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归纳整合,专题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对立关系。它表现为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环境则因其客观属性而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如对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并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和自净能力(如工业“三废”排放)时,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物的自净能力。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为了发展,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环境(如营造建筑物、开垦农田等)的同时,排放废弃物(如代谢物、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另一方面,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只有坚持规划、建设、维护、管理,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因此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相适应。人类种群在个体的生生死死与不息的繁衍中实现与环境的相互转化。当人类活动违背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人地关系趋于失衡、失调,于是环境问题产生了。当人类活动的主观性与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致时,人地关系趋于平衡、协调,二者则共同向前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就是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浙江绍兴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1997年被联合国评为环境保护“全球500佳”。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了森林的山坡上戳洞下种。(1)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他们走的是和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全面发展,其根本原因是。(2)长江上游某山区走的却是的路子,其结果是,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解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生的伙伴、互补的朋友。人类在考虑自己的行动时,要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社会、后人及环境的影响,实现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这一切主要是取决于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答案(1)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高(2)毁林开荒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专题二探讨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臭氧处于大气平流层中,它能阻止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以保护动植物免遭伤害。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由实验及实际观测结果可知,臭氧层破坏能够产生以下影响: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增加皮肤癌的患病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将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瘤。损害眼睛,白内障患者增多。降低人体免疫力,传染病患者增加。,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在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的实验中,进行实验的200种作物有2/3会因紫外线辐射增强受到影响,尤其是水稻、小麦、大豆和水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据估计,当臭氧含量减少1%时,大豆将减产1%。渔业产量减少。紫外线辐射可杀死水深在10米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水深10米内的鳗鱼幼鱼。破坏森林。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强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致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线辐射增多还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等。,臭氧的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臭氧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它受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和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由于太阳活动有准11年和22年周期的变化,而大气环流有准2年周期的振荡,因而臭氧变化也有11年和准2年周期的变化。二是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破坏,如氟氯烃化合物、卤代烷化合物、N2O和CH4、CO均可破坏臭氧。其中氟利昂11和12起主要作用,其次是N2O。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量急剧减少。臭氧减少量以南极附近为最大。根据美国南极站的观测,20世纪60年代约为315单位,19691970年突然下降19单位,19741975年下降17单位,这两次下降后均有回升。但19801987年,臭氧量则连续下降,由1980年的293单位下降到1985年的250单位,亦即每年减少8单位以上。19801987年,春季臭氧总量几乎下降30%,是建立臭氧正规观测以来所未有的。南极臭氧减少是普遍性的,在南极中心附近形成一个极小区,人们称为“南极臭氧洞”。,19791987年,臭氧极小中心最低值由270单位降到150单位。小于240单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表明南极臭氧洞在不断加强和扩大。1988年南极臭氧洞突然缩小,几乎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但1989年南极臭氧洞不但又回到1987年的范围,还有所扩大。,典例2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A城市是乌斯怀亚市,在印第安语中,它的意思是“观赏落日的海湾”,它一直是一个旅游城市,但某年旅游季节却出现了防晒霜价格暴涨,街上行人稀少的现象,工人白天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2小时。,(1)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2)该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C国南部有温带森林分布,而同纬度的B国南部却是沙漠景观,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的影响。(4)B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分析该地区发展畜牧业在气候上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答案(1)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安第斯山脉(地形)(4)气候上的优势: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距海港近,交通便利。,解析从乌斯怀亚的地理位置分析,它非常靠近南极洲,由于臭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仿古长廊翻修工程方案(3篇)
- 防火涂料工程维护方案(3篇)
- 揣摩《读书:目的和前提》的写作动机
- 方案指的是分部工程吧(3篇)
- 安全教育法规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案例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教师培训报道课件
- 牵引电机检修课件
- 农业供应链金融与智慧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估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率课件
- 医疗质量 岗前培训课件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机构建筑能源审计和能耗基准值技术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和答案(覆盖99%考题)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
- 企业燃气充值管理办法
- 食材库房防霉防潮卫生管理措施
- 腹透患者的饮食管理
- 人工智能辅助药物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门诊部护理质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