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消费者意识的成熟企业社会责任这一在西方发展 了近一个世纪的理论慢慢开始影响到我国企业和民众但是由于理论在我国发展时 间较短外界环境却要求企业迅速承担起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许多企业只是懵懵懂 懂不知其所以然的被动接受 企业是经济动物这一片面但不乏道理的话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问企业 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什么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获利吗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领域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 绩效的实证研究将会帮助企业明明白白地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决策 本文将会借鉴西方成熟的实证研究方法体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社会 责任与企业收益的实证研究不仅仅理清二者关系同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 体系使结果贴近中国企业实际而不是照搬西方结论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文的探索性 研究吸引更多人士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丰富研究方法体系起到理论指导 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资产回报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 ii abstract with the fast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the mature consumers idea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gins to affect chinese corporations and people which had appeared nearly one century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it seems difficult for them to accept this new concept despite they have to take it on. “company is economic animal” is ex parte, but the corporation managers still want to know why they should take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n? does it impact our profitability? its a pity that therere no right answers to tell them the acu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cfp). our relative academic research always focus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other th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 cannot persuade the corporation to take steps. so its will be meaningful to carry out chines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r and cfp. this article will fully use the wester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be based on the chinese reality. our objects not only include making the relationship clear, but also building up csr index system. we hope that our work can attracts more people to do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sr field.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return on asset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广东商学院广东商学院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广东商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西方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与 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中国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表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两类企业受到国际企 业社会责任影响最大一类是外向型的贸易类企业一类是发展成熟同时积极寻求 海外扩张的企业 自1994年起我国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我国服 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额的16 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1998 年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为3150亿美元我国大陆出口4284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贸 易额的136居世界第一位皮革行业也是我国目前出口的重要行业之一皮革行 业50以上的产品出口其中皮鞋出口占世界皮鞋贸易总量50亿美元的一半我国也 是玩具生产和出口大国现有6500多家企业约1300万从业人员近年来我国成为 国际投资的热点和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并成为令人注目的世界工厂成为 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重要目的国 2000年9月英国市场评价调查国际组织market and opin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对12个欧洲国家的大约12000位消费者进行的民意测试发现70的消费者说当他们购 买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会考虑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20的人说他们愿意为对社 会和环境有好处的产品付更多的钱58的被调查人员强调企业必须对社会问题采取 更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上述出口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难以回避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问 题 早在1994年6月广东深圳发生一起工人宿舍倒塌事故接着广东江门市一鞋厂发生 火灾事故当时国际皮革服装和纺织工人联合会秘书长尼尔克内就专门致函李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2 鹏总理说特别地我们要求你们政府建立相应的监察制度并停止将工人宿舍设 在工厂厂房的做法否则我们将不得不联合所有发达国家对你们的皮革纺织的 出口实行限制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平常收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开展了一次问 卷调查并于4月在泉州举办福建省出口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研讨会在寄回问卷调 查表的500家企业中有185家企业已经初步了解社会责任认证占37(其中37家消息 来源于国外客户)有187家迫切希望参加研讨或接受培训占374有130家企业 拟申请社会责任守则及sa8000认证占26已经有34家企业接受过沃尔玛迪斯尼 德国零售商协会(eva)等国外采购商的社会责任审核占68从上述调查情况看 社会责任认证已经引起了出口企业的关注据了解福建省接受过社会责任审核的企 业呈增加趋势且已经有部分企业的出口受到了社会责任认证的影响如福建漳浦某 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被沃尔玛停止订单限期整顿原因是该公司雇用童工且加班时间 太长违反我国劳动法据了解该公司自今年1月份以来已经3次接受沃尔玛公 司审核其中最后一次沃尔玛委托广州某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仍未获通过 审核费用超过2万美元订单损失很大类似事件在福建已发生数起 沃尔玛先后在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莆田等地设立了30多人的劳工监督部门沃 尔玛家乐福耐克锐步阿迪达斯迪斯尼雅芳通用电气等60多家跨国公司 在我国已经检查了10000多家工厂50000多家工厂被要求随时接受检查 对于另一类企业来说为了寻求在海外的业务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符合当 地的法律政策规定相应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就会变的更加的规范2004 年中石化公 布了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年报年报对于中石化的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进行了详 细的阐述这也是第一份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年报 但是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进程中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操作过程中 都鲜见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多的是对于二者关系的定性研究所以这一 问题的不明朗就导致了许多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时的犹豫不决 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理清二者关系将会对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3 1.1.2 问题的提出 在西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研 究的思路和方法方面都日渐成熟但是现有的研究结论之间分歧非常明显有的结论 表示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有的结论表示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有的表示二者之间 是负相关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剔除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性这种结论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是没有明确的指引性作用的同时鉴于中国和西方企业社 会责任之间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性西方的现有结论也不能够直接的照搬照用这样 不仅仅不利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同时在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也是极其不负责 任的 在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分析从管理学心理 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但是这种研究的弊病就在 于这种纯理论性的分析在企业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不能够起到理论 指导实践的作用 所以如何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搞清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 的关系渐渐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也是力图从这个角度出发对适合适合中 国企业的二者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分析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本文将会在继承国外对二者关系研 究的方法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特点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统计学法学和法经济学等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进行分解制定适合中国企 业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选择能够反映企业收益的财务指标对二者关系通过 spss 统 计分析软件进行科学界定 研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确 定并以此为基础解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同时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吸引更 多人士进入社会责任实证研究领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为企业政府投资人提供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4 决策依据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研究的总体思路遵循先进行概念界定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性研究的理论综 述进行方法体系的提炼第三步是针对中国特点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的指标 体系最后是在此基础上开展二者关系的研究总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五章 第一章是前言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和研究 意义指出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研究结论难以套用国内实证研究缺乏的背景下为了 能够让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各方力量对此有清楚的认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 法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内容部分给出了本次研究的思路和各章的中心点 第二章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综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综述在对国内和国外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论述 和分析的基础上对适合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说明这也是本次研 究的基石之一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第二部分是二 者关系的研究综述从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部分出发通过对既有研究的回顾总 结出适合的方法体系第三部分是对既有研究的评价和对本次研究独特之处的说明 第三章是研究设计分析主要阐述本次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基础研究假设 和数据库的建立这一部分是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将会用到的 一些方法和理论同时建立研究的假设前提最后是在前文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 际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的数据库这也是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章是相关性研究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部分该章包含四部分即数据特征 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果解释说明数据特征分析将会对最后数据的基本 特征进行说明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将会借助于 spss 软件进行最后将会对分析结 果进行统一的解释和说明 最后一章是结论和展望该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二者关系的结论并且会 给出后续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会就本次研究的一些客观局限性可能会导致的结论 偏差进行解释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5 具体思路图见下 企业社会责任 概念的演进 界定我国企业社会责 任的概念特点 国外相关研究 综述 国内相关研究 综述 研究方法的提炼和总 结 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 任指标体系 选择并建立企业收益 的财务指标 数据特征分析 方差分析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结 果 的 解 释 说 明 文献综述界定定义与既有研究的总结与提炼数据库的建立 相关性研究 图图 11论文研究思路图论文研究思路图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7 1.4 研究创新点 在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 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在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效总结出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的特点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卡罗尔的社会责任四层理论模型转变为企业社会责任 三层模型更加贴近实情 选取三年相关数据避免单个财务年度数据研究可能会产生的误差一定程 度上更加确保了相关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1.5 研究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在和国外企业发 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更多的中国企业却是在不知其然的情况下被动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该看到的 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企业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该是多赢的和 互惠互利的所以如果企业能够明白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相 经济法律责任 道德责任 慈 善 责任 图图 12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结构图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结构图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8 信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因此作为理论界应该将研究走在实践的 前面并且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推动理论的发展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正是从这 一个角度出发希望通过这些探索性的研究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提升 企业竞争力改善员工福利提升对于相关利益者的回报优化我们的环境让 社会更加的和谐 在理论方面研究会丰富现有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相关性研究方法体 系将纯定性研究中加入更多的定量研究成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 系也会更加的贴近现实和易操作 在实践方面 研究结论会对中国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 作用从被动推行到主动推行从不和谐到和谐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9 第 2 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演进 2.1.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和演进 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企业成长外部环境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古典时期商人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十分卑微其角色被定位为为社区提供服 务强大的社区精神和压力迫使商人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在教会势力异常强大 甚至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中世纪盈利性活动被视为违背基督教精神的洪水猛兽 商人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公共利益重商主义时期商人以盈利最大化对自 我利益的追求受到鼓励 但同时也要求商人对社区 慈善事业等履行社会义务 白 全礼王亚立2000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 步建立起来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经济意义上的 财富增长被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如果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 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 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2002/ 1997 虽然 这一来源于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企业行为标准的假设在亚当 斯密之后200 多年的 时间里依然稳立不倒但从来就没有在企业的实践中被无条件地实行过就连亚 当 斯密自己也承认 由于社会的原因 这一标准肯定会有无数的例外 亚当 斯 密2001/1776 而后来这些例外就成为企业必须要考虑的社会责任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外部效应开始显现环境 的污染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 存的种族主义战争暴力犯罪等虽然不是由企业引起的社会病症但减 轻这些社会病症企业也会从中受益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0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开始强化并且逐渐成 为系统的体系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导致社会问题空前恶 化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总有失灵竞争不完全乃至于扭曲的时候从而引发了 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既然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以盈利最大化为惟一目 标也就不可能是万能的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才能求得生存 与发展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1923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 责任的概念早期有关社会责任定义的讨论侧重于道德伦理层次后来逐渐转 移到了法律层面 20世纪60年代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公众对社会环境的 日益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太石油危机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特别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系列丑闻 如贿赂 垄斯价格 欺诈 环境污染以及非法政治捐款 非法股票文易 窃取商业机密等 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在上述原因的冲击下传统的企业责任模式被越来越多 的企业所抛弃代之以符合时代的经营理念7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企业中兴起 了道德生成运动 (moral genesis movement)倡导将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融为一 体建立企业与社会相互信赖的关系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企业首要的 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但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只是一个限制因素满足社会 需要才是企业永恒的目的利润无非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回报 这一时期美国的管理学家hrbowen建议经营管理者在实现社会的价 值社会目标而寻求政策支持做决策及遵守行为规则方面应尽自己的义务这 个简单的提议从此引起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讨论 hrbowen的提议依赖于两个前提即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和道德 施动(moral agent)所谓社会契约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期望中它就一定要遵守 社会建立的指导准则权利和义务在社会制度中是固有的这些权利和义务被认 为是企业与社会之问的契约所谓道德施动是指企业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 有义务引导社会道德向健康方向发展做社会道德的导引者这两个前提指出企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1 业社会责任的功能相对比较合理在来自环境政治法律道德消费者主 权运动等的压力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慈善事业阶段觉醒阶段事务性 联会回应阶段等企业从被迫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慈善捐款解决环境污 染种族歧视等具体事务性问题到对社会压力作出积极反应将如何处理社会 责任问题制度化程序化并作为企业战略确定下来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界的发展各学者之间也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讨 论 有人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经济责任 其中最直率的支持者是经济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milton friedman他认为企业责任是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同时赚取 利润因为今天大部分经理是职业经理即他们并不拥有他们经营的公司他们 是雇员要对股东负责因此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按股东的利益来经营业务他 认为当经理们将组织的资源用于承担社会责任时他们就削弱了市场机制的基 础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只对股东及员工负责 企业不是社会道德的承载者 只有个体才能成为道德的力量并认为企业创造利润是存在的唯一目的 经济责任的批评者认为今天的许多商业组织不仅仅是经济机构 把他们仅当 作经挤机构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的劳伦特贝尔西所说企业正在现代社会中 扮演着比过去重要得多的角色纵观全球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公司 开始像政府一样行事大多数大公司有相当的政治实力对公共政策及跨国规则 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且许多公司对实现重要的社会目标如机会平等环境保护 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这一点上至今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stone 199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模糊的字眼但正是源于这种模糊才使得 该词获得了广泛的支持votaw1975也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精妙的词 汇它有所指然其意涵在不同人的心中又并非总是一致许多人将其与慈善捐 赠等而视之某些人则以为它意指社会良心众多这一提法的热烈拥护者只把它 视为正当性的同义语 另有少数人将其看作是一种信义义务一种赋予商人的 比加于一般民众的行为标准要求更高的义务而管理学者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2 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里奇w格里芬198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 应当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方面承担的责任 按照韦翰尼werhane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具有的那种超出 其业主或股东狭隘责任观念之外的替整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 学者霍华德文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 政府靠拢作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 学者戴维斯与布洛姆斯特斯给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则是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 业的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义务 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 己的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社会的福利 管理学者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与玛丽坎特mary coulte 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 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归纳起来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 是一个涵盖各种企业责任的概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责任这一观点的 代表者美国阿奇b卡罗尔最为著名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寄希望于 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 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论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总和 第二种观点是在企业责任这一总的概念之下界定企业社会责任 认为企业社 会责任可以划分为四种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的经 济责任是企业传统和固有的责任它主要是一企业股东的利益为关注对象法律 责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企业的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实际上是有交叉的这 一观点对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们 认为其内涵适当与否关键是是否有合理边界的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必 须承认和尊重企业的其他类型的责任 第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以外延式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界定 最著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3 名的例子是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的界定它是在1971年6月 发表的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列举共有58 种行为涉及10个多方面的领域它们是1经济增长与效率2教育 3用工和培训4公民权与机会平等5城市改建与开发6污染 防治7资源保护与再生9医疗服务10对政府的支持对这些社 会责任行为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又区分为两个基本类别一是纯自愿的行为 这些行为有企业主动实施 并由企业在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非自愿性的行为 这类行为要由政府借助激励机制的引导或通过法律法规的强行规定而得以落 实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 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 益相关者的生活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欧盟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 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美国的权威的帮助会员公司实施社会责 任战略进而实现商业成功的组织它这样界定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尊崇伦理价值 以及对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实现商业的成功 2.1.2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和演进 我国学术界绝大多数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持肯定态度 企业社会责任进入 我国学术界是上世纪 90 年代后的事情特别是近年来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引起 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但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多数是论证了企业社 会责任的必要性或者结合对 sa8000 的评价及我国的对策展开研究从目前的 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肯定企业社会责任但也有少数写着对企业社 会责任持有异议如张维迎教授在论述公司治理时指出为鼓动服务不可能尽 善尽美但至少是一个可操作的概念要求经理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也可能导 致经理不为任何人服务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工人阶级梁能1987 我国也有学者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一元社会责任和多元社会责任 一元社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4 会责任认为 企业惟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向社会提供物 质产品和劳务多元社会责任论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远不止于追求利润企 业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社会责任虽然各类企业具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各不相同 然而在性质上大致可以区分为一元社会责任和多元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 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李炳毅 李东红 宋瑞卿1994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在法律上 应尽的社会义务即基本责任二是为社会利益而约束自己不因自身利益而损 害社会利益即本职责任三是在相关范围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向社会作出贡 献即相关责任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可以表述为认 真考虑企业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哈罗德孔茨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不同的界定学者刘俊海1999在其公司 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 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唯一存在的目的 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 他所有社会利益 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 经济 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中规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 和利益 市场经济百科全书中则用简明的语言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 所处的社会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 还有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 业为所处的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 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 与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国家社会与人类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履行的职责应做 的奉献和应尽的义务 2.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以及特征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 企业在合法经营获取利润的基础上对社会履行的职责与义务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5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性概念因此员工消费者投资人社 区等都在企业社会责任范围之内我们不能够盲目追求任何单方利益放弃经济 效益而追求的社会效益是不会长久的 放弃社会效益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也是不 可取的对于中国企业首先应该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盈利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内生性概念从历史的角度看责任不是上天的 旨意也不是主体的意愿责任是人类社会组织为了生存通过劳动与协作并 在劳动与协作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是人类为了交往通过语言在理性发展过程中 产生的可见责任与社会并存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这体现了责任 社会性的本质 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内生性的一种解释渠道 结合需求层 次理论但是不能够表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有条件可讲的遵循卡罗尔的社会 责任层次结构理论实现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不是一个刚 性体系但是对于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履行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底线也 要看到外部环境的不成熟对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 道德 竞争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系统论的观点也可 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内生性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统在取的同时必须承担相 应的给予责任同时企业拥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巨大资源在现代的社会中拥有 相应权利因此从权责对等的角度出发企业也应该主动承担相应合理的社 会责任对于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引起的这会问题企业就更加有义务去解决外 部环境的压力也会给企业相应的压力推动社会责任的履行 对企业责任作内生和外加的区别旨在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只能培育而非 行政指派强制实施 德鲁克曾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能要求企业履行非企业固有的 职能他认为在产业社会企业是决定性的典型的机构作为社会的组成部 份的机构应该承担各种社会职能但社会赋予企业最主要的职能是通过提供产 品和服务取得利润以维持企业的健康发展 除之以外的企业的非固有职能都是企 业不应承担的依乎本文逻辑如果认为企业存在社会责任它的唯一依据是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换言之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在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6 企业发展中会自我衍生出社会责任这一特征本身排斥了任何强加于企业的责 任正如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它会冲淡企业主要目标 和精力一言以敝之不利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相反内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有 利于的存在和发展也应该看到的是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广谁将会是最后 的受益人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的一场共赢的运动包括企业在内都会受益匪 浅这种利益将会在短期与长期中显现出来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传统企业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 于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因循了企业办社会的发展思路 而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那些大而全小而全的国有企业正在为当初不按 经济规律办事的决策还债这种过多地承担了社会职能而不是不是社会责任 的企业实际上是按照政府的意愿做了许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做了许多 别的企业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所做出的理性决策这与我们所 强调的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兼顾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原则具有 完全不同的性质企业办社会是随意扩大企业边界的行为它实际上是不把 企业当作主动创造财富的主体看待而是把企业当作完成社会目标的工具看 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在承认企业应该主动创造财富的前提下强调企业 不仅是为股东创造财富而是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提供服务用管理学家 古德帕斯特的话来讲企业必须既要实现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实现必须的社会 利益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造成没有伦理学的企业也不能造成没有企业的 伦理学goodpaster 1991 多纳德逊邓非2001/ 1999 第四企业社会责任有相应的层次之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的责 任内容也是不同的对于卡罗尔的层次论来说企业首先需要履行的是经济和法 律责任然后才会是高层责任的满足但是如果满足了高层责任而忽略了底层责 任的履行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仍然是不理想的也就是说层次论需要由 低向高由高向低的发展是不正确的 同时根据我们国家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在企业社会责任层次方面将企业 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经济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经济法律责任体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7 现的企业必须满足各项法律制度的期望 道德责任是企业能够满足社会 消费者 投资人的期望慈善责任是希望企业能够进行慈善捐赠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创 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经营环境 2.2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2.2.1 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相关性的研究综述和评价 1 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1 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carroll200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而且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看研究过程也很复杂 griffin 和 mahon 1997 认为最早提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问题的是 bragdon 和 marlin1972他们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重 要的问题 污染有利可图吗随后的一些实证研究主要集中测试了股市的收益与 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vance1975belkaoui1976alanksanderbucholz 1978这些研究只对一个纬度的企业社会责任如环境污染感兴趣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已有 100 多篇实证文章 这些文章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对企业绩效的评估 上都有了许多创新研究者们对多个产业的大企业进行了有代表性的研究他们 利用来自企业的会计数据作为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也 由单一的指标向多指标转换许多国家都有了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如 财富企业名誉调查kld即被 kinderlydenbeigdomini 开发的社会绩 效企业目录企业有毒废弃物排放量排行目录企业伦理投资排行目录等尽 管这些研究在方法论上不断改进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实 证研究的结论仍然存在争议 关于企业社会绩效和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有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表 2 1 是 pava 等1996总结了 1972 年至 1992 年 20 年来 21 篇文章的研究结论和 ullmann1985总结的 13 年来 13 篇实证文章的结论他们发现在任何时期 都存在相互冲突的两种观点 虽然这些研究使用的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样本选择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8 都存在差异但是总的来看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积极关系的文章还是占多数 表表 21pava 和和 ullmann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关系 pava 等1996的结论 ullmann1985的结论 积极关系 12 8 消极关系 1 1 没有关系 8 4 合计 21 13 资料来源pava m. l, krause j.,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paradox of social cost j ,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dordrecht: mar 1996,15(3):321 griffin 和 mahon1997提供了一个从 1972 年至 1997 年的 25 年间有关企 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的 51 篇文献研究综述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见 表 22 表表 22griffin 和和 mahon 有关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关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 关系 相关文献数量 积极关系 33 没有关系 9 消极关系 19 合计 51 资料来源griffin j., mahon j., 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debate: twenty-five years if incomparable research j. business and society, mar 1997, 36:1. frooman 1997 用次级资料结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 27 篇分析股市对企业 不负社会责任和非法行为的反应的实证文章 认为股市对那些不负社会责任和违 法的企业持否定态度证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关系 a. p. stanwick 和 d. s. stankwick1998对 115 户企业 1987 年至 1992 年的情况 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他们用财富名誉调查排行作为对企业社会责任水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19 平的评价并依次作为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用企业的销售利润规模以有毒废 弃物排放报告为基础的环境绩效作为自变量最后发现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财务 绩效有着积极的关系 preston 和 obannon 1997 比较了美国 67 户大企业 1982 年至 1992 年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他们用财富企业社会名誉调查代表社会绩 效用总资产利润净资产利润和投资利润作为财务绩效的代表也发现二者之 间有着积极的关系simpson 和 kohers2002对美国所有的国有银行 1993 年 至 1994 年的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以企业社会再投 资行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cra为排序作为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用 总资产利润和贷款损失率评价财务绩效 也发现二者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 此外 调查发现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有着积极的关系还有 c. c. v erschoor 1998c. f. wu2001g. moore2001m. b. ruf2001另有一些 研究则发现企业的社会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负向的关系或者没关系 subroto 和 hadi2003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印度尼西亚的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没有关系 mcwilliams 和 siegel2000用一种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财 务绩效的关系他们用 ds1400又称 kld作为企业社会绩效的评价用企业 的 1991 年至 1996 年年度价值的平均值评价财务绩效以财务绩效为因变量以 企业社会绩效产业研发投资作为自变量发现二者并无联系 ingram 和 fraiziner1983freeman 和 jaggi1982研究发现企业社会绩 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他们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社会 责任成本使企业在与不承担或者少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财 务状况中 waddock和graves(1997) hillman和keim(2001)l20j berman wicks kotha 和jones(1999)等学者运用事件研究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回归分析对企业社会绩效 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及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行了分析 总体 而言企业的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两者互为因 果此后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察carroll(1979)最早指出企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20 业社会责任具有多维结构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利益相关者管理和社会事务 参与前者是指企业出于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与其直接利益相关者建立并保持 良好的关系后者则是指企业承担了超出其直接利益相关者范围之外的社会责 任两者的区别在于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使企业获得无形的有价值的竞争 对手难于模仿的关键性资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社会事务参与虽然能够改 善企业形象但由于这种行为很容易为对手所模仿所以不仅不会增强企业长期 竞争力反而消耗企业资源降低企业的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这一观 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社会 事务参与与企业的经济绩效之间则呈明显的负相关 hillman和keim(2001)等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管理并非总是能够 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社区关系雇员关系和雇员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 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顾客满意度和环境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微弱的负相 关关系bemaan等(1999)的结论与前者略有差别雇员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与企 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雇员多元化环境管理和社区关系管理与企业绩 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造成结论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将各利益相 关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离开来加以考虑是十分困难的 研究中构造的回归模型 也没有反映出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另一方 面事件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缺陷这是因为事件研究的有效性要求企业股票价 格的变动能够对利益相关者管理措施做出及时客观而准确的反映其前提是投 资者能够准确的认识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能够根据有关信 息进行正确的决策显然这个假设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的此外股价变 动还会受到各种无关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从而“研究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本身可能 存在较大的偏差(hillman和keim2001)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以及政 府和企业之间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分工具有启示意义 如果以企业的组织使命 和根本目标价值创造为判断标准的话 企业仅应承担由利益相关者管理所限 定的社会责任 berman(1999)等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实中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 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21 关注受提高企业绩效这一动机的驱动 而不是因为管理者认为企业负有对利益相 关者的道义责任相关者管理不过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 由此可以看出 国外有关企业的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并没有统一 的观点相当一部分研究比较了股市对企业的非法行为或产品问题等的反映结 果并没有发现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有积极关系 有些研究中甚至发现两种 自相矛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级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协议
- 财务审计工作流程执行手册参考模板
- 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合作协议
- 行政事务管理自动化模板包
- 行业风险评估标准风险评估流程版
- 影视剧制作与发行全面合作协议
- 影视节目制作及播出协议
- 遵循规范的商业合作合规承诺书(8篇)
- 跨文化团队管理策略与实施指南
- 语文知识拓展:古代诗歌与写作风格介绍
- 新高考高中英语熟词生义485例(精校版)重点单词、短语辨析
- 斜视检查(斜视诊疗课件)
- 和安风电场电气设备定检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
- 农产品食品安全评价技术 课件全套 模块1-8 走进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 - 油脂脂肪酸组成和溶剂残留检测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第二章 临床康复工程学基础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 《预算员培训二》课件
- 八年级劳动课下册教案
- 人工动静脉瘘狭窄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