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心理学课件.doc_第1页
侦查心理学课件.doc_第2页
侦查心理学课件.doc_第3页
侦查心理学课件.doc_第4页
侦查心理学课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侦查心理学 第一章 侦查心理学概论 第二节 侦查心理学的方法 读心术一、心理判断分析.人的心理是可以判断分析的,人不是不可貌相,关键是谁来相。.人的心理是难以判断分析完全的,只能尽可能完全、准确。.心理判断分析的应用广泛,几乎无所不在。.分析判断的方法、途径多多,本课仅重点介绍。 心理判断分析(一)作用:从古到今广泛用于政治、军事、商业、企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处理、建立威信等(二)任务:长、短判长:需求、个性特征、弱点、经历、职业特征等。 判短:目前心态、心思及情绪。在侦查实践中:街头识别人、抓扒手;与劫持犯谈判;调查讯问中应用等。 心理判断分析(三)定义 指针对某人或某事,运用心理学知识,按照辩证的观点,分析某人或某事所反映出的行为模式特点和心理活动特点。心理判断分析二、心理分析基本途径常用的途径分析途径1、外部表现(察言观色)机理(心理活动规律): 内心活动总要外化为表情、动作、姿势。在一定范围内,内心活动将影响外部表现。故可通过外部表现认识人的某些内心心理活动,尤其思、情、意为主的内心感受和活动规律。 眼神“目听”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离娄上第十五章 面部表情 “色听” 更多地反映个性。 先天性的面部表情肌联动模式。微表情:大脑作出思考前,面部表情的瞬时快速反应(一般表情2-3秒,微表情仅4毫秒,且幅员不大如额头沟纹、皱眉、眨眼、抿嘴 )。微表情与主要面部表情,言语表达内容相矛盾,提示不自在、紧张心态-可能谎言。热点:说话者的部分面部表情与言语表达内容不一致,与特定环境不协调。机理与测谎仪、“马上风”同。 姿势、动作:身势语言反映情绪及思想,也可帮助认识对象的内心活动,掌握其心理特点。心理学研究成果:身势肢体语言表达信息大于言语的表达。(约 65% - 35%) 变化:更反映内心心态A. 眼神变化:眼神游移不定、左顾右盼-贼眉鼠眼则有说谎可能;对象回答问题时眼光迎向讯问者心态情绪稳定;对象回答问题时目光移开或低头闪躲心中有鬼。 当人们不想与对方交流或自感不适应周围环境时常有意避开他人的目光,收缩回视线。避开视线交锋的人,要么他有较强的自卑感,要么他根本不想与别人交流。B. 面部表情变化: 如皱眉、抿嘴等面肌表情动作(若非其日常习惯动作),在调动自己的注意,以加强某方面的心理活动,如专注思索某问题或努力回忆某个情节。 c. 姿态变化, 动作变化 有意识支配的,易于被觉察,如点头表示认同。 无意识支配或自然流露,不一定有特定含义。但摸下巴、后脑勺等常提示不自在、紧张提示谎言。 说谎时,为了平衡心理,他的手可能会下意识地做出如下动作:揉眼睛(用来躲避对方的视线),捂嘴唇(怕说漏了嘴),挠脖子(因紧张而颈部发痒),搓耳朵(因紧张而耳热心跳),拉衣领、摸鼻子下巴等。 说谎时还会故意提高声调,或声音含糊、弱小。(一) 常用的途径:2、口头言语 “辞听、气听”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人们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之一,应可直接反映其思想内容。 如三国魏杨修对口令“鸡肋”解读、分析主帅的犹豫矛盾心态而致杀身之祸。口头言语日常用语、习惯语: 反映其内心爱好、情绪、反映气质修养 , 职业等。言语表情如: 语气、语速、语流 、音量声强、声调、节奏快慢等。心理判断分析途径3、活动产品定义:指经过人的脑力活动而形成的物体或物质现象。 衣食住行(如房间布置) 日常或特定行为及痕迹后果 书面文字 (著作、博客、电邮等) 社会交往 、人际关系 (一) 客体:常用的途径4、外在描述指通过别人的介绍和叙说或照片、录音、录像等进行心理判断和分析。内容:前述外部表现、口头语言、文字、活动产品、主导心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5.五官全方位接触:如通过触觉,如握手知人:1)握手力度: 2)握手时间与先后:3)手感:质地、形态与温度湿度;4)姿势:单手、双手紧握其它如嗅觉,通过气味(香皂香水味,汗味,烟草味)等判别阶层、爱好、倾向。6、右脑潜意识与精神分析、析梦、催眠术1)帮助客体回忆: 尤其对惊恐反应,陈年积案,压抑在心灵深处的记忆痕迹特有效,虽不可作证据,但平添底气,增加线索,如爱德华大夫中对约翰的回忆缺失和梦的解析。2)帮助主体创造灵感、原始动力:三、心理判断分析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的定义:2、观察条件:3、五官运用 :4、观察法分类:(后述) 基本方法(二)测量法或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测谎仪应用:排除无辜,排除伪证,排除嫌疑人,施加心理压力。3、自然实验法:4、心理测验法:基本方法(三)分类诊断法(经验总结法) 抓共同规律1、 统计数据与指标:(见讯问:P 39) 2、广泛应用: 3、古已有之:(四)心理轨迹分析(资料收集法) 抓个体差异明确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有关历史背景。明确其身份、职业、年龄段、性别, 生活经历 、重大生活事件, 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嗜好习惯等。 (五)意识思维: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六)潜意识:精神分析、灵感思维四、心理分析一般步骤(一)掌握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有关历史背景(二)分析判断个性心理特征 简化:价值观、人际交往、主导心境和生活习惯 (三)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判断其某时点的心理状态 五、心理判断分析的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 1、客观性:尊重客观事实,随时修正错误。 2、科学性原则:以貌取人,失之以人。 3、群众性:集思广益,多了解别人,多征求别人的见解。五、心理判断分析的基本原则(二)或然性 由于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心理判断分析极可能出现与事实不符,即推理再好,即使分析自己,也不一定符合事实。(三)常见的心理判断分析错误:1、以己之心度人之腹2、将心比心3、经验主义 总结1、规律: 大圈(常态心理)中圈(犯罪角色普遍心理)小圈(具体如职务犯罪普遍心理、各种指标)微圈(个体经历、个性、身份等);2、结合观察的四个途径,尤其能面对面的观察,一般不作心理测试;3、整合各种信息;三个步骤:一般情况与背景, 个性标志,心态动态。心理判断分析读心方法就是: 整合1.综合多种途径、感官;2.综合途径和方法,如观察、分类诊断指标;3.综合多种元素: 如表现、情境、时点以判读深层认知、思想;4.综合多侧面、角色、环境;需要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分类诊断指标)。 第一章 侦查心理学概论 第三节 侦查心理学的方法 攻心术 攻心术 一、概述1.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 生活中打牌、购物、求职、恋爱;工作中商业谈判、律师出庭、大学生辩论赛,企业、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关危机处理等。2.心理学实质: 在知悉对方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针对性的策略、手段和措施,影响、支配或操縱和控制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意图或目的。攻心术-心理学实质 即动摇对方心理、意志,破坏心理 平衡,让对方的心理行为之车沿自己指定的轨道运行。 都以对方为中心、以帮助别人为表,而实质为实现己方的目的意图。故不会随意斗气、泄愤。3.表现:对方发生改变。可以明确地大转弯,甚至缴械投降。更多地是“事后方知”,不知不觉地被人牵着鼻子走。可以是内心的触动、变化而外部不显。二、方法策略(一)分类1.强迫蛮干。迫使走投无路:如刑讯逼供、强制洗脑改变。2.攻心为上。1)利用人的本性(或角色心理弱点)2)确立基本对策。A.利害关系,利益交换。B. 改变观念。C.制造培育需要。3)方法分类。途径:如通过言语、行为、情景(布置特别环境、听觉、视觉、嗅觉) 方式:如直白与明示(一见即知),迂回间接与暗示(事后方知) (二)原则 法无定式。关键是知己知彼,然顺其自然、因地制宜,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需要具体的创新。心理学原理蕴含在具体的工作生活措施中,古今概莫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