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i 摘要 虚拟企业将地理上和组织上分散的企业伙伴组织起来,通过企业间的有效协 作,以实现“共赢”的目标。目前学术界对虚拟企业合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 在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上,而对于虚拟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面对不 同类型的合作伙伴,企业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只有当企业选定了合适的 合作伙伴,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正确的虚拟合作模式,企业才能正常地开展虚 拟化运作。研究虚拟企业合作问题也有利于企业更深刻地了解虚拟企业合作的本 质。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并以重庆 市为背景,分析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时,对虚拟合作模式的选择行为,以及不 同虚拟合作模式自身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虚拟化运作建议。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果包括:(1)通过理论研究找出了影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 选择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企业开展虚拟合作优势及特点的分析,并参阅虚拟企业 伙伴选择以及战略联盟、技术联盟、知识联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找出了虚 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业因素、企业综合实力、合作风险、 合作成本、物流状况、相对距离等。(2)基于对重庆企业进行的关于虚拟企业合作 模式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 mlogit 模型对企业选择虚拟合作模式的行为和关键的 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选择虚拟合作模式时会 受到自身以及外部一些因素的显著影响,影响虚拟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管 理人员文化水平、合作成本、产品因素、自身物流状况等。在不同的因素组合作 用的情况下,企业的选择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3)利用熵权系数法来分析了 不同的虚拟合作模式具有的特征。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表明不同的 虚拟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采用供应链式的企业多属于制造业,这些企 业一般都具有柔性较高的管理职能结构,并且合作双方对相互之间产品的配套性 关注较高;而采用策略联盟式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文化水平、能力层次较高的管理 人员队伍,并且拥有一套柔性较高的管理职能结构。 关键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影响因素,mlogit 模型,熵权系数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the virtual enterprise organizes the enterprises that are geographically and organizationally different.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among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s will fulfill the goal as “ win- win” . the present study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partner selection in the field of 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research of virtual enterprisescooperative mode is so few. in face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artners, enterprises must adopt different cooperative modes. only when enterprises select the suitable cooperative partner, and adopt the correct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enterprises could launch virtual operation normally. further more to study 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blem can help enterprise find out the essence of 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eply to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 s cooperative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akes chongqing as the background, analyzes the selecting behavior of the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s while enterprises are launching virtual 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s. finally some relevant virtual operation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ontains following studies and results: (1)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we have found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 s cooperative mo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cooperatio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ult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levant fields such as virtual enterprise partner selec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 technological alliance and knowledge alliance, we have fou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irtual enterprise s cooperative mode selection,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s comprehensive power, cooperative risk, cooperative cost, logistics state, relative distance, etc. (2) on the basis of carrying on an investigation to chongqing s enterprise about 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mode, enterprises selecting behaviors of the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 and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logit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enterprises while launching virtual operation, selecting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ome of their own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 selection includes: administrative staff s educational level, cooperative cost, the products factor, one s own logistics state, etc.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iii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electing behaviors of enterprises will demonstra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3) we applied entropy weight coefficient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the investigation, it indicates different virtual cooperative mod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or instance: most the enterprises that adopt the supply chain type belong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se enterprises generally all have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with higher flexibility, and more concern of the matching of each other s products was showed.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teams in enterprises that adopt tactic alliance type generally hav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re is a set of management structure with higher flexibility. keywords: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mode, influencing factors, mlogit model, entropy weight coefficient metho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 1绪论 1.1 敏捷制造的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曾以 “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的方式超越美国 而在制造业方面居于领先地位。80 年代后期, 美国开始想方设法夺回制造业的优 势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的存在。1991 年, 美国国会提出要为国防部拟定一个较长 期的制造技术规划基础结构,要能同时体现工业界和国防部的共同利益。于是美 国国会和国防部委托里海(lehigh)大学的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进行一项旨在建立 较长期的制造技术规划基础结构的课题研究。里海大学邀请了国防部、工业界和 学术界的代表,建立了以 13 家大公司为核心的 100 多家公司参加的联合研究组, 耗资 50 万美元,花费了 7500 多人时,分析研究了美国工业界近期的 400 多篇优 秀报告。最后该所的三位学者 kenneth preiss、steven l goldman 和 roger n nagel 提交了一份名为21 世纪制造企业研究: 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1的报告。在这 篇报告中, 他们在总结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制造强调的是企业对市场机遇变化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把握, rick dove 认 为它的有效实现要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 rrs(reusable, reconfigurable, scalable) 特性,其三大要素是集成、快速和高素质的员工。其特征是:(1)企业间联作集成, 优势互补,针对共同的市场目标合作完成任务。(2)高度的制造柔性。敏捷制造的 一个特点是大批量定制,即制造业能够根据市场要求实现迅速转产,能实现多品 种变批量的快速制造。(3)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受教育水 平,优化人机分配功能。 porter2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基本竞争优势有两种:低成本和差异性。 从而形成企业的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差异战略和目标集中。敏捷制造可以 认为是企业依靠产品差异性而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的体现。 1.2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1.2.1 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提交给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 一 个工业主导的观点 1中, 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 “虚拟组织” (virtual organization) 的新型企业。并最初地提出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认为:虚拟企业是一个以产品 创新为主题的、由市场机遇驱动的、集成适当资源所形成的一个“工程小组”。 这种企业可以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 采用动态联盟的形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2 争中取得胜利。这就是最初的虚拟企业概念。它随机遇的产生或被发现而产生, 随着机遇的逝去而消亡。其后,杰辉恩、伯恩、霍奇、安索尼和吉尔斯、阿波格 特、麦克法兰和麦坎尼、大卫德和马龙等人各有侧重地定义了虚拟企业概念。 虽然在上述定义中,虚拟企业可以指同一企业内部组成的跨部门的动态联盟, 但在后续研究虚拟企业的文献中,大多将跨企业的动态联盟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也就是说现在研究的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企业(包括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 手)组成的结构松散的临时性网络,他们共享技术、共担成本和风险并可以进入彼 此的市场。大卫德(willian h davidow)、马龙(michael s malone)在1992年发表的理 论专著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的构建和新生 3中指出虚拟企业是从外部来看表 现为“几乎是无边界的,在企业、供应商和顾客间具有可渗透的、可连续变化的 界面或接口。从内部来看,将非定型的,传统的办公室、部门将根据需要进行不 断的改革。 ”伯恩(bryne)在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名为虚拟企业4的封面文 章,首次明确指出:为了追求最大适应性,虚拟企业是多个企业快速形成的、暂 时的公司联盟,以快速把握变化的机遇。文章总结性地给出了虚拟企业作为组织 形式具有的5大特点,为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teven l goldman、 roger n nagel、 kenneth preiss于1994年发表了 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 的专著,对虚拟企业的概念加以了拓展,在强调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虚拟企 业形成中的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强调虚拟企业理念上的东西。书中还总结分析了6 个促使公司运用虚拟企业模型的原因。 而90年代中期之后的研究则侧重于虚拟企业在管理科学领域内的研究。 bernus5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agent)理论的虚拟企业组织设计方法和集成结构。 mezgar6针对中小规模的虚拟企业协作形式给出了一个网络化协调运作框架。 katzy7提出了设计和应用虚拟企业概念的模型,并以瑞士的一个中型制造业为例 进行实证研究。除此之外,关于虚拟企业的一些大型研究项目也纷纷开展,其中 比较著名的有niiip,该项目耗资6千万美元、涉及18个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发展、 示范和传播用于工业虚拟企业的关键支撑技术。欧盟在esprit计划框架下,主要 面向虚拟企业的基础结构也展开了一些研究,如logsme、x- ciittic、 marvelous等项目。与此同时,国外的许多知名企业纷纷地在组织、生产、管 理模式上进行着虚拟企业的相关实践并取得了现实的经济效益和丰硕的理论成 果。 在我国,对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时开展。王意冈、潘文灏、吴 冲锋10认为敏捷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广泛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及协同学、自组织理 论、非线性动力学等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采用“螺旋式推进原则”加以实施。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11提出的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模型中,核心企业通过授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3 控股,或信息网络、中介机构控制专业化协作单位、单元化工厂和所组成的虚拟 企业;其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集成化信息网、网络精神职业文化、协调功 能以及群体决策。毛宁、陈庆新12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质量控制方法。杨鸿鹏、赵 丽萍、曾晓流13则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杜苏、朱祖平14探讨了虚拟 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张旭梅、刘飞、郑文军等8对虚拟企业所必须的社会支撑环 境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认真探讨。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动态联盟 组织,它的目标又是面向不确定性强,对资源继承度要求极高的新产品开发过程, 因此对知识传播、信息通讯、物流配送、商业服务等社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 虚拟企业合作研究现状 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21世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市场竞 争的主要模式,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员所认同。建立虚拟企业的一个关键环 节是选择灵捷的、有竞争力的和相容的合作伙伴15。因此,确定合适的,有竞争 力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形成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它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 的市场反应速度及合作的绩效和成败。 关于虚拟企业合作的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虚拟企业合作 模式选择和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 合作模式方面研究 陈剑、 冯蔚东50把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为5类, 分别是供应链式、 合资经营式、 转包加工式、插入兼容式以及虚拟合作式。郑东强、朱世和16在此基础上把虚拟 企业合作模式分为6类。第一类为供应链式;第二类为策略联盟式;第三类为合资 经营式;第四类为转包加工式;第五类为插入兼容式;第六类为虚拟合作式。而 其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合作伙伴方面研究 针对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学术界对 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 1) 一类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偏重定量的方法来研究虚拟企业伙伴选 择,这种方法主要侧重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伙伴选择的过程,并根据模型提出 企业在选择虚拟合作伙伴的方法。 lt. srinivas和r. c. baker20提出了两阶段的伙伴 选择过程模型,然而,该模型仅考虑了伙伴选择过程中的定量因素,忽略了其中 大量存在的非定量因素, 如信任、文化融合性、通讯可能性等,另外它对所有的 潜在合作伙伴都要进行定量分析,这样,不仅造成模型可操作性差, 而且应用过 程复杂。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 如吴宪华、 张列平21提出了采用anp(网络分析法) 来选择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马永军、蔡鹤皋、张曙22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法 来选择合作伙伴。覃正、卢秉恒23提出采用模糊推理机制进行选择合作伙伴。陈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4 菊红、汪应洛、孙林岩24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提出了虚拟企业伙伴选择 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伙伴选择的三阶段模型,指出伙 伴选择必须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单个企业 的竞争实力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容性相结合。 2) 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对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入手,这是虚拟企业伙伴选择 研究中的第二大类。这主要是通过使用概念模型等方法,得出影响企业选择虚拟 合作伙伴的因素,或者是伙伴选择过程中的评价指标。不同的企业联盟在这个领 域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共性,因此需要借鉴其他企业联盟(如动态联盟、战略联盟 等)的研究成果。gilbert 等人27指出,有效的通讯网络、文化融合性、经常保持联 系、信任、合作的目标与企业的远景目标一致是实现不同企业的业务过程合作的 重要因素。在研究虚拟企业合作时,不少学者对合作风险也进行了研究,keith d. brouthers29等提出在战略联盟中合作双方所分担的风险必须对等。 w. h. ip30等指 出减小合作风险是虚拟企业必须克服的问题。合作风险是伙伴选择过程中很重要 的一个影响因素,而合作风险主要分为外部不可控风险、来自合作对方的风险和 自身改变策略风险等。 另外研究得比较多的因素是合作成本因素和企业柔性因素, 樊友平、陈静宇31提出在战略联盟中评价合作伙伴的投入时,投入经费和投入人 员是主要的指标,这里所指的投入也就是合作成本。赵忠华、何显威32认为在评 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时候销售情况和敏捷性是主要评价指标,敏捷性主要指企 业响应市场和合作伙伴请求的速度,在很大层度上与企业柔性有关。郑文军、张 旭梅、刘飞等36也认为在动态联盟中企业柔性和成本因素是主要的评价指标。 olivier perrin37等认为在虚拟企业整合过程中,柔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柔性 包括自适应能力,发掘产品新价值、联合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及根据市场需求快 速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组合的能力等。成本因素则主要包括支付给合作伙伴的报 酬,以及是可能发生的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合作过程带来的协作成本等。 1.3 本文研究意义 1.3.1 研究企业虚拟化的意义 虚拟企业指的是企业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应摆脱现有自身条件的 限制,及时地将各种适当的资源动态地集成在一起,这些资源可以来自本企业内 部的不同部门,也可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企业,在“共赢”的宗旨下,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随市场机遇的产生而产生,又随市场的消逝而消亡。这种 能够创新组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使企业得以摆脱自身资源的限制,并强调整个 社会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在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追加投入 不足的条件下,研究意义重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5 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自身内部以及外部的严峻挑战。内部组织机构僵化、管 理方法、模式的落后严重桎梏了企业的发展,甚至阻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外部来看,技术的飞跃、市场的变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入世后国外先 进管理、技术上的挑战已严重威胁着传统企业的生存。企业采用用虚拟化运作, 迅速进行资源的整合,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已迫在眉睫。虚拟企业是适应这种内、 外部需求,解决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的问题的最佳的途径之一。无论是企业管理的 理论者还是企业管理的实践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入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 变革与探索中来。 企业理论是目前经济管理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而虚拟企业理论更是企业 理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已有大量的企业采用了虚拟化运 作形式,并且也取得了令人满意业绩。目前,虽然实践已经有所超前,但是人们 对虚拟企业理论和企业虚拟化运作模式还有许多未知之处,亟需一个完整的理论 框架以深刻理解虚拟企业的实质和对企业虚拟化运作实践进行理论指导。因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虚拟企业理论的发展将把企业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 度。 1.3.2 进行虚拟企业合作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虚拟企业将地理上和组织上分散的企业伙伴组织起来,企业间进行有效协作, 以实现“共赢”为目标。虚拟企业这一概念出现的时候,虚拟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 就成为了一个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问题。企业间的自身差别和合作期望往往千 差万别,企业间既有共享、合作的一面,又有自身经营、管理的一面;既有长期 的战略发展规划,又有临时的合作开发与生产任务。而在不同的虚拟合作模式中, 又因其自身特点的不同而对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 企业怎样选择一个与自身特点适合的合作伙伴;同合作伙伴之间采用一个什么样 的合作模式才能使合作双方既得到当前利益,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符合企业自 身特点,还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长处就成为一个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目前学术界对虚拟企业合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上, 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定量方法研究和通过概念模型等工具,用定性结合 定量的方法提出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但这些研究多是根据经验和数学推 导得出,缺乏实证基础。对于虚拟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而当企业 选定了合作伙伴时,实际上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配套的虚拟合作模式,各种不同虚 拟合作模式对合作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要求也就成为了理论研究的重点。面对不同 的类型合作伙伴,企业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只有当企业选定了合适的合 作伙伴,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正确的虚拟合作模式,企业才能正常地开展虚拟 化运作。可以说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就决定了采用不同的虚拟合作模式,因此企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6 业在伙伴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企业在选择虚拟合作模式时 的影响因素。研究虚拟企业合作问题有利于企业更深刻地了解虚拟企业合作的本 质,根据对自身和对方影响较大的因素出发,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同时也可以 推动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等相关研究,丰富虚拟企业理论。 本文分析了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时对不同合作模式的选择行为,探讨了不 同虚拟合作模式的具体特征,为我国企业在进行现代化改革、开展虚拟化运作提 出了建议。本论文对于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全球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而言,旨在通 过企业虚拟化运作方式实现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来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应对个性 化市场需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能力,因为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必 要的竞争外,还必须利用双赢的思想来核心化、专长化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 同其他具有互补性核心资源与能力的企业合作,为了竞争而合作,依靠合作来竞 争,从而加强企业具有快速反应性竞争能力。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部分。 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关虚拟企业合作方面的研 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部分修正已有的虚拟企业合作模式的分类。并通过理论研 究,借鉴战略联盟、技术联盟等企业联盟,以及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面的研究成 果,提出影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其次,通过随机抽样中分群抽样的 方法收集数据,利用 mlogit 模型研究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影 响因素对企业的选择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并分析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时,对虚 拟合作模式的选择行为;然后采用熵权系数法来研究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影响因素, 结合实证数据,得出不同虚拟合作模式中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到不同的 合作模式对企业的不同要求,并从中提炼出不同虚拟合作模式的特征。最后综合 两个部分的实证结果,提出适合重庆市实际情况的,关于企业虚拟合作模式选择 的建议。 1.4.2 研究方法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将离散选择模型、熵权系 数法等有关理论引入对虚拟企业合作模式研究。首先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虚拟 企业进行一般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突出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国内 外学者对虚拟企业以及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等企业联盟的分类,给出虚拟企业合 作模式具体分类,然后提出影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运用定量研究的 方法,利用实证数据进入 mlogit 模型,分析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时对不同虚拟 合作模式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再利用之前的实证数据,运用熵权系数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7 得出不同虚拟合作模式中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总结出各种虚拟合作模式的特 征。 1.4.3 本文技术路线 图 1.1本文研究思路图 figure1.1research thought of this paper 1.4.4 本文的创新之处 通过理论研究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影响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本文 通过对企业开展虚拟合作优势及特点的分析,并参阅虚拟企业伙伴选择以及战略 联盟、技术联盟、知识联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 择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业因素、企业综合实力、合作风险、合作成本、自身物 流状况、相对距离等。 本文尝试运用了离散选择模型中的 mlogit 模型对企业选择虚拟合作模式的 行为和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重庆企业进行了一次关于虚拟企业合作模式 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选择虚拟合作模式时会受到自身 以及外部一些因素的显著影响,影响虚拟合作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管理人员文 化水平、合作成本、产品因素、企业柔性、自身物流状况等。在不同的因素组合 作用的情况下,企业的选择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研究现状、意义、思路和方法 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 的虚拟企业合作模 式选择行为及影响 因素研究 基于熵权系数法的 虚拟企业合作模式 特征研究 政策性建议 结论 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类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8 把熵权系数法的原理运用到虚拟合作模式分析中,利用所得的调查数据分 析了不同的虚拟合作模式具有的特征。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的分析,表明 不同的虚拟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采用供应链式的企业多属于制造业, 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柔性较高的管理职能结构,并且合作双方对相互之间产品的 配套性关注较高。而采用策略联盟式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文化水平、能力层次较高 的管理人员队伍,并且同样拥有一套柔性较高的管理职能结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类研究 9 2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类研究 2.1 虚拟企业的定义 正如在绪论所提到的,自从 1991 年美国里海(lehigh)大学提出以动态联盟为 基础的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这一新概念以来, 围绕虚拟企业是什么; 它的 外延、内涵包括些什么;该给虚拟企业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这些问题,国内外学 者都做了大量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关于虚拟企业的定义更是不断地与时俱 进,这些在绪论中已经提及,在这里就不再敷述。但在这些定义中,有一个共同 的地方就是强调虚拟企业的动态性,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虚 拟企业的实质就是企业间的动态联盟。 而这一看法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在 20 世纪末也有大量的企业开始采用虚拟化运作,并取得了成功,如:耐克 (nike)、阿迪达斯(adidas)等大型跨国公司。 进入 21 世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所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企业为了在 竞争中取胜,都更加注重自身管理、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而如果在虚拟化运 作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动态性,就会对上述几个方面带来冲击。因而有学者从虚拟 企业的稳定性着手进行研究,虚拟企业的外延越来越广,包括了比以前更多的合 作模式。本文的目的正是研究当今社会中,企业开展虚拟化运作时不同的影响因 素在各种合作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力求能在文中反应出更多的合作模式以供 企业在开展虚拟化运作时进行参考,所以在本文中关于虚拟企业的定义外延必须 较广。 本文采用了国外学者 olivier perrin,claude godart37对虚拟企业下了如下定 义:虚拟企业是企业因某一具体的项目而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进而所形成的组织。 这一概念直接包含了企业间大部分的合作形式。在此定义下虚拟企业具有如下特 征:(1)组织构成的动态性;(2)地理位置的分布性;(3)结构的可重构性;(4)市场机 遇的快速响应性;(5)资源互补性;(6)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 后文中所提及的虚拟企业均在此定义包含之内。 2.2 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类 采用不同的标准对虚拟企业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虚拟企业的本质 就是企业所组成的联盟,其概念与动态联盟和战略联盟有或多或少的交叉,因此 对虚拟企业进行分类有必要参考学者们对动态联盟和战略联盟的分类。 2.2.1 不同学者给出的分类 根据联盟成员参与联盟的程度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类研究 10 1) 郭焱、张世英、郭彬、冷永刚39等认为战略联盟可以分为股权式和契约式 联盟。股权式战略联盟是由各成员作为股东共同创立的,其拥有独立的资产、人 事和管理权限。股权式联盟中一般不包括各成员的核心业务,具体又可分为,对 等占有型战略联盟和相互持股型战略联盟。当联盟内各成员的核心业务与联盟相 同,合作伙伴又无法将其资产从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置于同一企业内时;或者为 了实现更加灵活的收缩和扩张,合作伙伴不愿建立独立的合资公司时,契约式战 略联盟便出现了。当企业的战略目的是取得效率(例如,从企业外部聘请员工)、减 少风险和成本(例如,合作协议),进入市场和获得资源(例如,特许经营权、供应 链协议),开发技术与产品(例如,合作协议和联合生产),转移技术(通过发放许可 证、特许经营权)时,宜选用契约式战略联盟。契约式联盟还分为双边契约型和单 边契约型。 2) 张瑾40认为契约式联盟又可以分为:(1)技术交流协议(technology swap alliances); (2)合作研究开发协议(r *: p0.99990.99990.999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30 如上表所示,hausman- mcfadden 检验没有拒绝“满足 iia 性质”的零假设, 所以本次研究所设定的 mlogit 模型的估计结果是适用的。 4.3.4 结果分析解释 表 4.6 是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由表可知,广义 r2为 0.2740, 表明各个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对因变量有一定的影响,该模型有一定解释力度。 本文将供应链式作为回归的比较组。除了系数以外,表中还给出了因变量的相对 危险度(relative risk ratio, rrr),由前面对于多元 logit 模型关于各个选项的概率假 定,我们可以得出 kj i i x xky xjy pr pr ln(k ,k j)(4.8) 如果我们假定0 k ,即 k 是比较组,那么上式就可以写为 j i i x xky xjy pr pr ln(k ,k j)(4.9) 相对危险度的定义为 exprrr,这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它的经济学含义,例 如,在本文中的解释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某一个特征 k x 增加一个 单位, 相对于供应链式其选择虚拟合作模式 j 的概率是原有概率的多少倍。 如果 k x 是哑元变量,以企业的管理职能结构是否是矩阵制为例,插入兼容式的 rrr 的经 济学含义就是: 非矩阵制 矩阵制 供应链式 插入兼容式 供应链式 插入兼容式 pr pr pr pr rrr(4.10) 从表 4.6 中看出此时 rrr=20.7829, 即采用矩阵制的企业比没有采用矩阵制的 企业选择插入兼容式的相对概率较大,前者是后者的 20.7829 倍。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即意味着企业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下降 一个等级。从表 4.6 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选择策略联盟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 的 0.5070,选择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1.1382 倍,选择外包合作式 /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6365,选择插入兼容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5858,选择虚拟合作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1.0205 倍,选择外包合作式/策 略联盟式的相对概率则是原来的 1.2554(0.6365/0.5070)倍, 选择插入兼容式/策略联 盟式的相对概率是原来的 1.1554(0.5858/0.5070)倍, 选择合资经营式/虚拟合作式的 相对概率是原来的 1.1153(1.1382/1.0205)倍。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管理人员文化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平较低的企业选择虚拟合作模式的排序为: 合资经营式虚拟合作式供应链式外 包合作式插入兼容式策略联盟式。 同时可以看到策略联盟式/供应连式的相对概率是在 1%的水平上显著的, 外包 合作式/供应链式的相对概率在 5%的水平上显著,插入兼容式/供应链式的相对概 率也同样是在 5%的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管理人员整体文化层次越高,越偏向与 选择策略联盟式、插入兼容式、外包合作式等虚拟合作模式。这是因为一般在管 理人员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能够在选择虚拟合作模式时有较大的余地,倾向于 选择一些虚拟化程度较高而合作成本较低的合作模式,换句话说,管理人员文化 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 5760。策略联盟式和外包合作式作为虚拟化合作层次较高的虚拟合作模式,它的 核心竞争力主要在管理和产品研发方面。此外,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越高,其对该 种合作模式的认识水平和采用虚拟合作的意识也会越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就 会对虚拟运作贯彻更加彻底到位。企业拥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管理队伍,同时也就 会有更强的跨文化包容性,更有利于来自不同企业、拥有不同企业文化的人员在 一起开展工作,这也正是选择插入兼容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合作成本 合作成本是逆指标,即每增加一单位,合作成本下降一个等级。企业选择策略 联盟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8305,选择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 的 0.4744,选择外包合作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1.4178 倍,选择插入兼容式 /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5123,选择虚拟合作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4736, 选择合资经营式/虚拟合作式的相对概率是原来的 1.0017(0.4744/0.4736)倍, 选择插入兼容式/合资经营式的相对概率是原来的 1.0799(0.5123/0.4744)倍, 而选择 策略联盟式/插入兼容式的相对概率为原来的 1.6211(0.8305/0.5123)倍。 能够得出的 结论,企业站在降低合作成本的角度,做出的选择行为是:外包合作式供应链式 策略联盟式插入兼容式合资经营式虚拟合作式。 由表 4.6 可知,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插入兼容式/供应链式和虚拟合作式/供 应链式的相对概率都在 1%的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符号都为负,说明相较于供应 链式而言,合作成本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这三种合作模式。对于合资经营式, 当合作成本高的时候,如果一旦合作破裂,企业的损失将会很大,因此企业在选 择合作模式的时候会选择这种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从而减小企业受到损失的概 率。对于插入兼容式而言,合作成本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这一虚拟合作模式, 是因为插入兼容式强调的是在合作过程中更多的人员流动而非大量固定资产的投 入,而这样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合作成本。同样,在虚拟合作模式中,分 散的企业通过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合作可以避免采用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如:长途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32 电话、特快专递、专人联络等,这样会有利于企业降低在信息交流方面所产生的 合作成本,因此合作成本越高,企业也越倾向选择虚拟合作式。 产品因素 产品因素指标每增加一单位, 意味着企业在选择合作模式时对双方产品的看重 程度增加一个等级。企业选择策略联盟式/供应链式的概率为是原来的 0.5218,选 择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4659,选择外包合作式/供应链式的概率 是原来的 0.9506,选择插入兼容式/供应链式的概率为原来的 0.7993,选择虚拟合 作式/供应链式的概率是原来的 0.4511,选择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的概率为原来的 1.0328(0.4695/0.4511)倍,选择策略联盟式/虚拟合作式的相对概率为原来的 1.1567(0.5218/0.4511) 倍 , 选 择 外 包 合 作 式 / 插 入 兼 容 式 的 概 率 为 原 来 的 1.1893(0.9506/0.7993)倍。 所以随着企业在选择合作模式时对产品因素的看重程度的增加,相对于其他 几种合作模式,企业更愿意选择供应链式。这种比较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对策略 联盟式/供应链式、 合资经营式/供应链式以及虚拟合作式/供应链式的相对概率的影 响都是在 5%的水平上显著。供应链式合作模式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表 4.8),而在这两个行业内的企业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这一合作模式,主要是因为产 品在这两个行业中意义相当重大,成为合作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表 4.8虚拟合作模式、行业交叉分析表 table 4.8 cross tabulation analysis of virtua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modes and industries 供应链式 策略 联盟式 合资 经营式 外包 合作式 插入 兼容式 虚拟 合作式 合计 制造业37610176581 服务业208853549 房地产业25431419 it 业43010210 其他1586514856 合计783028312424215 企业在选择虚拟合作模式,对产品因素考虑得不多时,和供应链式相较而言, 就会倾向于选择策略联盟式、合资经营式以及虚拟合作式等其他虚拟合作模式。 合资经营主要是强调企业组成一个实体,多从战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计量泵配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江西景德镇市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优师计划”毕业生招聘教师19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铜梁区教育委员会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教2024版)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全单元课时练习(含答案)
- 宫颈糜烂术后护理指导
-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术前准备指南
- 【A4原卷】202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三)
- 2026年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成品化粪池施工方案
- 藏毛窦的治疗及护理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育婴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 品三国论领导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安徽省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技能竞赛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渭南好运旺塑业有限公司农用灌溉设施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左卡尼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