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考察报告_第1页
洛带古镇考察报告_第2页
洛带古镇考察报告_第3页
洛带古镇考察报告_第4页
洛带古镇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洛带古镇考察报告 洛带古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区域概况 洛带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 18km,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 11km,距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接口公里,东邻万兴镇,西邻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距洪安火车站 7 公里。规划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4 21,北纬 30 39。 自然条件 1 地质地貌 洛带古镇所处地域在地质上属龙泉山断裂带北东端西侧斜坡和川西平原交 汇地带。在构造上,龙泉山的隆起 和川西平原的下陷,是受一组北东向断裂活动所引起,例如龙泉经洛带、金堂至绵阳的大断裂分开了龙泉山和川西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在规划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很少出现侏罗纪地层。在玉带湖以东、三道财神一带,主要为棕红色夹灰色砂岩粉砂岩,偶尔夹少量黄绿色页岩;在玉带湖及五里坡一带,出露地层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下部为砖红色砂岩粉砂岩;在五里坡、熊家嘴一带及坝丘、台地,多为棕红、砖红色泥质细砂岩夹泥岩;而棕红色砂岩泥岩,多分布在平坝台地或小丘基岩裸露部分。第四系地层除下更新统未出露以外,其他有中 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亲统地层2 / 14 出露。 规划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北东段西侧及川西平原边缘带,以山地为主,约占规划面积的 3/4。最高处三道财神,海拨 706m,平坝最低处为 514m。因此,总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及平坝型。 2 气候与水文 规划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多在 -,山地年平均气候多在左右。山地和平坝最低气温在 1 月,平均气温 5-,最热月为 7 月,平均 -,最热时山区为 35,平坝为 40。所以,规划区内的气候状况,一年四季 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也是成都市郊度假、消夏的好去处。本区年均降水量为, 78 月降水占 51%, 12 月降水量最少。由于区内山地占绝大部分,加之地貌特殊,地表水补给范围大,有利于储蓄积水,经徐家河、李家沟、胡家沟汇集于玉带湖,给予本区丰富的供水资源。玉带湖面积 200 亩,储水量 120 万 m3。从长远着想,若将坝基加固增高,湖面和储水量都会增大,为中远期旅游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3 植被 洛带境内主要分布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境内植被丰富。 4 土壤 3 / 14 洛带镇境内土壤受季风和非地带 性影响主要形成了肥沃的以紫色土和红壤。 社会经济条件 1、 区域经济 据 1998 年统计,洛带古镇工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全镇总人口 21701 人,城镇人口 4132人,其中客家人占 85%以上。居民年均收入达到 3160 元。 2、交通 洛带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洛路已全面贯通, XX 年初全线通车,南干道、二北干道等镇域主干道已近尾声,全镇道路交通立体网络初步 形成洛带镇辖区内有汽车站 2 个,有各型客车 135 辆,有直达成都市区的公交班车,开通与周 边地区的线路近 40 条,路况较好。便利的交通和通达条件,为洛带的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洛带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表 1 洛带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三、洛带旅游资源特色 1、火龙节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 14 代 300 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了。 洛带古镇火龙节 4 / 14 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 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水龙九节,夏日伏旱,水龙则大显身手,是为祈雨。舞龙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 ;观赏者用水枪、水盆泼射龙,前后追堵。客家人似水为财,泼得越湿,人越旺财,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2、水龙节 洛带古镇的水龙节是客家最重要而独特的节日,由于中原战乱,客家人最早迁居至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 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 3、四大会馆 镇内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会馆和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最为出名,是我国古代建筑“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总面积达 20000 余平方米。洛带会馆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客家会馆的建筑风格属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各殿内圆木撑弓镂雕戏剧场面,明间阑额彩绘,卷棚天花中棚和屋脊等,均雕刻了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造型逼真,精工细雕,十分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风5 / 14 火墙以砖砌 ,呈半圆形巨壁,高底参差,延绵起伏,犹如两条青龙腾空欲飞。 4、金龙长城和金龙湖 金龙的古长城和金龙湖是人们休闲健身、养身的好去处。 四、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分布组合和旅游功能等,将洛带旅游资源划分为两个 部分。 以四大会馆为核心的“一街七巷”古镇区 洛带会馆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 以长城为核心的金龙湖区 难辩真伪的金龙仿古长城,香火旺盛的金龙寺和古老的摩岩造像等等。宝 胜原生态客家村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经济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洛带的客家生态文化旅游区,被誉为“成都的后花园”。金龙湖景区春花秋实、鸟语花香,寺庙晨中暮鼓、湖面碧波荡漾。 洛带镇有水果之都的美称。洛带气候温和,山坡与平原杂处,适宜花草、果树的种植,且离成都市区近,市场很大。而今广植桃、李、枇杷、葡萄、梨等果树,被称为 中国水果之乡 。四季花果飘香,游人如织。 6 / 14 2、旅游资源评价 评价依据及等级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的。 1)评 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 评价项目 和 评价因子 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 资源要素价值 、 资源影响力 、 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 项目中含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 珍稀奇特程度 、 规模、丰度与几率 、 完整性 等 5 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 项目中含 知名度和影响力 、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等 2 项评价因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思政教学中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成果名称:关于龙潭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小组负责人: _王腊梅 _ 小组成员:王腊梅,扎西佐,喻田,潘娇,杨梦洁 所在片区: _光华苑 _ 联系方式: 7 / 14 日 期: _2016 年 5 月 10 日 _ 关于龙潭 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6 年 5 月 9 日 调查对象:游客,工作人员 调查地点:龙潭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王腊梅,扎西佐,喻田,杨梦洁,潘娇 调查分工: 龙潭寺,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因天气炎热,便到一水池里沐浴,后刘禅称帝,人们便把此池故名“龙潭”。因龙潭右侧有一寺庙而得名“龙潭寺”。龙潭寺是“东山五场”之首 ,也是东山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区,这里 90%以上的人都是客家人,讲着有别于四川方言的 客家话。 1962 年 3 月 12 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龙潭公社分为龙潭、院山两个公社。1977 年 11 月 2 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撤销院山公社,合并为龙潭人民公社,属金牛区人民政府管辖。 1984 年 4 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将龙潭公社调整为龙潭乡人民政府。1991 年,区划调整,龙潭乡人民政府属成华区人民政府管辖。XX 年 8 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实行街道管理体制,将龙潭乡调整为龙潭寺办事处。 摘要:通过对 龙潭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游客在对龙潭寺的环保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有的游客8 / 14 的素质还是比较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将垃圾放在街道旁的垃圾桶里,而不是随地乱丢;对景点的建筑、其他一些资源也比较珍惜和爱护。当地政府在这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安放在街道旁的垃圾桶,安排环卫工人及时清扫地上的垃圾。这些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游客和当地居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环保宣传还不到位、环保设施还不健全等等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 处理办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越来越 多的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我们的周围,让我们能在工作和学习疲惫之余有一个放松的地方,而古寺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吸引着大量游客。但是人们在游览古寺对当地的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龙潭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即在景区走访和对不同的人展开调查,探究他们对公共环境保护意识的程度,然后从其中发现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来改善出现的问题。 本调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调查过程,问题分析及总结,改善建议 一、调查方案设计 我们通过亲访龙潭寺, 对不同的人进行调查访问,其中包含游客和古寺里的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等,还有亲自观察 ,得出了不同人群对环境保护的自觉程度不同的结9 / 14 果。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以及口头调查的数据来看,游客在对公共设施的爱护自主性还是呈现出积极性的一面,但是也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在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欠缺。当景区里有垃圾需要扔掉而身边却没有垃圾箱时,人们选择何种处理方式?通过观察来看,有 63%的人选择了直到找到了又垃圾桶的地方再扔掉身边的垃圾,然而也有 37%的人选择了把垃圾直接扔掉,但是在这 37%人当中考虑着 有环卫工人清扫的态度,堂而皇之地直接丢在地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环境爱护意识的差异性。 景区中随地吐痰的现象很普遍,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中随地吐痰时,你觉得这是否是很平常的现象?有 18%的人认为很平常,有 50%的人认为不平常,是不文明的表现,但是他们自己却这样做,只有 32%的人觉得随地吐痰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由此可以看出游客的环保意识不高。 二、问题总结及分析 、问题总结 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人群,也初步了解到了他们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 。由此我们总结了一下,发现在这些行为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自觉去爱护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较10 / 14 低; 2、大众对环保的态度漠然和相互监督力度不够; 3、作为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令人堪忧。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公众自主性意识薄弱,导致了环保态度漠然,于是对环境爱护的意识淡薄,就这样在层层原因环环相扣的影响下,人们的监管意识不强烈,自然就在对公共监督上执行力不够,导致处罚无法执行。因而,要想解决因为人们的公德意识薄弱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 措施来进行预防。 最后,通过这次课外实践调查报告,我们看出了,虽然当今的物质文化已经步入了一个逐步繁荣的阶梯,但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就体现为精 神文明建设的缺失。在以龙潭寺为例子,我们的调查报告虽然做的还不甚完善和完美,但是通过这些调查的问卷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们的公德文明意识不强已经逐渐成为了导致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片蓝天净土,我们都有这个义务来关注我们自己的言行和 自觉来维护我们公共的环境。因而,在我们到每一个公共场所的时候,应该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当在发现别人做出了违背公德文明的行为的时候,有责任去11 / 14 进行劝告,虽然在这些过程中我们会被人不理解,会被冷眼,但是如果逐渐每个人都开始有了这个意识之后,开始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把自己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体,真正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之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伴随这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建设也会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关于龙潭寺环保问题调查问卷 1. 您注重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吗? A.注重 B.还好 C.无所谓 2. 您平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吗? A.很关注 B.偶尔关注 C.一般 D.很少关注 E.基本上不关注 3. 您认为佘山或其他旅游景区环境方面最大的问题? A. 空气质量不好 B. 树木遭到乱涂乱刻 C. 硬件设施的破坏 D. 随手扔垃圾 E. 其他 4. 您认为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 A. 宣传力度不够 B. 清洁工人不及时 C. 游客的个人意识不足 D. 资金投入不 足 E.其他 5. 您认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A. 增加标语提示游客 B. 加强对景观的保护 C. 增派人员环境维护工作 12 / 14 D. 加强监督管理 E.其他 6 .当附近没有垃圾箱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手头的垃圾? A. 就地扔了 B. 先不扔,等看到垃圾箱时再扔到垃圾箱去 C. 看情况 7. 但你看到景区有乱扔垃圾,或者是其他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A. 上前去友好组织劝阻 B. 向相关人员反映 C. 看 不惯但也不干预 D. 不予理睬 8. 您认为个人环保意识对环保而言是否重要? A. 不一定 B. 重要,但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 C. 很重要,环保应当从个人做起 9. 您认为应该制定法律法规对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吗? A. 应该 B. 不应该 C. 无所谓 10, 您的性别? A.男 B.女 11, 请问您的年龄? A. 18 岁以下 B. 1825 C. 2630 D. 3140 E. 4150 F. 5160 G. 60 以上 洛带古镇旅游开发 STP 分析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 10 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13 / 14 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 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 9 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而“天下客家”的定位也得以确立。 一、 洛带古镇旅游市场细分 首先,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