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考试施丹.doc_第1页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考试施丹.doc_第2页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考试施丹.doc_第3页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考试施丹.doc_第4页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微观经济学考试施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期末考试试卷微观经济学课程班序号:授课教师:施丹方向: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画,每题2分,共20分)1当粮食的价格上升时,市场对 B A、粮食的需求将会增加B、粮食的供给将会增加 C、粮食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D、猪肉的供给将会减少 2当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时,该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 DA、 一定下降B、 一定上升C、 保持不变D、 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3 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都达到了 Ba) P=LMCb) 经济利润等于零c) 平均成本的最低点d) 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 4假设某机器原来生产A产品,所获利润收入为600元,现在改成生产产品B,所花 费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生产B的机会成本是 AA、600元B、400元C、1000元D、1600元5在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下, AA. 厂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B. 厂商剥夺了部分消费者剩余C. 厂商按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向不同的消费者群收取不同的价格D. 按消费者的年龄、身份的不同向他们收取不同的价格6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 BA.、MRPVMPB、MRPMFCC、MFCAFCD、MRPAFC7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10美元时,每周工资收入为400元,当工资水平 涨到每小时20美元时,每周工资收入为600美元。这表明:工资水平提 高的 BA、替代效应起了主要的作B、收入效应起了主要的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的大小无法确定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起作用8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表明 AA、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B、社会收入分配绝对平等C、社会收入分配比较不平等D、社会收入分配比较平等9、若小王的MRSxy=3,小张的MRSxy=1,对小王来说( B )能够增加总效用。A、用2个Y去换小张的1个XB、用2个X去换小张的1个YC、用3个Y去换小张的1个XD、用3个X去换小张的1个Y10、科斯定理认为,在( C )条件下,竞争市场一定能够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A、政府制定个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市场价格B、通过向污染厂商征税并提高政府管理效率C、通过法律清晰界定产权并降低交易成本D、增加企业向市场发送信号并确保产品质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1若商品X、Y的两种组合A和B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则表明消费者在A、B两种情况下_所得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_一样多。2如果一个人将他的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X商品和Y商品,如果对他而言,X商品是劣等品,那么Y商品就一定不是_劣等品_。3如果一个行业是成本递增的行业,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_向右上方倾斜_的曲线。4政府对一种产品征收销售税,如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则征税后该产品的消费量减少得较少,消费者承担的税收负担_大于_供给者承担的税收负担。5经济学家们用_边际效用递减规律_来说明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要素的需求量随要素价格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原因。三、请解释以下概念(每个5分,共20分)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2.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三种情形:(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以上,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增.(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小于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报酬存在着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3.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寡头模型”。该模型阐述了相互竞争而没有相互协调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位于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之间的结果。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4.经济租 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定义为:任何在生产者看来能产生利润的某种资源的租金或者说利润。经济租金其实就是经济要素的租金,经济要素在这里可以看做任何一种经济资源。它的主要来源为:创新的超额利润。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垄断的超额利润。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若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为,市场中有100个厂商,每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求:a) 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提示: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其边际成本曲线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部分);b)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提示:市场供给曲线是每一个厂商供给曲线横向加总的结果)c) 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的销售税,新的均衡产量是多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各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答:a) 由题意得:TC=0.1q+q+10,TVC=0.1q+q,AVC=0.1q+1,MC=0.2q+1,显然对于任意q,始终满足:MCAVC,因此:厂商短期供给函数p=0.2q+1;b) 由于市场上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水平加总是同一价格水平下的产量的加总,因此有:p=0.2q+1,q=5p-5,市场供给曲线:Q=100q=500P-500;联立需求曲线得到:Q=2000,P=5;c) 原来的均衡水平下,消费者剩余CS=5000, 生产者剩余PS=4000;征收0.9元的销售税后,供给曲线向上移动0.9单位,得到:Q=500P-950和需求曲线联立求的新的均衡:P=5.5,Q=1800.再次计算CS=4050, PS=3960, 分别比原来减少了950和402 某产品生产企业是一家具有很强垄断势力的企业,它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销售。这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 。该企业生产的成本函数为 。求a) 写出每一个市场中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b) 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每个市场中的销售价格、销售量及总利润水平。c) 分别计算每一个市场在均衡价格水平上的需求价格弹性,并与问题(b)的结果比较,说明两个市场中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答:a) 第一个市场中厂商的总收益为:TR1=P1*Q1=(20-2Q1)Q1, 边际收益函数为MR=20-4Q1 同理,第二个市场 边际收益函数为:MR2=40-2Q2;b) 利润(Q)=TR(Q)-TC(Q),其极大化的一阶必要条件是d/dQ=0,即MR=MC=0则每个市场上分别满足:MR1=MC.MR2=MC20-4Q1=8,Q1=3,P1=14;40-2Q2=8,Q2=16,P2=24;销售总量为Q1+Q2=19,利润为=3*14+24*16-(8*19+100)=174;因此,第一个市场上销售价格为14,销售量为3;第二个市场上销售价格为24,销售量为16,总利润为174;c) e1=-(dQ/dP)(P1/Q1)=7/3e2=-(dQ/dP)(P2/Q2)=3/2因此e1e2,即市场二的弹性较小。那么在三级价格歧视中,对于差别价格的制定考虑市场的弹性,对于弹性较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小的价格。五、问答分析题(20分)1为什么在短期中,有些企业尽管已经出现了亏损,却仍然还在经营?在什么情况下,企业会停止生产?(8分) 在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盈利)或供给大于需求(亏损)的情况。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相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E,此点的产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最小亏损产量最大。 第一种情况: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S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由于供不应求,所以价格线一定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上方。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此时总收益TR=POQO=POOQOE,总成本TC = P1QO = P1OQOF 超额利润=TR-TC = P0P1FE0 或PSAC 第二种情况: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S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由于供求平衡,所以价格线一定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总收益TR=POQO=POOQOE,总成本TC = POQO = POOQOE超额利润=TR-TC = O或P=SAC 第三种情况: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S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由于供过于求,所以价格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下方。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总收益TR=POQO=P0OQOE,总成本TC = P1QO = P1OQOF超额利润=TR-TC=-P0P1FE0或PSAC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只要平均变动成本在价格线的下方,尽管亏损,但依然生产,因为此时厂商能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生产比不生产要少亏损。 第四种情况: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变成成本(PSAVC),此时存在亏损,但依然生产。 第五种情况: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P=SAVC),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 所以在短期,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SAVC。 第六种情况: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SAVC)即价格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须停止生产。2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12分)最有效率既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是:(1)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任何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2)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或者两种商品而言都相等。(3)生产和交换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当上述三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时,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亦然。(2)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这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