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手法实用简介.ppt_第1页
IE手法实用简介.ppt_第2页
IE手法实用简介.ppt_第3页
IE手法实用简介.ppt_第4页
IE手法实用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業工程手法,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1.工業工程的演進,2.工業工程的定義,3.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a.傳統的工業工程,b.現代的工業工程,4.工業工程的重要性,5.導入IE的準備和順序,a.IE工程師的任務,6.工業工程師的使命,b.IE工程師在企業內應有的條件,c.IE工程師所要求的能力,d.IE工程師執行任務時的步驟,e.IE工程師解決的步驟,7.日本發展IE被阻礙的諸問題,a.企業內IE活動的日常工作事項,8.IE的領域與IE活動,b.IE的流程,c.工作流程與IE的對象,d.科學管理的理念與IE,e.現場管理者和IE工程程的關系,a.監督者為對象設置IE學校教育內容,9.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b.課長級以上干部接受IE教育的要點,c.第一線管理者接受IE教育改善的要點,d.某公司班組長IE教育的概要,11.依據IE技法作改善的推行方法,10.IE現場改善的執行步驟,12.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PTS),a.通常MTS分析的目的,13.方法與時間衡量製度(MTM),16.寬放時間,17.標準時間的構成,b.MTM的基本動作說明,14.時間研究,a.觀測用器材,b.時間研究,15.方法研究,a.方法研究的目的,b.方法研究的步驟,工業工程手法,第二章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圖a.工程記號和內容,圖b.工程分析,圖c.全工程分析總括表,圖d.工程分析的記號和內容(範例),a.搬運活性示數和改善的概略,2.搬運工程分析,b.物流改善的著眼點,c.搬運系統圖,3.稼動分析(工作抽查),a.人的稼動狀態分析,b.人的稼動觀分析,a.生產線作業編成三種狀況,4.生產線平衡,b.生產線平衡推行步驟,c.PitchDiagram,5.動作分析(Therblig),a.動作分析的意義,c.動作分析的種類,a.動作分析的範圍和IE手法,d.Therblig分析證號,e.Therblig基本分析要素內容大體分為三大類,f.Therblig分析表的要點,g.Therblig分析方法,a.動作經濟原則的概要,6.動作經濟的原則,b.動作經濟的著眼點,c.動作經濟原則的四項基本想法,d.動作經濟原則的三項分野之原則,f.人體正常作業範圍,e.動作經濟原則七要素,a.工廠布置改善的重要性,7.工廠布置的改善,b.七項改善的必要性,c.七項改善的原則,d.工廠布置的關鍵性,f.工廠布置改善的重要手法,e.工廠布置改善的步驟,g.七項改善效果,1).P-Q分析,2).Activity分析,工業工程手法,第三章提高生產力改善活動,1.生產力,a.生產力的定義,b.能率的提高,c.稼動率的提高,d.勞動生產力的構成內容,e.提高生產力體系圖,f.生產力的指標,2.改善的基本精神,3.作業的不合理,不平衡,不需要,4.排除浪費,a.T公司七大浪費和對策,b.現場浪費的檢核表,5.動與,6.人機分開,a.重新規劃人的工作和機器的工作組合,b.人的工作和機器的工作要分開,c.ManMachineChart,d.人與機械,設備的比較,7.成本減半計劃,b.VRP成本的架構,8.推動改善活動的種類和手法,a.成本減半五大Action,c.VRP降低成本的不同點,9.一般改善的順序,10.問題的改善方法(原因追究型),11.解決工作問題的步驟,12.工廠革新20項實行指南互相關連圖(PPORFMAP),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一.工業工程的演進,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簡稱IE),于1900年前後創始于美國,當時受了泰勒(F.W.Taylor18561915)倡導科學管理(時間研究)之外,還有吉伯萊慈夫婦(F.B.Gilbreth18681924)的動作研究和艾默孫(H.Emerson),甘特(H.L.Gantt)的管理研究以及享利福特(HenryFord)的大量生產流程之作業方式研究等,由于這些管理大師的大力推動而發展到IE的實施.,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二.工業工程的定義,工業工程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科學,發展迅速,範圍廣泛,而且變化較多,且有動態特性.它包括的分門項目甚為繁雜,與若平近似學科易于混淆,況且它的學術範圍與應用限度,亦隨時代的不同及技術的進步,不斷變動,增長,擴大.因此其定義或確切說明,亦有數個不同的表達方式.日本的工業工程定義則與美國工業工程學會(AmericanInstituteofIndustrialEngineering,AIIE)所訂定者頗為近似,僅將最具權威性的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在1956年所采用的定義,介紹說明如下:工業工程是關于人員,物料,設備以及能源等整體系統的設計改善與裝置的一門技術,它利用數學,物理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專門知識和技法,並且應用工程分析及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于上述系統所可能得到的結果予以規定,預測和評估.,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三.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1.傳統的工業工程,傳統上的IE,主要的工作對象是製造工業,因此工業工程部門人員的功能(即幕僚功能),可分別如下:1).方法工程-作業分析,動作研究,材料運送,生產計劃,工業安全及標準化.2).工作衡量-時間研究,預定單元時間標準(PredeterminedElementaryTimeStandards).3).確定管制方法-生產管製,存貨管製,品質管製,預算管制.,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三.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1.傳統的工業工程,傳統上的IE,主要的工作對象是製造工業,因此工業工程部門人員的功能(即幕僚功能),可分別如下:4).工資及工作評價-獎金制度,利潤分享制度,工作評價,薪水及工資管理.5).工廠設施及設計-工廠布置,設備購置與更新,產品設計,工具及量具設計.,2).作業研究及管理科學由英國的卜拉開德教授(ProfessorP.M.S.Bracket)所領導的一個混合小組,他們著眼于全系統的整體,建立教學模式,用計量方法代替定性方法,名為作業研究(OperationsResearch),並于1950年開始出版作業研究季刊.3).電子計算機的影響電子計算機的創造,據稱第一次的設計裝配是由美國本薛文尼亞大學的毛池萊博士(Dr.JohnW.Mauchly)及艾可泰博士(Dr.J.PresperEcherat)所完成的,並且于1946年在美國陸軍的阿波狄恩試驗基地首先使用.電子計算機應用在工業工程上的效用如下:a.模擬(Simulation)b.計劃與時種安排(PlanningandScheduling)c.電腦管制的製造方法(ComputerProcessControl)d.工作衡量(WorkMeasurement),4).全系統觀念及系統設計工業工程是關于人員,物料,設備等整體系統的設計,改良與裝置的一門科學,它對問題的處理不可能脫離現實環境,而超然獨立的結論,其關鍵點則為全系統具有互相聯結(Linkage)以及互相影響的作用.系統設計是很繁雜和變化多端,IE對于管理的各階層的系統設計具有如下的新園地:網狀計劃的技巧與應用價值工程(VE)高級數學的廣被應用行為科學及人體因素(HumanFactor)自動化及機械化,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一.工業工程的重要性,擔任生產現場的管理監督者,為了使部屬作業者能夠產出良品時,務必以價廉,快速,輕松,正確,並安全的改善作業,進而推行改善活動,基本上要掌握真正的問題點和原理則最有效同時從調查,分析,改善的方向檢討,以科學的管理技術才能提高生產力,這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IE(IndustrialEngineering),第一章工業工程概論,五.導入IE的準備和順序,1).確立生產線的管理2).生產線再編成3).決定管理者對測定業績的尺度,1.以生產線的機能來規劃組織,2.訓練生產線管理者的實力,1).專門知識2).解決問題能力3).部屬指導能力,3.管理者的IE教育,1).部課長級的IE教育,2).第一線管理者的IE教育,1.IE工程師的任務,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1).做為IE工程師應該對其他有關部門專業性的支援,2).有助于降低成本或附加價值大的活動要支援,3).促進全員工對改善意願能夠提升的活動,4).將新的創意和情報傳達到組織的各階層,並能啟發,革新的行動,5).提供現在企業存在的問題須要解決的新技術,手法的改善和開發等,2.IE工程師在企業內應有的條件,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1).具有分析,綜合的才能,2).具有判斷力,3).具有豐富的創意和創造力,4).具有堅強的身體和意志力,5).具有說服力,6).具有協調性強同時被人喜愛的性格,3.IE工程師所要求的能力,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1).問題創造能力,3).分析力,5).綜合力,7).經濟性價值判斷能力,9).表現能力,2).問題解決能力,4).抽象化能力,6).創造力,8).理解人際能力,10).推銷能力,4.IE工程師執行任務時的步驟,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1).把問題辨認出來,搜集有關事實資料,並評估困難所在,2).把解決方案與系統設計,先想像出來,然後把它發展成形,或加以改良.,3).尋找出關于品質,數量,成本及完成時間的需要條件,4).作經濟分析,並將其結果證明無誤,5).把這此系統,予以規定,建立,裝配,有時候予以初步運轉,6).擬定控制與評估這系統績效的方法,7).設法獲得這系統使用人的合作和接受,5.IE工程師(IER)解決問題的步驟,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1).問題意議,3).現狀掌握,5).目標方外的設定,7).實施計劃的立案,9).實施結果的檢討修正,追蹤,2).問題的提出,4).問題的本質追求,6).解決問題的構想計劃立案,8).試行,實施,10).人性的感受,1912年前後美國發展的IE介紹到日本,導入當時經營者對IE的認知不夠,經IE考察團的報告得知如下的諸原因:,七.日本發展IE被阻礙的諸原因,1).經營者對科學的管理之需要性沒有感覺,2).經營者對管理的意義之理解不夠,3).經營者重視設備更新的效果而忽略IE改善,4).日本的IE技術實質上尚未發達,5).日本的經濟狀況和勞動事情而阻礙IE的發達,6).歷史的社會環境而阻礙IE的發展,1.企業內IE活動的日常工作事項,八.IE的領域與IE活動,1).作業研究和作業改善,3).成本報價,5).工程管理(工程計劃,進度),7).工具管理(治工具設計,制作,籌辦),9).情報管理(圖面其他製造情報,實績報告等),2).標準的設定和維持,6).設備管理(設備計劃,籌辦,保養),8).品質管理,4).工廠管理資料之作成(設備能力,工廠能力,工廠負荷,作業能率等),Engineering活動,Operating活動,調查研究活動,Management,3.工作流程與IE的對象,4.科學管理法的理念與IE,5.現場管理者和IE工程師的關系,管理者,管理的機能,計劃,實施,編製,承認,IE工程師,作業者,報告,干部,現場,命令,提案,教育訓練說明咨詢追蹤,1.1967年日本以監督者為對象設置工業工程學校(IES)教育其內容如下:,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2).教育擔當:事業所的IE技師,A).後述的教課程之聽課,C).參加事業所的IE專案,1).教育期間:6個月,B).根據OJT的IE技法訓練,3).教育方法:,4).教育課程(Curriculum),B).時間研究,動作研究,生產量研究,工作抽查(Worksam-piling),作業速度比(Rating),D).改善手法(改善意識,著眼點),F).物的流動和操作方法(人和機械的分析),H).經濟計算(初步),工場布置(初步),A).標準時間的構成和設定法,E).作業分析,工程研究,G).成本報價,成本計算(初步),成本管理,VA技法,C).寬放率,準備時間的設定,J).報告書的寫法,會總方法,發表的要點,K).經營全盤的常識,1.課長級以上干部接受IE教育的要點,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2).理解總是的意義和提出問題的結構,1).理解經營管理的本質,3).目標設定能力,4).理解解決問題的效果和程序,5).理解生產線現場人員與干部的任務與組織的運作,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4.某公司組成IE教育的概要求,十一.依據IE技法作改善的推行方法,十二.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PredeterminedTimeStandordPTS)是將人所操作的作業,分解為幾個基本動作,並對于各基本動作依該動作的性質與條伯,而代入預先規定的時間值之方法.依PTS要設定時間時,其順序如下:1).關于對象作業必須決定一定的方法2).將其方法作細分的基本動作要素3).對于各動作要素,從PTS的動作時間標準表求得時間值4).最後把時間值合總計,從1920年代開始研究並發展TPS的代表性如下:,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Measurement,MTM),MTM創始于1948年,由梅納德(H.B.Maynard)開發出來的,MTM為方法分析(methodanalysis)的一種,此方法將人所操作的作業分成基本動作(basicmotions),以明確這些基本動作間的關系,及其所需要的時間值.1.通常MTM分析的目的1).在開始生產之前,設計有效率的工作方法2).現行的工作方法之改善3).標準時間之設定4).預估所需要的時間5).考慮作業員的動作經濟之工具,夾具設計6).激勵員工重視工作改善,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Measurement,MTM),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1).伸手(Reach)-符號R手或手指向目的物移動的基本動作,稱為伸手.但伸手並不限于空手移動.2).搬運(Move)-符號M利用手或手指將目的物搬運移動的基本動作,稱為搬運,但搬運並不限于把持目的物之移動3).身體之補助動作(BodyAssists)作伸手或搬運之基本動作時,往往發生上身或肩部之移動動作.4).旋轉(Turn)-符號T以前臂為軸之手或手指(無論空手與否)的旋轉動作,稱為旋轉5).加壓(ApplyPressure)-符號AP反逆阻力所附加的力量,稱為加壓.,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Measurement,MTM),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6).旋擺運動(CrankingMotion)-符號C以肘(elbow)為軸的擺動動作,稱為旋擺運動7).抓取(Grasp)-符號G手指或手控制目的物的動作,稱為放抓取8).放手(Release)-符號RL放卸以手指或手控之止的物的動作,稱為放手9).安置(Position)-符號P使目的物與另一目的物安置整齊(Align,Orient,Engage)的動作,稱為安置(亦稱對準)10).拆卸(Disengage)-符號D拆離兩結合之物體時,有反動力發生的動作,稱為拆卸.11).眼睛之時間(EyeTime)(a)眼睛移動(EyeTravel)-符號ET(b)眼睛視覺焦點(EyeFocus)-符號EF,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Measurement,MTM),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12).全身動作(BodyMotion)腳或身體之動作(不包括手指,手,臂及眼睛之動作),稱為全身動作.13).動作之聯合(a)合並動作(CombinedMotion)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動作,同時在同一身體部位發生者,稱為合並動作(b)同時動作(SimultaneousMotion)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動作,同時在不同身體部位發生者,稱為同時動作.(c)復合動作(SimultaneousandCombinedMotion)同時動作與合並動作之復合,稱為復合動作.,十四.時間研究,時間研究(TimeStudy)就是作業內容的時間經過,利用任何的測時機或記錄設備所觀測的方法.時間研究是泰勒創始的制度,為了將一天的公平工作量也就是課業任務(Task)設定時最合理最好的標準時間(作業時間)的手法.,1.觀測器材a.馬表(StopWatch)b.攝影機(電影或VTR)c.使用錄音帶,移動帶,磁碟片,電子測時器的時間記錄機,十四.時間研究,2.時間研究和實施步驟a.明確目的:目的有改善現行的工作方法,設定標準時間,檢討現行標準時間的妥當性.b.選定觀測對象的作業:通常選定反覆性較高的作業.尤應重視在製造成本中比較大的作業.c.選定觀測對象的作業:通常依時間研究的目的,選定對象作業員亦有差異如以改善工作為目的時,應以熟練工為之;如以設定標準時間為目的時,則以普通或稍高技術水準的作業員為之.,十四.時間研究,2.時間研究和實施步驟d.獲得有關人員(現場的負責人,領班,作業員)的理解與協力e.檢討作業方法f.預備調查.g.將作業分割為單元作業的單位h.決定觀測次數i.觀測結果的整理與檢討j.發表整理所得之結果,十五.方法研究,1.方法研究的目的(1).方法最適合的追求將現在的進行工作的方法予以分析,期使有更好的方法發現並改善之,或者是,今後想要推行的工作有效的方法予以發現並加以設計之.(2).為了設定標準數據的方法規定當生產能力的基準,作業時間的標準等之數據要設定時,此數據可能達到的基礎方法,如何來決定它的規定.,十五.方法研究,2.方法研究的步驟(1).根據現狀的工廠布置,產品工程分析等,尋找出何處,何物,什麼方法在製造流程,應有所明確(2).該處到底有什麼問應該予以指摘常用為“PQCDSM的自問”生產量?ProductionP品質?QualityQ成本?CostC交期?DeliveryD安全?SafetyS士氣?MoraleM,十五.方法研究,2.方法研究的步驟(3).有問題的現場,應推行作業者的工程分析,動作分析和時間分析.從事于實際管理者,一般常用的想法如下:5W2H何人Who人,機器設備何事What對象物,範圍何時When時刻,時期,時間何人Who人,機器設備何事What對象物,範圍何時When時刻,時期,時間何處Where位置,方向,經路如何How順序,方法如何Why目的,成果,理由多少錢Howmuch金錢,成本,費用,十五.方法研究,2.方法研究的步驟(3).有問題的現場,應推行作業者的工程分析,動作分析和時間分析.從事于實際管理者,一般常用的想法如下:3M(動的對象)人Man機械Machine資材Material5M(動的對象,力)Man,Machine,Material(對象)技術Method資金Money,(力),十五.方法研究,2.方法研究的步驟(3).有問題的現場,應推行作業者的工程分析,動作分析和時間分析.從事于實際管理者,一般常用的想法如下:6M(動的對象,力,方法)Man,Machine,Material(對象)Method,Money(力)管理Management(方法)(4).根據分析的結果,應設定具體的改善目標為了顯示出改善的優點,應執行檢核如下:良品質的提升快時間的縮短便宜經費的節省輕松疲勞,強製的減輕,十五.方法研究,2.方法研究的步驟(5).改善案的作成為了滿足目標的達成,必須變化How,並活用改善的原則如下:,標準化(Standardijation),簡單化(Simplification),專業化(Specialization),改善方向的體系,動作經濟的原則,搬運原則,十六.寬放時間(AllowanceTime),寬放時間即表示對于因各種理由所產生的遲延之補償時.一般工廠寬放率如下:(參考值),十七.標準時間的構成,工業工程手法,第二章IE七大手法,問題點的發現是從現場的七大任務(P,Q,C,D,S,M,I)和生產的四要素(4M)以及過去的管理資料等檢討出來,這些均能明確的話,活用IE手法而進行現狀分析,來掌握真正的問題點,並用適當的手法做改善以提高生產力.IE是一門實踐的學問,除了具有的基礎學問之外,有賴本身多方而的體驗和豐富的技術是很重要.,工業工程手法,第二章IE七大手法,茲介紹IE七大手法如下:,工程分析是將生產工程和作業方法進行調查分析,來掌握問題點的手法,是從原材料至完成產品為止,順沿著工程的流動把各工程用記號(圖1)表示之,作成作業流程圖(圖2).再會集全工程的總括表,經分析結果予以定量化成(數據化),就可找出問題點.,工業工程手法,第二章IE七大手法,工程分析的記號分為如下三大類:,(1)稼動-,產生附加價值的作業(2)準稼動-,現狀的方式是不可避免,但是大力去改善可以免除的作業(3)非稼動-D,不產生附加價值的作業改善步鄧,首先把非稼動除,去其次是如何避免準稼動的系統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