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电视.doc_第1页
讲座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电视.doc_第2页
讲座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电视.doc_第3页
讲座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电视.doc_第4页
讲座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电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与音响技术之一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DTV & 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and Digital Television)第一台B/W TV机自1925年在英国问世至今已有85年。85年来,电视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还在不断地进步。今天电视技术已被广泛使用。电视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增加知识、欣赏文艺体育的重要工具,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新的乐趣和享受,也使人们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前进的步伐。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基本技术。数字电视的问世,预示着视听产品新纪元的开始。近年来,数字电视机不断涌现市场,各种媒体大力宣传DTV、HDTV,加上商业炒作,使人们预感到,数字电视、HDTV时代就已经来临,模拟电视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那末,什么是DTV、DTV有什么优点;为什么需要HDTV,怎样实现HDTV;DTV、HDTV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本讲座我们简要解答这些问题。讲以下四个问题:一、电视技术发展的简单历程。二、DTV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现行模拟电视的缺陷。 2、什么是DTV? 3、DTV的优点。三、HDTV。 1、电视图像清晰度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2、HDTV的主要技术要求。 3、HDTV的发展历程。四、我国DTV&HDTV的发展状况.一、电视技术发展的简单历程。黑白电视出现至今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彩色电视的产生也已度过了57年。几十年来,电视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在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它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讲述。1、从图像的性质方面来讲,是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从光学的角度,表示物体特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表示物体各处黑白程度即亮度的不同。与照相、电影一样,电视也是从黑白电视开始的,第一台黑白电视于1925年在英国问世。28年后,1953年11月在美国建成了第一个彩色电视系统。彩色电视的难点在于,一是要真实地表示物体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颜色;二是必须与黑白电视兼容。彩色电视的实现利用了光学,电子学和人的视觉特性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的模拟电视形成了互相不能兼容的三种制式:NTSC制(正交平衡调幅制),此制式由USA于1953年研制成功。使用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台湾省等,在NTSC制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了二种制式:PAL制(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由原西德于1967年研制成功并使用。使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德,英、意、荷等西欧、北欧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大陆、香港地区等。SECAM制(逐行轮换记忆、调频传色制简称调频制)。由法国研制,1966年开始使用,使用的主要国家有:法、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东欧一些国家。三种制式各有优缺点,并存使用,难以统一。三种制式互不兼容,这是我们在使用电视机和音像制品及其设备时必须注意的。2、从显像器件的不同来看,是从阴极射线管CRT式电视平板电视(液晶电视LCD与等离子体电视PDP)。显示器是电信号光信号的转换器件,对电视图像的质量至关重要。电视传输的是电信号。这种电信号最后要通过显示器转换为光信号,形成图像,才能被人眼感受。显示器件性能对重现电视图像的质量影响很大。现在的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对图像信号的放大、处理已达到很高水平,可以形成高清晰度图像。但这种高清晰图像往往受到显示器件的限制,显示器件成为电视技术的一大“瓶颈”。另外,由于显示器件结构、制造技术复杂,其生产成本较高,占了彩色电视机全部成本的50%以上(平板电视占6070%)。因此,电视技术的发展不可小视显示器件的研制。电视图像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与它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目前使用的电视图像显示器件主要有阴极显像管式(CRT)、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三种。后两种为平板电视。现将这三种显示器件的性能优缺点列表如下:三类不同电视显示器CRT、LCD、PDP性能比较显示器类型主要优点主要缺点发展方向阴极射线管式CRT(Cathode-Ray Tubes)1.亮度、对比度、彩色性能好;2.传统产品,技术成熟,价低;3.图像响应较快(1-5)。(对比度可达5000:1)1.体积大,笨重,屏幕难以做大(38英寸)。2.有电磁幅射,污染环境;3.易受磁场干扰;超薄、宽屏减重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1.平板式,薄而轻;2.图像细腻,静态清晰度高(可达1080/PH电视线),几乎不失真;3.小屏幕耗电少,屏幕尺寸多样化,尤适于小屏幕,如手机、电脑显示;4.无电磁辐射,无闪烁。1.彩色还原性能不理想;对比度不高(最大1000:1),全屏亮度均匀性差;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不能精细调节。2.视角范围小;3.响应速度慢(8);4.价高,大屏幕价昂。1.提高亮度、对比度和色饱和度(色阈范围)2.减小响应时间。提高动态清晰度。3.采用LED背光源。等离子体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s)1.平板式,屏幕尺寸可做到最大到100英寸;2.彩色还原性好,亮度、对比度高(可达4000:1);3.视角宽广;无闪烁。4.响应时间,全屏亮度均匀性优于LCD。1.图像物理分辨力不高,屏幕小时(42英寸)清晰度较差;2.高电压、高电流、耗电多,有电磁干扰;3.图像残像较大,这点不如CRT、LCD。4.价高。提高分辨力;降低功耗。CRT即阴极射线管,通常称为显像管,它的外壳是玻璃制成,内抽成真空,管内有电子枪、荧光屏等。CRT式电视经历了由球面直角平面超平面纯平面的过程。前两种在市场上已淘汰,超平面尚有少量低挡产品,绝大多数为纯平彩色电视。CRT彩电其亮度、对比度、彩色逼真度、动态清晰度都很好,画质超过同尺寸平板电视(显示屏为平面的称为平板电视,如液晶电视、等离子体电视等)。它价廉、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其性价比最高,对于大屏幕(25英寸)彩电,它耗电最少。其放射性危害只要观看距离不要太近(屏高h的4-6倍)即可避免。因此在近几年内仍会占有一定的市场,尤其在我国农村市场还将占相当大的比例。它的发展方向是减小厚度和重量,进一步提高清晰度。现在市场上已有不少超薄式CRT彩电。LCD即液晶显示屏,以LCD作成的彩电称为液晶彩电。它是当前中国彩电市场(特别是城市)的“宠儿”。它的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静态清晰度好,主要缺点是响应速度慢,动态清晰度差;需要背光源(液晶本身不能发光)。LCD彩电由于亮度难以提高,过去屏幕做不大,现在此“瓶颈”已不存在,市场上已有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彩电。在大屏幕领域打破了PDP独霸局面。而且与PDP相比,有不分伯仲之势。LCD的发展主要是减小响应时间,提高动态性能,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代替CCFL(冷阴极荧光管)作背光源,以LED作背光源的LCD彩电简称为LED彩电。关于LED电视:LED的全称为Light-Emitting Devite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液晶本身不会发光,但它能透光,它依靠背光源将光线穿过显示图像。背光源的性能特点自然会影响LCD的性能与特点。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背光源的LCD 电视现在常被简称为LED电视。准确的名称应是“LED背光源液晶电视”它是LED电视中的一枝独秀。LED电视与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以冷阴极荧光管CCFL作背光源的LCD电视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减小能耗40%以上。2、色域增加,由传统LCD的75%100%提升到105%到150%(NTSC标准),彩色更逼真、自然。3、亮度、对比度、动态清晰度提高。4、背光源寿命延长。5、环保、无汞污染。因此以LED作背光源是LCD电视的发展方向,估计两年后会取代现行的CCFL等类LCD电视。LED电视已经上市。LED电视的不足是:随工作时间的增加,LED对不同色彩的衰减不同,需要克服,对散热条件要求苛刻;现在价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这些不足将克服。最近LED电视大跌价,半年不到就降了3000-4000元,售价与半年前的CCFL背光源LCD相当。我国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节能、长寿、高清晰、环保的LED电视将大受欢迎。据估计,2011年LED面板将供过于求。到那时,LED电视机价格还将会大幅降低。日本是LED产业技术的领头羊,韩、台企业量产实力已超过日本,对市场供需起着决定作用。我国大陆尚缺高端核心技术,目前以封装LED芯片为主,所以要抓紧研制,立即赶超。PDP即等离子体显示屏,以PDP为显示屏的电视为等离子体电视。PDP可自身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它的亮度及其均匀性、对比度、动态图像清晰度都优于LCD,有利于保护视力;它能直接接收数字信号,显示之前无需D/A转换。它的缺点是:由于PDP的像素体较大,其分辨率较差,小屏幕(42英寸),难以达到高清晰度要求。但大屏幕(42英寸)性价比优于LCD。我国彩电企业只有长虹公司生产PDP彩电。因此市场上PDP品种、数量都不多,销售商还有意贬低PDP,误导消费者。最近有报道,PDP推出了发光效率比2007年提高4倍的低能耗产品,实现了与LED液晶电视同等的省电效果。相对于LCD,PDP在3D电视上优势明显。PDP在技术上、大屏幕的画质、价格优势都超过LCD,但由于PDP推广初期,几大厂商技术封锁,使得支持者越来越少,缺乏竞争力,加上LCD销售商有意贬低PDP,误导消费者,使电视市场向LCD倾斜,在中国尤其突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更先进的平板电视显示器件不断涌现。一种是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Surface Electro-emissinom Display),它具有CRT的一切优点,又具有上述两种平板显示器的优点,轻而薄,画面无几何失真;不需电子扫描,视角范围大;低电压、无辐射,低能耗,对比度高,性价比高。其样品已在日本面市。另一种是有机材料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这是一种主动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它具有能耗低、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视角、快响应、宽温度范围以及工艺简单,成本低等许多优点,它可以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对显示设备更高性能和更大容量的要求。用它可以制成光电耦合器件,用于光通信;可制成可折叠式电子报纸;可制作平板电视等等。因此,OLED将成为平板显示器的最有力的竞争者,但目前,技术尚待完善,材料发光效率、寿命、色纯度、稳定性还不够高,屏幕还难以做大,在小屏幕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已获得应用。可喜的是,我国的虹视公司已于2008年4月28日在成都动工兴建了首条OLED显示屏生产线。含有110多项自已的专利技术,江苏昆山也在建设由清华大学设计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OLED生产线;广东已建或在建共有5条生产线。三星公司已推出27”、31”OLED高清电视机产品,其厚度、重量大大下降,(11”只有3mm厚),但价格高得一般人难以接受。3、从信号处理方式看,电视技术是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发展。现行模拟电视存在一系列缺陷。DTV相对于模拟电视具有许多优点。因此DTV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二数字电视电视技术发展的方向。模拟电视必将被DTV取代。这是因为模拟电视有许多的缺陷,而DTV能克服这些缺陷,相比较而言,DTV优越于模拟电视。1、现行模拟电视的缺陷所谓模拟电视就是用模拟信号对电视信号进行处理,传输和接收的电视系统与设备。模拟信号就是用模拟量表示的信号。在时间上,数值上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叫模拟量。在黑白电视上,我们用电压这个物理量模拟电视图像信号黑白亮度的变化。模拟电视由于它的信号特点,电视图像形成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原因,存在以下缺陷:(1)图像清晰度差,即分解力低。一幅图像是由许多的像点所构成的,这些像点称为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一幅黑白电视图像像素最多只有约50万个, 不到HDTV的1/4。画面像素少,不能很好表现图像的细节,因此清晰度差。(2)亮度(Y)与色度(C)信号串扰,使彩色失真,这是因为模拟信号不能将Y、C彻底分离,又在同一带宽内传输和接收,造成相互干扰。(3)模拟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使信噪比S/N低。(4)图像闪烁,有行蠕动现像,这是由于场、行扫描频率太低和隔行扫描而产生的由于模拟电视存在上述诸多缺陷,人们就要寻求解决的途径。这个途径就在于DTV。2、什么叫数字电视?在时间上,数值上离散性的量叫数字量,表示数字量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电视信号的放大、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全部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叫数字电视。具体地说,数字电视系统包括数字节目源和数字电视接收机两部分。拍摄信号的放大、编辑、制作、播出、传输等电视信号的处理都使用数字技术的信号源叫数字电视源或数字节目源。能直接接收数字节目源且其图像、声音信号处理都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接收机称为数字电视接收机。可见,真正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必须具备二方面:一是能直接接收数字节目源,二是图像声音信号的处理都采用数字技术(信号)。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数字电视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数字节目源极少,模拟电视信号源是主流。因此,现阶段的数字电视机必须能兼容接收模拟电视信号。而模拟电视机只要增加一个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STB(Set-Top-Box)就可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根据上述关于DTV机的定义,现在市场上众多自称为数字电视机的大多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机。这些所谓的数字电视机只不过是在模拟电视的电路中采用了一些数字处理技术,如总线控制技术,数字疏状滤波器技术,画中画技术,丽音技术,图文电视技术等等。真正的数字电视机必须完全符合DTV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现在市场上这样的电视机还不多。前两年,商界把经过某些数字化处理的电视机称为“数码电视”(与数字电视有一字之差,但英文中“数字”与“数码”同为“Digital”,并无区别)。商界这种称法有混淆视听、哗众取宠之嫌,消费者不能盲从。数字电视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3 数字电视的优点DTV克服了模拟电视的诸多缺陷,具有模拟电视不可比拟的优点:(1)图像信号的高,画面干净,清晰度提高,抗干扰能力强。(2)可以避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用数字疏状滤波器等技术使Y-C信号很好分离,消除Y-C串扰,色纯度高,艳丽逼真。(3)数字信号稳定可靠,易于实现存贮、计算机处理、网络传输和特技处理,容易实现加/解密处理。实现视频点播,利于用户与电视主办者之间的互动。(4)充分利用频道资源,提高频道利用率。如利用数字压缩编码技术,可以在现行模拟电视的同一频带宽度内传输4-6套质量较高的DTV节目;利用场消隐期间传送图文电视,等等。(5)电路易于集成化,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电路工作稳定性,降低故障率。(6)由于是数字信号,易于与计算机、通信、网络融为一体,实现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这就是正在推广的三网融合。关于三网融合三网指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实现三网互联互通,有利于信息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拉动国内消费,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用户而言,三网融合有以下优点:1.简化终端设备,节约开支,看电视、打电话、上网只需一套设备即可实现;广播电视、通信、因特网三家竞争,必然会降价,且改善服务。2.打破了垄断,用户选择权多了。3.减少了麻烦,电话费、有线电视费、上网费、手机费可以在一家搞定。4.看电视也可以互动,增加了主动性,因此,三网融合是利国利民之事,因而是必然趋势。今年6月,国家已确定京、沪、深等城市和长株潭地区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长株潭计划于2011年6月完成10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机顶盒双向升级,这些用户将享受到三网融合的成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DTV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 :1).由于数字信号要对获取的模拟信号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此过程会造成信号的损伤和误差。2).在节目制作和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延迟。不过,有些损伤可以通过一些补偿措施削弱其影响,且很少影响图像的最终质量。其缺陷与DTV所带来的好处比较要小得多。由于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巨大优越性,因此我们要加速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从而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广播电视接收设备是普及率最高的信息工具和最好的信息载体。它的数字化将使目前我国数亿台电视机成为一个集公共广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终端。因此,广电的数字化,意味着家庭进入了数字化。而家庭数字化是城市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其次,广电数字化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娱乐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天,我们已经尝到数字电视的甜头。例如:(1)由于采用数字化编码压缩技术进行卫星电视转发,大大提高了卫星电视转发器的利用率,使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各套节目和各省市电视节目都能实现卫星转发,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覆盖率,实现了村村通TV广播,也使有线电视用户可以接收数十套以至上百套TV节目。(2)低廉的数字电视家电产品如VCD、DVD、数字磁带录相机、数码相机DC和数码摄像机DV等迅速进入百姓家庭。由于DTV具有模拟TV难以实现的许多优点,所以今天全球度卷着DTV浪潮。人们说,DTV是TV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是符合实际的。毫无疑问,DTV是TV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DTV的实现,将使TV技术进入崭新的时代。4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取样、量化、编码的过程。用摄像机获取的电视图像是模拟信号,要将它转换为数字信号同样要经过以上三个过程。根据电视信号的特点,其数字化的方式有两种,即复合编码方式与分量编码方式。前者是将彩色电视信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而后者是对Y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别进行取样、量化与编码。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不同,取样、量化、编码的参数也不一样。例如,对复合编码方式,其取样频率对PAL制为:对于量化,重要的是选取量化比特数。为了使量化后的信号具有足够的,应尽量减小量化误差,即尽量增加量化比特数(量化级数)。在TV信号的A/D转换中,如果要保证实际图像的量化,则量化比特数最少为。在某些要求较高情况,需要取或更高。量化比特数也不能取得太高,否则,量化后的数码率太大,会给后续信号的处理、传输和存贮带来更大的困难。经过取样、量化后则可以进行编码,即用一种二进制码将量化后的取样值变成用一系列由“0”、“1”组成的数字信号。5 数字电视信号的压缩我们将模拟电视信号经过取样、量化、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还必须经过多种处理才能进行传输、记录等等。这种处理最重要的是对信号进行码率压缩以提高传输效率的信源编码和对信号进行误码控制以提高传输可靠性的信道编码。码率压缩的目的一是为减小传输信号所需的带宽,以便能在现有的电视频带中传输;二是为了减小数据量,以提高存贮载体(如光盘、电脑中的硬盘等)的利用率。DTV信号的压缩过程实际上是删除图像中那些与信息无关或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的部分,即冗余部分。根据电视图像的特点和人眼的视觉特性,确实存在这样的冗余。这就为压缩提供了可能。图像压缩标准,对于活动图像有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此外还有H.261、H.262、H.263、H.264以及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各种标准的用途不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是MPEG-2。6 DTV标准数字电视标准是指数字电视采用的音、视频采样、压缩格式、传输方式和服务信息格式等的规定。它包括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及地面无线传输三种方式。其中以地面无线传输最为复杂。现有四种:美国ATSC标准(ATSC: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其成员有美国、阿根廷、法国、韩国等。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标准,它支持室内接收、移动接收等需求,包括4个系统。使用该标准有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遍及世界各地。日本的ISDB(综合服务数字广播)。中国标准。三 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现行模拟电视的显著缺陷是图像清晰度差,远不如电影。随着电视的普及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现行模拟电视所提供的图像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开始了新一代电视的研究,产生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1、 HDTV的发展简史HDTV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模拟式HDTV与数字式HDTV两个阶段。模拟式HDTV的研究源于日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日本就看手从传统的模拟电视方式探求实现HDTV。从1983年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于1987年形成了自己的HDTV系统MUSE制HDTV,并试播成功,此时,日本企图以自己的这一标准作为全世界统一的HDTV标准而称霸世界。此举受到美国和欧洲的强力抵制而未得逞。此后,美国和欧洲都加紧了对HDTV的研究,美国摒弃了传统的模拟电视方式,一开始就从数字信号入手,很快成了HDTV领域的领头羊,并形成了自己的DTV标准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曾用HDTV进行了实况转播。现在,大多数地面电视台已开播数字频道,覆盖率已达99.7%的家庭,从2007年1月起,所有在美国销售的带模拟接收器的电视机都必须内置数字接收器。到2009年2月18日之前,全面停止模拟电视信号广播,全国电视实现数字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欧洲也加紧了对DTV的研究。欧洲放弃了属于模拟电视的HD-MAC制,制订了DTV标准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标准。英、法、德于2004年1月开播了HDTV,并创办了HDTV论坛。数字卫星电视已于1996年开播。英国的DTV覆盖率已超过75%,计划于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广播。德国将于2016年、意大利将于2020年停播模拟电视。日本当然不甘落后,很快扬弃了模拟式HDTV,制订了全数字式电视广播方案和标准ISDB,并将于2012年关闭模拟电视。韩国于2005年全国开播DTV地面广播,计划于2010年结束模拟信号的传输。从以上所述的HDTV发展过程可知,实现HDTVR的正确途径是走数字化的道路。2、电视图像清晰度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通俗地说,电视图像清晰度是表现图象细节的能力,清晰度是人对电视图像的主观印象,是定性的说法,其客观度量的技术参数叫分解力。电视图像的分解力有水平分解力与垂直分解力两方面,由于人眼对水平方向图像清晰度比较敏感,因而电视清晰度通常用水平分解力表示。电视图像的水平分解力通常用一个画面高度(PH)内能分解的黑白相间的垂直线的数目来表示,记作TVL/PH。TVL的数目越大,清晰度越高。现在,对电视机图象清晰度常常用分辨率表示。 分辨率就是一幅图象的像素数。在技术说明书上常有以下文字:19201080i/50HZ 有时简写为1080i19201080P/60HZ 有时简写为1080P1280720P/60HZ 有时简写为720P以上文字的意义i-表示隔行扫描;P-表示逐行扫描。1920(1280)表示一行图象有1920(1280)个像素;1080(720)表示一列图像有1080(720)个像素;对应的一幅图像像素共有19201080(1280720)个。50HZ(60HZ)表示场扫描频率。3、数字HDTV系统的技术参数HDTV的主要特点从概念上讲就是具有很高的图像清晰度。在技术上,它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已归入ITV)将HDTV的要求定性描述为:“HDTV系统的设计要求是使观看者在图像高度的大约3倍(3H)距离处观看图像细节时,能达到或接近具有正常视觉的观看者观看原始景像的感觉。”HDTV在图像色彩、声音等方面都要比普通电视有明显的改善。我国现行模拟电视、HDTV的演播室制作与交换节目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我国的DTV、HDTV系统标准尚未见正式公布。表中所列的HDTV部分参数仅指演播室制作与交换节目所用。我国模拟电视、HDTV(演播室制作与节目交换)部分参数由下表数据可见:参 数模拟电视HDTV画面宽高比4:316:9帧 频2525隔行扫描比2:12:1行 频1562528125每帧总行数6251125每行有效像素7671920分解力(理论值)575TVL/PH1080 TVL/PH(1)HDTV的图像清晰度确实比模拟电视高得多,可以对比之:a.从像素数说明:普通模拟电视一幅图像的像素数(又称为物理分辨率)为:76757544万.HDTV一幅图像的像素数为:19201080207万HDTV的像素是模拟电视的4倍以上。 b.从分解力来看分解力是表示电视图像清晰度的一个定量参数。按照图像清晰度,电视可以分为三类:LDTV、SDTV和HDTV。LDTV:低清晰度电视,分解力250线,家用磁带录像机VHS型和VCD达到的参数。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分解力500线,DVD提供的图像可以达此值。现行模拟彩色电视分解力理论值为575TVL/PH。实际只有450线左右。HDTV:高清晰度电视,分解力720线,我国HDTV显示格式为:19201080(意义为隔行扫描,场频为50。每行有效像素为1920,每帧有效行为1080。每帧图像总像素为19201080)。美国的HDTV显示格式有19201080和1280720两种。要使图像的水平分解力在720TVL/PH以上,其显示器的物理分辨率通常达到1366768。对PDP电视,只有屏幕尺寸在50英寸以上的产品,才能满足要求。LCD电视在32英寸以上通常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对CRT电视,我国标准规定只要达到620线即可称为HDTV。目前只有极少数精品可以达到此要求。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必须经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或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机构的认证,并加贴CQC高清认证标志(CESI)。这是购买数字高清彩电必须注意的!(2)画面宽高比。HDTV为16:9,而不是现行模拟电视的4:3。这是因为16:9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因而使电视画面更逼真、自然,视野更宽阔。不过,由于现在的电视信号源的宽高比仍是4:3,用16:9的电视机收看4:3的电视节目,并不真实,反而有失真之感。因此,16:9的彩色电要真正体现其宽高比的优越性,要等到播放符合HDTV标准的电视节目源以后。我国发展数字电视的计划规定,将于2015年淘汰模拟电视。要达到HDTV的技术要求,只有DTV才能实现,模拟电视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可以断定:HDTV一定是DTV,而DTV不一定是HDTV!所以市场上常常把HDTV说成是“数字高清”。收看真正的HDTV须具备三个条件:1.HDTV节目; 2.HDTV接收机和机顶盒; 3.HDTV传输网络。4、 数字高清电视选购参考准则以下几条基本准则,可供选购电视时参考。(1)根据视听室(一般家庭用户为客厅)面积大小选择屏幕尺寸的大小,观看电视的适当距离为电视机屏幕对角线尺寸的3-4倍。因此座位距电视1.5米左右时,选20-23英寸;座位距电视2.0米左右时,选27-30英寸;座位距电视3.0米左右时,选32-37英寸;座位距电视3米时,选42英寸以上机型。对于显示器的选择,按照各种显示器件的性能和价格等因素,以下意见为多数人的共识。50英寸以上选背投或PDP;40-50英寸选PDP或LCD;30-40英寸选LCD;30英寸选CRT或LCD。(2)选择图像分辨率高、画面稳定的产品。电视图像的分辨率与分解力一样,可以表征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分解力)愈高,则图像愈清晰。当帧频相同时,逐行扫描要比隔行扫描的图像更稳定。数字高清电视有三种规格:19201080、19201080、1280720(通常分别用1080、1080和720表示)三种规格。显然以第一种即19201080最好,720次之。1080与720比较,虽然前者的一帧图像的像素要比后者多,但前者是隔行扫描,即1080线是通过两次扫描完成的,每场扫描数只有一半(1080/2=540线),这就像百叶窗,每场显示的不是完整的一帧图像,两场扫描才构成一帧完整的图像,在显示精细画面时存在轻微的闪烁现象。而720是逐行扫描,每次扫描线为720线,可一次扫描显示一幅完整的画面,画面稳定性要优于1080。两者孰优孰劣,一比较就清楚了。根据最近公布的我国数字高清电视标准,CRT电视机的分解力必须620线,其它显示器件的电视机分解力必须720线才能算高清电视机。根据此标准,CRT电视只有少数精品达到要求;90%以上的PDP达不到要求;LCD基本都能达到要求。40-50英寸的大屏幕平板电视,LCD也多了,但价比同尺寸的PDP贵。是选LCD还是PDP,则决定于各人喜好与财力:如果偏好高分辨率、更细腻的画面,而对动态要求不高,经济又宽裕,则选LCD;否则,强调画面的层次感,要求画面的亮丽,则选择PDP。无论LCD或PDP,必须注重显示屏的质量和先进性。(3)信号源输入接口种类越多越好。现在的电视机信号源输入接口种类有:射频(RF)、音视频或称复合视频(AV),亮色分量(YCrCb)、计算机(VGA)、U盘(USB)高清多媒体输入(HDMI)等多种。如果这些接口都有,则能接入以上各种与之对应的信号源。4伴音输出功率大一些为好,这样更能保证电视机的伴音效果,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5、 我国数字电视与HDTV的现状与前景我国的电视技术在改革开放以前,尤其在“文革”期间,发展非常缓慢。电视技术真正获得迅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1980年之后,我们从城市居民购买电视机的情况可以感受到我国电视技术发展的步伐:1981-1985年:主要是B/W电视;1986-1990年:主要是14”-20”圆角球面彩电;1991-1995年:主要是21”FS(直角平面)彩电;1996-1999年:25”以上的大屏幕彩电渐成主流;2000-2006年:25”以上的大屏幕超平、纯平、背投彩电为主,数字化处理彩电、LCD、PVP开始进入家庭。2007-现在:数字化高清CRT、LCD、PDP彩电销量在城市超过普通CRT彩电。我国TV技术的发展走了一条“引进、消化、改造、创新”的成功之道,用15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40年的历程。TV工业成为电子工业的一支鲜花,带动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在电子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全国彩电最大生产基地,彩电业在全球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年产彩电能力超过9000万台,年产量在8400-8800万台,占全球需求量的44%(其中平板电视今年产量可达4000万台,占全球需求量的40%)。彩电外销超过内销,以致美、欧对我国彩电提出了反倾销。我国已形成一批品牌企业,如长虹、创维、TCL、康佳、海信、海尔、厦华、上广电等,其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竞争力。我国一些企业已在国外设厂生产、直销,一些大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我国是彩电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这是因为我国的彩电先进技术尚不如发达国家,其高、精、尘产品仍是洋货;我国的整机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模拟彩电技术方面,可以说没有一项我们自己的技术制高点;机芯基本上是沿用国外的;一些专用集成电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依赖进口,成为国内彩电向高水平发展的“瓶颈”。在平板电视方面,总的技术水平不先进,例如液晶屏的生产,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已大批量生产第八代产品,第十一代也已问世。而我国还只有第五代生产线,第六代计划于本月投产,上马第八代生产线。PDP显示屏只有长虹公司一条生产线投产。由于缺乏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我国每年生产与出口彩电要付出巨额专利费(例如出口至美国的彩电,每台要付20-30美元的专利费)。因此,我国彩电现在竞争的焦点不应该是价格战,而应该是技术战。这一点已为彩电业有识人士明了,并已采取措施追赶,近来不断推出新品,抢占技术制高点。在DTV的发展上,我国的TV技术领域的精英们不甘心在新的机遇面前再度落后,受制于人!我国的数字式HDTV几乎与日本等国同时起步。我国接受了日本的教训,从DTV开始研发展HDTV。“八五”开始,就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跟踪美国DTV技术,进行有关数据压缩、传输方面的研发工作。在1996年,引进了美国的技术设备,使几十套电视节目通过卫星转发,使我国在码率压缩技术的使用方面处于世界前列。1998年9月,我国自己的数字式HDTV功能样机系统在中央电视台试播成功,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