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以虫治虫》PPT课件.ppt_第1页
《复习以虫治虫》PPT课件.ppt_第2页
《复习以虫治虫》PPT课件.ppt_第3页
《复习以虫治虫》PPT课件.ppt_第4页
《复习以虫治虫》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溪笔谈二则,沈括,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谈笔溪梦,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界:地区方:正在为:成为秋田:秋天田野里的庄稼之:的害:危害,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一层: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围。虫害紧迫,治虫成为当务之急。,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其:它的喙:鸟兽的嘴蔽地:遍地蔽:遮盖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们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则:就以:用搏:搏斗之:子方虫悉:都、全为:成为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旬日:十天皆尽:全被消灭岁:年成以:因为大穰:大丰收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二层: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其:这旧:过去曾:曾经之:助词无义土人:本地人谓:称之:它,傍不肯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正确翻译文章的意思,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理解内容,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大意。,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围。,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1、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生物治虫,2、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青蛙吃害虫猫头鹰吃田鼠啄木鸟吃害虫金龟子吃蚜虫,小组讨论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开放探究,练习:解释下列划线字,1、方为秋田之害()2、悉为两段()3、旬日子方皆尽()4、大穰(),正当,正在,全部,十天,丰收,解释下列句中的“之”。,方为秋田之害,则以钳搏之,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子方虫,语气助词,无义,不译,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以虫治虫,用,岁以大穰,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