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语文期中模拟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 语文期中模拟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 语文期中模拟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 语文期中模拟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 语文期中模拟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 2018.1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浩瀚(hn) 翘(qio)首 为富不人 (rn) 深恶(w)痛疾 B.不辍(chu) 教诲(hu) 油光可鉴(jin) 屏(bn)息敛声C.悄(qio)然 溃(ku)退 抑扬顿挫(yng) 杳(yo)无消D.咆啸(xio) 胆怯(qi) 眼花缭乱(lio) 锐不可当(dng)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C.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自号华阳隐居的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D. 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 “则素湍绿潭”,“缓缓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3名著阅读(5分)我一边和 (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1)这段文字选自 ,又名 ,语段横线处是 (人名)(3分)(2)请列举出文中人物的主要事件(至少两个)(2分) 4综合实践活动(5分)班内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其中的如下环节。(1)请你为这次班会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以下活动,请仿照示例一,将活动补充完整。(2分)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活动二: 活动三: (3)请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的名字,并谈谈你的看法。(2分) 5古诗文默写(8分)(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2)王维使至塞上中对仗工整,笔力苍劲地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的诗句是 , 。(3)柴门何萧条, 。 (曹植梁甫行)(4)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6)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二、阅读理解(共38分)(一)、阅读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沿溯阻绝 溯:_ (2)属引凄异 引:_(3)不及返顾 顾: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译文: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分)译文: 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013问题。(10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0.文中说“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请分析中路军所遇之敌情是怎样的?(2分) 11.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2.三路大军的渡江经过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3分) 13.文章在叙述敌人溃退的情况后,又插入精要的议论,请说明插入精要的议论有什么好处。(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17问题。(12分) 卖花婆婆林紫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地下着,这是江南特有的黄梅天,把整个城市下成了个水世界。正是清晨上班时分,车水马龙。人行道上游走着红伞绿伞花伞,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绿蘑菇花蘑菇。我眯起眼迎着风卷起的水雾匆匆步行赶往单位,走到华鑫大酒店门前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抬眼望去,前方拐弯处闪出一位老年女丐,瘦小的身子披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端着个盘子,右手拄着根拐杖在风雨中蹒跚。我心中好一阵怜惜:这位老妪怕有七十多岁了吧?她的儿孙呢?她的家呢?遭遇了什么厄运令她在老迈之年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我并不富有,但我总是无法从可怜的残疾人和老丐眼巴巴的目光下漠然走开。我赶紧打开钱包,摸出一张五元的票子捏在手中,我希望这点钱能给老妪带来一餐饱饭一丝温暖。老妪颤颤巍巍走近了。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将盘子托起。“妹子,要白兰花不?”一股浓郁的花香袭来,掀开湿湿的白纱布,盘子里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洁白的白兰花,用细铁丝挽了个扣,一头插一朵。长长的花瓣伸展着,闪着冰肌玉肤之光泽,像极了少女翘起的“兰花指”。原来是位卖花的婆婆,我暗笑自己什么眼神。“妹子,带一对白兰花吧,香一日哩。”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枯藤般黑瘦的手,举着一对水灵灵的“兰花指”,这巨大的反差闪电般爆裂出一种蕴含深意的美,诉说着衰败与新生、一瞬与永恒的千古命题。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幅经典的画面。我顿生唏嘘之感:昔日那些轻盈的卖花姑娘呢?那一串串风铃般脆生生的叫卖声呢?莫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非要老得不成样子了,才分外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和芬芳,用苍凉的呢喃劝世人与之共享么?“带一对吧,妹子。不贵哩,三角钱。”老婆婆很想做成一笔生意。“卖一对花,您老人家赚多少?”我接过白兰花挂在胸襟衣扣上。“五分钱。”五分钱!现在一个角币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我看着这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将五元钱塞到她手里说:“婆婆拿好,不用找了。”老婆婆幽幽看了我一眼,笑得更欢了。“难得妹子惜老怜贫,我是在卖花,不是乞讨,怎好不找钱呢?”她说着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旧布包,一五一十找了一把零票子放到我手上,笑眯眯地说:“意外之财得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点朝前走去,车轮轰鸣中又响起了苍凉的叫卖声:白兰花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当一些寡廉鲜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原文载于珠海特区报,有删改)14请根据文中“我”对卖花婆婆的态度、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面括号内容的填写(括号中填一个词语即可)。(2分)( )羞愧、感动( )15第段为何写有俊男靓女心事重重从“我们”身边擦过?(3分) 16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