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硕士论文-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姓名:曾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肖狄虎 20070508 硕:仁学化论文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技术, 而是人才,因而在管理中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企业自主创 新的根本途径,而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设计师作为创新 的主力军,人性化的管理尤为必要。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当中人与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性,也F 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设计的无限空间和我们丰富多样的世界。究竟这种 差异性是怎样形成的? 它们与设计师的个性或性格是否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设计 师内在的个性或性格类别在设计活动中是否有着各自的优势或劣势? 在设计管理 中是否可以利用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优化整合? 本文首先对设计师人性化管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设计 师的个性在相关理论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对设计师进行了性格分类, 进而提出用设计师性格一一岗位匹配的方法对设计师进行管理。接着,本文对几 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性格和设计作品之间存在着极其强烈 的相关性,从而证明了设计师性格分类的正确性和设计师性格一一岗位匹配应用 的现实可能性。 本文在论述人本主义思潮和人本管理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在设 计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在阐述以人为本理念在设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同时提出了 应用的方法,即用设计师性格一一岗位匹配的理论对设计师进行岗位优化配置, 接着对设计师的管理岗位匹配和设计流程岗位匹配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最后,以国内某汽车设计公司为例,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该公司进行应用。 在对该公司管理岗位和设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师进行性格测量,并指出 他们的最佳匹配岗位。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性格;性格一一岗位匹配;人本管理 I I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K n o w l e d g e d r i v e ne c o n o m ya n dt h eg l o b a le c o n o m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c o u r s e b e i n ga c c e l e r a t e d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ac o m p a n yi sn ol o n g e rt ob et e c h n o l o g y b u tt a l e n t ,i ti st h eo n l yw a yt os t r e n g t h e ne n t e r p r i s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t h a tw e m u s ta r o u s em a n s g o - a h e a d i s m , e n t h u s i a s ma n dc r e a t i v e n e s s T h e nt h e 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m a n a g e m e n tp a t t e r ni sa s k e dt ob eu s e d D e s i g n e ri st h ei n n o v a t i v e m a i nf o r c e ,t h ep e r s o n a l i z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i se s p e c i a l l yn e c e s s a r y D e s i g ni sc r e a t i o n a r ya c t i v i t y , t h o s ed e s i g n sa r ep r o d i g i o u sd i f f e r e n c e ,a n dt h e y s t r u c t u r et h ei m m e n s i t yd e s i g ns p a c ea n dt h ed i v e r s i f o r mw o r l d B u th o wi s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 d ? D o e si th a v es o m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 m ? D o e s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o fc h a r a c t e rh a v ed i f f e r e n t p r e d o m i n a n c ea n di n f e r i o rp o s i t i o n ? C a nw e o p t i m i z et h e mi nt h ed e s i g nm a n a g e m e n t ? F i r s t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b a c k g r o u n d ,p u r p o s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se x p a t i a t e d , d e s i g n e r S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i sa n a l y s e dd e t a i l e d l yi nr e l e v a n c et h e o r yf i e l ds t u d i e sa n d t h e n ,t h ed e s i g n e r Sc h a r a c t e ri sc a t e g o r i z e d ,b r i n gf o r w a r dt h a td e s i g n e rs h o u l db e m a n a g e db yu s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dP o s tM a t c h i n g A f t e rt h a tw ed os o m e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s e v e r a la r t i s t sa n dd e s i g n e r s ,d i s c o v e rt h e e x t r e m e l yi n t e n s ec o r r e l a t i v i t y b e t w e e nt h e i rc h a r a c t e ra n dd e s i g n i n g S ot h ea c c u r a c yo fd e s i g n e r s c h a r a c t e r 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t h er e a l i s t i cp o s s i b i l i t yo fa p p l y i n g d e s i g n e r Sp e r s o n a l i t y p o s t m a t c h i n ga r et e s t i f i e d B a s e do nd i s c u s s i n go fH u m a n i s m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a n dm a n a g i n ge s s e n c e ,i ti s b r i n g e df o r w a r dt h a tp e o p l eo r i e n t e di sa p p l i e do nd e s i g n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t h e nt h i s p a p e re x p a t i a t e st h em e a n i n ga n da p p l y i n gm e t h o do fp e o p l eo r i e n t e d T h em e t h o di s u s i n gd e s i g n e r Sc h a r a c t e r - p o s tm a t c h i n gt h e o r yt oa s s i g nt h e i rp o s t s A f t e rt h a tw e e l a b o r a t eo nt h em e t h o do fa s s i g n i n go nm a n a g e m e n tp o s ta n dd e s i g n p r o c e s sp o s t F i n a l l yw et a k es o m ea u t o m o b i l ed e s i g nc o m p a n ya sa ne x a m p l e B a s e do n a n a l y s i so fm a n a g i n gp o s ta n dd e s i g n i n gp r o c e s s ,w em e a s u r ed e s i g n e r s c h a r a c t e r a n dt h e np o i n to u tt h e i rb e s tm a t c hp o s t K e yw o r d s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p s y c h o l o g y ;c h a r a c t e r ;c h a r a c t e r - - p o s tm a t c h i n g ; p e o p l eo r i e n t e dm a n a g e m e n t I I I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名:虫 日期:卿年与月厂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团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 导师 日期:弘矽评 日期:掰 p vV 6 只SB 8 其SB 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 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不同的时代组织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2 0 世纪上 半叶的大机器生产,分工不断细化,把人当作机器使用。像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 创始人亨利福特曾指出:我只要你一只手,你却给我一个人。也就是说,当时的 企业只关心生产,而不考虑员工的感受,员工只不过是企业赚钱的工具。 近年来,知识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型企业“生产环节”的重要 性相对降低,人力资本的作用凸显。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变得相对容易,工厂流 水线上的劳动力逐渐减少。而决策、营销、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专业人 才的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增加,为企业造就了一种 新型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研发者和职业经理人比例的增加,不仅改变了企业 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改变了企业的法人结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法人治理结 构不再是处理好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而是处理好企业中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 的关系。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有序流动,开始成为企业管理重点考虑的问 题。 如此一来,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要求给人以尊严, 尊重人、关心人、热爱人。企业除了要赢得效益外,还应关注员工生活的改善。 员工是企业的一份子,是企业的主人,与企业家或C E O 的关系是平等的。企业除 了使用人以外,还应关心员工的生活。如L G 的含义是:生活是美好的( L i f ei s G o o d ) ;美国S A S 公司的理念是:工作就是制造快乐( W o r ki sM a k eF u n ) 。因此 现代企业组织的观念已经转变为:我要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你的手。现代 企业更为人性化,把员工当作真正的“人”,而非“机器”来使用。提倡快乐工作, 已是大势所趋。 1 1 2 论文研究的实际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人才的竞争,愈显白热 化。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只有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 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强的 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更多掌握科学技术的科研人员和 具有熟练技能的产业工人。因此,在管理中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而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2 1 0 设计部是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门,因此管理对于这个部门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而目前设计部门的管理主要是针对设计项目的管理,设计师只能从属于项 目的需要。设计部不同于其他的部门,它的任务是创新。设计师是设计部门的构 成主体,是创新的源泉。如何有效地对设计师进行管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 活力和创造力是重中之重。 每个设计师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性格,不同的性格适合做的工作也不同,如果 能把设计师安排到与其性格合适的工作当中,那么其个人就会对工作感到非常大 的兴趣和内在满足,并能最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此,让设计师去做适合 他们性格的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这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也是设计管理 的新课题。 1 2 课题涉及的领域与方法 1 。2 1 个性心理学 人的心理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它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 面。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性心理活动的科学,它以个性的结构、个性的发展 以及个性的测量为主要研究课题。个性的英语是P e r s o n a l i t y 的译名,它在德语中 为P e r s o n l i c h k e i t ,在法语中为P e r s o n n a l i t e ,它们都来源于拉丁语P e r s o n a 。P e r s o n a 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个性不仅指一 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科学的个性心理学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基础和出发点。马 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他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 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在人 和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考察社会因素对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才能科学的理解个 性。 个性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为指导思想外,还应系统运用现存心理学中的各种可取的方法,尤其是个性心理 研究的独特方法,多角度、多方法、多侧面地进行。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个性研 究方法有实验法、测验法、综合研究法等【,】。 1 2 2 设计管理 关于设计管理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家对设计管理的概念都各 有侧重。 硕士学位论文 B & O 公司的设计管理负责人彦根巴尔苏( J P a l s h o j ) 是欧洲设计管理方面的 知名人士,他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说:“设计管理就是选择适当的设计师,协调它 们的工作,并使设计工作与产品和市场政策一致。”而K o n oN o b o r u ( 日本合作策 略学家) 则认为“设计管理是完成设计合作计划的核心部分,它是运转设计资源的 一套知识体系,包括设计计划评估机构、组织系统、设计人员等等。”郑庆源( 韩 国产业设计振兴院院长) 认为“设计管理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把设计管理作为一个 管理战略工具,研究管理者、设计和专家的知识结构,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 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管理旨在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 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 不难看出,在设计管理定义的问题上的看法大家还是有大同小异的,归结起 来,设计管理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功能性的设计管理和战略性的设计 管理。 功能性设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设计的运作管理。设计作为一种差异化 的资源被引入到企业中,对以设计本身作为一个“事”来说,有效的管理可以产生 高品质和高效率的设计。这个层面的设计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 这是一个操作性的层面的东西,是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管 理不体现设计管理的战略作用。尽管它也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管 理活动,但正是因为它的功能性目的,不上升到企业战略决策,所以这个层面的 设计管理追求的是设计管理的精确与控制。控制应该成为功能性设计的主要职能 和目标。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 到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功能性的设计管理主要对象应该是人,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设计部门的职 能。从设计的调研开始,经由设计概念到最后设计方案评审、定型这一系列的设 计运作过程,只要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就可以实现设计的优化。功能性的设 计管理要求能够形成一套系统文件,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保证设计师之间的沟通 与协调、设计资源的共享、外包设计的管理等等。人是关键,但是运作才是目的。 一套良好的设计程序和一套有效的设计评价体系对企业来说保证稳定的基础。功 能性的设计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协调框架与个别事件、设计师与企业制度、设计独 立性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1 2 3 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设计师个性心理的分析研究,在霍兰德的性格分类基础上对 设计师性格进行分类,并提出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的概念,将设计师按照性 格的分类与管理岗位和设计流程岗位进行匹配。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基本概 念、文献探究、实践案例的分析来进行研究。 3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川研究 争章竺二曼搴簟簟I :三曩 一譬审警鼍 骖“7 | “ ? | 。I 。17 ”。 ? ”缆 矩章! 篡i = 竺 第四章匿l 鼐赫二毒譬递翰霹 图1 1本文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探讨设计管理中个性匹配理论应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涉及到 的理论领域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首先对设计师个性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尝试对设计师个性进行 分类,并在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的概念。接着对几位艺 术家和设计师的性格与他们的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间接证明设计师分类方 法的正确,也证明了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理论的可行性。 第三章首先阐述人本管理的实质与方法,然后提出以人为本设计管理的重要 方法:用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理论对设计师进行性格管理,并阐明设计师性 格岗位匹配的重要意义与两种途径管理岗位的匹配与设计流程岗位的匹 配。最后对设计师的管理岗位匹配和设计流程岗位匹配的方法进行具体论述。 第四章将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的理论在某汽车设计公司的设计组织中进 行应用。首先了解该公司管理岗位的特点与设计流程的主要内容,接着用设计师 性格量表对设计师进行性格测量得出他们的性格类型,并指出他们的优化匹配岗 位。 硕十学位论文 第2 章设计师的个性研究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当中人与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设计的无限空间和我们丰富多样的世界。究竟这种 差异性是怎样形成的? 它们与设计师的个性或性格是否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设计 师内在的个性或性格类别在设计活动中是否有着各自的优势或劣势? 在设计管理 中是否可以利用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优化整合? 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希望探讨和研 究的。 2 1 设计师个性研究 2 1 1 个性的概念 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当代西方心理学对个性的定义大 概分为6 种,它们分别是罗列式定义、整合式定义、层次性定义、适应性定义、 区别性定义、非实在性( n o n s u b s t a n t i v e ) 定义,其中又以整合式的定义最为流行。 整合式的定义认为:个性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个性的元素,个性是由这些元 素所组成的独特整体,个性是多种特性的整合。例如,沃伦和卡米启尔 ( L C a r m i c h a e l ) 认为个性是“一个人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考迪 ( J T M a c C n r d y ) 则认为个性是“是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它 们在定义中强调了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6 J 。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的个性定义也尚未完全成熟。我国第一部大 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辞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 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有: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 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 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 2 1 2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一个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因不在于他的思维, 而在于他的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实惠的需求的反映,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 5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川研究 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心理学家对需要的含义有多种解释。杨国枢教授在 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各种需要概念后指出,需要大体上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 重视它的动力性意义( d y n a m i cm e a n i n g ) ,第二种用法重视它的非动力性意义 ( n o n d y n a m i cm e a n i n g )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是 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为了满足需要,个人必须通过认识过程解决一定的任 务。根据需要所指向的对象可以相对地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是指对交往的需要、 认识的需要、美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等等。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 o v e r e ,即 推动( T om o v e ) 的意思,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 那样的行为。由于动机的复杂性,对人类行为的动机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所以, 国内外对动机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多的学者倾向于将人类的动 机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生来就具有的,被称 为生理性动机,或生物性动机,或原始性动机。第二类与心理和适合需要有关, 是后天习得的,人和人之间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并且具有持久性的特征。这种 动机被称为是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3 】。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务的认识倾向。兴趣使人对有趣的事务给予优先注意, 积极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人类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 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 趣。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根据理想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理想分为两大类: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我们还 可以把理想划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理想是个人动机 系统的一部分,一旦形成,就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理想是人生的航标, 为人们提供了奋斗目标,为人生的航船指明了方向。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具有坚信 感,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争议性,对它抱有确 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信念不仅是单纯的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情 绪体验。信念被认为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体。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确立后 就有很大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改变。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缺乏信念的人,个 性往往有模棱两可,见风使舵,朝秦暮楚的特点。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个性倾向 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有机地联系着,它们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 中具有阶级性【5 】。 硕士学位论文 2 1 2 1 设计师个性倾向对设计活动的影响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了解设计师在工作中的心理 需求特征,对管理者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 作用。设计师大都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这些工作获得成功后,成功 的喜悦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远比其他报酬重要。因此,管理者如果能在对设计 师的管理过程中,理解和灵活利用设计师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设计师的创造个 性,尊重设计师采取的创造方法和获得的创造成效,那么对设计工作的进行和设 计师个人的发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2 1 3 气质 2 1 3 1 气质的概念 “气质”一词来源于日语,为日译英语t e m p e r a m e n t 的学名,其拉丁语词源 t e m p e r a m e n t u m 意为人体内体液的混合“比例”。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这个定义内容相当广泛,不仅包括 情绪和动作方面的某些动力特征,而且包括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特征。此 外,这个定义把气质与个人的精神生活内容区分开来t 6 1 。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和心 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动力特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使人的只常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形成一定的风貌。气质影响个体活动的 一切方面,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 动力特点。 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三种意见:强调个体的情绪方面、偏重生理因素、 强调动作反应。目前,国外的心理学者十分强调气质的情绪性【7 】。 2 1 3 2 气质的类型 许多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们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如感受 性、耐受性、不随意反应性、反应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可塑性与稳定性、内外向 性、情绪兴奋性、情绪和行为特征等特性不同程度地结合,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 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7 1 。 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是开朗的。这种人对刺激的感受迅速而强烈,但不深入,不太持 久。他们无忧无虑,有良好的希望,对每一件事很快赋予很大的重要性,但可能 会很快忘记它。他们真诚地许诺,但并不信守诺言。 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是热血的人。这种类型具有暴烈的特征,发怒但并不记仇,行动 7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迅猛但缺乏持久性;爱面子,喜欢讲排场;喜欢担任单纯的领导,却不想自己去 具体执行。 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是冷血的人。这种人不易冲动,具有完全正常的理性;不轻易地 或迅速地被激怒,但持续的时问长,具有持久性;不太容易愤怒,在家庭里是一 位和气的丈夫。 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是沉稳的。这种人对刺激的感受不太显著,但很深入。他们对与 己有关的事务都赋予很大的重要性,并且把注意力放在事务的困难方面。他们深 思熟虑,不轻易许诺。 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心理特性如下表: 二 多鹿履胆汁矮轱液质抑郁质 心理特 ! 、 感受性假1 藐慨高 耐受性较赢较离蔫低 遵度与甓活性快灵活快不夏活橙不瑟活惯不夏活 可塑与稳定性有可塑性可塑性小稳定褰l l 钣性 不髓便j 趸藏性强强弱弱 内囱焉羚囱外囱外向内向内囱 情绪兴奁性高高征体验深 攮绪秘行为特征愉快规敏不稳定容易激怒 冷瀵 悲观 图2 1气质类型和心理特性f 3 1 具有四种气质类型典型特征者称为“典型型”;近似其中某一类型者称为“一般 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者称为“混合型”或“中间型”。那么按照组合的规律, 应该有15 种气质类型。 C 4 1 下乙4 2 T 乙4 3 卞b 4 4 = 4 + 6 + 4 + 1 = 15 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一多血质、胆汁一粘液质、胆 汁一抑郁质、多血一粘液质、多血一抑郁质、粘液一抑郁质;胆汁一多血一粘液 质、多血一粘液一抑郁质、胆汁一粘液一抑郁质、胆汁一多血一抑郁质、胆汁一 多血一粘液一抑郁质【3 】。 在全人口中,气质的一般型和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的人占多数,典型型和两种 以上类型混合型的人占少数。因此,在测定某一个人的气质时,不要硬性地把他 划入某种典型型,而要测定气质特征和神经过程基本特性,据此预测人的行为和 进行因材施教。 除以上的气质类型学说以外,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G J u n g ) 的内外向气质 学说是现代主要的气质类型概念之。他根据心理能量( 力比多) 活动的方向是 硕士学位论文 指向外部客体还是指向内部主体,提出了外倾和内倾的概念。外倾型的人力比多 流向客观外部世界的表象之中,它投入到对客观对象、人与事务、周围环境条件 的知觉、思维和情感之中,表现为感情外露、活跃开朗、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有兴 趣,喜欢与他人相互交往;内倾型的人力比多流向主体的心理过程,表现为冷漠、 寡言、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内心体验,不喜欢社交【7 1 。 2 1 3 3 设计师气质对设计活动的影晌 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单一性,工业设计是解决产品部件的关系问题、解决产 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系统设计活动。它不仅仅是美化产品外形的活动,还包 括多方面的因素,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设计标准的日益提高,使得 蕴含于设计中的矛盾与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与其他工作相比,当今设计的 完成已经离不开各类设计师的共同参与合作。 事实表明,在普通职业中,当一个人所具有的气质特点符合工作要求时,这 个人比较容易适应,工作起来也比较轻松;而当一个人所具有的气质特点不符合 工作要求时,他适应起来就要困难些,工作起来也比较费劲,设计工作对于设计 师来说也是这样。由于设计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它需要不同类型设计师的密 切合作,而如果让设计师去做与他气质比较合适的事情,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比 较顺利,也就有利于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同时,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气质有不同的特点。由于设计活动的主要 任务是创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设计师的解决办法 可能会带有他们的个人特点,这也是个性化的现代消费心理所需要的。因此,充 分的培养和利用不同气质类型的特性,对设计活动和设计师个人的良性发展是非 常有促进作用的。 2 1 3 4 设计师的气质分类 前面章节所述的气质分类是针对普通大众的,而设计师的气质特点既有普遍 性又有特殊性,那些分类并不十分适合于设计师。有鉴于气质对设计师的重要意 义,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气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对设计师 的气质进行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对气质相关理论和气质类型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设计师人群的特点,我 们把设计师的气质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外向型设计师: 开朗,情绪兴奋,表情丰富,富有朝气,外向,常倾向于风暴式的情绪活动; 心境变化剧烈,易冲动,但平息也较快;精力旺盛,反应迅速,直率热情,急躁 易怒,缺乏耐心和自制力;活泼好动,行动敏捷,但不深入不持久;容易适应新 9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川研究 环境,喜广交朋友,但深交较少;做事凭兴趣,兴趣广泛易变,常粗心大意;富 于幻想,空想,不愿做细致的工作。 外向型设计师与多血质、胆汁质类型的人比较类似。 外向型设计师想象力丰富,思想天马行空,想法多不因循守旧,对问题能提 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法;他们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喜欢标新立 异、与众不同。但是外向型设计师对问题的探究不能持久和深入,思维容易发散 很难收拢;不喜欢受限制。这种类型的设计师需要引导,比较善于做创新和解决 问题方面的工作,不太适合于做管理、分析研究、深入细致的工作。 外向型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想象力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到出人意料;外形 也非常有冲击力。但他们的作品对市场关注比较少,通常比较难于实现;作品也 会比较粗糙,缺乏细节。 内向型设计师: 情绪兴奋慢,心境平稳,不易冲动;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沉 着冷静,内向,情感体念深刻、持久,多愁善感,自制力和坚持性较强,有耐心; 喜欢墨守成规,不易适应新环境;生活有规律,注意力不易转移,执拗,淡漠; 善于觉察别人易疏忽的细节;不善与人交际,孤独,易退缩;办事稳妥可靠。 内向型设计师与粘液质、忧郁质类型的人比较类似。 内向型设计师分析研究的能力很强,对事情考虑的周到完善、细心,很有全 局观,对问题的研究也能持久深入、透彻。但他们的思维比较呆板、反应慢,条 条框框比较多,且不易与同事交往合作。这种类型的设计师比较适合于做比较困 难,需要持久深入分析研究、各方面通盘考虑的工作,不太善于做思维跳跃性大、 创新性的工作。 内向型设计师的设计作品科学严谨,细节考究,对人机、生产、市场考虑周 到完善,因此实现性、易用性比较高;但他们的作品通常没有创意,外形也比较 呆板,对市场的冲击力和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 鹱嶷臻每矮铸纛 垅意【欲囊依貉镑虑绣鸯巍位葶绣古巍毽 嚣娥井精;荔肆培串黥毪噎堙象,摩客嚣壤潮嚣豹 括宠蛭蕊。童蕈络搴毳爨臻描臻 糕教力空谨,撩;未劳不蜒程弩I 蠡 嚣两经绮撵冀笨撬持久朝有缓攮戮羚搬斑慧蓠钳 绛自缎 键互冉 :j :蒿算入x 掊久;蠡砬 辩孵荔鼗攥d :螺多豫鲫幻戳辩鬻I 溪入,鬈篚辑翁越敖镛辫肆霞力砖帮I 磊夤,事诧轻磁赫靶瓣凌 铬理、分搬 教球壤嚣,受鹈袤,瓣菇盘欤 船凌芹麓:铆菇燧力挪嚣承嚣攒 簟撬;萃丧臻蘩辩豺箩。涛鬻娩轻纛于茄境:瓣趁方鬻妻簪 嘏兜鬈入 艋力驻啦,密蔽维新簋嚣 壤投斡 掌:“髓广理茹璧茹手铂壤比船辋转敏_ 叠缓节 反应考奎缮| - 磁程荡z 菇酱琦务辩掌,谭,磁 巍。生产 内翱岛捌七羊嚣芷磅饪软诺髓 分辑鳞宠器援舟壤缮。埘攀臻专镰船辫嚣攘姥姥姥骧。震 球蟠尚嚣张菇鬟瑷挂托辘鎏瓣,嚣鼙魏疆鹱 内囱墅 耐,玉:嚣聪嚣吁酸臻苇茄蟊盔 绣音磁妫燮箍缯心籀羁每菇 馥理豢燕摇摇砭骏多穗 赫弼侄l 轻焉漶露渣幸霉甏臻久撵 戈锯糍牲 籀球壤:摅健磺擅:蔷早赞鬻 雅j 圩截瓣胡宠奄缝拜久瓣苇鹊韪鹤簪蔓技鸯体 貉吊。摹蕞每 空鼯,藏箍苗 撼韵 翻尊井影噍纯轻燕援。入骨蝣铺究均 鲋带培豹辛世以招满奠麓 露嚣 鞠骚 力萃够 图2 2 设计师气质分类及特点 2 1 4 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完成 硕+ 学位论文 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掌握活动的速度和成果的质量被 认为是能力的两种标志。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能力是 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此外,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动机的强度和有关的知识 经验等都是完成活动所必须的。所以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 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已经发展出或是表现出的实际能力 ( a c t u a la b i l i t y ) 。其二是指潜在能力( P o t e n t i a la b i l i t y ) 。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 的实际能力,而是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能力和知识是有 区别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第一,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和知识虽都是 成功地完成活动的心理因素,但能力是属于人的性格心理特征,而知识本身则是 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 能力和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 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智力(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 又称智能或智慧。在西方心理学中对智力的解释主要有 四种类型: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个体抽 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对于能力和智力的关系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智力包括能力,西方心 理学家倾向把智力看作是一个总的概念,能力包括在内,他们把智力理解为各种 能力的综合;能力包括智力,苏联心理学家倾向把能力看作是一个总的概念,智 力包括在内【8 】。 2 1 4 1 设计师能力对设计活动的影响 由于设计活动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设计师要出色的完成设计工作,光有工 作的激情和动机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和工作能力。通常来说,作为一名 合格的设计师,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 1 ) 研究能力。( 2 ) 创造能力。( 3 ) 专 业能力。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三种基本能力一般在专业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已 初步形成,但其中大部分的技能和知识还必须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提高。时 代在不断进步、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设计师要始终处于时代发展 的最前沿,保持强烈的创造欲望和高度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进 行各方面的培训活动,使自己的能力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年轻的设计师知识经验不足,不易受传统的约束,因而在工作中容易因不慎 而带来重大错误,也很难独立完成设计工作,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这一特点,通 设计师性格岗位匹配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过培训和向经验丰富的老设计师学习,在实践中尽快积累和掌握设计的有关能力。 中年设计师对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自信心,但由于知识技术在不断提高,消 费者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有老化的危险,传统的经验也会 影响到创造性的发挥,他们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电,以掌握更新的技术能力c 。 2 1 5 性格 2 1 5 1 性格的概念 性格一词直接来自日语,为同译英语c h a r a c t e r 的译名。他的希腊文原为雕刻, 后转意为印刻、标记、特性,广义指人或事务互相区别的特性。 我国心理学把性格理解为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 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韵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性格 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 式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恩格斯简明而完整指出 了性格概念的含义,他写道:“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 样做。”“做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表明了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怎 样做”反映了人的行为方式,表明了一个人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 拒绝他所要避免的东西。 性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在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客观事物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在个体的反映机构中保存 下来,固定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 构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就比 较稳定,并且贯穿在他的全部行动之中。人的性格在类似的情境中,甚至在不同 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因此,个体一时性的偶然表现不能认为是他的性格特征, 只有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认为是他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我们 平时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和意识倾向相联系,和个人的世 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在阶级 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l 。 2 1 5 2 性格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包含着各个侧面,具有各种不同的性 格特征。性格特征就是指性格的各种不同方面的特征,它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上述各个方面的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在个体身上 结合为独特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独有的“特征”、“标志”或“属 硕十学位论文 性”。这正是性格一词的本来的含义。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中,性格的态度 特征和意志特征是最主要的,其中又以性格的态度特征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体 现了一个人对事物所持有的、稳定的倾向,也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和世界观的反 应【”。 2 1 5 3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关系十分密切。 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例如,一个胆汁质的人和一个粘液质 的人均有勤劳和热爱劳动的性格特点,前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精力充沛,动作 迅速,后者则表现为踏实肯干,沉稳细致。 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 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更易形成自制力,忍耐等性格特点;而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 则比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更易形成果敢,坚强的性格特点。 最后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之服务 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性格与气质也有区别。 首先性格是指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 要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条件不同,人的性格特点亦有明显的 区别。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 特征中,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决定的,具有先天性。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 人的气质可能表现出相同的特点。 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即使有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虽然 也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较易发生变化。 最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 的特性所制约,比性格具有更多的天赋性。如反应快、灵活、安静、急躁等都是 气质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生理基础是人在后天形成的各种复杂的条件反射, 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和道德性。如认真、 勤奋、虚伪、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