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分析.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分析.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分析.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分析.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个人所得税税收在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中,其地位和比重正处于一个良好的上 升阶段。并且从长远来看,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增长潜力仍然是巨大的。但是我国当 前的税收管理体制发展还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人收入水平的发展需要。努 力提升个人纳税遵从水平,是个人税收管理的核心部分。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个人纳 税人在纳税遵从决策过程中的真实行为机制,掌握其心理活动情况,从后从此源头 入手,提出切实有效的纳税管理改进办法,以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遵从水平,促进 个人所得税的发展。 本文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的人类行为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 纳税遵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认为纳税人的行为决策是受到内部心理需求的 驱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通过对个人行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界定, 本文提出了社会纳税风尚、纳税意识、社会公平的感知以及纳税道德观念为个人所 得税纳税遵从行为的非理性因素。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以及采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 15.0,对纳税人遵从行为 的这四项非理性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些因素对我国纳税人确实产生 影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纳税环境,提出促进我国目前个人税收遵从的 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相关制度的缺陷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收遵从 心理动因 非理性因素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hinese tax system, individual tax revenues status performance as a good increase situation. and in the long run, individual tax revenues growth capacity is still huge. but in present our country s development of tax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not well adapted to the level of personal income development needs. try the best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is the core of individual tax administration. we need deeply analyze the course of individual taxpayers in making tax- compliance decision in order to get the real mechanisms in tax-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master the mental activity. finally give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ax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compliance of chinese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leve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income tax. in this paper, we will use the human behavior formula of the american social psychologist levin, and combine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factors of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decision- making.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ax- payers decision is driven b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definition of rational and non- rational individuals behavior, we present the view of four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those are: social tax- compliance norms、tax awareness、perception of social equity as well social moral values of tax- compliance, and all these four are non- rational factors. after that we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ology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pss 15.0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rove the affects of the four factors did have an impact on chinese taxpayers in empirical analysis. finally, we analyze some experience of taxation management in modern countries like america to give some advices about elevating the tax- compliance rate at present and reforming the tax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individual tax tax- complianc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non- rationa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以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本论文属于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导论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现代国家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但是从我国的税收实践看来,纳税不遵从现象相当研究。因此 长久以来,努力提升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水平都是我国税务工作者以及税务理论研究 者的核心目标。 1.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个人纳税人纳税遵从度不高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它不仅恶化了我 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秩序,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税收征管效益。本文根据国家税务总 局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得知:2 0 0 7年全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达到 3 1 8 5亿元,比 2 0 0 6 年增加 7 3 3 亿元,增长 2 9 . 9 % ,比 2 0 0 5 年增加 1 0 9 1 亿元,增长 5 2 . 1 % 。但是在 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纳税遵从水平仍不容乐观。根据江苏省地税 局 2 0 0 7 年对自然纳税人展开的抽样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中 5 5 . 7 4 % 的纳税人会主动去 税务机关申报纳税,4 4 . 2 6 % 的纳税人选择不去申报 1 。纳税人不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 的比例占了总人数的近一半。由此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仍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那么这就需要对纳税人真实的心理动因及纳税行为控制机制进行更深入的 分析。 随着国内外各研究领域对行为人心理因素的分析日渐重视,纳税人在税收活动 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很快受到广大学者们的关注。在期望理论创始者卡尼曼 和特维斯基(1979)进行的大量研究与实验中发现,在实际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理 性的,这与理论研究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不相符的。要得到更为贴近现实的研究 结论,就必须换一个思路分析这个问题。 但是当前我国的学者对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研究主要都是以阿林汉姆和桑德姆的 1 田利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行为实证分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5: 353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为基础,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诸如税务稽查力 度、处罚率、税率等外部环境的因素以及逃税成本因素对纳税人逃税行为的影响。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展开了对逃税人心理原因的分析,但这一类研究甚少,并且其中 很多学者依然没有摆脱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实际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和现 实中纳税人的很多表现是相冲突的。纳税人进行个人所得税遵从决策时并不总是会 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例如盲目跟从等非理性的行为。本文 认为造成我国个人纳税人纳税遵从度低下的因素,实际上既有纳税人理性因素,又 有纳税人非理性因素。因此,要想真正了解纳税人遵从行为的根源,就必须对纳税 人的真实心理和现实环境进行分析,着重了解纳税人的一些非理性因素,积极探索 个人所得税遵从行为的控制机制,从而为对我国进一步提升纳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 的参考建议。 1.2 研究目的 1 9 7 2年,阿林汉姆和桑德姆在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下建立了 a - s经典理论模 型,随后大量的学者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yitzhaki(1974)将处罚 依据由未申报收入改为所逃税额,witte 和 woodbury(1985)将固定税率的假设条件放 宽为累进所得税率,borck(2003) 认为高稽查率需要动用公共资源,boris (2007)将固 定稽查概率变换为动态稽查概率,他们通过松弛、改变某些假设条件,或者引入更 多的现实因素,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这些学者的相关 研究都没有改变“理性人”的假设,都是在基于纳税人会通过理性分析追求自身利 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然而,manski(2000)、taylor(2004)等国外学者的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完全理 性假设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情况,认为纳税人是有限理性 的经济人,人们并不能总是进行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其行为结果往往会与利益最大 化这一目标产生偏差。近年来在金融领域掀起的个人非理性行为研究热潮,认为自 然人常常受到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其决策过程往往是存在非 理性的。纳税遵从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也开始重视纳税自然人在纳税遵从行为中的这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一非理性特征。robben (1991)、wenzel(2004)、fortin 和 lacroix(2007)等学者在其研 究中通过实验模拟或问卷调查法证实了这一非理性现象在纳税行为中确实存在。我 国国内学者刘平芬( 2 0 0 4 ) 也采用实证分析研究了社会纳税风尚对偷逃税行为的影 响。陈成文( 2 0 0 6 )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社会公平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这些均是 纳税人非理性分析的表现。但是国内学者就非理性因素对个人纳税遵从影响的研究 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本课题将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结合 我国实际,探寻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中各类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及各自的影响程度, 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个人纳税遵从决 策机制,为提高纳税遵从水平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3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坚持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分 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即国内外纳税遵从相关理论的借鉴与我国的纳税环境现状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是一种相对便利并且能够快速的收集大量数据的方 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并发放调查问卷,再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并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假设的证实。在本研究的两次问卷调查中,均是通过在人口密 集点,分别随机抽取了 3 0 0 名和 4 0 0 名武汉市市民作为调查对象。 三是因素分析法。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个人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如 何证实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分析、研究、提高纳税人遵从的首要环节。因此我 们采用因素分析法,逐项分析各类因素对纳税人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 1.4 文章的主要结构及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导论。包括该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目的。第二 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包括对纳税遵从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关于纳税遵从的研 究成果概述。第三章:我国个人纳税人遵从非理性行为的控制机制。通过对理性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及非理性因素进行界定,并从我国纳税人所处的外部纳税环境以及其非理性行为的心 理基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纳税行为是由内部需要的驱动与外部环境的刺激共同 作用而产生的。第四章:我国个人纳税遵从非理性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采用问卷 调查法并使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从社会纳税风尚、纳税意识、纳税人感知的社会 公平以及纳税道德观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非理性因素的实证研究分析。第五部分: 关于积极引导个人纳税遵从的政策建议。这一章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 高个人纳税遵从度提出的一些建议。共包括:规范公民纳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纳 税风尚、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这三方面的内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2 文献综述 关于纳税遵从的理论研究最早的是起始于美国。几十年来,国内外在税收遵从 问题上已取得的结果成果,正是我们现在的研究基础。只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掌握纳税遵从的发展经历与现状,从而分析需要进一步深入或创新之处。这无疑是 本文进行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 2.1 对于纳税遵从的定义 税收管理的目标是努力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 明确纳税人的行为方式,从而加以管理。现代税收管理理论将纳税人的行为方式分 为税收遵从与税收不遵从行为两类。以下本文将对这两类行为的定义以及类型进行 展开讨论。 2.1.1 纳税遵从与不遵从的定义 早在上世纪 7 0 年代,美国的学者开始对纳税人遵从行为进行研究。美国国家税 务局对地下经济带来的税收收入开始进行估计,并请求美国国家科学院对纳税人遵 从问题进行研究。从此,纳税人遵从这一领域存在的潜在研究价值才开始得以发掘。 美国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人的遵从行为以及不遵从行为均可细分为八种类型。纳税 人的遵从行为可分为防卫遵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遵 从、社会性遵从,代理性遵从和懒惰遵从;纳税从的不遵从行为可分为程度性不遵 从、无知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自私性不遵从、象征性不遵从、社会性不遵从、 经纪人不遵从和习惯性不遵从。 2 并且该研究还认为影响纳税人遵从水平的因素主要 包括利益追求、社会压力、自责心理等。 根据现代税收管理理论,纳税人行为可分为纳税遵从和纳税不遵从。纳税遵从 是指纳税人能够自觉遵守并执行税法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那么,不符合上面的 定义就是纳税不遵从。 2 李孜.中国个人纳税不遵从行为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单位:暨南大学图书馆,200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我国政府在2 0 0 2 - 2 0 0 6 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税收遵 从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有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 纳三个基本要求,这种义务除了确认某种抽象和具体的税收负债外,还附带着给付 义务(即税收缴纳义务) 、作为义务(即履行申报、交付文件、记账等义务) 、不作 为义为、忍受义务(即不可抵抗公权、如检查权、查封财产权等) ;没有依照税法的 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则是税收不遵从行为。 3 2.1.2 纳税遵从与不遵从行为的类型划分 根据西方学者对纳税人遵从行为以及不遵从行为的划分方式,结合我国实际, 可将我国的个人纳税遵从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 ) 防卫性遵从。特指纳税人因对税法的惩罚措施感到畏惧而产生的遵从行为。 纳税人由于害怕被税务部门稽查并受到逃税惩罚,而选择纳税遵从。 ( 2 ) 制度性遵从。这类遵从是因税法制度的合理和完善,提高了纳税人的遵从水 平。 ( 3 ) 习惯性遵从。这是指纳税人习惯于诚实依法纳税这一行为,不需要经过考虑 和分析,即会习惯并自觉地选择遵从税法。 ( 4 ) 忠诚性遵从。纳税人的纳税道德水平较高,认为逃税是不道德的行为,心里 会有一定的罪恶感。这一想法会促使其自觉提高遵从水平。 ( 5 ) 社会性遵从。这类遵从是指纳税人受到周围人群的纳税行为影响。社会的纳 税风气普遍优良,纳税人会跟随提高自己的遵从水平,否则会因此感到羞愧。 同样地,个人纳税不遵从的行为类型则最主要可以分为自私性、无知性、情感 性及侥幸性这四大类: ( 1 ) 自私性不遵从。纳税人并不考虑自身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影响,一心追求个人 利益最大化,并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往往会通过偷、逃税方式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 目标。 ( 2 ) 无知性不遵从。这类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法律体制不了解,从而在履行纳税义 3 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06: 35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务时犯下一些错误,造成税收不遵从。但这是属于“无意”逃税的范畴。 ( 3 ) 情感性不遵从。由于纳税人对社会、对政府存在一些不满,例如认为社会不 公平,那么他会通过有意识的逃税纳税,降低自己的遵从水平以表达对社会、对政 府的不满。 ( 4 ) 侥幸性不遵从。当税务机关的稽查水平不高或者处罚力度较弱时,纳税人会 由此产生侥幸的心理。 4 目前对于纳税遵从的研究模式分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经济学的角度认 为,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在决策前会理性分析外在的环境,其目标即是追求自 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心理学的角度则认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其行为决策总 是会受到纳税人内在的心理因素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其所做出的决策往往不能获取 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除了对纳税遵从的定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们还通过建立理论模型、 问卷调查以及进行模拟实验等方式,对个人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 分析和研究。 2.2 国内外关于个人纳税遵从的研究成果 税收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由于税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引发了人 们对它的关注。从主观上说,纳税人都希望规避税收负担,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因此,纳税不遵从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也正因为此,长期 以来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致力于纳税不遵从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经历 了以下几个方向: 2.2.1 以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 a- s 理论 1 9 7 2年阿林汉姆和桑德姆共同发表了income tax evas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认为纳税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并在此假设基础上 建立了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即著名的 a - s模型。在这一模型下,纳税人进行纳税 4 麻勇爱. 纳税人遵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涉外税务, 2002,04: 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遵从决策均是以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指出税务机关的稽查率、偷逃税 罚款率与纳税遵从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模型得到了税收领域内众多学 者的认可。 但是随着许多学者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对纳税人遵从行为展开研究,发现现 实中人们的许多纳税行为无法用预期效用模型进行解释。其中一项困惑便是,当纳 税人发现周围人群的行为有趋于一致的表现时,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并跟随,其实 并不会进行完全理性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分析和追求。可以认为,纳税人的行为是具 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其纳税遵从决策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来自社会的因素影响, 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这说明,由于a - s 模型中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限定,使得该模型在解释现实纳税人 的某些行为时表现乏力。实际上,现实纳税人在决策过程中均会表现出一些非理性 的特征,这一点也受到了来自纳税遵从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积极关注。 2.2.3 基于有限理性的期望理论 1 9 7 9年,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创立了期望理论,其中他们提出“人并不是理性的 决策者” 。在此之后,众多经济学家利用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许多经济学研究中存在 的一些困惑。同样地,一直以来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税收遵从研究领域也将视 线投入到这一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纳税遵从行为决策人的分析当中,以期解 决完全理性假设条件下以现实表现的种种矛盾。 elffers 和 hessing(1997)在对荷兰的税收制度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高的税 款预提水平可以提高人们的纳税遵从度。他们认为可以运用期望理论中的风险选择 框架效应解释这一现象:当税款预缴多于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时,纳税人在年底计 算税款时预计自己会得到偿还额,他是处在“收益的范畴”中,这时根据纳税期望 模型他会选择安全的,没有风险的战略来获得预期的收益。另一方面,当纳税人在 年底计算税款时预计不足,还需补交时,他是处在“损失的范畴”中,这时根据风 险选择框架效应他会选择高风险的策略, 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弥补他的 “损失” 。 yaniv (1999)将期望理论应用到这一个简单的偷税模型中,探索税款预缴在税法执行中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所起的作用。他的研究证实,税款预缴制度可以替代高成本的税务稽查,作为提高 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一种手段,这个结论与美国关于税款预缴的实证研究相一致。 但是,他们也发现有意的高额税款预缴并不能减少不遵从,这与 elffers 和 hessing (1997)的研究结论相反。不过,这个模型中的决策权重是客观的线性权重,这完全不 符合期望理论中倒“s ”形非线性函数的特征。 bernasoci 和 zanardi(2004)的研究中任意选择了一个参照水平来界定收益和损 失,这就使得在税务机关稽查和不稽查两种情况下,纳税人的价值函数可能仅处于 收益区间或者仅处于损失区间或者两者都有可能。如果价值函数仅处于收益区间或 是仅处于损失区间时,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就不存在,此时期望理论是无法解释纳税 困惑的。dhami和 al- nowaihi(2007)以纳税人正常的税后净收入作为价值函数的参考 点,建立纳税人的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分析纳税人的纳税遵从行为,并与预期 效用理论下的 a - s - y模型做了对比分析。他们发现运用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偷税产 生的主要定量问题是它会过度地预测偷税程度。与之相反,在期望理论下,对于偷 税程度的预测则是与现实相符的。运用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偷税产生的主要定性问 题是错误地得出税率对于偷税的影响效应。而他们发现在期望理论下,当税率增加 时,偷税额会增加,这个结论与大量的实证研究相符。而且,他们也在文中验证了 即使在引入耻辱因素的预期效用理论下,yitzhaki困惑还是存在的。 2.2.3 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分析 porcan 和 price(1993)在其调查中发现,如果有补充的社会处罚,例如将逃税者 名单公布在报纸上,纳税遵从度会因此提高。相应地,其他方式的社会处罚也会增 加纳税人的遵从水平。alm 和 sanchez(1995)在美国和西班牙进行了跨文化的纳税遵 从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当除社会纳税风尚以外的其它因素一致时,两国的纳税遵 从度竟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alm 等(1999)在一个实验中进行了社会风尚基准的 投票,他们发现当社会风尚,也就是被实验者表决的结果,倾向于纳税不遵从时,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选择逃税。donna, robin 和 john(2007)使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 国的纳税遵从实际情况检验了这三个国家中社会风尚在纳税遵从决策中所起的角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色。文中运用因子分析社会风尚问题识别出三种不同的社会风尚结构,并发现纳税 人的自身以及其亲近人群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公认的正确行为这两种因素可以帮助解 释纳税遵从行为。他们的研究认为这些非理性的因素可以帮助解释纳税人选择纳税 遵从的动因以及为什么实际纳税遵从度要高于经济学模型中的预测水平。 spicer 和 becker(1980)通过实验性税收游戏来检验影响纳税遵从的因素,发现 当实验的参与者觉得社会公平时,纳税遵从度较高;而认为社会不公平时,纳税遵 从度较低。benjamini 和 maital(1985)的研究表明,纳税人的偷税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他认为其他人在偷税,那么他会觉得自己偷税是公平的,因而也就可能偷税。 alms、jackson和 mckee(1992)运用历史数据分析研究表明,财政不公平与偷税之 间呈正相关关系。如果纳税人感到税收制度不公平、财政支出不合理,那么他们会 有被政府“欺骗”的感受,因而可能选择更多地偷税。相反,如果纳税人感到自己 从税款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受益时,那么他们会更愿意遵从税法。综上所述,我们 可以得出纳税人在做纳税遵从时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他的决策会受到来自社会纳税 风尚、 纳税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公平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fortin, lacroix 和 villeval(2006) 引入社会交互作用扩展了 a - s - y模型。他们模型中的社会交互作用包括外部交互作 用,如:社会从众效应,以及内部交互作用:公平效应和个体与群体间的相互关系 等,并运用实证数据检验了这个模型。他们的研究证实模型中的公平效应确实存在, 但是没有证据显示社会从众效应对纳税遵从存在影响。 根据上述概括可知,现今对于个人纳税遵从的研究除了在基于 a- s 预期效用最 大化模型以及期望理论的这两大研究主线外,许多心理及社会因素也被引入的研究。 通过大量的实证以及实验分析可知,社会纳税风尚、纳税道德观念、社会公平等有 可能对人们的纳税遵从行为产生影响,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环境,这几大影响因素 是否确实存在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因此,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即是要分 析我国公民的纳税遵从行为是否确实受到这类因素的影响,并且这类因素是如何进 行作用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3 我国个人纳税遵从非理性行为的控制机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本世纪 40 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行为模式,他把人 类行为用公式表示为: b=f (p e) 其中:b (behavior)表示行为,f (function)表示函数关系 p (person)表示人,e (environment)表示环境 公式说明人类行为是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个体心理与 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5本文将这一公利用进个人纳税人行为,认为他们的遵从行为 同样是源于心理基础和外在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既然要研究个人的纳税不 遵从行为,就必须要对他们的心理基础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分析。 3.1 个人纳税遵从理性和非理性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个人纳税遵从的非理性因素,工作前提即是要合理 地对理性与非理性进行划分。1 9 7 9年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凯尼曼和以色列行为金融学 家特维斯基提出了期望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们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对完全理性经 济人的假设限定,认为人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心理和社会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其行为决策结果并不能总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本文也认为实际纳税活动中, 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非理性经济人。所有纳税人其实都是 有限理性人,兼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特性。而本文的目标即是要分析有限理性人行 为决策中的非理性影响因素。 所谓理性,基本含义是指人类所具有的与感觉、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相区别 的逻辑推断性的认知能力。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和林德布洛姆 (charles e.lindblom)曾说过: “如果一项行动是理性的,那么它对于行为人的既定 目标和现实需求、环境来说,就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这一目标。并且,该行为人 5 张琳. 纳税人的行为学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 保存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 2 0 0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会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 6 被誉为经济组织决策大师的西蒙在其经典著作有 限理性论中明确地指出: “有限理性论是指那些考虑到行为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存在 一定限度的理论。理性行为是指在已定环境下能使行为人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 ” 7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分析归纳出,个人决策过程中的理性因素能有助于人 们在既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谋得最大成功。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 追求并实现自身利益。而且正是基于这种理性因素,人类行为才能够得以合理预期 且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人的理性又是不完全的、有限的。人自身的心理、社会环 境和文化局限性,使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全面收集和正确处理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因 而也不可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并完全正确地实施这些决策,因而,就不可避免地 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非理性是与理性相对的概念。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 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下意识;非理性因素即是不利于人们正确 认识、实现最大成功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所定义的非理性影响因素即是未经过个人理性分析,并受到自身心 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局限所影响,不利于人们做出最优决策的影响因素。 3.2 我国纳税个人非理性遵从行为的外部环境 从多年以来我国的税收实践来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造成我国个人纳税遵从水 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3.2.1 税法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社会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样的,在个人纳税遵从活动中,个人所 得税制也是约束并指导行为人进行活动的基础,一切税收征纳活动均是以个人所得 税制为基础。根据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一个合理有效有税收体制中, 纳税遵从水平的高低与税收制度的设立以及税务执法人员的征管效率紧密相关。纳 税遵从水平是作为评价税制和征管体系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8由于我国个人所 6 robert a. dahl and charles e.lindblom. plitics,economics and welfare. new york:harperrow,1953:53 7 h 西蒙.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中译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 9 8 9 8 锡德里克.桑福德. 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01): 13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得税制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必然会给遵从水平的提升带来阻碍。 举例说来,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诸如税务登记、税务稽查等配套的规章制度还不 具备其相应的法律效应,还不能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那么,这就给一 些不法之徒提供了税法漏洞,给税务执法人员在进行稽查和管理时带来了极大的不 便利,这不利于正确规范和引导公民进行依法纳税。 此外,税法中的一些实施细则定义含糊、不便理解和掌握以及这些细则的颁布 和变更极少以广阔的方向进行通知和教授,这也是造成纳税人遵从度不高的重要原 因。我国税收法律中的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文件繁多且内容复杂、其内容颁布及变更 的速度都十分快,并且这些颁布和变更都很少列入到正式的税法之中。种种优惠政 策的出台也只是考虑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忽视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以及后 续的一些推广措施。纳税人获取这些知识变更的途径相对狭窄,这必然给纳税人对 税法知识的掌握带来种种的难度。 3.2.2 税收宣传力度不强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时常可见税法宣传活动,并且每年都有。税务机关通过进 行税法宣传,以期培养公民的纳税遵从意识,并营造良好纳税环境。但是很普遍的 现象是,许多宣传活动往往只是注重宣传形式,却忽视了其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这一类宣传活动总是在强调纳税人的公民义务,却 从未提及这一纳税义务相应所具有的权利。实际上,税收宣传内容中应该同时包括 对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宣传以及税收法律知识的宣传。 在我国宪法中,有条文明确规定: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但却没有提 及纳税人所相应具有的权利。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宣传内容一向过于注重对公民 如何依法纳税以及偷逃税行为的可耻和后果,但是几乎未曾向公民提及过纳税人应 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应如何行使。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似乎是公民单方面对国 家的付出,并且这一付出是强制的不情愿的,这自然会造成公民不情愿纳税的抵触 情绪。因此,只有正确并积极地对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进行对等的宣传和教育,并 且切实地保卫公民应享有的各项权利,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积极主动性。 税收不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确实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 但同时,也是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国家向公民征收税收,当然 也具有保证公民权利和公共服务需求的义务。但是以往我国税务机关过重地强调了 公民的纳税义务,忽视了教育公民对纳税权利的认识和维护,使纳税人对税收存在 较深的误解,导致了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影响了纳税人自觉纳税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因此,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宣传制度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保证公民能及时了 解并学习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地了解正确的税收, 形成积极而正确的纳税观念,提高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在整个社会形成普遍的诚 信纳税环境,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 3.2.3 纳税群体显失公平 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个人所得税更是用以调节收入分配、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实际上,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却相反主要由中低收入阶层承担, 并没有最终实现收入调节的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纳税人感到社会并不是公平的, 其依法自觉纳税的积极性必然会显著降低。因此,本文认为,个人对纳税公平的感 知是会受到税收制度以及征管效率两项因素的影响。 1)税收制度的合理性 税收制度的设置应该是要能使纳税人之间合理负担税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否则将严重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态度。根据我国发展的现状来讲,某些地区间的经 济差距明显存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尽一致会造成各个地区物价上涨程度各不相同, 甚至在某些地区间,这一差异会显著存在。当某地区的物价指数高于全国平均物价 指数时,当地居民的税负就会相对较重。那么如果纳税人认为自己承担的税负相比 社会上其他收入阶层的人是不公平的,很可能会选择偷逃税的方式以弥补税制的不 公平。 2)税收征管效率不高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不高也是影响纳税遵从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税务 机关执法刚性过弱。当税务执法的力度不够、惩罚措施不强时,纳税人的偷逃税行 为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后果,那么执法刚性对纳税人来说即不存在很强的威慑 作用。这将会使偷逃税者更加猖獗地从事偷逃税行为,并且给社会带来极不好的影 响。对于社会上诚信纳税的公民来说,偷逃税者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会认为社会纳 税环境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感也将促使他们降低自己的遵从水平,以表示对政 府的不信任甚至抵抗。 3.2.4 纳税风气欠佳 人类是社会群体动物,其行为总是会要受到处于的社会群体影响。同样,社会 纳税风气也会对公民的纳税遵从选择产生影响。 当一名纳税人从事了偷逃税行为并被公众知晓,周围的社会舆论对他这一不遵 从行为的态度并不进行谴责和鄙视而是加以赞扬和羡慕,那么这一纳税人非但不会 以自己的行为为耻,反正会感到骄傲和光荣。那么在进行下一次纳税遵从决策时, 他必然会再一次地进行偷、逃税。并且,这对整个社会中其他依法纳税的公民也起 到了十分不好的影响。相反地,如果社会舆论是对这种偷逃税行为表示反感和谴责, 那么这将会给偷逃税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在其下一次遵从决策时,他一定会 重新考虑自己的处境,很可能会由此提高自己的遵从水平。 以我国当前的环境看来,整体的遵从水平并不乐观。社会上普遍对偷逃税行为 表示可以理解,很少加以强烈的指责和反对。那么纳税人个人从其周围接受到的信 息并不能说服进纠正不遵从行为以提高遵从水平。因此,本文认为,社会纳税风气 欠佳也是造成我国当前税收遵从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3.3 纳税人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基础 确当人们对某一需要的感受越强烈,其产生的行为就越积极。这一现象同样适 用于个人税收遵从行为,纳税人在进行纳税遵从决策时,其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会 受到其内在的需要的驱动。因此我们要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就必须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决定纳税人行为的各种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是行为科学的理 论之一。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 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以下我们分别针对这五类需求 对决定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进行分析: 3.3.1 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食物和水等。这也是纳税人最基本的 保障。如果这类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 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 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纳税 人很可能会失去理性,造成十分严重、激烈的后果。历史上这类事例屡见不鲜。许 多饥民自身基本生活已得不到保障,还必须向政府缴纳沉重的税赋,这时他们的忍 耐已超过生存底限。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公民的生存保障都能得到基本的保 障。因此,因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纳税不遵从行为是几乎不存在的。 3.3.2 安全上的需要 这包括人类对人身、财产、健康、道德等保障的要求。以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对于纳税人来说,其安全需要的满足主要是来自于税收政策和管理这两方面。如果 税收政策能够合理制定且规范执行,那么纳税人会认为国家的税收政策稳定且公平, 其安全需要就能得到较好的满足,相应地其纳税遵从水平也会相对较高。相反地, 如果税收政策不能够合理制定且未能规范执行,那将会使纳税感到困惑迷茫,这将 必然产生一种对社会和政府的不安全感,甚至于不信任感,容易对纳税义务产生抵 触情绪,必然会降低其遵从水平。如果税收管理活动中稽查概率较高且惩罚力度具 有威慑作用,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都极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且力度相对 较重。那么纳税人出于自我安全保障的需要,必然会提高自己的遵从水平以避免自 己的安全需求受到影响。反之,如果稽查概率较低或惩罚力度不够,并不会对偷、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逃税者的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必然会进一步使其偷逃税行为更加恶劣。因此,税收 法制的规范性以及社会公平都会影响纳税人的安全感,从而影响其纳税遵从水平。 3.3.3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 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纳税人身处于一个什么 样的纳税环境,他都希望自己能被群体接受和认可。因此其纳税行为都会不自觉地 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只有当纳税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时,纳税人才会感受到强烈 的归属感。那么我们可知,社会的纳税风尚是影响纳税人纳税决策一项不容忽视的 因素。 3.3.4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 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 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 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在这种心 理作用下,纳税人会希望自己得到他人或社会的高度评价。如果社会的纳税道德普 遍高尚,纳税人积极的纳税贡献能够得到社会认可,满足了纳税人的尊重需要,觉 得他自己获得了社会的尊重,这会刺激其自觉并积极地提高纳税遵从水平;相反, 如果社会对逃税人群不排斥,甚至认为逃税是能力的象征,那为纳税人自然会认为 逃税行为能够满足尊重的需要,觉得不遵从的行为能使自己获得认可和赏识,这必 然造成遵从水平低下。可见,社会整体的纳税道德观念会对纳税人的行为产生十分 显著的影响。 3.3.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