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doc_第1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doc_第2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doc_第3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doc_第4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程1.目的PURPOSE为了在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减少对人身与环境的伤害,并在发生危险事故时能立即正确的进行急救,特制定此办法。2.范围SCOPE适用于生产部门使用危险化学品。3.定义和缩略语DEFINITIONSANDACRONYMS各使用部门负责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使用危险化学品;负责日常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负责危险化学品出现异常时进行急救处理;4.普通要求GENERALREQUIREMENT参考MSDS。5.流程PROCEDURE一、油漆,稀释剂,固化剂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在使用前,必须将本产品与其他物质分开。2)打开包装之前,请阅读并遵循产品上的警告标签。3)吸入高浓缩涂料成份等行为会带来有害或致命的后果。4)合适的储存场所管理,最好采取局部排风。2.储存要求1)成份是易燃的,远离热源和明火。2)不使用时,请密封容器。转到带有标签的完好防爆柜中进行储存。有效接地措施。3)切勿食用,请保存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3.防护措施1)任何患有肺病或呼吸疾病有反应的人,均不得使用本产品或进入正在使用本产品的区域。2)请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3)眼睛保护:佩戴无孔有侧护板的护目镜。4)手防护:佩戴供应商推荐的胶皮手套。5)呼吸保护:在喷涂过程时,应佩戴正压供气式防毒面具,遵循制造商的说明使用防毒面具。6)打磨或磨光干燥涂膜时,请佩戴粉尘/薄雾防毒面具,以防止接触由本产品、底漆或研磨剂产生的粉尘。4.消防措施1)适用的灭火介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2)火灾及爆炸危害如暴露在极热环境中,密闭容器可能爆炸。3)紧急情况下,过度接触分解产物会损害健康症状可能不会立即显现。请就医。4)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行动应使用全面保护设备,包括自给式呼吸器。5)当暴露在极热环境中时,用水冷却密闭容器,防止压力增大和可能的自燃或爆炸。5.急救措施1)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立即就医。2)皮肤: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粘附的部位。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再重新使用。3)吸入:如使用过程中感到呼吸困难,请离开喷涂区域,吸取新鲜空气。如症状持续,请立即就医。4)不慎食入:请不要催促吐出,应立即就医。6.意外应急措施1)清除所有火源。保持区域通风。2)不允许产品进入下水道或河流。3)如果泄露在地面,用吸收剂覆盖溢漏。用10%的氢氧化铵溶液(家用氨水)抑制溢漏材料的活性。用肥皂水清洗溢漏区域。二、粉末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有过呼吸系统问题或者过敏反应的人员不允许操作和暴露于该粉体涂料。2)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应该采取适当防护以防产生的尘云接触热源或火花和火源。3)对粉末的操作可能产生静电负荷:当把粉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时,要使用接地导线。4)禁止在使用区吸烟、饮食。2.储存要求1)遵守标签警示。储存在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光源直射的地方。2)禁止吸烟。防止未授权进入。3)被开启的容器必须重新密封并保持垂直以防泄露。4)储存区域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2)当操作人员暴露于粉尘浓度超过暴露限制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罩(P2等级)有效地避免吸入这种物质。3)眼睛防护:4)当有暴露的可能性时,应配戴安全眼镜。5)身体防护:操作员应穿防护衣,若接触物质后应及时冲洗身体的所有部位。选择防护衣的时候要注意保证颈部和腕部的皮肤不会因为接触到该物质而产生发炎或刺激。6)手防护:在长时间或者重复接触该物质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通用的工业手套。破裂的手套不可使用。7)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进行定期的体检。4.消防措施1)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喷雾,二氧化碳、灭火毯和抗溶性泡沫灭火剂。2)不许使用高压惰性气体,高压水喷;不要搅动粉体。3)粉尘在空气中积累会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请勿让灭火后的流体污物进入排水沟或者水体中。5.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香皂和清水或被认可的皮肤清洁剂充分冲洗皮肤。请勿使用溶剂或稀释剂。2)眼睛接触:保持眼睑张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以上。寻求医疗帮助。3)吸入:将受害者转移到空气畅通处,保持温暖与静休。若呼吸不均或停止,应及时采取人工呼吸救助。不许口服任何物质。若失去知觉,应立即就医。4)食入:若不小心吞食,请及时寻求医生帮助。保持静休,不能人为引诱呕吐。6.意外应急措施1)隔离火源且使场地通风。尽可能切断泄漏源。2)严格限制出入,工作人员穿戴正确防护用品。3)用防静电的吸尘器或湿毛刷来收集粉末泄漏,把它们放在容器中,并且根据当地的法规进行处置4)防止粉尘进入排水沟或者水体中。如果产品污染湖泊、河流或下水道时,请根据当地法规告知有关权威部门。三、工业酒精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工业酒精可用于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化工合成、医药合成等方面。2)可用作清洗剂、溶剂。应用很广泛。2.储存要求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2)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4)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5)储存区域应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4.消防措施1)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2)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3)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5.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6.意外应急措施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2)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3)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四、甲醇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空的容器可能含有毒、易燃,可燃、爆炸性的残留物或蒸气。2)不要切割、碾、孔、罩接或再使用空容器,除非对危险能采取适当防范。3)不要在工作区饮食或抽烟。2.储存要求1)储存在紧闭的容器内。2)储存在险凉、干燥、隔离且通风良好的地区,远离热、引燃源及相容物。3)输送时使用接地的管理和设备以减少因静电火花引燃或爆炸的可能性。3.防护措施1)呼吸防护:供气式呼吸防护模具或全面型空气呼吸器(自揣式呼吸防护具)2)未知浓度情况:正压式全面型空气呼吸器或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与辅助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一起使用。3)手部防护:化学防护手套。4)眼睛防护:紧密的化学护目镜、面罩。5)皮肤及身体防护:围裙、手臂护。4.消防措施1)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酒精泡沫2)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3)室温下其蒸气与空气形成易燃或爆炸性混合物可能扩散回火。4)流入下水道会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5)容器遇火可能爆炸。6)蒸气会聚集封密地区。5.急救措施1)吸入:将患者移动至暴露区。如果呼吸停止,确定清通呼吸道并施行心肺复苏立即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氧气保持患者温暖且休息。2)皮肤接触:以肥皂和水彻底清洗患部。立刻脱去污染的衣服。如果刺激性持续,立即就医。3)眼睛接触:立刻以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立即就医。4)食入:若患者意识清醒,给患者喝下1至3杯水或牛奶以稀释胃部内的含量。若患者自发性呕吐或催吐时,观察呼吸是否困难。不要对意识不清或半痉的患者催吐。保持患者温暖且休息。大量食入或有肠胃症状时,立即就医。6.意外应急措施1)个人应注意事项: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确定是由受过训练之人员负责清理的工作。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环境注意事项:对泄漏区通风换气。移开所有引燃源。通知政府职业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五、切屑液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避免呼入、避免长期接触皮肤、避免接触眼睛。2)加工中产生的金属碎片可能导致皮肤磨损并引发皮炎。溢出物可能使人滑到。2.储存要求1)不要将本品直接暴晒于太阳光下或储存于高温环境中!2)开盖使用后应密封剩余产品。如果气温低导致本品冻结,将其移至室温环境下,待彻底解冻后再使用本品!3)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接触;4)避免水分及污物混入。3.防护措施1)眼睛防护:如果接触是在所难免的,请佩戴护目镜。在可产生雾化操作时应一直佩戴化学护目镜,直至操作完成。2)呼吸系统防护:通常情况下不要求。3)佩戴手套:通常情况下不要求。4)其它防护服和设备:使用有效的金属切削液防护服和机器设备。4.消防措施1)适合的灭火介质:使用水雾,泡沫,化学干粉或二氧化碳(CO2)2)不适合的灭火介质:直接的水流。5.急救措施1)眼睛接触万一眼睛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洗15分钟以上,必要时及时就医。2)皮肤接触脱掉受沾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和肥皂冲洗干净,受污染的衣服、袜子、鞋子再次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必要时及时就医。稀释的产品在推荐的使用浓度和良好的个人卫生时,3)不会对皮肤产生危害。4)吸入吸入多发生在那些能产生大量气雾的地方。移开污染源或转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症状持续,请就医。5)误食如果发生误食,请立即就医!给医务人员的提示:不宜催吐!吞食少量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呕吐。6.意外应急处理1)如果出现泄露的处理方法:用吸收材料吸收泄漏物,放置于容器中。2)用清洗剂、水冲刷污染的地方。3)大量泄漏:筑堤隔离泄漏的液体以便后续的回收和处理。防止流入排水沟,下水道,地下室或狭窄的区域。六、油品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一般预防措施:若存在吸入蒸汽、喷雾或烟雾的危险,请使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2)为防起火,应适当地处置任何受其污染的拭抹布料或清洗材料。2.储存要求1)搬运:避免长期或持续与皮肤接触。避开吸入其蒸汽和烟雾。2)装卸桶装产品时,应穿保护鞋,并使用恰当的装卸工具。3)储存: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4)推荐使用的物料:对于容器或容器内衬,应使用软钢或高密度聚乙烯。不适用的物质:PVC。5)聚乙烯容器不应置于高温下,因为可能造成扭曲变形。3.防护措施1)呼吸保护措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需戴呼吸保护用具。2)手防护:在手可能接触产品的情况下,为得到适当的化学保护,应使用橡胶手套。使用手套后,必须彻底清洗及烘干双手。3)眼睛防护:如可能发生溅泼,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4)防护衣服:一般而言,除了普通的工作服之外不需特殊的皮肤保护措施。4.消防措施1)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洒水或喷雾。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2)于小规模火灾。3)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4)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5.急救措施1)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成为健康危险源。2)吸入:于正常使用状况下,不需要治疗。若症状仍存在,应立即就医。3)接触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就医。4)接触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刺激持续,请就医。5)吞食:除非吞服量大,一般无医疗的必要,但仍应就医。6.意外应急处理1)避免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2)保护措施:使用合适的防扩散措施,以免污染环境。用沙、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来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3)清除方法: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4)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5)额外建议:应将无法处理的严重溢漏事件通知地方当局。七、胶水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采用上述胶粘剂时应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防止静电作用.2)胶粘剂不可倒进厕所巢内.3)避免接触皮肤及双眼.2.储存要求1)将盖尽量封密及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2)将胶粘剂放置远离有产生火花的地方.3)不准吸烟.4)放在阴凉的地方.3.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2)呼吸:带有过滤网的口罩3)其它:包装要密封好,标识清楚4.消防措施1)灭火材料二氧化碳或粉末灭火器2)灭火程序穿戴防护具与呼吸具,于上风处施救,截断溶剂源,尽可能移开储存容器或用水冷却火灾区附近容器.5.急救措施1)吸入中毒:立即呼吸新鲜空气,并就医;2)食入中毒:立即呼吸新鲜空气,并就医;3)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温水清洗;4)眼睛接触:用清水或硼酸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请就医5)注意:若中毒者呼吸停止,立刻由专业人员施用人工复苏术,不可给失去知觉者任何饮料.6.意外应急措施如有泄露,立即用布碎擦试干凈,大量撒地可用泥沙吸收,防止溶剂漫延。八、前处理药剂使用操作规程1.使用要求1)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内使用。2)当有接触风险时,穿戴防护服。容器不用时保持密闭。3)操作处置时,严禁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服装应分开洗涤。操作完毕用清水和肥皂洗手。4)储存要求5)储存于原装容器中。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禁忌物储存。防止容器受到物理损伤。定期检查容器的泄漏情况。2.防护措施1)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