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第1页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第2页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第3页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第4页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第 16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莲 山课件 m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2、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三、教学要点 1、经济 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2 / 23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可是 ,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 16 课世界经济的 “ 全球化 ” 。 (展示板书:第 16 课世界经济的 “ 全球化 ” ) 【内容组织】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 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 经济全球化趋势 ”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 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 S 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注:据称 S 奥斯特雷在3 / 23 1990 年首先采用全球化的概念,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 1985 年由 T 莱维提出的。)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以下是目 前几种比较流行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全球化下的定义是: “ 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 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 海因茨 巴奎认为: “ 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困难,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肯花力气对这个捉摸不透的时髦词汇作出界定,或者至少对它的意义作出合理的限定。 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比例越 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 ”1995 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将国际化和全球化等同看待: “ 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 ” 法国学者雅克 阿达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在他看来,苏东集团解体以后,资本主义横行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复存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债务国在债务危机的压力下,正在按照国际金融机构的意志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国际金融机构无论是从历4 / 23 史上看,还是从现实讲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 “ 代言人 ” ,是推行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资本主义肆虐全球的过程。但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经济全球化给出的定义侧重点就不同,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殊为不易。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 师: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展示板书:一、经济全球 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生:(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第二,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通过 “ 南南合作 ” 和 “ 南北对话 ”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实现维护民族经济主权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第三,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第四,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 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5 / 23 便利条件。 资料: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世界范围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并由此形成的超国家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跨国公司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产物,又是世界经济和经济国际化的推动力量。首先,跨国国内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行为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其次,跨国公司目前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他们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和运营范围比有史以来的任何帝国的地域更浩瀚。第三,跨国公司在把技术和经济增长传布到世界各国的同时 ,对各国的民族经济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对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与跨国公司这一国际体系中新行为者的关系。 师:第一,迅速发展的原因。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随着更多的国家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出现了世界各国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局面。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各成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下降,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服务性机构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极大地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6 / 23 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经济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资本的跨国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网络化、全球化。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现代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金融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之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均利用难得的和平年代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战略重点,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国家把经济安全提到了战 略高度。商业竞争手段也不断创新,国家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7 / 23 际经济协调机制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了区域性和跨地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定期或不定期会晤机制,就共同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磋商,协调政策立场,制定行动计划,等等。 师:由此可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但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这几 个概念是否一致? 生:(略) 师: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同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以分工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以竞争为动力,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乃至垄断利益为目的,而一国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市场往往是有限的,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要求推动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补充国内某些短缺的资源,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可以说经济国际化其实就是资源配置国际化。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只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力量超越国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 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国际化,它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都是以市场经济为起点的,但从本质上说,全球经济和国际经济是两个概念。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以交换、投资和信贷为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8 / 23 关系。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它们是资本积累的基础,而进一步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因此,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 师: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同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经济一体化首 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障碍,使劳动力、资本、商品在全球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间关系。而且超国家的机构真正是超然的,并不为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所左右。第三,各国之间要做必要的主权让渡。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变成大同世界。目前看来,政治制度、生活水平、文化、信仰等差异在短时期内根本就是经济一体化无法消除的障碍。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目前能够在全球性事件中发挥作用的国际机构,还不能算是经济一体化要求的超国家机构,在处理全球经济问题上它们都或多 或少 “ 带着美国色彩 ” 。经济一体化仍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师:既然,经济全球化不等同于经济国际化,也不同于经济一体化,那么,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展示板书: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生: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9 / 23 师:在当代的世界经济领域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这两种表面上似乎对立、实际上相辅相成的趋势都在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人们难 以想象的程度。而这种庞大的生产力又非一国所能驾驭,于是出现了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区域集团化也应运而生了。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就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在:第一,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世界出口贸易额 1960年为 6053亿美元, 1980年增加到 21705亿美元。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因素,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实际增长 %。从相对量来看,即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 1960 年为 %, 1980 年提高到 %。 进入 90 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第二,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现象开始普遍化,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以至于 1974 年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承认 “ 跨国公司 ” 这一名称。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10 / 23 司。据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四百亿美元,它们的跨国公司已有近二千家,其中有些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第三,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二次大战以后,一些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主要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第四,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当代的许多国家认识到,要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 ,使本国的经济运行有效程度尽可能地接近国际水平。美国的一些企业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某些现代经济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试图按国际经济惯例来发展本国经济。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正促使世界的经济力量超越国界,带来更多的贸易、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繁荣。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开放的程度同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后起的国家,只有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将自己的优势和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结合起来,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合理位置,才能在日益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1 / 23 师:其实,经济全球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1947 年,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 23 个国家进行了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1986 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 1990 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 1994 年 4 月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从而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这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 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自1986 年 7 月 10 日,中国政府就提出申请,希望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的地位。但是,由于某些西方大国的阻挠,直至 2001 年 12 月,中国才结束了历时十五年的漫长的入世进程,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资料:世贸组织在世界经贸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通过关税与贸易协定使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1999 年,发达国家成员的关税将从 %削减到 %,免税进口的制成品从 20%提高到 43%。此外,世贸组织还在农业、纺织品贸易、安全保障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运作机制等方面都作出有利于贸易发展的规定。所有这些协定和协议都会改善世贸12 / 23 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性的分工向广化与深化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使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2.使传统的贸易政策措施得到改观,世界贸易制度将进入协商管理贸易时代,各国的贸易政策将建立在 “ 双赢 ” 的基础上, “ 贸易保护 ” 和 “ 贸易制裁 ” 的作用与含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世贸组织不是一个纯 “ 自由贸易 ” 组织,而是一个致力于 “ 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 ” 的国际贸易组织。它致力于扩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自由化,同时又致力于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允许各成员方对贸易予以必要的保护。而且,出于竞争的需要,保护措施可以向世贸组织未列入的措施领域发展,如生态环境、社会条款、技术、文化等方面。 3.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方式与竞争手段改变 ,在世贸组织的推动下,世界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国际大市场上的价值规律会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成员方竞争的基础是他们的综合能力,包括生产条件、需求条件、出口产业产品结构的健全、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战略,以及机遇的运用与政府的管理决策。单一式的竞争让位于综合式的竞争,即在竞争中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有机地结合起来;粗放式的竞争让位于集约式的竞争,即依靠拼价格、拼数量、拼优惠条件的竞争让位于非价格的优良投资环境、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13 / 23 企业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让位于矩阵式灵活实用的组织机构;规模经济让位 于规范经济。这些都将在世贸组织的运作之下进一步发展。 资料: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入世过程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如不申请入世,这两个过程会更加漫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通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将促进中国价格体系的理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有助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打破和市场的统一,达到货畅其流,使资金、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尽早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其次,有利于我国外贸环境的改善。加入世贸组织是我 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世贸组织成员方有 135 个,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占整个国际贸易的 90%,因此,世贸组织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如不加入世贸组织这个 “ 经济联合国 ” ,就会逐渐被排除在世界经济主流之外,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贸发展大业。由于我国的贸易伙伴基本上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因此无论我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依然要受其影响,与其被动受影响,被动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不如主动加入,参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源,这是我国的利益所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可取得 稳定的多边的优惠待遇,世贸14 / 23 组织最基本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即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给予另一方的优惠必须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能够享受到任何成员方给予其他成员方的优惠。目前美国对我国的最惠国待遇实行一年一审,严重影响了我国贸易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稳定地得到其最惠国待遇。加入世贸组织可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取得双边贸易谈判的主动权,世贸组织是一个多边体系利用多边途径来解决贸易问题,可避免双边谈判中我国的不利局面。我国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解 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加入世贸组织可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外贸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在关税保护程序、继续实行普惠制、过渡期等方面均较发达国家优惠。很多条款中列明 “ 宽松条款 ” ,发展中国家可灵活掌握。另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从世贸组织得到特殊援助,如定期培训外贸人才等。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加入了世贸组织而影响其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是均较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加入 WTo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不加快改革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淘汰的 危险。总之,加入 WTo 利大于弊,但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情况就很难说,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加入 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15 / 23 (展示板书: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师:经济全球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在此新趋势的面前,各国会面临怎样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 经济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不利方面有三点:( 1)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 2)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经济政 策,兴利除弊,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师:如果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的话,同学们能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 生:(略) 师: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发16 / 23 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 3/4 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 “ 游戏规则 ” 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 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其次,经济全球化如同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 “ 游戏规则 ” ,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显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 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代价。二是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例。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总体地位特别是金融体制脆弱、市场及监控机17 / 23 制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受金融风险的冲击。三是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总的看,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 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最终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被边缘化。 资料: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 年 6 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 1998 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7 年 6 月至 12 月; 1998 年 1 月至 1998 年 7 月;1998 年 7 月到年底。第一阶段: 1997 年 7 月 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 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 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 “ 传染 ” 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 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 %,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18 / 23 力。 10 月 23 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点; 28 日,下跌点,跌破 9000 点大关。面对 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 11 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 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 10081 。 21 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 12 月 13 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 1 。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 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第二阶段: 1998 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2 月 11 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2 月 16 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 。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 4 月 8 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 汇率从 1997 年 6 月底的 115日元兑 1 美元跌至 1998 年 4 月初的 133 日元兑 1 美元; 5、19 / 23 6 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 150 日元兑 1 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第三阶段: 1998 年 8 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 6600 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港元兑换 1 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 “ 超级提款机 ” 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 8 月 17 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 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9 月 2 日,卢布贬值 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 到 1998 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 1999 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20 / 23 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7 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 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 1992 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21 / 23 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 “ 出口替代 ” 型模式的缺陷。 “ 出口替代 ” 型模式是 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