质、微生物 等营养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化肥总施用量就明显减少,平均每亩要减少化肥 公斤,项目区共减少用肥 1485吨。 1.稻田秸秆还田氮肥减施量 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估算秸秆还田的土壤固碳量: 土壤固碳量 =?150000 1000? 式中, 150000 表示耕层 20cm 土壤的干重为 15 万公斤, 1000 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单位 g/kg 转化 为 kg/kg,为土壤有机质与其有机碳量的换算系数。 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固定 N 量 =土壤固碳量 /20 N肥减施量 =土壤固定 N量 5% 式中, 20 表示土壤有机质 C:N=20:1; 5%表示土壤有机 N 平均矿化率。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项目实施前土壤有6 / 15 机质平均含量 %,项目实施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 N 量公斤 /亩, N肥减施量为公斤 /亩。 2.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钾量: 计算方法如下:稻田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 K 量 =秸秆含钾量 秸秆亩还田量 = 400=公斤 /亩。 四、主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今年共实施面积万亩 , 据调查与测算,每亩减少化肥用量公斤 /亩,减少化肥支出元 /亩,共计减少用肥 622 吨,减少化肥支出 156万元;节约用水 15 吨 /亩,共计节约用水 190 万吨,节约提灌电费 3 元 /亩,共计 38万元;项目区预计晚稻亩平增产公斤,可增产稻谷 2768 吨,增收 581 万元。总计增收节支 775 万元。 社会效益。实施稻草还田后,减少了土层结构破坏,维持了良好的土体结构,减少了水土流失,比未实施还田的土壤抗旱能力提高 5 天左右,防止了土壤沙化,提高了土壤水、肥、气、菌的涵养能力,增强了土 壤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基础,培肥了地力,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确保了粮食高产和安全。 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减少了秸秆焚烧、乱弃造成的污染,大量秸秆用于还田,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也7 / 15 就减少了化肥厂生产造成的污染,节约了资源,同时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问题与建议 1、项 目乡镇有很多农户青壮年劳力缺乏,有的外出打工弃耕弃种或将土地转包他人,在腐秆剂发放时无法找到户主本人签字,有部分农户嫌腐秆剂使用费时费工因而积极性不高;而有一些种粮大户或公司深知稻草还田的好处,对这一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使用积极性很高,示范作用也明显,但由于没有在项目乡镇之列而无法获得腐秆剂。因此,建议将前者这一部分腐秆剂调给他们。 2、由于本项目涉及农户多,技术培训、指导、资料费用成倍增长,项目经费不足。请求安排项目经费,重点用于办点示范、宣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表 1 项目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000000002016 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技 术 总 结 一、项目背景 00000000 地处 00000000盆地西南边缘,是川中丘陵农业大县和十大“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占 %,兼有低山,占 %,平均海拔8 / 15 450 米,最高海拔 988 米,最低海拔 343 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小时,总辐射量约为千卡 /平方厘米年,无霜期 310天。 全 县辖 60 个乡,其中 38个乡, 22个镇,涉及 570个村, 4567 个经济社,总户数万户,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业户万户,农村劳动力万人, XX年底实有耕地面积万亩,占幅员面积的 %,其中田万亩,有水源灌溉保证的水田万亩。全县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度增长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4166 元。 二、项目技术内容及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的地点、面积、作物、应用技术模式 项目在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共 4 个乡镇实施,涉及 49村, 387 个社, 29805 户农户,共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万亩。推广应用技术模式如下: 1、小麦免耕露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在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共 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 万亩。 2、油菜免耕直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在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共 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万亩。 9 / 15 3、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共 4 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万亩。 4、晚秋蔬菜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共 3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万亩。 5、水稻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共 4 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万亩。 、对比试验、推广示范片 00000000 和 00000000 共同建立万亩示范片 1 个,00000000 和 00000000 各建立一个千亩示范片,共计 2 个千亩示范片。示范区布置 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 5个,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应用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定点选择 5个典型地块,建立效果监测点,对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进行定位监测。 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包括:水稻秸秆还田免耕小麦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水稻秸秆还田免耕油菜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小麦秸秆还田水稻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油菜秸秆还田水稻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 、技术培训 开展科技下乡、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现场讲10 / 15 解咨询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专题、专 刊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的地位与作用,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调动技术部门和农民参与积极性。采取广播、电视、现场会、专题集训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培训项目实施乡镇各级农业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推广服务业务能力,为全面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发放技术手册和明白纸万份,培训重点农户及技术推广服务人员 10000人次,服务农户万户以上。 、技术模式形成、创新情况 结合 00000000 省 2016年主要技术模式概要中的成熟技术和我 县的常规耕作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小麦免耕露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晚秋蔬菜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水稻插播小麦秸秆覆盖种植模式。 三、项目实施效果 、对土壤肥力养分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1、调查地点 1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 00000000 桂花村 2社。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11 / 15 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154mg/kg、缓效钾 531 mg/kg、全钾 /kg、 pH值、 CEC 值;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142mg/kg、缓效钾 543mg/kg、全钾 /kg、 pH 值、 CEC 值。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 g/cm3、有机质增加 /kg、全氮减少 /kg、有效磷增加 /kg、全磷增加 /kg、速效钾增加 /kg、缓效钾减少 /kg、全钾减少 /kg、pH值升高、 CEC值增加。 2、调查地点 2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 00000000 鱼塘村 3社。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43mg/kg、缓效钾 133 mg/kg、全钾 /kg、 pH值、 CEC 值;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39mg/kg、缓效钾 137mg/kg、全钾 /kg、 pH 值、 CEC值。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 g/cm3、有机质减少 /kg、全氮不变、有效磷减少 /kg、全磷增加 /kg、速 效钾增加 /kg、缓效钾减少 /kg、全钾增加 /kg、 pH 值升高、 CEC值减少。 3、调查地点 3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 00000000 光明村 4社。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12 / 15 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105mg/kg、缓效钾 180mg/kg、全钾 /kg、 pH值、 CEC 值;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69mg/kg、缓效钾 176mg/kg、全钾 /kg、 pH 值、 CEC值。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 g/cm3、有机质增加 /kg、全氮增加 /kg、有效磷增加 /kg、全磷不变、速效钾增加 /kg、缓效钾增加 /kg、全钾减少 /kg、 pH 值降低、 CEC值增加。 4、调查地点 4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 00000000 桂卓家 1社。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190mg/kg、缓效钾 245mg/kg、全钾 /kg、 pH值、 CEC 值;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53mg/kg、缓效钾 212mg/kg、全钾 /kg、 pH 值、 CEC值。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 g/cm3、有机质增加 /kg、全氮增加 /kg、有效磷增加 /kg、全磷减少 /kg、速效钾增加137mg/kg、缓效钾增加 /kg、全钾增加 /kg、 pH 值升高、 CEC值增加。 5、调查地点 5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 00000000 东阁村 5社。种植模式13 / 15 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 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 /cm3、有机质 /kg、全氮 /kg、有效磷 /kg、全磷 /kg、速效钾 87mg/kg、缓效钾 218mg/kg、 2016 年甘南县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总结 摘要 介绍 2016 年甘南县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项目背景、技术内容与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与评价,分析其产生的效益,提出问题与建议,以促进土壤有机质提高。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内容;效益;黑龙江甘南; 2016 年 1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包括立项依据和目的、项目来源、项目县基本情况、项目目标、实施年度。 立项依据、目的、项目来源、项目县基本情况 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嫩江中游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 122 54 124 28,北纬 47 25 4832,全县幅员面积 km2,耕地面积万 hm2,草原面积万 hm2,水面 5 600 hm2,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405 mm,无霜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黑钻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押题练习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年终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强化训练【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 2025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子曰德之不修课件
- 2025年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招聘18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4辅警招聘考试题库试题完整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青岛平度市“平选计划”校园选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婴幼儿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FZ/T 74003-2014击剑服
- 颈椎DR摄影技术-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一点儿有点儿课件
- 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考核题库-眼镜定配技术模块
- 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课件
- 超清地质年代表
- 铺轨工程监理规划及工作内容
- 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