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第十届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表一、实验名称: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的制作与使用 戴 乐* 姜 兵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江苏淮安,223300)二、实验目的:图1燃料电池(尤其是氢氧燃料电池)以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小、高度可靠性,必将成为未来电池的主角。由于燃料电池在电极制作和燃料的储存、携带方面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尚未得到普及。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大部分版本中关于燃料电池的介绍仅限于文字和示意图,这使得学生对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原理缺乏感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神秘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原理(如右图1),这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的一大特色与创新。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装置现象不明显,分组实验时,不少小组做不出现象;而且学生针对这套装置提出两点疑问:(1)燃料电池要求从外界通入燃料,而该装置先充电,后放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能叫做燃料电池吗?(2)燃料电池放电时要消耗燃料气体,而该装置中无法看不到气体的消耗,如何来理解燃料电池呢? 图2 燃料电池装置图我们带着上述学生的疑问,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由P.W.阿特金斯、M.J.克吕斯顿著 庄宏鑫、王和春译的物理化学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书中的一幅插图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如右图2)在这个燃料电池装置图中只有通入氢气的那个电极是碳极铂催化剂,而通入氧气的那个电极却没有催化剂。书中还配了一段文字“实际上,燃料电池的操作就像一个电化学电池,在一个电极上放出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另一电极,引起另一电极的还原作用。唯一不同的是反应的燃料由外部储存的气体供给。工业上,人们用Pt作催化剂和吸附剂(如右图2)。氢气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离解为氢原子,氢原子放出电子,通过外电路,引起氧气的还原反应,构成燃料电池。整个操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发氢气在电极上放出电子。”在中学化学试验室里,我们虽然无法实现工业上的操作,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解水时阴极发生2H+ + 2e- H2 的反应,使多孔碳电极吸附大量还原性强,易失去电子的活性氢而得到活化的氢电极。氧气可以由外界直接通入。同时,我们又想能不能在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看到气体的消耗如气体体积的减少?由外界通入氧气和氢气形成的电极与由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形成的电极在放电效果上有什么差异? 基于上述疑问与思考,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来解决上述问题。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自制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四根碳棒电极,音乐贺卡,灵敏电流计、直流电源,导线,烧杯,玻璃棒,硫酸钾稀溶液。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无论用手或电脑画都必须清晰)及仪器的组装说明前视图右侧视图后视图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4电极2电极3内径1 mm毛细管管内径1820mm通入氧气通入氢气电解氢气电解氧气气 五、实验操作部分1电极的制作: 从一号电池中拆取两根碳棒,用水洗净,用坩埚钳夹住碳棒置于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后迅速投入冷水中,反复多次,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将制好的电极塞入单孔塞。2电池的组装:在自制氢氧燃料演示仪(如上图)中注满硫酸钠稀溶液,将制作好的电极插入(要注意装置的气密性,涂抹凡士林可以解决)。3将电极1、2接在直流电源上,在电压812V下电解,收集一定量的氧气和氢气后,停止电解。同时在电极3、4处导入收集好的氧气和氢气,直至双球泡中的液体进入毛细管一段高度。4将电极1、2接上音乐贺卡,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亮(电池电压超过其启辉电压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2、3接上音乐贺卡,发现发光二极管不亮(此时电池的电压低于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3、4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无电流产生)。将电极4、1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无电流产生)。同时我们还能看见毛细管中的液面缓缓下降。六、装置改进的意义1将电极放入装置中,通过排液法收集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增加了电极周围气体的浓度,提高了电压,延长了放电时间,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成功率100%。电极1:电解产生氧气电极2:电解产生氢气电极3:外界通入氧气电极4:外界通入氢气发光二极管亮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发光二极管不亮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灵敏电流计指示无电流灵敏电流计指示无电流2利用电解产生氢气、氧气与外界制备好的氢气、氧气的不同组合说明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是活性氢电极(即电解产生的氢气中有活性氢)。同时双球泡上的毛细管中液面缓缓下降,说明氢气、氧气在被消耗。3对实验探究教学的启示(1)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意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应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但是我们又普遍感到课程资源匮乏。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课堂教学中蕴涵的丰富的学生资源缺乏认识,忽视对学生资源的捕捉、利用和开发,致使大量学生资源流失。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同时,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反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其实错误也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这次实验创新设计正是抓住了课堂教学中自发生成的学生资源而且探究中一些关键信息的检索和改进措施的提出均得益于学生的自由发挥。(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给以评价和优化。”本次探究正是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符合化学课程标准的一次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类似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提出问题设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反思 结论;体验、感受了探究的酸甜苦辣;也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开拓了思维,增强了自信,提升了创造力。同时在本次探究中,我们也意识到探究性学习不仅局限于实验探究。收集信息、思考、求证,再思考,再求证,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而且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变为人们从事探究性活动时经常采用的主要模式。这次实验创新设计的突破完全有赖于文献检索、思考、求证。(3)这次实验创新设计活动,对教师也是一次超越式的促进和提高。教师和学生一起融入探究过程中,一同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原因,不断反思优化实验方案,一同感受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欣赏和信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
- 专科知识培训书写课件
- 辽宁省丹东市第九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星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空腔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创新分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深圳自驾游租赁合同样本(合同版本)
- 2025活动音响设备租赁合同
- 2026版一本英语阅读真题80篇-3年级
- 婚礼婚纱款式指南
- 2026届高考备考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 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常见的天气》教案
- 四渡赤水军事教学课件
- 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项目课程的概念原理与设计
- 小儿腹股沟疝麻醉
- 公司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范本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