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灸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灸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灸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灸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教学目标,一、能正确叙述艾卷灸、艾炷灸、温针灸、天灸的定义、原理、注意事项、适应症及禁忌症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病人正确实施各种灸法三、了解灯草疗法的原理、熟悉其实施程序、适应症、禁忌症,灸法的护理,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或温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的护理,一、灸用材料二、灸法的分类,灸法的护理,三、施灸的补泻方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进行辩证施治。补法的施灸,须艾火自灭,使火力缓缓透入深层,故能补虚扶嬴,温阳起陷;泻法的施灸是,点燃艾炷后,以口速吹旺其火,促使邪气消散。火力较猛,快燃速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灼痛时可更换艾炷再灸,促使邪气消散。,灸法的护理,四、灸法的主治作用(一)疏风解表,温散寒邪(二)温通经络,活血逐痹(三)回阳固脱,升阳举陷(四)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五)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灸法的护理,五、施灸量的计算大炷多壮小炷少壮体质少壮男子,新病体实妇孺老人,久病体弱部位腰腹以下,皮肉深厚处头胸四肢,皮肉浅薄病情元气欲脱,沉寒厥冷风寒湿痹,上实下虚,第一节艾炷灸法,一、原理温和热力,芳香热气刺激肌肤腧穴达到治病目的,艾炷灸法,二、艾炷的制作:小麦粒状中黄豆大大蚕豆大标准艾炷炷底直径0.8cm,炷高1cm,重量0.1g,燃烧时间3-5分钟艾炷灸以壮计数一般灸3-7壮,艾炷灸法,三、艾炷灸的方法直接灸1、瘢痕灸(化脓灸)2、无瘢痕灸(非化脓灸)间接灸1、隔姜灸:(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一般灸5-10分钟)2、隔蒜灸3、隔盐灸4、隔附子饼灸,艾炷灸法,四、适应范围以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以及阳气不足之证。五、禁忌症实热症、阴虚阳亢,邪热内炽如发热、高血压、咳嗽吐血等;头、颜面部,血管表浅部位,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体质虚弱者、空腹、极度疲劳及对灸法恐惧者。,艾炷灸法,实施程序一、健康评估二、用物准备三、体位与穴位选择四、操作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效果评价,艾炷灸法,健康评估1、评估病史与当前的主要症状2、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评估病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4、评估局部皮肤情况,艾炷灸法,用物准备: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万法油,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按需备姜片、蒜片或细生盐等。,艾炷灸法,体位与穴位选择:1、常用的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等。2、常用部位:胸、背、腹、腰部的局部及腧穴,四肢的局部及穴位。,艾炷灸法,操作步骤:查对1解释体位+部位查对2施灸观察清洁皮肤查对3整理记录+签名,艾炷灸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2)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服;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先阳后阴,壮数先少后多;4)施灸时取穴准确;5)施灸过程中,注意观察皮肤局部及病情变化,询问病人有否不适;6)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出现水泡,小泡涂上少量万花油,可自行吸收,大者按烫伤处理;7)防艾炷残灰复燃。,艾炷灸法,效果评价:1、局部皮肤是否潮红2、体位是否合理舒适3、患者感觉,第二节艾卷灸,一、原理(同艾炷灸)二、制作,艾卷灸,三、艾卷灸的方法(一)悬灸1、温和灸:距离2-3cm,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皮肤出现红晕,一般每穴灸5-7分钟。2、雀啄灸:距离2-5cm,一般可灸10分钟。3、回旋灸:距离3cm,一般可灸20-30分钟。(二)实按灸1、太乙神针2、雷火神针,艾卷灸,四、适应范围悬灸适用于多种慢性病,如肌肉劳损、关节疼痛等;实按灸适应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等。五、禁忌症:同艾炷灸,艾卷灸,实施程序一、健康评估(同艾炷灸)二、用物准备三、体位与穴位选择(同艾炷灸)四、操作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效果评价(同艾炷灸),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酒精灯)、弯盘、小口瓶,万法油,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操作步骤,查对1体位取穴作记号暴露清洁皮肤保暖弯盘放床边查对2点灯点艾(微红,不带火苗)持艾熏灸(每处5-15分钟)艾毕将其置于小广口瓶熄火)抹净皮肤并涂万花油处理病人查对3整理用物签名、记录,注意事项,同艾炷灸。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第三节温针灸,一、原理针刺的效能+艾火之热力达到治疗目的,温针灸,二、方法、种类艾条段法与艾绒法三、适应症:风、寒、湿痹等经络闭塞不通的痛证,如风湿性关节炎、肢体麻木、瘫痪等。对泄泻、慢性肠炎、胃下垂等均有较好疗效。,温针灸,四、禁忌症:1、针灸+艾灸禁忌症2、长期卧床的患者,腰、背、骶部血液循环差,不宜用此法,以免引起褥疮;3、有吸氧装置的地方,禁止使用;4、人体的耳、眼、鼻部位不宜用此法。,温针灸,实施程序一、健康评估二、用物准备三、体位与穴位选择四、操作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效果评价,温针灸,健康评估1、评估病史与当前的主要症状2、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评估病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4、评估局部皮肤情况,温针灸,用物准备:毫针刺法用物+艾绒或艾条(2cm),火柴,小纸片。,温针灸,体位与穴位选择体位:根据部位取合理的体位穴位:1)腰骶部、胸背部的背俞穴2)腹部的募穴3)四肢穴位,温针灸,操作步骤:查对1针刺得气查对2放小纸片插艾段于针柄上点艾观察灸毕,除处纸片和艾灰出针处理病人查对3整理用物签名、记录,温针灸,注意事项:1)防止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服;2)控制针刺的深度;3)嘱患者不可随便改变体位;4)应从下端点燃艾绒;5)出现水泡的处理;6)防止晕针的发生。,温针灸,效果评价:1)局部皮肤情况2)患者体位的按排3)患者的感受,天灸疗法,一、定义天灸是选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使局部充血并起泡的一种外治法。二、原理与特点药物与穴位的双效果效应达到治病的目的,天灸疗法,三、适应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虚寒胃痛、慢性腹泻和风湿痹痛等。四、禁忌症:实热症、阴虚发热、高血压、昏迷病人、皮肤过敏溃疡、孕妇。,天灸疗法,实施程序一、健康评估二、用物准备三、体位与穴位选择四、操作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效果评价,天灸疗法,健康评估1、评估病史与当前的主要症状2、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评估病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4、评估局部皮肤情况,天灸疗法,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配置好的药粉、鲜姜汁、平塑料板一块、4cmx4cm的胶布、草纸药膏刀一把。,天灸疗法,体位:坐位、俯伏坐位、仰靠坐位。部位:背部俞穴、足三里等,天灸疗法,操作步骤:护士常规准备解释体位备药选穴贴药观察记录,签名,天灸疗法,操作注意点:一般可选4-6穴,以背俞穴为主贴药时间:成人:40-60分钟小儿:20-30分钟每次贴药相隔7-10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