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不对称信息下企业的采购成本及质量控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企业采购管理是一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科学合理的采购方式能够有效地降 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相比较而言, 信息不对称对采购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对供应商的影响。 为了缓解处于信 息劣势地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开招标的采购成为当前企业应用一种主要采购方 式。对于招标采购的本质特征,本文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论文以谈判采购作为 参照,比较研究了招标采购的显著性优点。论文的分析对于从理论上认识招标采 购的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企业通过招标采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并不意味着采购工作的结束。我们 考虑这样一种情况: (1)供应商在参与投标时没有完成采购品的生产,而是在中 标后才从事采购品的生产; (2)采购企业为了鼓励供应商参与投标,规定的采购 品质量标准不是很高,中标供应商可以无风险的保证完成。对中标供应商而言, 还有采购品质量可提高的空间。但是提高质量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并且还具有一 定的风险性; (3)质量对于采购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应 用的是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指出采购企业应与中标供应商签订质 量控制契约,激励供应商努力提高采购品的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采购管理,委托代理理论 ii abstrac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nterprise .good procurement methods can reduce the procurement cost greatly, so the enterpri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urement methods and choose the best for itself.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procurement, the enterprise does not have the same information as the supplier (who supplies products or rude materials to the enterprise). thus, compared with the enterprise, the supplier is in the information-dominated position and the enterprise is in the information-inferior conditi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will add the procurement cost. now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use procurement auction as one procurement method instead of traditional procurement methods such as procurement negotiation.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is paper uses game theory and auc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nature of the procurement auc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curement auc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procurement negotiation, and the first can reduce the more procurement cost. that is why procurement auction more popular than procurement negotiation. though the procurement auction, the enterprise choose the supplier who win the bid as its supplier in the end, but “procurement auction is over” does not mea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s over”.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r rude materials is also important to the enterprise, if the supplier who wins the bid can enhance the product quality more, the enterprise should take incentive measures to prompt the supplier to enhance products quality. according to multitasks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make one best quality control contract that can incentive the supplier to try his best to enhance products quality. keywords: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curement management, principal-agent theor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1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寻找降低 成本的空间,以求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而降低采购成本 则成为企业挖掘潜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物流活动的起点, 企业的采购涵盖了从供应商到需求方间的货物、 技术、 信息或服务流动的全过程。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采购管理活 动,合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以有限的 资金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在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企业经营 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对于典型的制造型企业来 说,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要占产品总成本的60%,例如汽车行业的 采购成本约占汽车制造成本的80%。可见采购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产品的定 价和企业的利润,良好的采购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和价值,有利于企业在市场 竞争中赢得优势。同时,合理采购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也具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学的采购不仅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且也是产品质 量的保证;另一方面,合理采购能保证经营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控制,从而以有限 的资金有效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全球经济运行方式和流通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采购模式也随之不断发展。 供应链中各制造商通过外购、 外包等采购方式从众多供应商中获取生产原料和生 产信息,采购已经从单个企业的采购发展到了供应链上的采购。在供应链中,采 购使供应链各节点间的联系和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对于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提 高供应链竞争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强企业采购活动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采购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企业在 采购方式上一直延用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依该采购方式,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 要进行多次询价、 报价和还价谈判, 直至双方协定一个相互满意的价格完成交易。 分析该采购方式可以发现以下缺陷:采购效率低,供应商的真实成本很难发现, 谈判难度大等特点。 为了避免传统谈判采购方式的种种弊端,我国推行实施招标采购模式,并于 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采购法 1,明确规定将响应招标文件 1李兆亮、 伊贻林, 担保机制对最低价中标模式矫正作用的探讨,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第 3 期, 第 76-78 页。 2 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最低报价作为中标单位,在法律上明确了最低价中标, 开始与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方法接轨。 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与国际通行的最低中标 略有不同的是, 评审出的最低中标价格不能低于投标企业的成本, 否则不能中标。 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比,最低价中标法招标采购方式优点:招标范围广泛;采购 成本降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购效率提高;采购周期缩短;招 标采购机制能够激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从而导致供应商之间不易串谋,形 成价格同盟。 采购品成本对于采购企业虽然有着重要影响, 但同时不能忽略的另一个重要 因素是采购品的质量问题。对于采购企业而言,采购品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发 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因此,采购企业关注于采购品成本的同时,还需要对采购 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采购品质量的有效管理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的经济模型中, 采购商在采购产品之前,最想了解的是产品的质量情况。如果产品交易是重复出 现的,采购商往往根据以前的经验来进行判断。采购商希望采购到满意质量水平 的产品,而供应商提供高质量水平的产品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这便构成了供应 商和采购商之间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矛盾。 产品的采购阶段是采购商和供应商相互对策和双向选择的过程。 一方面采购 者要要综合考虑投标方的资质、业绩、报价等因素选择供应商;另一方面,供应商 也存在对采购者的选择问题,希望选择信誉高、有资金实力、手续齐全的采购者。 在这种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在:(1)采 购者更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但对供应商的信息了解较少,如供应商的能力、素 质、技术、装备、管理、服务等信息,这样采购者就属于信息的劣势方,供应商 是信息的优势方; (2)采购商对自身的能力了解较多,而对采购者的详细经营意 图、 财务支付能力等信息了解较少,反过来供应商成为信息的劣势方,而且采购者 成为信息的优势方。 在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场中,为了掌握对方的信息,双方都会付 出成本进行信息的搜寻和分析,进行讨价还价和对策,在不断的对策中达到均衡 而达成协议。一方面,供应商为了使采购者了解自己的技术、质量能力及信誉等, 需要通过广告、质量认证等各种方式,将自己在营造方面的能力及信誉等信息传 递给采购商。 另一方面,采购者为了选择供应商,也需要调查、 了解和评价供应商。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采购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怎样对供应商实 施质量管理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供应商实施质量管理也的确存在着困难, 比如供应商不配合,对于供应商进行管理的能力有限等。在这种情况下,采购者 可以采取对于供应商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的方法来提高供应产品的质量。 这种支 持不仅能够提高供应商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双方的合作交流。 3 一般情况下,采购企业都将质量标准纳入自己选择和监督的体系,有的还对 潜在的供应商也提出了质量要求, 以此来保证与自己合作的所有供应商都具有相 应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成为采购者的供应商需要能 够通过基本的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益 重要,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科学有效的采购方式 将会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同时,企业的采购品质量也是企业采购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采购品 的质量同样也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降低采购中采购品的成本,同 时又能得到较高质量的采购品,是企业追求的两个重要目标。 1.1.2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在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采购法 ,明确规定将响应 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最低报价作为中标单位, 在法律上明确了最低 价中标,开始与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方法接轨。当前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我国大多 数企业都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来实施采购行为。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比,最低 价中标法招标采购方式优点在于:招标范围广泛;采购成本降低,节省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采购效率提高;采购周期缩短;招标采购机制能够激发供应 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从而导致供应商之间不易串谋,形成价格同盟。 本文中研究的一个目的是, 我们将在理论上证明招标采购相对于传统的谈判 采购而言是如何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 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招标采 购的本质特征,理解招标采购的作用机理。对于企业而言,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将会对于从事实际采购的工作人员起到有益的指导做用。 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对于采购品质量控制构成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供应商 是产品的生产者, 因此产品质量的好坏、 高低与否, 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供应商。 供应商在生产中对于产品生产的责任心, 对于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努力都对产品的 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不能否认采购企业对于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和服 务方面的支持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毕竟从事产品实 际生产活动的参与者只能是供应商。 因此从产品的生产活动只能由供应商执行完 成的角度看,产品质量的决定者是供应商。供应商在生产中,投入的责任心和为 生产而投入的努力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高低。 供应商在生产中从事的活动和付出努力的大小, 采购者通常是难以观察和测 量的,即使采购者通过观察,能够获取此方面的信息,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 更进一步说,即使能够获取比较完整的信息,采购者可能为此须支付相当高昂的 监督成本。因此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供应商处于信息优势,采购企业处于信息劣 4 势。 那么如何激励供应商在生产中为了采购者的利益而付出努力和采取合适的行 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采购企业的要求, 或保证基本质量要求满足的前提下进一步 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采购企业处于信息 劣势的情况下, 通过向供应商提供适当的质量控制契约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供应 商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2 研究内容 1.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 (1) 企业的采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拟从信息非对称的角度出发,以博 弈论和拍卖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理论上探讨在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不对称时, 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和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这两种不同的采购方式可能导致的均 衡定价。即信息不对称但又处于均衡状态下时,采用谈判采购和招标采购方式时 的采购价格会有怎样的不同。同时指出两不同采购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2) 本文在研究中,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将享有信息优势的供应商称为代理 人,处于信息劣势的采购企业称为委托人。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双方都能够 意识到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必然在他们的交易中表现出来。本文研究不对称信息 条件下的质量控制,主要考虑供应商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指的是 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签订契约之后,由于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行为,或观察成 本过高,代理人采取不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我们在一定 的假设前提的约束下,提出适当的契约设计,约束供应商的行为,激励供应商努 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论文结构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论文结构 本文写作的逻辑结构,将根据企业采购的时间流程,从理论上重点解决企业 采购中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通过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商的问题。 通过公开的投标招标活动,采购企业选择生产成本较低的供应商,作为采购 品的提供者。 其次,我们主要解决的是质量控制契约的设计问题。 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企业选择到生产成本较低的供应商,作为采购品的提供 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采购活动的结束。实际上,大多数供应商是在中标成为采 购企业的采购品提供者后,才具体进行采购品的生产活动。因此投标过程中,对 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资格审查时, 采购企业向参与投标的供应商量往往只规定一 个统一的基本的质量标准要求。 由于采购品的质量对于采购企业的重要性,因此在确定了合适的供应商后, 采购企业还有必要与供应商企业签订质量控制契约, 在保证采购品质量达到采购 5 的基本质量要求的同时,激励供应商为进一步提高采购品的质量而努力。 以采购的时序顺序,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1 企业采购中的三阶段博弈的序贯 采购的第一阶段,邀请投标;第二阶段,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招标采购确定 合适的供应商;第三阶段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企业签订质量控制契约。 本文将通过以下结构安排解决上述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章:绪论。 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围绕本文的中心问题,论述不对称信息及其对企业采购的影响。 第三章: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通过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商的问题。 以博弈论和拍卖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从理论上探讨在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不 对称时,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和公开招标采购方式,这两种不同的采购方式可能 导致的均衡定价,并指出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优缺点。 第四章:我们主要解决的是质量控制契约的设计问题。 文中主要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控制, 考虑供应商隐藏行为的道德风 险情况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一定的假设前提的约束下,提出适当的契约设 计,约束供应商的行为,激励供应商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五章:研究总结、回顾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和拍卖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模型,对于拟研究的问 题作定量分析,争取在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对于企业的实践有所指导、帮助。 技术路径: 本文拟采用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方法建模解决问题” 的研究思路。具体研究路径如下图: 6 图 1.2 技术路径图 7 第 2 章 信息不对称及其对企业采购的影响 第 2 章 信息不对称及其对企业采购的影响 在企业采购中,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般说来采 购企业处于信息的劣势, 供应商无论是对于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还是成本方面都 享有信息优势。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给企业的采购带来了困难,同 时对于采购活动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格外重要。 理解信息不对称的实质和内涵 对于采购活动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2.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2.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 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 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 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 2。该理论认为:市场中 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 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 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 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 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 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 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 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 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2.1.1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的基本内容 2.1.1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用来说明在不完全 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 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 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 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重要的 一条就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实际上人们早就知道,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 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 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从而引发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 心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 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得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 2spence.m,“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7,pp355-374, 1974;stiglitz.j.and 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pp393-410,1981;akerlof.g,“the marker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pp488-500,1970 8 行为。 道德风险是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 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增加了交 易的风险性和交易成本。 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适用的,也正是因为信息是不对称分 布的,人们才会从事各种信息的收集、服务、生产和消费。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标准模型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标准模型 信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各方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 害,为减少或避免这类行为的发生或者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 效率,经济学家为此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型。 当前理论界研究解决市场交易参与者的道德风险问题时常用的工具是委托 代理理论。从本质上讲,委托代理理论是不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他研究的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最优的交易契约, 其所有的结论均来自正式的数学 模型。具体的说,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人) 根据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在这一契约中,能主动的设计契约的人称为委托人,它往往是信息匮乏者,即不 知情者。而被动的接受契约的一方被称之为代理人,它往往是知情者,即拥有私 人信息的一方。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双 方都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 3: (1)委托人对随机的产 出没有直接贡献; (2)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可以通过使代理人承担完全风 险的方法达到最优激励的结果。这两个基本观点的通俗含义是:代理人必须承担 一定的风险否则委托人的利益不可能达到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用以表述存在道德风险和代理人预算约束的委托代理 问题。委托人想让一个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 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活动,能观测的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是由代理人的行动 和外部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 托人的问题是如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奖惩代理人, 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有利 的行动。其“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 4表述的模型是: , ( ) max( ) ( , , ) a s x vs xf xa dx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6 年,第 216-217 页。 4 mirrlees,“notes on welfare economics,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in essays on economics behavior under uncertainty ,edited by michael balch ,daniel mcfadden and shif-yen wu.amsterdam:north-holland,1974; holmstrom,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pp74-79,1979 9 . .st ( ( ) ( , , )( )u s xf xa dxc au ( ( ) ( , , )( )( ( ) ( , ,)( )u s xf xa dxc au s xf xa dxc a aa 其中,u,v分别是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a是代理人选择的行动, , x分别表示事前来看是不确定的但事后可观测的结果和产出,( , , )f xa是相应 的概率密度函数,c是代理人的行动成本,u是代理人的保留效用。模型中的第 一个约束叫做参与约束,即代理人从接受合约中得到的期望效用 不能小于不接 受合约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 模型中的第二个约束条件叫做代理人的激励相容 约束,即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动,aa是使代理人可以选择的 任何行动, 那么只有当代理人选择a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选择a时得到的期望效用, 代 理人才会选择行动a。如果假定产出事前难以观测,且具有不确定性,而事后是 可观测变量,并且只有产出事后是可观测的,即=x,则上述规划的模型可简 化为: , ( ) max( ) ( , ) a s vsfa d . .st ( ( ) ( , )( )u sfa dc au ( ( ) ( , )( )( ( ) ( ,)( )u sfa dc au sfa dc a aa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中可以看出, 该理论是以假设双方均为理性人为基础 前提的。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双方之间发生利益 偏离和冲突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信息缺乏, 谋取私利而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 的行动,因此委托人有必要选择一个对于双方来说都比较好的契约,满足代理人 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委托代理问题按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 间可以分为两类 5: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是 指:签订契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隐藏私人信息,包括逆向选择模型、信 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但 是签约后由于代理人隐藏信息或行动,造成的签约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包括隐 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和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供应商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因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 要因素在于供应商在生产过程是否投入更大的努力。 因此我们试图利用委托代理 论的框架研究如何防范供应商生产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评述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评述 5 rasmusen ,eric, “game and information:an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chapter 7,campridge:blackwell publisher,1994. 10 (1)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可能造成信息占有优势一方会做出“败 德行为”和信息占有劣势一方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这两种的直接后果是 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误导了市场信息,造成市场失灵。因此,必须设计最优的 市场体制方案来防止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市场失灵”,这一理论不仅为洞察 市场经济的运行拓宽了理论视角,而且也为转型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体制设 计和政策选择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2)信息不对称理论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 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于人们心理活动的 “屏蔽性” 造成的。 因此, 交易双方实际是在进行心理上的博弈,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进行较量,而这种较 量本身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因此,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 对博弈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信息不对称理论促使了人们对信息的重新认识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收益就是劳动成果或产出,然而人们很少想到信息不对称 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就是意味着一项收益。 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人 们在决策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减少必须花费经济成本。因 此,这种经济成本的减少也就是增加了收益,这也是信息就是财富的又一有力证 据。 另外,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因为交易中存在信息 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对话,相互传递信息,交易双 方才能取得交易的成功,从而自由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防止出现市场失 灵。 2.2 企业采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分析 2.2 企业采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分析 信息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信息是不对称分布的,人类才会从事各种信息的收集,交流活动,开展 信息服务,进行信息的生产、消费。所有信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信息的不 对称,使各方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分布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正在深深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每个方面 和改变着许多重要的市场概念,信息不对称理论同样对企业的采购产生了重大影 响。 我国目前采购的法定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 源采购、询价采购形式,其中,以公开招标为最主要的方式:采购主体按照法定 程序,公开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根据一定标准 从中择优确定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企业采购合同。然而在采购中,采购主体和 供应商之间对于采购信息的占有程度相差悬殊。 2.2.1 企业招标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因的分析 2.2.1 企业招标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因的分析 11 招标阶段是采购企业和供应商相互对策和双向选择的过程。 采购企业要综合 考虑投标方(供应商)的资质、业绩、报价等因素选择供应商,此过程中双方存在 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供应商也存在对采购企业的选择问题,希望选择信誉高、有 资金实力、手续齐全的采购企业。在这种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双方所拥有的信息 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在:采购企业更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但对参与投标的供应 商的信息了解较少,如供应商的能力、素质、技术、装备、管理、服务等信息, 这样采购企业就属于信息的劣势方,而供应商是信息的优势方;另一方面,供应 商对自身的能力了解较多,但是对于对采购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等信息了解较少, 反过来供应商成为信息的劣势方,而采购企业成为信息的优势方。 在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场中,为了掌握对方的信息,双方都会付出成本进行信 息的搜寻和分析,进行讨价还价和对策,在不断的对策中达到均衡而达成协议。 虽然采购企业与供应商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处于信息优势,但是 我们认为这种信息优势对于采购活动的影响要低于供应商处于信息优势而对采 购活动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采购企业处于信息劣势 而供应商处于信息优势的情况。 一般而言,处于信息优势的供应商为了使采购企业了解自己的技术、质量能 力及信誉等,需要通过广告、 质量认证等各种方式,将自己提供采购品的能力及信 誉等信息传递给采购企业。另一方面,采购企业为了选择供应商,也需要调查、了 解和评价供应商。 在实际采购中,采购企业常应用的方式之一是:最低价招标采购方式。采用 此采购方式,对采购品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将成为中标者,按其报价向采购企业索 取支付,并负责向采购企业提供采购品。 这种采购方式是处于信息劣势的采购企业缓解信息劣势给其带来的经济利 益损害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及其它采购方式,招标采购有其 突出的优点。这也是为什么招标采购方式成为最主要的采购方式的原因。但是对 于招标采购方式的作用机理,是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 目的之一。为了比较说明这种采购方式的优点,我们将此采购方式与传统的谈判 采购方式在理论分析中对比。 2.2.2 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 2.2.2 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 当采购企业通过招标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了采购合同之后,同样存 在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虽然企业通过招标能够以较低价格买到所需采购品, 并且通过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企业的要求。但是更多的一种情况是: 众多的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并没有在投标时即完成采购企业所需采购品的生产。 更 12 多的情况表现为: 供应商企业中标后, 根据采购企业的要求, 才进行产品的生产。 这时采购产品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于采购企业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应商比采购企业更了解自己的生产行为,如使用人员的素质、材料的质量、 生产方法与技术等。 采购企业不可能完全掌握供应商是否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 生产,是否有偷工减料行为和“偷懒”的行为。这样,采购企业就是信息劣势方, 而供应商就成为信息优势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 求得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质量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企业通过公开 的招标采购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所需采购品的采购成本, 但是对于供应商提供的 产品质量却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 信息不对称对于有效控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 量构成威胁。 在企业采购的招投标过程中,供应商进行投标报价,最低报价者中标。由于 产品质量对于采购企业的重要性, 采购企业通常会要求供应商对于产品的质量做 出承诺。 但是困难之处是: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一般是不能够通过合同保证的, 这是因为,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产品的质量, 最终是外部环境因素和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说 来,供应商在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努力越大,越能保证质量水平的提高,投入的努 力程度越低,产品的质量越是得不到保证。但是产品质量同时又受到外界随机因 素的干扰,因此高的努力并不必然保证最终会带来的高的产品质量,低的努力也 并不意味着会带来低的产品质量, 这样以来容易引发供应商做出损害采购企业利 益的道德风险行为。 由于供应商在生产中投入努力的不客观测性, 作为产品的需求者采购企 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派出代表进驻企业监督供应商生产,也难以有效的 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较高。此时,为了提高供应商生产过程中投入努力的 积极性,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根据是事后产品的产出质量,签订一个激励合约, 激励供应商的事前努力。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采购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 系,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质上是订立契约的行为。为了确保交易前后双方的利 益均衡,设计一种合理的契约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的重要手 段。 其核心是要建立一种刺激一致性的信息机制,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一致。 采购企业为了使供应商在其不能观察的行为中不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损害自 己的利益,需要设计一种既能达到采购企业目的,供应商又愿意接受的契约。设 计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的激励合同,第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又叫参 与约束,也就是说要使供应商有积极性参与进来。第二个约束条件是激励相约约 13 束,也就是说,要使供应商有积极性按照采购企业的希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努力 工作。 通过签订合约的方式,规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是解决代理人道德风险 行为有效手段之一。在生产运营中,把合约与质量联系起来研究,重点分析合约 中影响质量的参数,并度量这些参数的影响程度。starbird(1994)分析了采购商和 供应商之间关于质量非合作博弈的均衡问题, 并讨论了双方合作程度对产品质量 的影响 6。starbird(2001) 采用期望的质量值和合格率来度量质量,并假定购买商 可以采用质量奖励和质量惩罚对供应商进行激励,提出把质量惩罚、质量奖励和 质量检验作为质量控制合约中最一般的条款, 建立了供应商和购买商期望成本最 小化模型,分析了质量惩罚、质量奖励和质量检验对追求最小化的供应商行为的 影响 7。结果表明,激励供应商达到购买商的质量目标,而实施的质量奖励或质 量惩罚取决于检验方案。reyniers(1992), reyniers 和tapiero (1995a,1995b) 考虑了道德风险环境下的激励合约问题, 分析了影响供应商和购买者签订合约的 外在因素,提出供应商和购买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自的最佳质量决 策。强调了合约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8。 为防范供应商的道德风行为,激励供应商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做出更多的努 力,本文将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不对称信息下采购商的最优 质量契约制定问题。 6starbird s a,“the effect of acceptance sampling and risk aversion on the quality delivered by suppliers”,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vol.45,no.2,pp309-320. 1994. 7starbird s a,“penalties,rewards and inspection:provisions for quality in supply chain contracts”,jouy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52,no.1,pp109-115,2001. 8 reyniers d,“supplier-customer interaction in quality control”,annal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43,no.1,pp307330,1992;reyniers d,tapiero c,“the delivery and control of quality in supplier-producer contracts” , manangement science,1995a;reyniers d,tapiero c,“contract design and the control of quality in a conflictual environmen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vol.82,no.1,pp373-382,1995b. 14 第 3 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谈判采购与最低价招标采购的交易 效率研究 第 3 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谈判采购与最低价招标采购的交易 效率研究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寻找降低成 本的空间,以求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而降低采购成本则 成为企业挖掘潜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对企业采购活动的管理, 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企业的两种采购方式 3.1 企业的两种采购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在采购方式上一直延用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依据该方式, 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要进行多次询价、报价和还价谈判,直至双方协定出一个相 互满意的价格,从而完成交易。分析该采购方式可以发现存在以下缺陷 9:采购 效率低,供应商的真实成本很难发现,谈判难度大等。为避免传统谈判采购方式 的种种弊端,我国推行了招标采购模式,与传统的谈判采购方式相比,最低价中 标法招标采购方式的优点包括 10:招标范围广泛;采购成本降低,节省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采购效率提高;采购周期缩短;而且招标采购机制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