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桥大坝第二次安全定检资料之三 天桥大坝现场检查报告山西天桥水电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八日编写:张 驰审核:郭培琳审定:翟建平批准:翟建平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现场检查情况-3三、现场检查结果-43.1水库、近坝库区及工程边坡检查情况-43.1.1水库整体工程形象检查情况-43.1.2近坝库区及工程边坡检查情况-64、挡水建筑物-94.1混凝土坝坝顶、路面检查-104.2挡水建筑物上游-114.3挡水建筑物下游-134.4 土坝与混凝土坝结合部-154.5坝基廊道-175 泄洪排沙建筑物-185.1上层堰检查情况-195.2泄洪闸检查情况-215.3泄洪闸下游护坦-235.4冲沙底孔、事故门-235.5冲沙洞-246监测系统-246.1砼坝水平位移-246.2垂直位移观-256.3三向测缝仪-256.4渗流观测-266.5水库上下游水位观测-267、上游坝前淤积情况-26附件:大坝安全现场检查表-28天桥水电站除险加固后的工程主要特性-43精选范本.一、工程概况:黄河天桥水电站(现为山西天桥水电有限公司)位于黄河大北干流,上游距万家寨水利枢纽95km,下游8km处左岸为山西省保德县县城,右岸为陕西省府谷县县城。电厂在黄河万家寨、龙口水库下游,是黄河中游北干流上第一座建设的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径流试验性中型水电站。电站装有4台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万kW,年设计发电量6.07亿kWh。设计库容为0.6618亿立方米。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污等综合效益,在山西电网中承担着一定的调峰、调频作用。公司1998年8月以前由山西省电力局代管,现在由晋能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天桥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03877平方公里,万家寨水利枢纽至天桥大坝区间流域面积90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267亿立方米,建库前实测洪水10700立方米/秒(1972年),相应皇甫川洪水8400立方米/秒,调查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1945年),建厂以来发生最大洪峰流量14300立方米/秒(1989年7月21日)。区间主要支流有皇甫川,其次为清水川、县川河。区间流域建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下设29个水雨情测站点。天桥水库正常蓄水位时,库区回水末端至皇甫川口,全长约21km。库区天然河道为峡谷河段,宽为300-400米,呈“”型,比降约1,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0387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267亿立方米。天桥水库冬季气候寒冷,一月份平均气温8.8,结冰期长达4个月;每年3月底4月初上游河段解冻为凌汛。库区年降水量一般为300-5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降水集中在7、8、9三月,占全年80。库区及流域水文观测站分布为:干流有下河沿、巴颜高勒、包头站、和头道拐站,入库河曲站和万家寨出库站,主要支流皇甫川上有沙圪堵站和皇甫站,支流清水川和县川河各有一测站,公司水库末端设有石梯子报汛站。汛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呼和浩特市测雨雷达信息传输系统均投入运行。原天桥水电站枢纽由厂房、泄洪闸、重力坝、土坝、导墙、岸墙、变电站组成。枢纽轴线总长752.1m,其中:左岸重力坝长132m,厂房段1184m,泄洪闸段113m,重力坝段587m,右岸土坝长330m,厂房段坝顶高程8380m,土坝最大坝高42m,坝顶高程8360m,防浪墙顶高程8368m。除险加固后枢纽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混凝土重力坝,长132m。河床式厂房,长118.4m。原7孔泄洪闸,长113m。新建泄洪闸左导墙,长13m。新建2孔泄洪闸长39m。新建排沙闸,长31m。新建排沙闸右导墙,长28.5m。右岸土坝,长279m。坝轴线总长753.9m,坝顶高程均为838.00m。 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42m,顶宽 7.6m。河床式厂房为混凝土挡水结构,最大坝高50.44m,进水口底坎高程 811.00m。水寨岛上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 23m,坝宽 2m。右岸土坝为宽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23m,坝顶宽 10m。 泄洪闸为 7 孔双层泄水建筑物,闸顶高程838.00m,最大闸高 53m,闸孔净宽12m。下层堰设弧形闸门,堰顶高程 811.00m,孔高 6.82m,采用面流消能。上层堰设平板闸门,堰顶高程829.00m,采用挑流消能。下游护坦长 34m。 每台机组进水口下方设 2 孔冲沙底孔,进口高程 809.50m,孔口尺寸6.5m2m(宽高,下同) ,绕过机组左右侧通向下游,出口高程 806.40m,出口尺寸左孔 4m2m,右宽3m2m。安装间下设 3 孔泄洪冲沙洞,孔口尺寸 7.5m5.5m,进口高程 811.00m,出口高程803.00m,采用面流消能。除险加固后工程主体建筑为为三等,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河床式厂房、泄洪闸、混凝土重力坝、土坝)建筑物级别为3级,按重现期100年洪水设计,重现期1000 年洪水校核。水库正常蓄水位834.00m,设计洪水位832.54m,校核洪水位836.09m,汛期限制水位830.00m,死水位828.00m,设计总库容0.66 亿m3(设计),防洪库容2600万m3(设计),调节库容2050万m(设计)3,死库容1139 万m3(设计)。 除险加固后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15200m3/s,校核洪水时泄量19200m3/s。新建泄洪排沙闸上游立视图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奥陶系中统的灰岩、泥灰岩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O213层、O212层、O211层) ,基岩岩体受节理裂隙影响,在 O211层、O213层灰岩种有承压水,承压水水位高出库水位36m。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建筑物按6 度进行设防。 原天桥水电工程由水利部黄委会设计院设计,1970 年 4 月开工,1976 年12月水库蓄水,1977年 2 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78 年年底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1994年进行了天桥大坝首次安全定检工作,原电力部根据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行细则的有关规定,以电安生字1995681号文将天桥大坝确定为险坝。2002年山西省水利厅再次组织,对天桥大坝进行安全评定,鉴定为三类坝(即险坝)。除险加固前天桥水电站总平面图2009年3月16日除险加固开工,葛洲坝集团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2012 年 11 月 7日-9日,除险加固主体完工。2012 年 11 月 7日-9日,天桥水电站大坝安全第二次定期检查第一次会议在天桥电厂召开。会议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以下简称大坝中心)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定检专家组成员、山西天桥水电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代表等共 18 人。2012年12月 日,完成了蓄水验收。目前,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蓄水运行一年之久,新、老建筑物运行正常。天桥水电站除险加固总平面布置图 二、现场检查情况 根据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相关文件要求,公司分别组织人员对水库进行了2次检查。 第一次为2012年10月11日,检查时天气为晴,气温20左右,水库水位为833.6m,水库库容为1450万m3。由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公司总工程师翟建平带队,公司防办和水务中心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对天桥水库坝肩、坝基、大坝、泄水建筑物、挡水建筑物、导墙、护岸、水库库区等水工建筑物及管理设施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 第二次为2014年5月10日,检查时天气为晴,气温28左右,水库水位为834m,水库库容为1500万m3。由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公司总工程师翟建平带队,公司防办和水务中心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对水工建筑物及管理设施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 检查工作按照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要求进行,检查主要采用现场巡视检查的方法,并查阅了相关资料、留取了检查照片等。两次检查结果相同,大坝新、旧水工建筑物设施稳定、水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运行正常,近坝、库区护岸结构稳定,无滑坡、塌陷发生。水库运行正常。三、现场检查结果3.1水库、近坝库区及工程边坡检查情况:3.1.1水库整体工程形象检查情况:从现场检查来看,除险加固后水库整体自左至右可以分为5部分,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厂房段、泄洪闸段、新增泄洪闸段、右岸土坝段(新增并加高)。从大坝外观看,原建建筑物水库大坝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厂房段、泄洪闸段原混凝土坝建筑物,坝体工程形象面貌完整,无明显破损、错动现象,也未发现裂纹,异常变形。坝体也无积水和植物滋生。迎水面护坡完整,近坝水面无冒泡、变混或漩涡等异常现象。新建泄洪排沙闸布置于水寨岛上,利用水寨岛原重力坝位置布置闸室段,地基条件好,水流顺畅,与原有建筑物协调,布置合理。泄洪闸和排沙闸的闸室、消力池、下游护坦布置和结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闸室和消力池护坦的抗滑、抗浮稳定和基础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现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整体看,水库整体建筑物形象完整,运行正常。上游厂房段照片上游施工围堰拆除现场蓄水前新建泄洪闸蓄水后新建建筑物闸前图2014年5月15日检查图3.1.2近坝库区及工程边坡检查情况:近坝库区整体目视检查,整体结构完整,主体结构无明显变化,混凝土无出现错动、脱离、坍塌的现象。库面漂浮垃圾较多,有时会造成压差过大影响机组正常发电。由于两岸有较多工业企业,大量废弃土石倾倒于库内,库容淤积较为严重。大坝上游右岸护坡为沿河公路基础,干砌石护坡直接建筑于原岩层上,近年来也没有出现过垮塌、滑坡现象,很为稳定。大坝上游左岸护坡为天然河道岸坡,且离水面较远,干砌石护坡不会被河水影响,也无渗漏现象。库区上游岸坡稳定,无滑坡、塌方现象上游水土保持较为良好上游左岸护岸大坝下游左岸护岸由于位于黄石崖沟出口处,且离泄水建筑物较近,冲刷损坏现象较为严重,原护岸部分底部被淘空,淘空部分长大概有50米,水面高度约为8米左右,损坏总长度约为150米左右。原损坏的下游左岸护岸堤裸露的钢筋、淘空的基础2013年7月,公司已对下游左岸护岸裹头及护墙进行了修复,此项工程修复了左护岸,恢复左护岸裹头、护墙。同时,公司已对黄石崖沟河道进行了清淤,清淤总量在11000方左右,恢复了黄石崖沟河道过流能力。2014年5月14日左护岸裹头2014年5月14日沟口清淤4、挡水建筑物除险加固后,天桥的闸坝型式较多,一些水工建筑物既具有挡水功能,同时又具有泄水功能。水工挡水建筑物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混凝土重力坝,长 132m,河床式厂房长 118.4m,原 7 孔泄洪闸长 113m,新建泄洪闸左导墙13m,新建2 孔泄洪闸39m,排沙 闸31m,新建排沙闸右导墙28.5m,右岸土坝长 279m,坝轴线总长753.9m,坝顶高程均为 838.00m。由于天桥水电站地处黄河多泥沙河段,坝址水文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属隆起的山地高原区。库坝区黄河自北向南流,为石炭、二叠系砂岩、页岩夹煤层及奥陶系中统顶部灰岩组成的峡谷区,河谷基本呈“U”型。库区的库岸为基岩岸坡,稳定性较好。4.1混凝土坝坝顶、路面检查:混凝土坝坝顶为通向府谷西山的坝顶公路,一度时期承担着交通任务,现已封闭管理。坝顶路面混凝土基础良好,整体完整,坝顶排水设施、照明设施正常,护栏整齐,坝顶路面无裂缝、塌陷现象。图为坝顶公路泄洪闸段坝顶公路 厂房段坝顶公路4.2挡水建筑物上游挡水建筑物上游面,大坝建筑完整,坝顶、坝体、坝基、坝坡建筑物工程外观形象完好,排水设施正常,无渗漏、错动现象,也无塌陷,开裂现象。库区水面未发现有漩涡、冒泡和其它异常现象,四周山地植被生良好,库岸稳定。原水库水位变动区及泄洪闸过流面表层混凝土冻融破坏较为严重。已于2012年-2013年对 上下水位 2.5m 变动范围进行了修复。同时公司也在2013年采取了措施,强调了对库区的保护,严禁库区开挖取土。挡水建筑物上游图上游冻融处理后局部效果 上游导墙冻融处理效果图4.3挡水建筑物下游:挡水建筑物下游面经检查,混凝土建筑物整体完整,未发现破损、错位、滑坡、坍塌现象。也无渗漏,跑水点。工程形象完好,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同时2013年,公司也处理了下游冻融破坏面。下游图-发电机出水口建筑物下游泄洪闸段面冻融处理前建筑物下游泄洪闸段面冻融处理后下游左岸岸墙冻融处理前下游左岸岸墙冻融处理后4.4 土坝与混凝土坝结合部:4.4.1土坝与混凝土坝上游结合部,坝体与岸坡基岩接合稳定,无出现错动、脱离的现象,块石护坡完好,护坡无杂草、树木乱生。工程运行一年来,未发现有雨水冲毁现象,也无渗漏、管涌现象。 上游坝坡结合部下游坝坡结合部土坝段护坡4.4.2 2013年,公司也加强了对右岸土坝段的保护工作,在土坝与公路交界处,设置了多处管理警示牌,并强化了专人管理。右岸土坝设立的管理警示牌土坝段钢围栏封闭土坝坝内现状4.4.3坝面其它设施大坝防浪墙、围栏完好,工作桥、照明系统工作正常。4.5坝基廊道4.5.1排水除险加固前本工程未设置渗流量监测设施,监测系统改造后新增量水堰4座。在新建排沙闸、泄洪闸1号集水井前的排水沟内新布设1个量水堰,编号为WI02,用于监测新建排沙闸、泄洪闸坝基坝体总渗流量;在1#机组段灌浆廊道下游排水沟布设1个量水堰,编号为WI03,用于监测原泄洪闸及2#4#机组段坝基坝体总渗流量;在安装间坝段灌浆廊道下游排水沟布设1个量水堰,编号为WI04,用于监测左岸重力坝坝基、坝体总渗流量;在左岸1#重力坝廊道左侧排水沟布设1个量水堰,编号为WI05,用于监测左岸2#6#重力坝及1#重力坝上游侧坝基坝体总渗流量。量水堰基本情况表编号部位坝轴线桩号(m)上下游桩号(m)高程(m)WI02新建排沙闸灌浆廊道0+604.650坝下0+030.00803.500WI03灌浆廊道下游排水沟0+341.109坝下0+1.807800.417WI04灌浆廊道下游排水沟0+296.912坝下0+1.785800.700WI05左岸1#重力坝排水沟0+283.142坝下0+5.713800.616每个量水堰的堰板前安装1支基康公司生产的BGK-4657LV型振弦式精密水位计(量水堰计)进行自动化监测,设计自动化监测频次为1次/天。现场检查量水堰:1)堰型:4座量水堰均为等腰三角形量水堰,堰底为直角。2)堰板:堰板为不锈钢材料,堰口下游边缘呈45角。3)堰槽:各量水堰均设在排水沟的直线段上,堰槽段为矩形断面,其长度大于堰上最大水头7倍,且总长不小于2m,堰板与水流方向垂直。从现场检查结果来看,各项检查均满足要求。4)各量水堰的堰板前安装1支BGK-4657LV型振弦式精密水位计(量水堰计),用于观测量水堰堰上水头,量水堰计安装位置合适。量水堰现场检查照片量水堰(WI02)量水堰(WI03)量水堰(WI04)量水堰(WI05)坝基排水正常,总体水量较少。廊道内现状图4.5.2坝基渗压孔 本次监测系统改造,施工单位在2013年6月已对廊道内渗压孔进行了扫孔并接入自动化系统。渗压孔及地下水位孔钻孔孔径为110mm,护管采用钢管;有压孔均安装Y-200压力表进行人工观测,压力表的精度等级1.6级(1.6F.S),量程0.6Mpa,孔口装置合适,少数测压管(P016、P029、P037、P050等)管口存在喷水、渗漏现象。无压孔均设有混凝土保护井及钢盖板,能防止雨水流入和人为破坏;电测水位计放入孔中时,未发现孔内有受阻现象;现场情况见下图 渗压及地下水位孔(有压孔)现场照片(左:P044、右:P029) 4.5.3廊道廊道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裂缝渗漏、伸缩缝开合情况。4.5.4廊道内裂缝经现场检查,廊道内整体建筑物工程形象良好,无明显沉陷、变形,开裂现象。变形缝渗漏点较多,属伸缩缝漏水,但漏水量整体不大,属合理范畴。伸缩缝漏水随时间变化而漏水量也产生变化,并且存在多年,漏水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此次廊道大修以后,伸缩缝漏水也进行了处理,处理效果良好,除有7点渗水明显外,其余均正常。廊道内渗漏情况分布表名称编号位 置(桩号)高 程渗水情况灌浆廊道P10,0+39.10804.5渗水P20,0+47.30804.5渗水P30,0-2.70802.5渗水P40+18.9,0+1.25804.5渗水P50+23.3,0+1.25804.5渗水排水廊道P60+18.7,0+13.00804.5渗水P70+57.3,0+11.00804.5渗水5 泄洪排沙建筑物公司原设有泄洪排沙建筑物25孔,依次为冲沙洞3孔,冲沙底孔8孔,上层堰7孔、弧形门7孔。除险加固后新增冲沙底孔4孔,泄洪闸2孔。当上游遭遇百年一遇洪水15900立米/秒时,水位达到835.1米,原25闸门全开时总下泄14800立米/秒。除险加固后,新增泄洪闸2孔,冲沙底孔4孔,布置在原水寨岛上,闸室段放在水寨岛原重力坝位置。新建泄洪闸共 2孔,最大闸高 39.5m,单孔净宽 13.5m,总宽度 39m,堰顶高程 822.00m,工作闸门为弧形闸门,工作门前设检修门槽,两孔共用一扇检修闸门,由坝顶门机启闭,动闭静启。设计洪水时泄量 1782m3 /s,校核洪水时泄量2771m3 /s,采用挑流消能。 新建排沙闸共 4 孔,最大坝高 39m,总宽度 31m,进口孔口尺寸4.5m 5.5m,出口孔口尺寸4.5m 5.0m,进出口底板高程均为809.00m,设计洪水时泄量 1327.35m3/s, 校核洪水时泄量 1340m3/s,采用底流消能。排沙底孔上部设4 孔发电进水口,单孔净宽 4.5m,进口底板高程 816m,孔口尺寸4.5m 11m,经过闸门后变2 孔,孔口尺寸与压力涵管相接。排沙底孔进口设事故检修闸门,出口设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发电引水进水口设拦污栅和事故闸门。 除险加固后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 15200m /s ,校核洪水时泄19200m ,右岸土坝加高后坝顶高程 838.00m,长279m,最大坝高25m,坝顶宽8.77m。经现场检查发现,原泄水混凝土建筑物存在一些问题为工程中常见的现象,如泄洪闸段下游水位变幅区混凝土建筑物出现冻融现象,溢流面混凝土部分气蚀冲刷破坏等。一些问题是由于工程布置及运用方式引起的,如泄洪闸下游导墙、护坦的冲刷,导墙下游侧底部及护岸的淘刷、墙面混凝土剥落等,还有一些问题是工程原有的设计和施工缺陷造成的,如蜂窝麻面,表面粗糙等。2013年,公司组织施工队对上、下游游冻融区进行了处理,同时也对挡水建筑物表面工程缺陷进行了补强加固,处理效果良好。下面,将分别对泄水建筑物检查情况进行阐述。5.1上层堰检查情况:经现场检查,七孔上层堰水工建筑物整体良好,门墩完整,侧墙无明显裂纹、变形。上层堰泄流时堰面水流流态正常,闸墩未发现冲刷和不稳定现象,溢流面无破损等缺陷,除新换5#上层堰门体无锈蚀外,其余门体不同程度存在锈蚀现象,各闸门钢丝绳无破损、断股现象,启闭机工作正常,门槽完整,启闭机机架、卷筒、滑轮、钢丝绳、 制动轮、制动片、齿轮外观完整,无缺陷,无变形、裂纹、磨损情况。减速器、制动器无漏油。2012年以来,公司加大了对上层堰的改造力度,于2013年对#5上层堰进行了大修,其余门体计划将逐年大修。未处理前的5#上层堰闸门底水封漏水严重闸门锈蚀图大修中的上层堰大修后的上层堰5.2泄洪闸检查情况:原建泄洪闸各闸室由于历史施工工艺问题,混凝土砂浆剥落较严重,骨料外露,闸墩多数有钢筋外露现象。从2002年开始,公司历年来均有计划的安排了泄洪闸大修工作,修复了各闸门溢流面,闸墩,下游检修门槽,并分别对泄洪闸门体进行了补强修复,已消除了安全隐患。经现场检查,七孔弧形闸门水工建筑物整体良好,门墩完整,侧墙无明显裂纹、变形。泄流时水流流态正常,闸墩未发现冲刷和不稳定现象,门体不同程度存在锈蚀现象,各闸门钢丝绳无破损、断股现象,启闭机工作正常,门槽完整,启闭机机架、卷筒、滑轮、钢丝绳、齿轮外观完整,无缺陷,无变形、裂纹、磨损等情况。减速器、制动器无漏油。目前,弧形闸门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目视检查,一切正常,符合运行要求。泄洪闸下游出口泄洪闸启闭机原建泄洪闸大修情况简表孔 号1#2#3#4#5#6#7#大修时间2005200220042007200320082005新建泄洪排沙闸布置于水寨岛上,利用水寨岛原重力坝位置布置闸室段,地基条件好,水流顺畅,与原有建筑物协调,布置合理。现场检查液压启闭设施启闭正常,闸门防护良好,无锈蚀,液压启闭机无漏油现象,各闸门结构选型合理。各闸门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满足规范要求,配置的启闭机容量和扬(行)程满足启闭要求。新建闸门金属结构总体布置满足规范要求和运行需要,5.3泄洪闸下游护坦:天桥分别于1982年、1985年、1988年、1992年,对下游护坦进行过四次检查,检查结果均不相同。从泄洪闸运用和检查结果来看,混凝土护坦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除险加固工程三标段以于2011年进行护坦修复工程,所以此隐患已经消除。5.4冲沙底孔、事故门:冲沙底孔虽然冲刷较为严重,但随着每年的机组大修,均采取相应措施对每年发现的问题缺陷进行了修复,门体进行了更换 。目前,闸门门体无明显变形,闸门和启闭机零部件,吊耳,拉杆,滑轮,制动器,钢丝绳等装置的表面无裂纹,损伤,变形和脱落。启闭机机架外形完整。冲沙底孔经历年大修后,现在设备工况满足运行要求。冲沙底孔大修简表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5#、6#7#、8#1#、2#3#、4#7#、8#5#、6#3#、4#1#、2#5#、6#5.5冲沙洞:公司已经对3孔冲沙洞进行过大修,冲沙洞门体及建筑物溢流面、侧墙、门墩、底坎均以得到了修复,启闭机,钢丝绳,葫芦组经检查均正常。目前,各闸门运行稳定。冲沙洞大修情况简表名 称1#冲沙洞2#冲沙洞3#冲沙洞大修时间2007.4.10-6.302005.4.12-7.122006.4.10-7.106.监测系统天桥水电厂枢纽布置较为复杂,各主要建筑物不在同一轴线上,观测布置难度颇大。针对坝基有软弱夹层,承压层水头高的特点,设计布置了相当规模的坝基渗压测点以及若干变形测点。天桥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水工设施的监测由水工车间观测班完成。水电厂的安全监测按照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60-94和水工观测规程TQB92的要求。原有观测系统概况如下:6.1砼坝水平位移:砼坝水平位移包括砼坝顶、砼坝基。砼坝顶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于1979年开始观测到1996年停测,技改后,改成现在引张线法。2009年除险加固实施停止观测。砼坝基水平位移1979年开始采用引张线法(用垂线仪观测),一直到1999年停测,改成自动化观测。2009年除险加固实施停止观测。6.2垂直位移观测:天桥水电站垂直位移观测系统主要由基本水准点、工作水准点、沉陷观测点组成。1、基本水准点共三组,第一组位于庙峁沟口(2007年修朱庙公路北破坏),第二组位于黄石沟桥右岸(现已废),第三组位于土坝下游公路250m处(已被土埋,1985年以后再未测)。2、工作水准点,作为日常观测使用,在左岸重力坝坝肩公路东侧有一组四个点,在土坝右肩有一组(二个点),还有一组是庙峁沟口的基本水准点(三个点)。3、沉陷观测点在混凝土坝坝顶及尾水平台布设有25个观测点,在土坝顶及坝坡布设有13个观测点,中导墙布设有3个观测点,在廊道布设有27个观测点,整个坝体共设有68个沉陷观测点,沉陷观测的测次均为每两月一次,采用N:002精密水准仪观测,观测精度高于二等,低于一等水准要求。目前,均已停测,待除险加固监测系统改造后恢复运行。6.3三向测缝仪:为观测各部位间的不均匀沉陷,在伸缩缝二侧埋设了三向测缝仪。三向测缝计是观测混凝土各坝块之间相对位移的三个互垂分量的仪器,坝顶、尾水平台、廊道等处都有布置,现有33个测点,每月用游标卡尺观测一次。目前,除险加固监测系统改造,原设备正在更新。6.4渗流观测:由于坝址工程水文地质的复杂性,电站在是施工期以及运行中,在整个坝址区已经布设了大量的测压管,以监测俩岸绕渗、基础扬压力、基础承压力、土坝浸润线、土坝坝基渗压等水位变化情况。除施工期布设的大量测压管外,1979年又在混凝土坝原油三个扬压力观测断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个观测断面,这样共有各种测压管171支,其中混凝土坝8个观测断面,土坝有三个浸润线观测断面和三个基础渗流观测断面。由于测压管点多面广,有些测压管分布在厂区以外,所以,管理不宜,造成大量测压管堵塞,加上除险加固工程(土坝60支破坏),到目前为止,能正常工作的测压管仅剩45支。每月观测一次。目前,除险加固监测系统改造,原设备正在更新。6.5水库上下游水位观测1994年天桥水电站采用超声波水位计对水库上下游水位进行独立的观测,2002年进入MIS系统自动记录,人工每小时记录一次。2013年年底,对水位监测系统更新,将现有超声波水位计全部更新改造为先进的雷达水位计。现运行正常。7、上游库前淤积情况 从近年各断面套绘图可以看出,断面冲淤变化表现为汛期淤积,非汛期冲刷。大坝坝前稍有冲刷,但效果不明显。其余各断面冲刷与去年同期比较面积稍有增加。除险加固改造前后库区变化情况水位土坝改造前后大坝至1断面各级水位库容冲淤变化累积前后80600.00 0.00 080800.22 -0.22 -0.22 81000.75 -0.75 -0.97 81201.61 -1.61 -2.59 81402.80 -2.80 -5.39 81604.32 -4.32 -9.71 81806.16 -6.16 -15.87 82008.33 -8.33 -24.21 822010.83 -10.83 -35.04 8240.56113.70 -13.14 -48.18 8267.15519.70 -12.55 -60.73 82822.3828.91 -6.53 -67.25 83030.9433.41 -2.47 -69.72 83233.3934.68 -1.29 -71.01 83438.0437.00 1.04 -69.97 83650.1569.08 -18.93 -88.89 备注库容单位为万立方米大坝安全现场检查表2014 年 5月 10 日山西天桥水电工程 混凝土重力式 大坝精选范本所在地区: 山西省保德县 所在河流: 黄 河 主管单位:山西新兴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原设计单位:黄委会设计院 原施工单位: 山西省水工局 坝 型: 混凝土重力坝 、土坝 竣工日期: 1977.12 首次蓄水日期: 1976.12 正常蓄水位: 834 米设计最高水位: 835.1 米运行期最高水位: 834 米运行期最低水位: 817.63 米检查时运行情况:水库水位: 833.80 米水库蓄水量: 1787万 米3发 电 878 米3/ 秒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1、未发现问题 现场检查评价:建筑物结构性态良好,设备运行工况正常。检查日期: 2012年10月11日至 2013年09月01日检查人员:(签名)翟建平、郭培琳、张驰、赵福明、高爱林、方慧敏、高彦华、柳尚茂、表一 混凝土坝坝体检查表(一) 坝顶位移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