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物流外包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证明,物流外包以其 能降低运作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组织重构、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等优点迅 速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战略。但同时企业物流外包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果外 包企业对于物流外包过程风险不能很好地分析、评估并加以控制,那么外包企业不 仅不能从物流外包中获益,还有可能面临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对物流外包 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关于风险基本理论、业务外包风险和物流外包风 险的研究现状;其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物流外包机理进行深入 的剖析,详细分析了外包决策和外包执行两个阶段的风险,从外包企业、物流服务 提供商和外包交易三个方面构建了物流外包风险分析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 结构化的风险矩阵和borda值方法,设计并建立物流外包风险评估体系,并结合大 规模问卷发放的实证调研数据,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风险 矩阵评估的结果,对企业物流外包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得出其中物流外包的关 键风险,提出相应方法和策略对关键风险进行控制,使得外包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风险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并对现实中 监控和降低物流外包中的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 物流外包; 风险矩阵;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logistics outsourcing comes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logistics outsourcing develop rapidly to a new management tactic due to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costs, strengthening the core competence, restructur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enterprises. however,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y cause enterprise to face more risks which hard to be forecasted than ever before. managers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 to control those risks; otherwise they will suffer big losses. therefore, to identify risk, measure risk, evaluate risk and control risk are much valuable. firstly, the literature review is made up in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 the risk theory, business outsourcing risk and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secondly,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risks occurred in the procedure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ement are discussed. the risk fram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is put forward from outsourcing enterprise,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and outsourcing transaction. thirdly, risk assess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risk matrix and borda methods, and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s are evaluated combined by data from launching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fourthly, the risk factors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conclusion of risk evaluation matrix, results in key risks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some mitigation mechanisms are also put forward to those key risks, which provide the pertinent, accurate and effective warrant for making the outsourcing risk management plan, and offer a principal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risk decision-making; it has reference value to controlling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in reality. key words: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matrix; risk assessment; risk control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及时化、便利化、多样化的需求变化,企业面对迅速 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性的需求,纷纷采用业务外包,将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物 流服务提供商完成,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巩固和加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取竞争 优势。物流外包作为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已经成为 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2004 年,georgia 理工学院的教授 c.john langley jr. 对北美、西欧、亚太、拉丁美洲地区应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公司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结果表明:世界各地对第三方物流的应用十分普遍,各洲应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 率如下:北美 79%,西欧 76%,亚太 84%、拉丁美洲 67%。其中北美第三方物流服 务的应用率连续 2 年超过前 6 年。而且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未来 3-5 年各地区企业 都将增加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上的投资。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显示:2005 年,生产 制造企业原料物流和成品物流外包的比例分别为 19%和 31%,比 2004 年的 19%和 18%有所提升。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外包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主流营 运模式之一。 虽然外包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认可,但它并没有想象中发展的那么快。据 pa consulting 公司 2003 年所做的一项国际性调查显示,66%的企业对其外包活动并不 满意,15%的企业说他们准备将外包业务重新收归入企业内部。企业将物流外包后, 随着外界环境、市场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的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物 流外包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物流外包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了物流需求企业的正 常运营和生存,而且还对一国乃至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 胁。因此,物流外包风险逐渐引起了全球工商企业、政府当局及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 物流外包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实施物流外包战略如运用得当,可以使企业降低 物流成本,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但如果运用不当,决策过于草率,企业将面临第三 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不当、对物流服务提供商失去控制、失去行业竞争优势等风 险,这些潜在的风险如果变成现实,就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这就使得对物流 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风险评估和控制一直 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有效性。只有系统的评估物流 外包中的风险,物流外包企业才能根据测定结果设置外包的程度,调整物流需求结 构与构成,将风险控制在预先限定的、可以承受的水平之内。 本论文致力于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探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与控制,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理论上讲,目前国内外对于物流外包 风险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包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关于物流外包风险评估 方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科学的方法被大家普遍接受,论文运用交易费用 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详细分析了物流外包风险,运用风险矩阵方法量化物流外包 风险的思路,将弥补物流外包风险评估研究方面的缺陷,代表着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的新方向。从实际应用来讲,本论文针对中国制造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 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评估,找出了物流外包中的关键风险进行控制,提出了 许多有意义的风险控制措施,使所研究问题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研究结论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因而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制造企业合理评估、规避和控制物流 外包风险。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 1-1 所示。先通过文献阅读,了解以往有关风险管理方面 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理论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步通过专家访谈研究,进一步确定模型的指标体系,并据此编制调查问卷。第 三步通过对问卷的预调研进一步对问卷作修正和改进,然后进行大样本的企业问卷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调查。第四步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就分析后所得数据应用到理论 模型,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控制,得到本论文的最终研究结论。 图 1-1 论文研究思路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总结法、专家调查法、问卷分析法等方法。文献总结法就是 对以往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 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认为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论文总结分 析了风险理论、业务外包风险和物流外包风险相关文献,提炼出了一个基于委托代 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物流外包风险分析框架模型。专家调查法的调查对象是本 研究主题方面的专家,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让他们对于理论框架中的每一 项指标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其作用就是对上述作者提出的理论指标体系进行修 正;论文结合专家意见对根据文献阅读所总结出的 6 类风险来源及相应的 14 个风 险因素进行修正,使得风险分析框架模型中的指标更加科学合理。问卷分析法主要 是对问卷调查得出来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找出数据间存在的某些有 规律的联系并加以分析;论文运用 spss 统计工具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估问卷所 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找出了风险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本文的 风险基本理论综述业务外包风险综述物流外包风险综述 设计物流外包风险 评估理论模型 调查企业物流外包风 险管理的实际情况 问卷调查数据的 统计分析 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 及关键风险的控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实践基础。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并简单介绍本论文的 研究思路和结构。 第二章是以往研究回顾,主要回顾国内外有关风险理论、业务外包风险、物流 外包风险等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加以总结和评述,为下一章理论模型的提出打下理 论基础。 第三章是物流外包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的提出,首先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概括和 提炼出本文的物流外包风险因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物流外包风险描述性模 型,然后通过比较各风险评价方法的优劣,进而运用风险矩阵方法构建物流外包风 险评估体系。 第四章是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首先根据理论模型的需要,针对各风险因素 设计调查问卷,然后介绍问卷调查的数据来源及其基本情况,对风险因素之间的关 系利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数据处理的结果,并作简要评述。 第五章是物流外包风险评估实施与关键风险控制,首先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 果,运用上述理论模型及相关结论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估,得出物流外包中的关 键风险,然后对物流外包关键风险进行控制。 第六章是研究总结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分析中得 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 风险基本理论风险基本理论 2.1.1 风险基本概念 在金融业中,风险的概念指的是资产收益的可变性(copeland,1993)。在保险业 中,风险被定义为损失的概率(probability of loss)(bowers,1986),或被定义为损失 的可能性(chance of loss)(athearn,1989)。风险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定义,它既可以 指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损失) ,也可以指盈利的不确定性(风险报酬) 。总的看来, 大致存在着以下几种典型的观点: (1)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概念最早被 haynes 纳入经济学理论范畴。 他在 1895 年发表的作为一种经济因素的风险 (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文 中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它的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风险意 味着损失的可能性。他认为,在执行某种经济行为时,若有发生不利结果的不确定 性存在时,该项经济行为就会承担风险,承担风险的结果是对该项经济行为利润的 冲减。法国学者 reimann 在 1928 年出版的普通经营经济学也将风险定义为损 失的可能性。此后,麦尔,柯梅克和罗森布尔等更多的学者较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损 失的可能性。boehm(1991)也定义风险为“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 (2)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stephen ward chris chapman(2003)将“风险”定 义为“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也认为, 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没有本质的区别。 (3)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c. arthur weillams. jeffry 和 richard. m. heins (1964)认为风险表现为一种变量在未来发展的波动,这种波动性首先是一种未来 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波动不是事先可准确预知的变动,其次,这些市场变量的波 动又是具有一些统计特性的频繁甚至连续变动。衡量波动性的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 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或标准差) 。其中期望值表示变量波动变化的集中趋势和平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均水平,而方差则表示变量变化的离散趋势,即风险水平,用方差或标准差来评估 风险水平的高低成为风险衡量的一种基本方法。 从以上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为风险与损失和不确定性相关,而 且风险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2.1.2 风险管理框架 williamson 和 hans(1987)定义风险管理为根据组织的目标或目的以最少费 用,通过风险识别、测定处理及风险控制技术把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 度的科学管理。urton anderson(2004)将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确认、识别、 管理和控制组织潜在的情况和事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提供适当保证的程序。 美国系统工程研究所(sei)把风险管理的过程分成若干个环节,即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沟通,如图 2-1。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的 pmbox(2000 版)将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管 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量化分析、风险应对设计、风险监视和控 制 6 个部分。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委员会(2001)公布了风险管理标准。as/nze 4360 模 型对企业风险管理内容和过程高度概括、清晰明了,受到普遍认可,如图 2-2。 综上可知,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到风险控制。 沟 通 与 协 商 检 测 与 审 核 确定范围 识别风险 分析风险 评价风险 处理风险 图 2-2 风险管理过程 控制 识别 分析计划 跟踪沟通 图 2-1 sei 的风险管理过程框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风险分析一般是风险原因分析、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对风险后果进行估计。风险评 估是针对具体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性质等进行定性与定 量的评价。风险控制则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相应方法和措施对风险进行控 制。 2.1.3 风险管理方法 diana white(1995)系统回顾了风险管理方法(如图 2-3) ,其侧重于阐述风险 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 (1)成本利润分析(cba)和风险利润分析(rba) 。lave(1986)认为评估 风险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成本利润分析,可以用来评价风险并将其定量化。但其基 本前提是有 2 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能够系统地比较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因此,cba 假设有 2 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成本利润分析最基本的决策指标是净现值。cba 方法 应用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净现值的分配。风险利润分析的概念基础是期望收益与所 承受的风险相均衡。尽管 cba 和 rba 是定量研究风险的有效工具,但由于考虑的 因素较少以及在应用中人为误差的存在,它们不能全盘的量化风险。 (2)风险感知技术。在风险评估阶段,必须考虑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人们 对风险的态度有下列几种方法:显现性偏好技术、心理测量学技术和德尔菲方法。 风险感知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期望效用和有限理性。 风险分析 风险识别 风险感知技术 风险度量 故障树 分析 故障模式 效应分析 蒙特卡罗 模拟 赫兹模拟 人工可靠性分析 事件树分析 成本利润分析 风险利润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专家系统 图 2-3 风险管理方法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3)敏感性分析。conrad(1980)和 covello(1987)认为敏感性分析是在各 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某一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时,用 来说明风险分析结果的强壮性。 (4)模拟技术。clifton(1990)运用赫兹类型仿真技术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 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关键变量同时变化时的情景,其模型可以建立基于不同变量的概 率分布。蒙特卡罗模拟又称为随机模拟试验,经常被用来研究一个未知的随机过程 的概率分布。morgan(1996)指出,运用蒙特卡罗方法首先需要识别重要的市场因 素,建立这些因素的联合分布,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形尤其是大量特定的情形进行模 拟,并在每一特定情形的期末估计损益。 (5)专家系统。作为一个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智能计 算机程序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能 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风险管理领域问题。 总之,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模型技术, 目前在风险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模型技术见表 2-1。 2.2 业务外包风险研究业务外包风险研究 2.2.1 业务外包风险识别 国外学者对外包风险的研究很多。他们通常是以具有典型意义的 it 业务外包 来作为研究对象的。lacity(1994)等人列出了一些信息技术外包中的潜在问题, 包括降低服务水平、委托方不能预见信息技术需求、对有价值的战略功能的失控、 技术变化引起的价格性能比的提高、委托方支付隐藏成本等。everest(2000)对软 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导致外包失败的因素有:没有设置有关持续改善合同 条款的机制;文化与目标差异导致的不相融性;合同缺乏柔性;物流服务提供商的 机会主义行为;忽视外包关系管理所导致的服务水平下降;指派不合适的人员管理 外包合同;员工士气和信心下降;企业失去对有关职能的控制;外包所引起的信息 安全性与潜在竞争。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体现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是不应该外包的。kotabe(1990) 、teece(1997)研 究表明核心业务外包将会导致创新能力的降低;bettis(1992)的研究表明来自供应 商的竞争结果导致企业绩效的降低。 表 2-1 风险管理模型技术及其描述 风险管理技术技术(模型)描述 决策树 求出所有变量可能变化组合的 npv 或 irr 值,并画出概率分布图。 方法的计算规模随变量个数及变化情况而呈指数式变化,要求有足够 的数据 故障树分析法 一种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遵循从结果找原因的原则,分析项目风险及 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蒙特卡罗模拟法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概率过程,并加以统计处理寻求近似解 计划评审技术用网络图显示工序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从中寻找风险症结 影响图 概率估计和决策分析的图形表示,将贝叶斯条件概率定理应用于图 论,关于概率估计、备选方案、决策者偏好和信息状态的说明比较完 整,能直观表示随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效用理论通过边际分析来评估风险 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自变量的变化来求取因变量的变化幅度,以反映风险程度 综合应急评审与响 应技术 通过活动-风险-响应图把活动、风险和对策有效地联系起来,以求实 现风险控制 风险评审技术 计算机模拟风险决策网络技术,分析计划进度及最优路线,估算成功 的可能性和失败的风险度 随机网络法 图示评审技术允许有关活动的各参数具有随机性,并允许活动的实施 具有随机性 模糊分析法以模糊集合替代原先的分明集合来对工程中的模糊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灰色系统理论 在随机风险率(系统本身固有的随机不确定性数学模拟)方法的基础 上,强调对风险率的灰色不确定性的描述与量化 计算机仿真 建立在蒙特卡罗法的基础上,在计算机上模拟工程系统实际执行的运 行情况,对项目进行动态观察和统计,从而获得项目的风险分布,为 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 运用 ahp 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和量化,重要性排序及风险度系统评 价,并选择风险响应措施 风险矩阵 从项目的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方面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概率计算,构 建风险矩阵,采用 borda 序值法来确定关键风险,并处理风险结,再 运用风险矩阵应用软件来监控并实际降低风险 一些学者分别从交易成本以及代理成本的角度探讨了外包风险,lacity, willcocks 和 feeny(1995)认为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隐藏成本,他们指出外包可能 会有隐形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资源配置成本、组织调整成本、设 立成本等,管理成本则是不得不投入人力资源对外包合同进行管理的成本等。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clemons、hitt 和 snir(2000)从定性的角度指出导致风险的因素有隐藏信息、隐藏 行为、市场失效、道德风险、信息猎取、不完善契约和有限理性等,并对有关的预 防与管理措施(如信息甄别、完善监控、与多个外包商合作等)进行了讨论。 也有很多学者考虑到契约的风险。lewis(1999)则指出在合同招标之前,由 于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将给企业带来逆向选择的风险,即 物流服务提供商声称自己拥有某种技术,有富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或高级技术人员, 而企业无法查证,导致企业选择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并不能按企业的要求提供服务。 iyer 和 kusnierz(1996)总结的信息技术外包中,在合同签订之后可能发生的主要 问题有:物流服务提供商擅自使用不合格的分包商并且没有对这些分包商进行有效 管理、滥用合同中的成本调节条款、提高要价或重复收费、破坏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度、泄露企业的商业信息、偷窃企业的商业数据。 比较系统地研究外包风险的学者是 aubert、patry 和 rivard,他们以 it 外包风 险为研究对象,采用“预期损失”的概念,将外包风险界定为负面事件造成的损失与 负面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归纳 it 外包风险为四类:隐藏成本、契约成本、服务 质量下降和组织竞争力削弱,总结出了 it 风险因素和负面事件的对应关系,见表 2-2。他们还以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从代理人、委托人和交易三个方面 研究了 it 外包的风险因素,通过相关的案例研究提出了 it 外包风险的管理战略。 表 2-2 it 外包风险因素和负面事件的对应关系 负面事件风险因素 不可预计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委托人缺乏经验和专家 外包不可逆转 交易的特殊性 少量的供货商 高额支出的契约修改 不确定性 技术的非连续性 争议和诉讼 检测问题 委托人和/或代理人缺乏对外包合同管理的经验和专家 服务质量下降 业务的相互依赖性 代理人缺乏管理业务的经验和专家 供应商的规模 供应商财务的稳定性 服务成本增加 代理人的投机行为 委托人缺乏对合同管理的经验和专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组织竞争力的丧失核心竞争力的相似性 国内对业务外包风险的研究也不少。田晓军(1999)针对银行业务外包进行了 探讨,他认为银行业务外包存在质量风险、管理风险。冯巧根(2002)认为外包的 风险在于决策的风险、被模仿的风险和丧失竞争优势的风险。吕丽卫(2003)认为 企业和合作伙伴开展外包的相互活动过程中在人、组织、决策、相互关系、文化等 方面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包括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及工作模式的风险;外包企业 合作伙伴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性风险;信息过虑和不对称带来 的风险。此外,还存在物流、配额、汇率等各种风险。刘景江,刘桂华(2004)以 it 企业为例,认为外包的风险主要有:供应商成为新的竞争对手、供应商不履行合同、 供应商抽取供应链的利润等。 2.2.2 业务外包风险控制 vandenberg 和 rogers(2000)指出愿景、知识共享、信任、价值增长以及对 过程的实施与监控是确保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aubert 等(2001)认为在可通过两 种途径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要么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损失,要么降低这种事件 发生的概率。clemons 等(2000)等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 it 外包的风险因素后, 提出应采取信息甄别、完善监控、与多个企业合作等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eric k. clemons 在谈到软件业务外包时,认为充分理解所外包的项目、分拆大项目成小项 目并各个击破、调整与合作伙伴的动机将降低外包的风险,提高成功率。daniel s. mason 和 trevor slack(2001)的研究表明,行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监控机制 可以减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如:建立代理人的确认程序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 称性,这样就可以减少剩余损失。daniel s. mason 和 trevor slack(2003)指出加 强监控可以使委托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详细地审查潜在的代理人。另外,增加代理 人的竞争性,又可以减少监控费用。选择有信誉的代理人将有助于减少担保费用。 再者,建立激励机制也可以大大地减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可以降低代理 费用。 田晓军(1999)针对外包的质量风险,他认为应建立一套详细的技术管理标准,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并向外部传达明确的质量要求,计算外包的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测试标准。针对管理 风险,企业与外包合作伙伴要建立建设性的关系并达到五个层次的融合:组织高层 管理者在战略层次上的沟通与融合;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外包项目上的 良好合作;日常管理的基层人员在运营上的信息交流;企业和外包合作伙伴在人员 上的融合;企业和外包合作伙伴在文化上的融合。冯巧根(2002)认为应树立全新的 经营理念,坚持业务外包与顾客需要相统一的目标,追求变革并增进与合作伙伴的 相互信任感;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外包环节价值链;培育、提高和保持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实行跨文化管理,并协调好参与外包的各方利益。吕丽卫(2003)注 重风险管理,主张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和规范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策划方案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冷静对待风险的 发生并转移风险。 2.3 物流外包风险研究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2.3.1 物流外包风险识别 bardi 和 tracey(1991)指出在契约物流服务中最常见问题是企业会逐渐失去 对物流运作的控制力。bradley(1995)进一步指出了物流外包有可能使企业失去对 一些重要信息,使之不能够合理有效地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商有可能提供不 可靠的保证、不能够有效应对变化的环境,同时,由于失去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掌控, 想要改变物流服务提供商也相当困难。 quinn 和 hilmer(1994)指出,在一个物流运作效率低的企业,领导者通常会考 虑将物流外包,一旦外包后,企业领导人就必须学习怎么样有效管理契约和提供商 的关系,由于企业本来运作能力就不高,而现在还要求其来管理一个外部的物流服 务提供商,这就有可能导致管理效率更低。lynch(2002)指出如果一个企业本来 就有一个有效率的、良好管理的分销系统,那么物流外包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系统的 运作成本,因为其中会涉及到更复杂的管理问题。 earl (1996)指出了外包物流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创新能力消失,尤其是在长期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运作中,企业如果想要保证其竞争力,就要提供不断创新的物流服务给客户,而外 包显然不能够带来这些,因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往往不会专注于帮助企业创新,而仅 仅是对于成本上的关注。wei shi lim(2000)指出了物流外包过程中,物流服务提 供商会借助于信息不对称来消极努力,只使自身利润最大化,使得物流外包中存在 道德风险。bartholomew(2001)指出有很多企业在评估外包的的成本是只考虑到 选择提供商成本、沟通成本和起草契约合同成本,而实际操作中,一些附加的时间 和费用会导致更多的成本,如对于契约执行过程的再沟通、改变供应商等费用,这 当中,这些费用的评估是比较困难的,这些隐藏成本涵盖了三个部分:对物流服务 提供商监控成本;和提供商讨价还价成本;契约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piachaud(2002)指出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目标不同,价值取向不 同,而两者对待对方态度也不同,这在实际操作中就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的交流困难 从而影响将来的关系以及绩效。chuanxu wang 和 amelia c.regan(2003)提出物流 外包风险分为四种:财务风险、冲突风险和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其中,财务风险 包括隐藏成本;冲突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对提供商失去掌控;市场风险包括 企业失去物流创新能力和对提供商过分依赖;管理风险包括有可能的管理效率降 低、在选择和评估提供商的困难以及企业文化的冲突。cavinato 和 joseph(2004) 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供应链中 财务、信息、关系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风险,并介绍了四种相关产品类别供应链的供 应风险。 彭玉兰(2004)指出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失控。企业不能直接控制 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 长期关系,暴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内部资讯,对 3pl 公司过分依赖,放弃自己对物 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合作风险。物流服务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的关系,是 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存在着服务商的稳定性和质量下降或不履行先前的承诺 等风险;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是企业面临的固有风险。生产环节的增 多、销售区域的广泛性、公司雇员文化的差异等商业环境的变化,都为企业的发展 带来不确定的影响;物流外包业务自身的复杂性,使企业面临风险。比如与降低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初衷相反,有可能导致把可能使企业形成新的竞争力和竞 争优势的学习机会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 2.3.2 物流外包风险控制 logan(2000)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运用第三方物流事前的“逆向选择” 问题以及事后“道德风险”的预防问题。janne huiskonen 等(2002) 研究了两个不 同企业之间的协调活动。分析的对象是物流外包关系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需求,研究 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协调机制,即非正式协调、正式的企业间的团队和整合作用,主 要的结论是:通过实施横向协调机制发展企业的横向协调能力是物流服务提供商获 取潜在核心竞争力的源泉。amelia c.rean 和 chuanxu wang(2003)对物流外包进 行研究时,认为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合适的履约目标,以及进行顾客关系管 理可以降低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外包风险。 刘志学、许泽勇(2003)指出了物流外包过程中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运作能力和努 力水平都是非对称信息,通过建立了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委托人)与提供商 (代理人)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利用最大值原理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合作策略。程 宝国等(2004)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了物流外包过程中风险产生的途径和规律, 从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依赖程度入手,分析了多重外包、分散外包的风险模型 讨论,提出了抽象的物流量的概念,将复杂的物流作业看成是量化了的、一般的物 流作业,通过分析风险的成因,提出了 10 种降低外包风险的途径,为企业物流外 包决策提供参考。魏众等(2005)从物流外包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企业物流 外包中面临的管理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诸多风险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并提出了重视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定物流外包的绩效评价 指标、建立有效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一系列防范风险的相关 措施,为物流外包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业务外包风险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大量的理论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模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外包分析模型也 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大部分的文献都集中在 it 外包和制造业外包领域,对于物流外包风险的 研究较少。 (2)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上,并且对风险分析的研究缺乏系 统性,对于风险评估则涉及很少。 (3)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所用的方法大多为案例分析,没有深入 具体的大样本数据统计实证分析。 因此,如何将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与物流外包的特点相结合对物流外包的风险进 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针对外包中的关键风险进行控制成为 本文工作的重点。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3 物流外包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物流外包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 3.1 物流外包两阶段过程物流外包两阶段过程 外包的全过程以契约签订为界可以分成外包决策(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 、外 包执行两个阶段。 (1)外包决策阶段。在这一阶段外包企业需要对企业自身业务进行评估,明 确哪些业务可以外包,哪些业务需要外包,并制订相应外包计划和策略,调查与评 估选择相应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谈判,最终签订外包契约。该阶段以契约的签 订为完成标志。 物流外包决策包括以下步骤:一是明确物流外包的主要目的,物流外包要解决 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适合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快速、可靠地响应客户需求,具体外包 业务可依据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而定,例如可以选择市场扩展业务外包、零部件采 购外包、产品分销外包等;二是组成一个外包物流的决策项目组,由于物流服务涉 及到公司的采购、生产、营销等众多部门,在职能上存在相互交叉,所以在界定需 求时,需要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在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下,组成包括生产、 物流、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由各部门成员参加的外包决策团队;三 是确定外包的物流功能,如仓储、运输、附加服务等,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相应的外包物流项目;最后,通过合理的筛选程序,经过调查、评审等程序筛选出 合适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并签订物流外包契约。 (2)外包执行阶段。指外包契约签订后,外包双方开始履行合约的阶段。在 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对外包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在外包合同完成后对本轮外包进 行绩效评估和总结,及时地解决本轮外包中遗留的各种问题,如解决合同争议、进 行事后补救工作等。 在外包执行阶段,一方面,企业需谨慎监控提供商的物流运作,以确保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共享信息,保证服务的稳定性,提高服务的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7 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使物流的持续改进流程得以达成;通过建立团队式联合任务小 组对外包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企业与提供商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 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双方的有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 问题,建立良好的合作气氛,增加运作应变能力,维护和改善双方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企业应设定绩效评估系统来评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绩效。企 业制定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提供商评价标准,对提供商进行多层次、多渠道 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为提供商绩效评价和激励的实现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如果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了服务质量和运作 效率,而且与企业实现了密切的合作,并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 企业可考虑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否则,在合同期满经过沟通后可以考虑 是否更换合作伙伴的问题。 3.2 物流外包两阶段风险因素分析物流外包两阶段风险因素分析 在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外包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在信息、契约和利 益三个方面满足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具有隐蔽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第三 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是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外包企业是委托人。一方面,由 于物流外包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时不可能充分了解所有信息,在信息 不对称条件下,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可能有意隐藏某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求 在合作中获取更大的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外包企业无法识别潜在的第三方 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条件禀赋,很可能误选了不合适自身实际情况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提供商,这就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外包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签订契 约后,外包企业不可能像原先那样全面、细致地了解物流运作的全过程,也无法观 察到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所有行为。这样,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就有可能利用信息 优势,通过采取不利于外包企业的一些行为为自己谋利益,这就存在败德行为。 交易费用理论是研究业务外包的常用理论之一,它以两个行为假定为基础。第 一,有限理性的假定,它指的是人类头脑认知的限制,这使得充分估计所有可能决 策的结果变得困难。例如,有限理性的程度部分依赖于委托人执行详细说明需求、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8 选择适当的提供商和管理控制提供商等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交易费用理论的第 二个基本假定是机会主义,它指的是人类的行为不仅会有利己主义,而且还会有诡 计。在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服务提供商可能会对他们的接受能力撒谎,或者利用 他们的知识优势把物流资源卖给对自身需求和市场价格有较少经验和知识的委托 人,增加物流外包企业的交易费用。 针对外包的两个阶段,从外包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外包交易三个方面运用 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业务外包各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表 3-1 是外包 的两阶段风险分析框架。 表 3-1 物流外包的两阶段风险分析框架 风险来源外包决策外包执行 外包企业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 ? 管理层有限理性 ? 不完善合同 物流服务提 供商 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缺陷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缺陷 ? 能力限制 ? 机会主义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 ? 隐藏行为 ? 隐藏知识 外包交易 依赖威胁依赖威胁 ? 资产专用性 ? 仅少量可选物流服务提供商 隐藏成本隐藏成本 ? 与提供商讨价还价的成本 协调问题协调问题 ? 目标冲突 ? 沟通不畅 ? 监控不力 隐藏成本隐藏成本 ? 沟通成本 ? 监控成本 3.2.1 外包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 外包决策阶段主要的风险因素涉及外包企业的有限理性、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缺 陷、外包交易的依赖风险和外包交易的隐含成本四个方面。 1)外包企业的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企 业在收集和加工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暑假实习生招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5年山东南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6-2031年中国邮电通信器材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污泥处置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笔试试题
- 火灾防控与人防结合方案
- 市政管网施工技术优化方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国际比较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创新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技术研究报告
- 智能化宽带网络网关(iBNG)技术白皮书
- 固定资产明细表模板
- 工程合同续签协议范本
-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与规范
- 起重机培训课件桥式起重机
- 《秋季腹泻》课件
- 《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新版青海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 设备损坏赔偿协议书
- 介词的用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