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学【名词解释】1. 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穆天子传【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3. 善本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善本的完整定义:(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4. 类书【老师笔记】类书指抄录古代书籍中的词、句、段、篇,进行分类编排,以供查阅、检索(录)的工具书。【百度解释】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5. 丛书【老师笔记】丛书指把各种不同的书,原封不动地汇编在一起,然后冠以总名。【百度解释】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6. 目录【老师笔记是目录学】指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目录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的学科叫“目录学”。【书本概念】目,就是篇目、条目的意思;录,就是著录、记载的意思。把书名一条条记录下来,就成了书籍的目录。【百度解释】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7. 敦煌学【笔记】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1902年,叶昌炽做莫高窟藏经洞的报告;敦煌文献记载隋唐到清朝的内容,王维国第一人研究敦煌学。【百度解释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8. 版本【笔记】以写本、勘本、抄本、印本、批校本等各种形式的图书作为研究对象的叫“版本学”。【百度解释】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版”是简牍时代以木制作的书籍的一种形制,印刷术发明后,用以印刷书籍的木版也称版。书称“本”。【百度详细解释】1. 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本子。2. 印本。与写本相对。3. 同一类东西在不同的载体上所表现出的不同样子。9. 战国文字【无笔记】【百度解释】战国文字,是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的统称。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燕、韩、赵、魏、楚、秦等国曾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它是汉字发展史中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的重要环节。10. 籀文【无笔记】【百度解释】汉字的书体名称。籀文或大篆,春秋、战国间通行於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称为说文籀书。【简答题】1类书与辞书有什么区别:类书:指抄录古代书籍中的词句、段、篇、进行分类编排,以供查阅检索的工具书。辞书:字典、词典和各类专科辞典的统称。辞书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解决字词的读写、理解和运用问题。(1)特征不同:7类书:内容上广采博收、包罗宏富 编排上主要以类相从具有汇编性。辞书:汇集词语以单个词或单个语分别处理按照执简御繁、便于寻检的原则按形序、音序、义序等方式编排(2)产生和发展不同:类书:皇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宋代类书空前发展 明清时期鼎盛时期。辞书: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周代的史籀是见于著录的最早一部字书。(3)分类不同: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辞书:1、以义为系的字、词典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2、以形体结构为主的字书 以说文解字为代表,它是公认的第一部字典。3、以音韵为系的韵书 以广韵为代表。(4)作用和类型不同:类书的作用:封建社会为帝王熟悉封建文化,作为治乱兴国,君臣得失的借鉴,以及供读书人作诗文查取典故辞藻之用和士人科举考试之用。当今第一,提供各种原始、系统的资料。第二,校勘古籍和辑录佚文。类书的类型按采集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门性两大类。辞书的类型字典按功用特点分:综合性和专门性。词典分为语文性词典和知识性词典两大类。语文性又可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大类:知识性词典可分为百科性和专科性词典。2甲骨文如何断代、分期?在甲骨文断代研究6例中,董作宾将盘庚迁殷至纣王灭亡这二百七十三年间的殷墟甲骨文,分为下述五个不同时期。即: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一世三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丁、文丁(二世二王); 第五期:帝亡、帝辛(二世二王); 这五个不同时期,是用下述十项标准研究甲骨文得出的。 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3类书与丛书有什么异同?类书:抄录古代书籍中的词句、段、篇,进行分类编排,以供查阅、检索的工具书。丛书:把各种不同的书汇编在一起,再给它编一个总名。相同: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文原貌呈现,没有臆改篡乱的情形。相异:丛书没有特定的编纂体例,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仍各自独立;至于类书则是由各书中选择摘抄材料,分类编次。4古本竹书纪年的含义是?竹书纪年凡十三篇,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5类书的功能有哪些?便于查找史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帮助今人校勘和考订古书。 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有助于校订异文。有利于今人的辑佚。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而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6古代文献流布方式有:讲唱:文献通过民间口头传唱出来镌刻:把文献用某种文字刻在甲骨、龟背、石头或青铜器等上抄写:将文献传抄在竹简、棉帛、丝绸或纸上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使文献得以刊印发行摄影:(自己发挥)7商周时期铜器铭文种类有:酒器,如爵、觚、尊、壶等食器,如鼎水器,如盘等乐器,如钟、等8. 竹书纪年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影响?(1)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和汉儒篡改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成为校对古书必须具备的重要参考资料。(2)纠正了现存史书的谬误,补足历史史实的不足。如史记中关于战国年表中的混乱错误,后世史学家通过竹书纪年重定年表,成为重建战国年代学不可或缺的主要依据(3)竹书纪年的出土和整理,还刺激了晋代史学的发展,促使了中国史学的独立。这种学术分类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意义深远。(4)竹书纪年的发现,是对以儒家历史观为根基的春秋左传国语系统和后世的史记汉书系统的一次重大颠覆【论述题】1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文献的关系。“传世文献”是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来说就是各种古籍。“出土文献”指的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献(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文献形成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传承下来,此后被重新发掘出来;二,该文献仍然存留于世,呗发掘出来的是它较早时代的一个版本。)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可以互补互证。文献流传,历时愈久,愈易失真。出土文献长期埋藏,因而得以保持较为原始的面貌。出土文献本身也不一定十全十美,所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本质上应该是互补互证,不能绝对地分高下优劣。出土文献的研究可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证明传世文献的可靠性,对传世文献有所增益。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提倡在古史研究中应用“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之新材料”检验补充“纸上之新材料”。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汉的古籍整理中,有助于研究古籍的源流,包括成书的时代、篇章的分合以及资料的来源等问题。三重证据法是建立在二重证据法基础上运用三重或多重证据研究历史的考据方法。在近代之前,传统史家常常只是运用文献记载作为唯一的研究历史的证据材料。另参考: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应是一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需要古典文学研究的支持、协助;另一方面,古典文学研究需要出土文献不断为其提供新的材料、新的论据以及新的课题。出土文献是埋藏于地下的文字材料,由于时代和自然侵蚀等原因,今天直接阅读存在相当的困难,必须首先进行辨识和整理。因为出土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文学或与文学相关的文献,故没有相应的古典文学知识难以进行整理,需要有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参与、支持。古典文学知识对于出土文献整理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一,古典文学修养有助于对出土文献的释读、点校、整理。二,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有助于发现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出土文献对于古典文学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一, 为古典文学研究提供或补充新的史料。二, 为释读及考订传世古典文学作品提供佐证。三,有助于对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2春秋战国时期文献资料的载体及其主要内容:(1)铜器文字:1礼器铭文 2乐器铭文 3器量铭文 4兵器铭文 5车马器铭文(2)石器文字:1石鼓文 2盟书(3)货币文字:1布币 2刀币 3钱币 4贝币 5金币(4)玺印文字:1官玺 2姓名私玺3成语玺(A 吉语玺B箴言玺) 4单字玺(5)陶器文字:1私名陶文 2官器陶文 3记事陶文 4封泥(6)简牍文字(7)漆器文字(8)缣帛文字3请论述王国维对中国二十世纪学术发展的预言。1925年7月,清华四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先期到校,他为暑期补习学校作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讲演,题目是最近二三十年间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在这篇著名的演讲中,王国维宣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他指出了由于新的出土文献而必将兴起的新的学术。他说:“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最大之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而王国维预言的二十世纪学术发展便是在于其三,即今国学研究中的显学,分别称为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1)甲骨学 刘鹗于1903年编印了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1904年,孙怡让据铁云藏龟公布的1058片甲骨写了第一部甲骨学研究著作契文举例。此后,罗振玉、王国维致力于甲骨文字的考释,认出485字,作为学者研究对象的甲骨学终于形成。王国维预言甲骨文字研究必将成为未来一门大学问之时,正值甲骨学刚刚起步。(2)敦煌学 差不多就在甲骨文被发现的同时,一个道士发现了尘封在敦煌莫高窟里的藏经洞,5万多卷六朝、隋、唐、宋代的文献书卷重现于世。 王国维是最早对敦煌文书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国维在清华讲演后不过5年,1930年,陈寅恪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中最早明确提出了“敦煌学”这样一门新的综合学科的概念。(3)简牍学 简牍的被发现和研究早就开始,最著名的是孔壁书和汲冢书。1914年,罗振玉和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由日本京都东山学社出版,这是中国学者研究简牍的开端。(4)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在利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文书等新出地下资料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大量研究的情况下,王国维最终总结出了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是王国维昭示后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影响深远。4汉代的今古文之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汉哀帝时开始的。成帝时,刘欲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刘歆又在今文诸经立于学官并置博士的情况下,作移让太常博士书,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但因为在西汉朝廷中,不仅担任教职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连那些达官显宦也都是通过学今文经而得官的,因此,刘歆的要求遭到诸儒博士的反对,未能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品加工厂汇报
-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课件
- 水电站运行人员年终总结
- 《美丽的青花瓷》课件
- 《美丽的吻》课件
- 《绞刑架下的报告》课件
- 脑出血的初期康复护理
- 药店个人工作总结
- 新员工培训人力政策解读
- 装饰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 2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
- 中级卷烟包装工(四级)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简答题汇总)
- 福建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题库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