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37.71945.8,1、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红军,给日本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经过:地点:沈阳城,3、时间:,4、借口:,日本关东军制造的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东北三省沦陷。,5、结果:,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了,(1)、蒋介石下令不抵抗。(2)、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3)、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4)、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游击战争。,6各方态度,1、背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蒋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加紧“进剿”红军,多次要求联共抗日未果的情况下实行“兵谏”。,2、时间:,1936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的一次逼蒋抗日行动。,3、性质:,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谈判;蒋介石同意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由内战走向全国抗战的转折点,为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4、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北平城外的卢沟桥借口:士兵失踪要搜查宛平县城影响:1全国性的抗战从此开始;2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3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战前线。4抗日史实: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日军暴行: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三十万人之多认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血战台儿庄,时间,指挥者,战果,意义,1938年春,李宗仁,歼敌1万多人,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李宗仁,百团大战,1940年秋,彭德怀,八路军投入105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华北的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的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二十九英勇抗击日军1937年9月山西太原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注意点:1、中共在“七大”时制定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毛泽东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的分别确立;,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我国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拓展练习:日本政府否认历史,参拜靖国神社,拒不修改历史教科书,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2009年)7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2011年)9“四万同胞像今天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