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历史原因、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教育,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有待提高。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科教师不均衡。教师队伍老龄化。用科研促课改,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教师奖惩制度,加强责任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注教师健康,关怀边缘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有得也有失,的是主要的,总体上我们是成功的。当然,建设教师队伍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困难和思考。 一、教师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教师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两个方面。由于城乡工资差别这一历史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农村优秀教师转入城区,导致许多优秀毕业生留城不进村。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在交通、基本设施、福利待遇、教师自身的发展等方面优于农村,所以大量的名师、优秀教师聚集在城区,农村学校几乎成了名师、优秀教师的“真空地带”。鉴于此,区教委已经建立了“引进来,送出去”的机制,在城区与农村教师之间实行帮扶一加一等体制,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学校之间,乡乡学校之间都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交流,选派城区优秀教师入驻村小,进行为期三年的轮岗服务:把村小接受能力强,上进心强,表达能力强的教师送到城区小学“取经”,已达到城乡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城区学校应该尽可能给“奇景”老师提供学习的空间,成长的摇篮,绝不能把脏累活推给“取经”者。在教育经费宽松的情况下,还要选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博众家之长,实现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教师地位有待提高。 虽然地位一再提高,但是社会上尊师之风尚未形成。“上行则下效”,教育部门应该率先垂范,加强对教师地位的宣传力度,切实把温暖送给离退休教师,多方面表彰优秀教师,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师节表彰会上。尽管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但为什么公务员招考时,还有不少优秀教师参加报名呢?要想留住教师不“跳龙门”,可以在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上下功夫。在城乡教师工资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政策可倾斜向偏远农村教师,给农村特岗教师适量的津贴补助,温暖人心,稳定军心,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争做教师的好现象。 三、教师学历水平有待提高。 民师和民间医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两大职业,民师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转成公办教师。但是,民事学历普遍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有不少教师在坚持学习。教师学历的高低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极为重要,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 如何才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呢?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农村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空闲时间自修,自研,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达到相应的学历水平。学校可以通过给教师报销学费等方式,加大对驾驶自学的鼓励。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觉、乐意提高学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高等师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中择优录取,把他们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给教师队伍不重新的血液,注入新的动力,免去了提高学历这一环节。四、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科教师不均衡。 2006年,2007年,区教委连续招聘数百名农村小学教师,分配到偏僻村小,为当地教育事业补充了新的动力。但是,无论是存在“大班制”的城区学校,还是超工作量的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仍然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要求。区教委还应该择优招聘教师以弥补不足。除数量不足之外,学科教师也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职教师奇缺,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需要,许多村小很难把这些学科开齐、开好。为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高校毕业生选招各科优秀教师,从而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农村学生的课堂告别(语文或数学)“独角戏”,不再上演(语文和数学)“二人转”的时代。五、教师队伍老龄化。 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师,现在年龄大多在4550岁之间,而且队伍庞大,他们对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功不可没。可是,要不了几年,他们几乎集体光荣退休,到时可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艰难处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老教师的知识已经有一点老化,教学观念略显陈旧为此,各学校需要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为他们的迅速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可以请老教师当好“伯乐”,指导中青年教师,把老教师的与经验与中青年教师的知识和活力嫁接在一起,产生新的教育合力,形成“老、中、青”一条龙的教师队伍。这样,教师队伍既不会出现老龄化,又不会出现断层,真正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六、用科研促课改,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确立研究课题,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之路,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研水平。广大教师,尤其是在中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切实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平时应该“多听,多思,多读,多写”。多听,即多听同行的课;多思,即对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应多反思,学习+反思=成功;多读,不但要读教育研究类的文章,而且要广泛阅读;多写,即把自己的得与失记录下来,与同行共赏析,共进步。学校应该定期举行公开课,不定期推门听课,鼓励教师多听课,多讲课,讲好课,为教师才华的施展提供更高的操作平台。七、建立教师奖惩制度,加强责任心。 教师的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不负责的教师,无论能力如何大,都不能把学生教育好。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负责,也就是敬业,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应该把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师的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结合起来。学校应该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鼓励先进教师,惩戒落后教师,督促其进步。制度的施行应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始有终的原则,让官大教师自觉乐业,敬业,消除倦怠,懒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八、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理产生“投影”,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多读书,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无能之师,耽误学生一时;无德之师,危害学生一世。可见师德是风的重要性。 除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外,教育部门还应该加强外在的影响,要严格执行教师违规违纪处理办法、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等法规,对无德之师,要抓住反面典型加大惩戒力度,以儆效尤;对高尚之师,应大力表彰。每年度课评选出“师德标兵”,树立象“孟二冬、谭千秋”这样的师德模范,供大家学习,最好是我们谯城的道德之师,更具典型性,更具可感性。学校还可以举办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大对塑师德讲师风的宣传。九、关注教师健康,关怀边缘教师。 广大一线教师,起早贪黑,工作量大,思想压力大,颈椎病、肩周炎、咽炎是教师常见的病症,尤其是农村农转非教师,家中尚有农活,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压力都很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该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有不少教师存在亚健康而不知的隐患,因喉癌而逝的教师有之,因压力过大而轻生的教师亦有之。该如何让广大教师健康工作,幸福生活呢?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教师健康“埋单”:1、请专业人士或心理医生为广大教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在校园的宣传画廊张贴有关健康的画报。3、定期为教师体检,防病于未然。4、组织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早做操,午练五禽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快乐中健康你我他。5、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学习,尽量长会短开,给教师充分的休息时间。教师自身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1、劳逸结合,科学进食,养成不抽烟,不喝酒的良好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率。2、多交流,学会自我减压。 除广大教师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小群体。即“边缘教师”。所谓“边缘教师”就是指:工作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业绩上平平常常,毫无建树;性格上内向寡言,不敢交流,有利于主体教师之外的群体。他们或因性格使然;或因业绩过低而自卑;或因家庭事务而消沉。此类教师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从以人为的理念出发,从打造和谐校园的目标考虑,非常有必要观注“边缘教师”。这就要求“边缘教师”主动与别人交流,走出阴影;主流教师热情,真诚地走进“边缘教师”的内心世界,多关爱他们;校方应为“边缘教师”提供“露脸”的机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大加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有信心,感觉到温暖。 教师是一个复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