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是什么?初看文学与非文学,我们区别它们的方法应该都只是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即文学是所有富有价值意义的文学作品的总称。我们可以利用欧拉圆来表示,而非文学则是另一个欧拉圆。从定义上来讲,文学史作家创作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表达作家情感,满足读者情感需要的一种艺术。也就是说,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是常见形式。而非文学的范畴并不像文学这样的严格,非文学所包含的内容与之又有些一些差距。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还在于语言运用的差异。首先,我们得区分文学的、日常的和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1.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1)科学语言具有直指性,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识系统,追求变成“世界性文字”。而文学语言就显得有很多歧义,每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都拥有大量同音异义字以及诸如语法上的“性”等专段的,不合理的分类,并且充斥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2)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而科学语言不是。(3)文学语言可表现情意,而科学语言不是。2.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1)从量的方面讲,日常语言大于文学语言的。(2)文学语言具有刻意性和系统性,一部作品中只要改了一个字也会影响文学作品的整体意义。(3)文学语言是以审美为标准的,而日常语言则不是。综上所述,文学与非文学的一般区别在于,篇章结构个性表现,对语言媒介的领悟和采用,不求实用的目的及虚拟性等。2.简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三者之间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文学理论是以哲学方法为指导的,从理论的高度,宏观的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范畴。它的研究对象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文学批评主要是做个别作品的研究,于现状的联系更加密切。 文学史则是对编年的系统研究。 联系:1.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几个术语所指的研究方式是不能单独进行的,它们完全是相互兼容的。在文学史中,简直就没有完全属于“事实”的中性材料。比如,我们要研究两个作者之间文学创作之间的影响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先从与之同时代的作者中挑选出来,还必须 认识到这两个作家的特点,然后再不断的衡量,比较和选择,看其中的本质之所在。2.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批评规范。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批评家如果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学史不是十分的了解,这样便会发生判断的失误。他将会搞不清楚作品中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师承前人的,而且在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批评家将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发表错误的言论,所以将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分开研究是不利的。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读后感。读了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的一、二、三、四章,在读了第一遍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比较生涩难懂,但是在老师讲课之后,再回顾这本书并且耐心的看下去,我就会看的懂了。书中的内容有部分是举反例来对事物进行解释的,它不直接告诉读者,而是通过举例子对事物来进行阐释。可能这样会有些“拐弯抹角”之嫌,但是这有能够让读者更加理解的透彻。在第一章,我明白了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定义,了解了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难题 在第二章,我学习了文学的本质,在其中,学者们讨论了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本质?讨论的过程是复杂的,答案是多样的。但是在人们的不断改正和总结下,这个问题还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也解决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问题。在第三章中,我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了解了文学的作用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在第四章中,我们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进行了区别和联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阅读了文章内容,并且对内容也进行了自己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的想法都呈现在了自己的作业里,但这样的概括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再结合教科书,相互理解,受益匪浅。让我对文学初步有了客观的,系统的了解。4你如何理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这一观点。王国维是我国境界说的集大成者。关于“境界”,以及与之含义相当的“意境”,在王国维的著述中有两处较为明确的阐释。一处是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另一处是宋元戏曲考中所说的: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综观王国维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将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内涵,大体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内容:一、“境界”之本质在“情景交融”在人间词话中, 王国维并不是把“境界”当作一个普通的概念来使用, 即他不是把“境界” 仅仅看作文学作品的一种局部特征, 或一种风格、一种手法, 而是把它看作能充分概括文学本质特征的最高范畴, 并以之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与有无的主要标准。对情与景的处理有两种效果类型,即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的创造不是要消弥“我”(情、意)的存在,而只是要求这种存在表现得尽可能的隐晦和宛转。二、“境界”之特征在“真”“真”即真景物、真感情。王国维将“真”视为作品“境界”生成的基本特征,例如,王国维赞叹文学史上那些有“境界”的“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并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境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怎样才能使作者具备“境界”创造的这种基本要求呢?对此,王国维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王国维所提出的“出入”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所谓“入乎其内”,即要求诗人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此才能用清新的诗句写出生活中蓬勃的生机。所谓“出乎其外”,则是要求诗人不为现实之种种利害关系所羁绊,能够超然物外,用一种超功利的审美静观之心境来感受生活。三、境界的审美效果在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王国维将作品“境界”的审美效果概括为“不隔”:问“隔”与“不隔”之别,曰:“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如欧阳公少年游“泳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不隔”的含义,那就是指诗人之言情写景能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诗人面对生活而能“入”能“出”,故此“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因而能够写出“真景物”、“真感情”。 综观上述对王国维是“意境”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标准研究-洞察及研究
- 车辆共享模式创新-洞察及研究
- 元宇宙中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协同应用场景探索-洞察及研究
- 虚拟参考咨询改进-洞察及研究
- 船舶减振降噪-洞察及研究
- 手拉叉车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手性判别课件
- 类星体吸积盘模型-洞察及研究
- 手工安全培训课件
- 水质污染溯源技术-洞察及研究
- 实用美术基础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个人停车位租赁合同模板
-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研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超全QC管理流程图
- 2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中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