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常识专测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专指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可以代指官吏。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C 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A 解析:“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制度。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丁忧”指遭父母之丧,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亲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B“赙f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D“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门生,相传受业者为弟子。D 解析: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C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C 解析: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吊伐”指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B“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立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人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C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D“部伍”指部曲行伍,是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部队。A 解析:“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指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人。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老”是黄帝与老子的并称,道家以黄、老为始祖,因此也称道家为黄老。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C礼记,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其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D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B解析:“总角”指的是古人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字。B“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A 解析: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B解析:“军令”由兵部掌管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C 解析:宦官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1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D 解析论语不是六经。六艺: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四书五经:先秦典籍,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里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露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C 解析: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1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C 解析: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之一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B 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1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D 解析“致仕”指官员退休1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C 解析: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1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 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B解析:A禅位:君王將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继承君位。嗣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不是皇帝登临皇位。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特指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策、令、玺书、教、谕等。B迟明,古代用于表示时辰的词语,意思是天亮得比较晚。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各时辰各有其名,诸如平明、质明、平旦、旦明、食时、晡(b)时、黄昏、人定等。C移,指调动官职,是平级调动。迁,也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右迁,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D左右,是古今异义词,一般指侍从,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一句中的“左右”就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一般作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也可作实词讲,意思是支配,操纵。B 解析:迟明,表示时辰的词语,天将亮的时候,不是“天亮得比较晚”;也不是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中、日中、日昳di、晡b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地支: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十天干”:甲(ji)、乙(y)、丙(bng)、丁(dng)、戊(w)、己(j)、庚(gng)、辛(xn)、壬(rn)、癸(gu)。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甲科,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唐宋进士分甲乙科。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C铁券,又称“铁契”,由古代皇帝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种特权。D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滑动查看右侧内容 D 解析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呼一个人,可以称其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还可以兼称,“太宰文简公”就是兼称官职“太宰”与谥号“文简公”。B“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还有一个意思是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C古代称父亲的姊妹(姑母)的儿子为内兄弟,称母亲的兄弟(舅父)的儿子为外兄弟。D“太守”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置“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隋初称“刺史”。醉翁亭记中就塑造了一个“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营养与智力发育关联研究的商业化前景
- 2025-2030儿童脑机接口技术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报告
- 2025-2030儿童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发育的医学循证分析
- 2025-2030儿童早期社交能力培养课程的市场需求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探讨
- 2025-2030儿童实木家具安全标准体系与品牌建设路径报告
- 2025-2030儿童双语习得过程中神经可塑性差异与语言启蒙教具开发趋势
- 2025-2030儿童体态矫正与大脑感觉统合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 2025-2030健康食品市场消费趋势与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大学英语《科技报告写作》教案(2025-2026学年)
- JG/T 9-1999钢椼架检验及验收标准
- 外贸公司简介课件
- 2023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
- 法务合同协议模板下载
- 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
- 数控脉宽脉冲信号发生器
- 高考文言文120个常见实词积累练习(学生版)
- 大学实验室安全培训
- 《实战电池性能测试》课件
- 2025年全国共青团团员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电力宽带微功率无线通信芯片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