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化考察报告_第1页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_第2页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_第3页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_第4页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一联古语,勾勒出作者立于此城的愿想,愿不负先人功绩,愿中兴后世繁华,于是绍兴,在那一刻承上启下,江南小镇开出璀璨繁花,或傲然独立,或娇艳多姿,或尖锐凛然,绍兴独特的人、物、事,串联成满园缤纷。 一、其人 风骨刚毅 绍兴的人,似乎意欲反衬江南水乡的温柔缠绵,无论男女,大都坚强刚毅。若用国画手法描绘一幅绍兴人物肖像,我会倒上纯色的墨汁,蘸上稍许墨水,用干瘦的笔尖简略勾勒他们的外形。 唐婉,典型的江南女子,外表柔弱,风骨却是坚忍。恩爱消散,良人不再,再见陆游,她没有哭喊,没有埋怨,没有当着他的面诉说撕心裂肺,而是压抑住自己心中纷涌的情感,起身,敬酒,坐落,看他带着他们的往昔远去。她知道人各成,今非昨,只能叹一句难难难,而不是痛痛痛;她对这段感情及其带来的一切也只是说瞒瞒瞒,而不是恨恨恨。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女子总是承受更多,这一曲钗头凤悲切动人,但这和钗头凤的女子不曾示弱,词风哀切,表达出的情感却是异常的懂事,她坚强地忍耐着生活给予她的不公和痛苦。欣赏唐婉,不仅仅是 怜惜她与陆2 / 29 游的有缘无分,更是佩服她骨子里的坚忍。 唐婉的坚忍是精神的强大,秋瑾的故事却彻头彻尾地与这水乡格格不入。秋瑾故居,只是绍兴最常见的普通民房,比起鲁迅故居来,小得多,普通得多,只需一眼,便可一览无余。难以想象这样普通狭小的宅院是如何孕育出这样胸怀天下的江湖女侠。在秋瑾故居看到一张秋瑾的男装照,发现女子亦可意气风发,英气逼人。那身装束在她身上略显臃肿,将她的身子拉大了许多,乍一看却有男子粗犷之气。那毡帽衬着她清秀的五官,细看会发现这是一个俏皮可爱的女子。秋瑾站得笔直,她的眼神透露出她因这着装的欣喜之情 ,她享受着男装的霸气,男女本就平等,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必须藏于深闺看男人左右天下!秋瑾一身正气,若定将她和绍兴的水乡气息联系在一起,我想她也是乌篷船激起的浪花,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短暂但绚烂得干净利落。 绍兴女子坚毅,男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声名远播,然而他们也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最常见的生存法则 光辉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因着一句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那个少年继续埋头练字。不是在战场上厮杀的男子才叫英雄,在人类的文化领悟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的人 也是精神上的英雄。 对人类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绍兴男儿自然不止王氏父子,现代文坛的巨人鲁迅也是这水乡难以忽视的一道光。3 / 29 为了保护文物,课桌上的早字我们不得而见,但是这个故事 却是小学课文中令人无法忘怀的存在,导游说着小鲁迅自小为父亲的病奔波的故事,一个少年,要不停地拿着家里的东西去典当,然后去药铺买药,他的身高甚至够不着药铺的柜台。在逐渐衰落的封建大家庭里成长的长子,注定背负更多的压力。难得的是这个少年没有沉湎于自己家庭的苦痛,而是将心放到了民族的成长。弃医从文,以笔为剑,每一步都是他深刻的责 任心的体现。 绍兴的人,脱胎于水乡的温婉缠绵,自开拓一份江南人的坚强刚毅。 二、其物 别具风情 沈园的景色别致,直到现在,纷繁茂盛的植物还在记忆中徘徊,一片汪洋的绿色。沈园是王氏家族的园林,很大的园子,参观的景致,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入门便是云断,假山、池水、沈园的植物以绿色为主,大都纤细曲折,这些,是意料之中的江南的水土独特的孕育的结果。还有无数的篆刻,字体俊秀飘逸,也是江南人对水墨诗境的追求的体现。确实,沈园的景致,除了江南,别无他获。意外的是有那么多奇 形怪状的石头,诗境一石,高耸矗立,我以为江南的园林不会有这样突兀的景致,这些高耸的怪石也为园林驱赶了几分脂粉气,就像在看一群花枝招展的4 / 29 姑娘随风起舞,固然美不胜收,但是看久了,也总会腻烦,这时突然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位少女着戎装骑马背弓而来,该是多么释然和惬意。 沈园的景致只能算得上精细别致,相较之下,我偏爱兰亭。兰亭二字刻于石碑之上,石碑立于四方亭之中,四方亭飘于池水上,风雅之气扑面而来。就算在水池中嬉戏的是水鸭而不是天鹅,这一份生机也是一般园林只有鱼儿静静地游着的静谧无法媲美的。书法气息在 兰亭洋溢,入门便看到潺潺流水,涓涓细流是跃动的透明血液,给整个兰亭难言的活力,引以为流觞曲水,脑海中总是不自觉浮现文人群聚而坐,长发的摆动依着发带的舞姿和衣袂的荡漾,举杯,与知己谈论人生。想当时学习这篇课文之时我便在此处吟诵,怕是不过一两遍,我便能牢记于心了。乾隆皇帝手书刻于碑上,让这飘荡着的风雅的兰亭多了分稳重的帝王气息,单纯的自然或者单纯的人文自然有他们纯粹的美丽,可是两者的默然融合亦是人间一绝,有时候,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不如接接地气。 鲁迅故里的建筑物风格一致,残留着封建气息和现代中 国的民风,看着鲁迅笔下的人、物、事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总有比较的情绪和一探究竟的决心。听到很多人评论百草园的普通及对其游览的失望,它不过是个平凡的小小的菜园子,连颜色都算不上五彩缤纷 只有一片绿色覆盖。5 / 29 然而在我看来那个园子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已经大得可以,奇妙得可以,我们不能带着现代人的思维、成人的思维去考量小鲁迅的生活,相对于电视电脑而言,这片菜园确实单调得多,相对于成人要面对的事物而言,鲁迅沉醉于小菜园实在有些不可理喻,不言而喻,这样的思路是偏颇的,百草园是小鲁迅在那个时代的斑斓童年,置身于其中,置身于其 情理之中,方能理解和品位。 三、其事 何不天然去雕饰 尽管绍兴异常璀璨,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游览的还是旅游景点,在原汁原味中总是夹杂着一些刻意,这点,沈园便是典型。 沈园,满园写满了爱情。陆游与唐婉的故事的确悲切,然天然去雕饰不是最好的传播吗,何必每一个角落都谱写着爱情?入门一断裂的石头上一左一右地雕刻着云,断,谐音缘断,油然而生一种无奈之情,似乎这世间有情人难成眷属,不远处的石碑上刻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又油然而生一种沉重感,似乎这世间的爱 情必需拼到你死我活,水井的构造也是二人貌离神合的象征,琼瑶池生成一幅爱心模样,专门开辟了的爱情园,连地面都刻上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佳期如梦,似水流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似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悲惋到痛入骨髓的爱情故事,难道陆游与唐婉当年在此6 / 29 相遇便是这样一幅景象?那么他们之间的纠葛怕不是由心而生,而是这些被这些景致感染的突发奇想吧? 千古爱情叹息都集于此园,太过刻意,太过繁杂,后世的修建者太过急切地、集中地表 达爱情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以至于对爱情的诠释失了真。满 园的爱情都在强调爱情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园中引用的古诗词过于集中于悲剧,不是生活中所有的爱情都是悲惨的;那么多平凡的故事随岁月消散,不是所有的爱情通过古诗词的吟咏抒发感慨就可以就此收获并流传千古,这样古朴的园子因着后人的急功近利多了些许堆砌的雅致,不够自然真切,就像穷人一夜暴富,在身上带满金银首饰,也不论他们是否相配,只怕他人不了解自身的富贵,有那么些俗起和可笑。沈园对于爱情的过分吹嘘,在我看来,是失败的。 现在的旅游景点也大都如此,修建甚至于重建,固然是为了保留文化传统, 但从部分景区的翻修结果看,商业追求远大于文化追求。曾看到某作家的游记评论,杜甫故居翻修再不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是广厦一间,景点,不能仅仅为了商业利益而可以修饰,刻意添加,改变最初的质朴。 绍兴一游,我也似乎只能用人杰地灵这个俗气的词语来总结对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 8000 多平方公里的小7 / 29 城却能孕育出各型各色的名人,从古到今,传奇迥异,也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坚毅的风骨;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致,带着浓浓的温润的文化气息,但也能同中见异:沈园精致,兰亭风雅, 鲁迅故里从书香中走来,栩栩如生,其物,别有风情。然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他也不可避免地急功近利,改造地些许刻意,这点,沈园最为典型,爱情的装饰布满沈园的各个角落,本是雅事,被整装成俗梦,其事,何不天然去雕饰?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 -文化旅游业考察报告 3013年 7月 4日学院统一组织赴绍兴进行文化考察。绍兴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又有水乡、酒乡和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的美称。近年来,绍兴城市按照水为城市之源、绿为城市之美、文为城市 之魂、人为城市之本的建设理念,创新古城保护模式,形成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越乡风情与山水风光相得益彰,名人名居与粉墙黛瓦交相辉映的城市景观,积极推进全城旅游。我们此行考察的地点主要为四处:秋瑾故居、沈园、兰亭、鲁迅故居。这四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绍兴文化考察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四处基本情况 1、秋瑾故居 8 / 29 秋瑾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一九六年回乡后,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 活动的重要场所。 故居共五进,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为三间平房加一楼一底房屋,是秋瑾居住、生活的房间,其余三进为秋瑾母、兄等人的住处。秋瑾所居住的二进房屋有客堂、会客室、餐厅、卧室,秋瑾曾在这里接待同志,秘密商议起义事宜。卧室的后墙为夹墙,在夹墙的密室内,是秋瑾收藏武器和文件的地方。故居曾经多次修缮,在第三、四进设立有秋瑾史迹陈列室。 建国以后,对秋瑾故居进行了几次整修,并把它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沈园 沈园,又名沈氏园,位于 宋朝都城绍兴市区,国家 5A 级景区。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宋时池台极盛。沈园占地七十余亩,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为国家 5A 级景区,景区占地五十七亩,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个部分,含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形成断云情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之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十景。 沈园具有宋代园林特色,南苑9 / 29 有包括安丰 堂和务观堂在内的 600 多平米展厅,其中务观堂主要陈列陆游的手迹复制品和碑刻、拓片。安丰堂则从赤诚报国、勤政爱民、一代诗人、成就辉煌、稽山镜水、置身社会、情系桑梓、婚姻悲剧、抱恨终身、世事沧桑、名园千古等几个方面对陆游坎坷的一生和陆游与沈园的关系作了详尽的介绍。这里蕴藏陆游与唐琬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琬,伉俪情深,后被迫离异。 3、兰亭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 级旅游区。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 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 42位文 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历史上,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现兰亭是嘉靖年间郡守沈启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 :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10 / 29 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4、鲁迅故居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绍兴是鲁迅的故乡。 1881 年 9 月 25 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 18 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他卒于 1936 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纪念馆西侧是鲁迅故居,纪念馆东侧是三味书屋、鲁迅 曾在这里学习了五年。 现鲁迅故居临街的两扇黑漆石库门系原新台门的边门,由鲁迅一家于 1913 年前后经过修缮独家进出。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 4000 平方米,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至 1918 年,周氏房族衰落,才经族人共议把这座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屋宇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但鲁迅家基本被保存了下来。 二、文化考察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 业的意见和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的要求,围绕把绍兴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11 / 29 战略目标,根据 2016 年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坚定、清醒、有作为,以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旅游法和国民休闲纲要的出台为契机,构建中国梦的美好篇章,以高铁、嘉绍大桥开通为载体,着重培育旅游精品、抓好旅游载体、优化旅游环境、提升行业品质,全力做好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 三、文化旅游旧有问题 绍兴旅游业发展起步早,早期旅 游开发依靠高级别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成点,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便利优越的地理区位导致绍兴在旅游业发展上一枕无忧,长期以来忽视了外界需求的快速发展和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存在产品单一、规模偏小、开发不深的问题,与现代人追求休闲、娱乐、体验、时尚的旅游需求产生偏差,绍兴旅游地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开始弱化。 四、建议 旅游业态从观光型为主向度假休闲转变,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针对通过调研所得出的绍 兴目前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重视针对性的宣传营销,实现 多个击破。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发现,绍兴的客源市场主要是浙江省内,主要集中于杭州、温州、宁波。因此,应重点针对这三个客源市场,开展相关针对性的宣传推介,以便提高游12 / 29 客的出游率。其次为上海和江苏客源市场,针对长三角客源市场,在宣传营销方面,应着重强调绍兴旅游资源的独特性,避开与苏州、湖州、嘉兴等城市旅游资源的同质性方面。总之,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选择不同的宣传角度,实现多个击破。 2、重视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散客的出游。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发现,绍兴目 前客源市场中,散客自助游的比例占到 87%, ,必须加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方便散客出游。 首先,应完善进入景点的路标设置 ,能使游客方便进入景点; 其次,应合理设置景点解说牌、指示牌,使游客能通过解说牌等得到景点足够多的信息 ,提高游客对景区价值的认识 ,丰富游客体验。 3、重视游客消费水平,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完善。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发现,目前游客在绍兴消费水平低,消费主要局限于旅游最基本的住宿、餐饮和门票,过夜游客比例远远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比例。 为 了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应进一步丰富绍兴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具有绍兴特色的餐饮,设计具有绍兴文化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丰富绍兴的旅游娱乐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项目,从而进一步延长13 / 29 游客的逗留时间,创造更多的旅游效益。 4、重视网络宣传,加强旅游网站的建设。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发现, 40%的游客是通过网络获取相关旅游信息。而目前,绍兴旅游网站这一块做的工作有所欠缺。为了更好地宣传绍兴旅游,应丰富、完善绍兴旅游网站,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面的旅游信息。 5、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建设。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发现, 87%的散客采取自助游,其中 48%的游客选择自驾车来绍兴,而在调研中有 40%的游客认为在绍兴旅游时,无法得到便利而有效的旅游信息,这点与绍兴目前没有建立信息咨询中心有关。 为了更好地适应绍兴目前的游客结构和游客出游方式,绍兴应尽快成立旅游信息咨询中 心,为游客提供全方面、便捷、高效的旅游信息,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 6、重视游客口碑效益,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中发现, %的游客是在亲朋好友的推荐下来绍兴旅游,这一点说明游客的游后感对绍兴旅游的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途径。首先应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加强14 / 29 对相关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其次,应加强环境的整洁卫生。在调研中发现,游客认为绍兴目前的环境中等偏上,但仍有35%的游客认为环境不够整洁,不够卫生。 7、重视自驾车趋势,加强交通方面的改善。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中发现, 40%的游客认为绍兴目前的交通不理想。而前来绍兴旅游的游客中, 48%的自驾车出游方式。随着自驾车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趋势,为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绍兴旅游市场的可进入性,绍兴必须有效解决目前交通问题,应进一步改善道路状况,拓宽道路,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交通信息标识,加强景区之间的贯穿。 8、重视产品的开发完善,实现不同层次的宣传。 通过已有调研报告中发现,游客对绍兴目前的旅游景区的感兴趣程度不一,在结论中已根据感兴趣程度,将受调研的景区呈现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景区,应实现不同程度的产品开发,采取不同层次的宣传,巩固一二等级景区,提升三四等级 景区,从而全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提高游客对绍兴各个景区的感兴趣度。 篇一:绍兴文化考察报告 2 绍兴文化考察报告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一联古语,勾勒出作者立于此城的愿想,愿不负先人功绩,愿中兴后世繁华,15 / 29 于是绍兴,在那一刻承上启下,江南小镇开出璀璨繁花,或傲然独立,或娇艳多姿,或尖锐凛然,绍兴独特的人、物、事,串联成满园缤纷。 一、其人 风骨刚毅 绍兴的人,似乎意欲反衬江南水乡的温柔缠绵,无论男女,大都坚强刚毅。若用国画手法描绘一幅绍兴 人物肖像,我会倒上纯色的墨汁,蘸上稍许墨水,用干瘦的笔尖简略勾勒他们的外形。 唐婉,典型的江南女子,外表柔弱,风骨却是坚忍。恩爱消散,良人不再,再见陆游,她没有哭喊,没有埋怨,没有当着他的面诉说撕心裂肺,而是压抑住自己心中纷 涌的情感,起身,敬酒,坐落,看他带着他们的往昔远去。她知道人各成,今非昨,只能叹一句难难难,而不是痛痛痛;她对这段感情及其带来的一切也只是说瞒瞒瞒,而不是恨恨恨。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女子总是承受更多,这一曲钗头凤悲切动人,但这和钗头凤的女子不曾示弱,词风哀切,表达出的情感却是异常的懂事,她坚强地忍耐着生活给予她的不公和痛苦。欣赏唐婉,不仅仅是怜惜她与陆游的有缘无分,更是佩服她骨子里的坚忍。 唐婉的坚忍是精神的强大,秋瑾的故事却彻头彻尾地与这水乡格格不入。秋瑾故居,只是绍兴最常见的普通民房 ,比起鲁迅故居来,小得多,普通得多,只需一眼,便可一览无余。难以想象这16 / 29 样普通狭小的宅院是如何孕育出这样胸怀天下的江湖女侠。在秋瑾故居看到一张秋瑾的男装照,发现女子亦可意气风发,英气逼人。那身装束在她身上略显臃肿,将她的身子拉大了许多,乍一看却有男子粗犷之气。那毡帽衬着她清秀的五官,细看会发现这是一个俏皮可爱的女子。秋瑾站得笔直,她的眼神透露出她因这着装的欣喜之情,她享受着男装的霸气,男女本就平等,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必须藏于深闺看男人左右天下!秋瑾一身正气,若定将她和绍兴的水乡气息联系在一起,我想她也是 乌篷船激起的浪花,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短暂但绚烂得干净利落。 绍兴女子坚毅,男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声名远播,然而他们也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最常见的生存法则 光辉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因着一句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那个少年继续埋头练字。不是在战场上厮杀的男子才叫英雄,在人类的文化领悟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的人也是精神上的英雄。 对人类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绍兴男儿自然不止王氏父子,现代文坛的巨人鲁迅也是这水乡难以忽视的一道光。为了保护文物,课桌上 的早字我们不得而见,但是这个故事却是小学课文中令人无法忘怀的存在,导游说着小鲁迅自小为父亲的病奔波的故事,一个少年,要不停地拿着家里的东西去典当,然后去药铺买药,他的身高甚至够不着药铺17 / 29 的柜台。在逐渐衰落的封建大家庭里成长的长子,注定背负更多的压力。难得的是这个少年没有沉湎于自己家庭的苦痛,而是将心放到了民族的成长。弃医从文,以笔为剑,每一步都是他深刻的责任心的体现。 绍兴的人,脱胎于水乡的温婉缠绵,自开拓一份江南人的坚强刚毅。 二、其物 别具风情 沈园的景色别致,直 到现在,纷繁茂盛的植物还在记忆中徘徊,一片汪洋的绿色。沈园是王氏家族的园林,很大的园子,参观的景致,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入门便是云断,假山、池水、沈园的植物以绿色为主,大都纤细曲折,这些,是意料之中的江南的水土独特的孕育的结果。还有无数的篆刻,字体俊秀飘逸,也是江南人对水墨诗境的追求的体现。确实,沈园的景致,除了江南,别无他获。意外的是有那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诗境一石,高耸矗立,我以为江南的园林不会有这样突兀的景致,这些高耸的怪石也为园林驱赶了几分 脂粉气,就像在看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 随风起舞,固然美不胜收,但是看久了,也总会腻烦,这时突然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位少女着戎装骑马背弓而来,该是多么释然和惬意。 沈园的景致只能算得上精细别致,相较之下,我偏18 / 29 爱兰亭。兰亭二字刻于石碑之上,石碑立于四方亭之中,四方亭飘于池水上,风雅之气扑面而来。就算在水池中嬉戏的是水鸭而不是天鹅,这一份生机也是一般园林只有鱼儿静静地游着的静谧无法媲美的。书法气息在兰亭洋溢,入门便看到潺潺流水,涓涓细流是跃动的透明血液,给整个兰亭难言的活力,引以为流觞曲水,脑海中总是不自觉浮现文人群聚而坐,长发的摆动 依着发带的舞姿和衣袂的荡漾,举杯,与知己谈论人生。想当时学习这篇课文之时我便在此处吟诵,怕是不过一两遍,我便能牢记于心了。乾隆皇帝手书刻于碑上,让这飘荡着的风雅的兰亭多了分稳重的帝王气息,单纯的自然或者单纯的人文自然有他们纯粹的美丽,可是两者的默然融合亦是人间一绝,有时候,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不如接接地气。 鲁迅故里的建筑物风格一致,残留着封建气息和现代中国的民风,看着鲁迅笔下的人、物、事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总有比较的情绪和一探究竟的决心。听到很多人评论百草园的普通及对其游览的失望,它不过是个平 凡的小小的菜园子,连颜色都算不上五彩缤纷 只有一片绿色覆盖。然而在我看来那个园子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已经大得可以,奇妙得可以,我们不能带着现代人的思维、成人的思维去考量小鲁迅的生活,相对于电视电脑而言,这片菜园确实单调得多,相对于成人要面对的事物而言,鲁迅沉醉于小菜园实在19 / 29 有些不可理喻,不言而喻,这样的思路是偏颇的,百草园是小鲁迅在那个时代的斑斓童年,置身于其中,置身于其情理之中,方能理解和品位。 三、其事 何不天然去雕饰 尽管绍兴异常璀璨,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游览的还是旅游景点,在原汁原 味中总是夹杂着一些刻意,这点,沈园便是典型。 沈园,满园写满了爱情。陆游与唐婉的故事的确悲切,然天然去雕饰不是最好的传播吗,何必每一个角落都谱写着爱情?入门一断裂的石头上一左一右地雕刻着云,断,谐音缘断,油然而生一种无奈之情,似乎这世间有情人难成眷属,不远处的石碑上刻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又油然而生一种沉重感,似乎这世间的爱情必需拼到你死我活,水井的构造也是二人貌离神合的象征,琼瑶池生成一幅爱心模样,专门开辟了的爱情园,连地面都刻上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佳期如梦, 似水流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似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悲惋到痛入骨髓的爱情故事,难道陆游与唐婉当年在此相遇便是这样一幅景象?那么他们之间的纠葛怕不是由心而生,而是这些被这些景致感染的突发奇想吧? 千古爱情叹息都集于此园,太过刻意,太过繁杂,后世的修建者太过急切地、集中地表达爱情陆游与唐婉的爱20 / 29 情悲剧,以至于对爱情的诠释失了真。满园的爱情都在强调爱情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园中引用的古诗词过于集中于悲剧,不是生活中所有的爱情都是悲惨的;那么多平凡的故事随岁月消散,不是所 有的爱情通过古诗词的吟咏抒发感慨就可以就此收获并流传千古,这样古朴的园子因着后人的急功近利多了些许堆砌的雅致,不够自然真切,就像穷人一夜暴富,在身上带满金银首饰,也不论他们是否相配,只怕他人不了解自身的富贵,有那么些俗起和可笑。沈园对于爱情的过分吹嘘,在我看来,是失败的。 现在的旅游景点也大都如此,修建甚至于重建,固然是为了保留文化传统,但从部分景区的翻修结果看,商业追求远大于文化追求。曾看到某作家的游记评论,杜甫故居翻修再不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是广厦一间 ,景点,不能仅仅为了商业利益而可以修饰,刻意添加,改变最初的质朴。 绍兴一游,我也似乎只能用人杰地灵这个俗气的词语来总结对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 8000 多平方公里的小城却能孕育出各型各色的名人,从古到今,传奇迥异,也都能从他们身上找 到坚毅的风骨;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致,带着浓浓的温润的文化气息,但也能同中见异:沈园精致,兰亭风雅,鲁迅故里从书香中走来,栩栩如生,其物,别有风情。然而作21 / 29 为一个旅游景点,他也不可避免地急功近利,改造地些许刻意,这点,沈园最为典型,爱情的装饰布满沈园的各个角落 ,本是雅事,被整装成俗梦,其事,何不天然去雕饰?篇二:绍兴考察报告 绍兴考察报告 绍兴距离杭州很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自北而下,我循着绍兴城的解放北路一路步行,一上路就看到有几个戴着乌毡帽的绍兴人在眼前骑行而过,顿时让我倍感亲切。我边走边浏览绍兴的城市风貌和欣赏街头风景。首先感觉到绍兴的路标指示牌做得很是别致,黑底白字,外面镶框雕有镂空花纹,古色古香之味扑面而来,彰显着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格特征。不知不觉,我就走到了绍兴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广场,是一个集娱乐、休闲、集会、购物于一体 的大型多功能城市广场。广场上有个透明玻璃堆砌构铸而成的呈金字塔状的建筑物巍然屹立在那里,成为绍兴市中心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极具时尚感。旁边几步之遥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曰大善塔。问了绍兴当地人才知道,这个塔名源自于古代,相传那个时候绍兴当地的一些为富且仁者每至岁末之际,会在这里聚积一些粮食接济给穷人过年。如同我们现在在古装电视剧里常见到的情节:一些富绅大贾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美誉度,在市集之地对穷人作舍施米粥等善义之举,以博取大善人的令名。这里是绍兴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地段,大小商店、饭店林立。到了22 / 29 古亭轩口,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让我如同身处在我们宁波的中山路、城隍庙等喧嚣之地。古亭轩口是鉴湖女侠秋瑾就义之处,昔日谈之色变的刑场,今日已成繁华茂达之处,今昔之别,真有点恍然如梦。 我继续朝南徒步前行,在绍兴古玩市场的三叉口看到一块大大的指示牌,自东往西分别通往鲁迅故里、秋瑾故居和周恩来故居,绍兴不愧为名人之乡。我折东由鲁迅中路向鲁迅故里前进,没走上几步,跃入眼帘的就是咸丰酒家的杏黄酒旗飘扬。斜对面便是鲁迅笔下大名鼎鼎的咸亨酒店,门前有一幅对联:小店名气大、老酒 醉人多,倒是相得益彰。我这个人是不好酒的,不然倒可以进去喝上几杯,来一碟茴香豆,烫一壶绍兴老酒,醉上一醉。酒店前的招牌人物则是立在门前的孔乙己塑像,孔乙己着一件玄色长衫,身子侧倚在柜台上,柜台上置放一只盛茴香豆的小碟子,他左臂抬至胸,右手握着一酒碗,一副潦倒又忧郁的神情。好多游客慕名上前来跟孔乙己合影留念。我驻步进内留意参观了一下,购买了在咸亨酒店自产自销的茴香豆、霉干菜、糟鸡等特产,到时带回去让宁波的朋友们尝尝绍兴的土特产,也算是不虚此行。 前面就是鲁迅故里了。听说这里的鲁 迅故里步行街才新建不久,门票也随之水涨船高。步行街则是免费通行的。夹道两旁都是一间间列开的商肆,做的买卖自然23 / 29 是绍兴传统特产:黄酒、霉干菜、臭豆腐等。有一家棣隽阁店专门经营蓝印花布服饰,我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店内陈列的服饰朴素淡雅,散发出古纯柔滑而自然的气息。好多游客在店内看着喜欢,欣欣然给自家小孩买上一件用蓝印花布做成的夹衫,或自己围上一条蓝印方格围巾,穿戴起来果然古韵悠悠,仿佛回归到了那个年代。我踏着步行街上的木板路,前面赫然打着臭豆腐的旗帘,店内又打着潘大姐正宗臭豆腐的醒目招牌。店内的空气里 都洋溢着炸臭豆腐的味道,跑进来几个随大人一起来的小孩子,一进店就叫嚷起来好臭!,一边却乖乖等着吃臭豆腐。我却感觉这种气味并不难闻,反而有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一个人要了一小份,端上桌来,咬上一口,发觉外面炸得微黄酥脆,里面的豆腐是嫩滑的,蘸上一点花生酱或蕃茄酱,味道好极了。一小碟只有五、六小块豆腐,不一会儿功夫就被我风卷残云消灭掉了,摸摸嘴,真有点意犹未尽。这里臭豆腐还可以打包外卖,外面的包装盒子制作精美整洁,可以作礼品赠送亲友。不过为了保持臭豆腐的源汁源味,还得趁 热吃为好。 出了鲁迅故里步行街,向前 500 米左右,就是著名的爱情名园沈园,就像宁波的 梁祝公园,是个爱情主题公园。一进园,我就耳闻到悠扬的古筝声,这是我最喜欢的音乐旋律。一路闻声前行,24 / 29 沈园里的山水景色及园林景致的确美不胜收,曲径通幽处更是鸟语花香。等我寻到丝竹之声响处,是一间茶堂。原以为是这声声入声的古筝之音,会是白玉案前,端坐着佳人,纤手拂琴。到了目的地,我才发现这声音却是 cd 里传播出来的,不禁隐隐有些失落。我信步经过几个亭子,正前面的一块碑上镌刻着陆游那首脍灸人口的钗 头凤,旁边还有陆游表妹的和词。这是古来今往诵传不绝的爱情名词,让我们来再次重温一下这两首耳熟能详的爱情绝唱: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陆、唐俩人凄婉缠绵的爱情让人可叹可泣。沈园的山石嶙峋,景点环池而布。许是为了营造节日气氛,几个亭子里挂起了大红灯笼,为萧条和冷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红艳。 游完沈园,碰上一位戴着乌毡帽的人力车夫,问我去老街玩否?见我踌躇,他摊开一本宣传画册就向我滔滔不25 / 29 绝地介绍起了那边的景致,还说可以一边带我逛完整个街区,一边给我当导游一路解说,还可以顺便帮我照照相。我见状点头应允出发。于是我乘坐上乌毡帽的黄包车,向绍兴老街仓桥直街进发。一坐上车,乌毡帽即向我介绍起绍兴的 三乌和三缸:三乌指的是乌篷船、乌毡帽和乌干菜;三缸指的是酒缸、染缸和酱缸。如果不知三乌和三缸,等于枉来一趟绍兴!等进入错落有致的老街区域,乌毡帽向我解说道,这里的墙体都是空心的,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因为这里是绍兴古建筑保存得最完善的地方,故名老街,被评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途径一个当铺,乌毡帽说这就是鲁迅小时候家贫时曾经去当过东西的铺子,我下去看了一眼,觉得并无出奇之处。乌毡帽再把我带到一家古宅大门口停下,说是陈道明主演的冬至就是在那 个宅院里拍摄的。我走进去感受了一下,对照起电视剧的场景,是依稀有几份熟悉感,颇有那么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然后乌毡帽把车停在一家酒铺,说这家酒铺产的酒才是最正宗的黄酒,其他的地方,鱼龙混杂,则很难说得清。绍兴黄酒以花雕和会稽山最负盛名,这里主要出产花雕酒。谓之花雕,源自装酒的瓶子雕琢有花鸟虫鱼等图案而得名。走入店家,我果然看到有一小姑娘正在那里聚精会神给一个酒瓶雕花描金,就像在雕琢工艺品,说岔了,本来就是一个工艺26 / 29 品嘛。来到一个座椅前,听说是某某大人物曾经坐过的,我也赶紧坐下沾沾贵气,呵呵。出了酒肆,我 们来到宝珠桥,古桥在雨湿寒梢中更显得古远幽静。听说这座七边形拱桥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了。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来到这个桥头上游玩时,一不小心把一颗宝珠坠落到桥下的小河里。故名宝珠桥。登上古桥,观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画意尽在不言中。 老街的尽头是水上戏台,就是鲁迅笔下的社戏演义之处。乌毡帽介绍说,即使在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这里都会有社戏在此上演。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迅哥儿正和一帮小伙伴们坐在乌蓬船上一边磕瓜子,一边看着戏台上演戏。让我仿佛回转到我的童年。我小时候村里每到年节挨家挨户凑份子钱,去外 面请来个越剧团,一般在祠堂的戏台上演上个三天三夜,热闹上个三天三夜。我们那里叫做戏文。在戏场里的观众以中老年和小孩子为主。老年人多是不折不扣的戏迷,随着戏剧演义的情景时悲时喜。小孩子嘛,屁股是坐不住的,对他们来说,最富有诱惑力莫过于戏场角落里摆设着的零食摊。嘴馋起来,小孩子就会央求大人们给零钱买零食吃。大人们这时正聚精会神看戏,怕扰了戏兴,一般都会掏钱打发小孩。所以,小时 候做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