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新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九年九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声 明我单位已详细阅读了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所编制的“新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环评报告表所述的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等资料为我单位提供,无虚报、瞒报和不实。项目环评报告表中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与我单位进行了沟通,我单位承诺该项目的环保设施将严格按环评报告和审批意见进行设计、建设、运行并及时维护,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如报告表中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等与我公司实际情况有不符合之处,则其产生的后果我公司负责,并承诺承担相关的法定责任。特此声明。建设单位(盖章):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 日期:2019年9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建设单位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孟凡玉联系人董红军通讯地址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驻地机关路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22000建设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响石村南(云通水务西侧)立项审批部门连云港赣榆区发改委项目代码2019-320707-78-03-534597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620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占地面积(平方米)124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9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9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拟竣工日期2019.10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一、 原辅材料:本项目为园区配套工程,无原辅材料消耗。二、 主要设备:项目营运期主要设备详见表1-5。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吨/年)-柴油(吨/年)-电(千瓦时/年)1万燃沼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废水类型:事故废水; 排放去向:园区收集的事故废水进入云通水务进行下一步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后排放。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1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江苏柘汪临港产业区位于苏鲁两省沿海交界处,北与山东省日照、临沂两市接壤。产业区于2005年8月启动建设,2007年3月通过江苏省区域环评(苏环管200759号),成为赣榆区重大工业项目的承载集中区。江苏柘汪临港产业区总规划面积42.1平方公里,建成区14.8平方公里。产业区坚持以港兴工,以工促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以港口为龙头的临港大型石化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形成以大项目为核心、多边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2015年,园区启动柘汪临港产业区南区建设,规划建设高端装制造产业园、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和海洋食品产业园。江苏柘汪临港产业区内的企业多是以生产化工产品为主,如果发生事故,会产生事故尾水,若处理不当,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为满足柘汪临港产业区发展需求,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决定建设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对园区产生的事故尾水进行收集暂存,防止事故尾水外泄,造成环境污染。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主要处理园区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是园区的基础配套工程,本项目为云通水务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于收集暂存园区企业产生的事故废水,以便云通水务对事故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目前本项目已投入建设,属于未批先建,连云港市赣榆区环保局已对企业进行了处罚(赣环罚字201921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20149号令,2015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201824号令,2018年12月29日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017682号令,2017年10月1号施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过程中或者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44号,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起施行),本项目属于“97 工业废水处理 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因此,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工作人员在详细踏勘周围环境,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及环评导则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项目周边环境概况新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东侧为云通水务,西侧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柘罗公路。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四邻情况见附图2。3、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经查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013年2月16日),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范畴,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经查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关于修改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 号,2013年3月15日),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范畴。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2)规划相符性分析柘汪临港产业区产业定位分析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临港产业区,产业区的产业定位为:主要以现有新海石化、镔鑫特钢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圈层式拓展发展,并同时拓展临港物流、装备制造、海产加工等功能。本项目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是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项目,符合柘汪临港产业区产业定位。柘汪临港产业区产业用地分析根据查阅,本项目拟建地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所列项目,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相符。本项目用地为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建设,项目的建设满足规划的土地用地规划要求。本项目的选址符合有关规划用地政策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4、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分析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项目周边生态红线区范围如下: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为江苏省海州湾海洋牧场,与本项目距离约14km,本项目不在江苏省海州湾海洋牧场保护范围内,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相符。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项目位于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内,表1-1 项目周边生态红线区域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区域范围总面积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包括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通榆河(赣榆段)南起沭北闸,北至柘汪临港开发区,全长59公里及其两侧各1000米。三级保护区: 新沭河北侧河道及其北侧1000米,与通榆河平交6个河道(范河、朱稽河、青口河、兴庄河、官庄河、韩口河)上游5000米及其两侧各1000米。179-179本项目与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管控措施相符性见表1-2:表1-2 与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管控措施相符性红线区域名称管控措施本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性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未经许可禁止下列活动: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从事网箱、网围渔业养殖;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环境的设施和项目,已建成的设施和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或搬迁。本项目为事故应急处理池项目,项目运营期若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周围水环境污染。不相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但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不符,项目选址不具备可行性。根据关于做好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校核工作的函(苏环函2018151号)的要求,连云港市环保局已对区域内的生态红线范围进行校核,校核后的生态红线方案已上报省环保厅。根据连云港市生态省级生态保护红线校核表,通榆河(赣榆段)清水通道维护区校核后范围为“包括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通榆河(赣榆段)南起沭北闸,北至东温庄水库,全长29公里及其两侧各1000米。二级保护区:新沭河北侧河道及其北侧1000米,与通榆河平交6个河道(范河、朱稽河、青口河、兴庄河、官庄河、韩口河)上游5000米及其两侧各1000米”,校核后通榆河北延工程讫点即为东温庄水库,东温庄水库以北不属于通榆河。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反馈连云港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复核情况的函,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调整基本符合要求,并已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预计调整后本项目不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调整完成且正式发布实施后,选址方可行,方与生态红线要求相符。(2)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8号)”,本环评对照该文件进行符合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2所示。表1-2 本项目与当地环境质量底线的相符性分析表指标设置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1、大气环境质量管控要求到2020年,我市PM2.5浓度与2015年相比下降20%以上,确保降低至44g/Nm3以下,力争降低到35g/Nm3。到2030年,我市PM2.5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2020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含船舶)SO2控制在3.5万吨,NOx控制在4.7万吨,一次PM2.5控制在2.2万吨,VOCs控制在6.9万吨。2030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含船舶)SO2控制在2.6万吨,NOx控制在4.4万吨,一次PM2.5控制在1.6万吨,VOCs控制在6.1万吨。根据连云港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8年)可知,赣榆区除PM10、PM2.5超标以外,其他因子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由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2016年9月获得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号:连政复201638号)。在落实了连云港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中的减排方案后,2020年PM2.5浓度相比2014年下降31.7%,年均浓度 43.9 微克/立方米,基本达到污染控制目标(下降 28%),2030 年 PM2.5浓度相比 2014 年下降 46%,年均浓度 33.05 微克/立方米,占标率94.42%,优于二级标准要求。本项目建成后,根据估算,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超出区域核定的排污总量指标,项目实施后不会改变大气环境功能类别。相符2、水环境质量管控要求到2020年,地表水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72.7%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达到100%,劣于类水体基本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2019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到2030年,地表水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77.3%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保持100%,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2020年全市COD控制在16.5万吨,氨氮控制在1.04万吨,2030年全市COD控制在15.61万吨,氨氮控制在1.03万吨。由连云港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可知,通榆河总体达标;从2018年8月绣针河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绣针河各监测因子指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对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从2018年7月近海海域现状监测结果看,监测点水质活性磷酸盐超标,其他监测因子达标。(1)分析其活性磷酸盐超标原因受海水养殖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污染主要有有机污的污染、营养盐的污染、化学溶剂的污染;船舶交通事故频发;受入海河流无名河不达标水质的影响。(2)拟采取的整治措施针对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情况,连云港市编制了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方案(2016年12月)系统性的给出了整治措施/方案,根据方案内容,采取的整治措施/方案有:加快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用水效率、加强节水工作;研究建立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入海河流综合整治与水质改善;加强石化基地水污染防治;徐圩港区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加强区域风险防控;加强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3)预期效果根据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方案(2016年12月)第六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6.1.1方案范围内水质持续改善内容“十三五”期间,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推进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强化工业污染治理,严格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提高环境监测管理能力等,找到适用于方案范围内水环境污染物去除及管理技术,通过开展直接削减污染物工程,辅以监督监管实施,2020年末,在上游地区来水水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方案范围内可以实现15个入海断面年平均水质全部达到水质目标,全面消除不达标水体,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稳中趋好。因此,2020年末,海水水质较差的状况将得到逐步改善,达到相应的水质目标要求。本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站处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一级B标准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因此,本项目不会导致区域水环境恶化。相符注:本次绣针河环境质量引用江苏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8月“鸿博环保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新建30万吨/年危险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本次海水环境质量引用青岛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7月“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一期(起步)工程(陆域罐区)配套工程”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综上所述,本项目与当地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相符。(3)资源利用上限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7号)”,本项目所在区域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分析见表1-3所示。表1-3 本项目与当地资源消耗上限的符合性分析表指标设置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水资源利用管控要求严格控制全市水资源利用总量,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9.43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控制在2500万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要比2015年下降28%和2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0以上。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严格按照江苏省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14年修订)执行。到203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23亿立方米以内,提高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力度。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用水。符合土地利用管控要求江苏省小康社会及基本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到2020年各优化国土空间开展格局,完善土地节约利用体制,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土地开发总体强度。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市区、其他工业集中区新建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350万元/亩、280万元/亩、220万元/亩,项目达产后亩均产值分别不低于520万元/亩、400万元/亩、28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20万元/亩、15万元/亩。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特殊行业容积率不得低于0.8,化工行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0.6,标准厂房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2,绿地率不得超过15%,工业用地中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用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本项目为园区污水厂配套工程,用地为园区工业用地,不占用耕地,不新增用地。符合能源消耗管控要求加强对全市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目标控制在161万吨标煤以内,全市煤炭消费量减少77万吨,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各行业现有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执行,新建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执行。本项目建成后,本项目能源消耗为18.43吨标准煤(电耗、水等消耗折算)。符合注:本项目用电15万kwh/a,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折标煤系数为:0.1229kg ce/(kw.h),则折标煤约18.43t/a。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建设与当地资源利用上限要求相符。(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柘汪临港产业区于2006年4月获赣榆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赣政发2006112号)。同年,产业区管委会委托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于2007年3月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苏环管200759号),主要产业定位为:装备制造、化工等三类工业。本项目为园区化工产业的污水厂配套项目,与柘枉临港产业区环评批复内容(苏环管200759号)相符。柘汪临港产业区根据产业升级和园区优化需求,于2017年启动新一轮规划,并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进行规划环评的编制。根据柘汪临港产业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报告书送审稿,柘汪临港产业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详见下表1-4。表1-4 柘汪临港产业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表类别柘汪临港产业区本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性限制引进的产业及项目1、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2、新建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13万吨/年以下丙烯腈、100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酰胺、乙烯法醋酸、3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天然气制甲醇、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丙酮氰醇法丙烯酸、粮食法丙酮/丁醇、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皂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 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综合利用除外)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3、新建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连续法及间歇法)、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乙炔法聚氯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本体连续法除外)、3万吨/年以下普通合成胶乳羧基丁苯胶(含丁苯胶乳)生产装置,新建、改扩建溶剂型氯丁橡胶类、丁苯热塑性橡胶类、聚氨酯类和聚丙烯酸酯类等通用型胶粘剂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4、新建纯碱、烧碱、30万吨/年以下硫磺制酸、2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电石(以大型先进工艺-设备进行等量替换的除外)、单线产能5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5、新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饲料磷酸氢钙、氯酸钠、少钙焙烧工艺重铬酸钠、电解二氧化锰、普通级碳酸钙、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锶、白炭黑(气相法除外)、氯化胆碱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6、新建黄磷,起始规模小于3万吨/年、单线产能小于1万吨/年氰化钠(折100%),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单线产能2万吨/年以下无水氟化铝或中低分子比冰晶石生产装置不涉及相符7、新建以石油(高硫石油焦除外)、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磷铵生产装置,铜洗法氨合成原料气净化工艺不涉及相符8、未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的炼焦项目不涉及相符9、18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铁合金烧结机除外)不涉及相符10、有效容积400立方米以上12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1200立方米及以上但未同步配套煤粉喷吹装置、除尘装置、余压发电装置,能源消耗大于430公斤标煤/吨、新水耗量大于2.4立方米/吨等达不到标准的炼铁高炉不涉及相符11、2臂及以下凿岩台车制造项目不涉及相符12、装岩机(立爪装岩机除外)制造项目不涉及相符13、铸/锻造用燃油加热炉不涉及相符禁止引进的产业及项目1、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影响大的农药原药和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不涉及相符2、“有光”(即使用光气)生产工艺的聚碳酸脂项目不涉及相符3、未纳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新建炼化项目不涉及相符4、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基础有机无机化工、煤化工项目不涉及相符不符合环保要求限制/禁止引入的项目1、高水耗、高物耗、高能耗的项目不涉及相符2、废水含影响云通水务处理效果的重金属、高氨氮、高磷、高盐份、高毒害(包括氟化物、氰化物)、高热、高浓度难降解物质,水质经预处理难以满足云通水务接管要求的项目不涉及相符3、工艺废气中难处理的、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的项目不涉及相符4、蒸汽用量大(单位用地面积蒸汽用量大于4t/h.hm2)且又不能实行集中供热、需自建燃煤锅炉的项目。不涉及相符5、剧毒化学品、有毒气体类项目,又无可靠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的项目不涉及相符空间管制要求限制/禁止引入的项目1、对园区内生态红线保护区域产生明显不良环境和生态影响的项目结合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管控措施要求,项目位于二级红线区,且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和生态影响。不相符2、绿化防护不能满足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项目本项目为污水厂配套项目,绿化依托云通水务。相符本项目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是园区的污水厂配套项目,根据上表分析可知,本项目属于调整后柘汪临港产业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限制和禁止引入的项目。根据关于做好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校核工作的函(苏环函2018151号)的要求,连云港市环保局已对区域内的生态红线范围进行校核,校核后的生态红线方案已上报省环保厅。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反馈连云港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复核情况的函,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调整基本符合要求,并已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预计调整后本项目将不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因此,调整后若本项目不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项目方与园区负面清单要求相符。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9号),本项目为园区污水厂配套项目,不在连政办发20189号文的管控范围内。综上所述,通过初步筛查,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环保规划,满足环境质量底线以及资源利用上限的要求,项目位于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内,与生态红线要求不符。根据关于做好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校核工作的函(苏环函2018151号)的要求,连云港市环保局已对区域内的生态红线范围进行校核,校核后的生态红线方案已上报省环保厅。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反馈连云港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复核情况的函,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调整基本符合要求,并已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预计调整后本项目不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因此,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调整后,本项目才具备选址可行性,才能与生态红线区相关要求相符。5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名称:新建应急事故处理池项目;建设单位:连云港赣榆云通水务有限公司;项目投资:392万元;建设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响石村南(云通水务西侧);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建设6300立方米应急事故处理池。购置水泵,管道等设备4套。本项目仅做园区事故水收集暂存使用,不进行任何污水处理活动,所有污水全部由云通水务处理。6工程内容(1)主要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1-5。表1-5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工程内容数量/单位备注尺寸水泵、管道4套/-应急事故处理池1座6300立方25.448.85.5m(2)本项目主要建筑物见表1-6。表1-6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层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m31事故应急处理池-1240-6300(3)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劳动定员:本项目不新增员工。本项目为园区应急设施,一般无需人员维护,园区发生事故产生事故废水时,由云通水务职工进行处理维护。(4)公用及辅助工程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1-7。表1-7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建设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事故应急处理池1座(6300立方)公用工程给排水设施园区事故废水依托园区管网,新建管道及水泵4套接入云通水务供电设施区域电网环保工程废水处理收集的事故废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云通水务)处理。噪声处理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合理设置绿化带-固废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云通水务事故应急池项目,是园区配套项目,主要收集园区事故废水进行暂存,以便云通水务进行下一步集中处理。1、原有项目概况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开始筹建,项目于2009年9月30日获得赣榆县环保局审批(赣环发200941号),于2009年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2万吨/日,二期增加处理规模2万吨/日,远期再增加处理规模4万吨/日,工程投资6800万元,一期于2012年6月通过环保局“三同时”验收。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处理厂接入的主要是赣榆区柘汪镇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柘汪镇及柘汪临港产业区内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目前,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管网已经基本铺设完成,评价范围内现有企业均已实现接管。产业区污水实际产生量约为5430t/d,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约5280t/d左右。根据调查统计得到赣榆区柘汪镇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200t/d,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2万t/d的污水处理能力,满足园区及柘汪镇污水处理的需求。2、 原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量:730万吨/年,CODcr排放365吨/年、BOD573吨/年、氨氮排放36.5吨/年、总磷排放3.65吨/年、悬浮物排放总量73吨/年、总氮排放总量109.5吨/年、苯系物排放1.36吨/年、石油类排放7.4吨/年、挥发酚类排放3.65吨/年。3、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已投入建设,属于未批先建,连云港市赣榆区环保局已对企业进行了处罚(赣环罚字2019216号)。12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于柘汪临港产业区内,柘汪临港产业区位于赣榆区柘汪镇内,柘汪镇位于江苏省最东北部苏鲁交界处,距离赣榆区中心30公里,北、西与山东省日照、临沂市接壤,南接赣榆县九里镇,东临黄海。镇区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920,北纬3503。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2. 地形、地貌、地质(1)地形、地貌概况拟建场区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临港产业区,属于胶南-日照穹窿背复斜地段,地貌上属于低山丘陵剥蚀岗地。地势相对平坦,地表起伏不大,由于农业耕作,原始地貌不复存在。(2)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类:一是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的砂层中。埋深浅、水量少,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排泄和向低洼排泄,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一致;二是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片麻岩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地下水水量少,风化带厚度及裂隙发育不均匀性,裂隙水连通性差,无面状分布。勘察期间,稳定水位为2.5m3.0m。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设计抗浮水位按1.0m考虑。(3)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震资料,近一千年来,以连云港市为中心40km范围内未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故连云港处于相对稳定地区。场地内无明显较大构造,无活动断裂,无软弱下卧层,场地稳定,适宜工程建设。(4)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查得,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该场地的地脉动卓越周期平均值为0.1654s。场地位于开阔平缓岗地,稳定基岩,为对抗震有利地段。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3. 气候、气象该区域地处我国沿海南北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多旱。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故冬、夏季较长,春、秋季较短。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3.5,七月平均气温26.5,一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温度39.9,极端最低温度-19.5,无霜期214天,光照时间长,为全省各县之冠。年平均降水量931.8 mm,60%主要集中于夏季6-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据赣榆区气象台数据,区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风,年平均风速2.8m/s。4. 水系及水文特征柘汪镇有水库7座,总库容量680万m3,其中上游7km处的姜斗沟水库为小型水库,库容量400万m3,通过龙北干渠直通园区。区域内有绣针河、无名河等河流,其中绣针河为赣榆区与日照市界河,源出莒南县五莲山东麓,在柘汪镇西棘荡村入境,至狄水口入海,全长46km,河道高差383m,已发生最大行洪流量2000m3/s,柘汪境内河长9km,行洪能力800m3/s,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类。无名河全长约9km,属季节性排水沟,为农田灌溉排涝河流。柘汪区的水源采取以引江淮水为主,引取绣针河水和中水回用为辅的方式,江淮水自沭北闸,经通榆运河、青口河、青龙大沟、兴庄河、龙河、韩口河、大温庄泵站、龙北干渠,最终引入柘汪水厂。绣针河采取截潜流河引径流相结合的方式,经取水泵站引至柘汪水厂,取水口为棘荡一级翻水站。通榆河位于江苏沿海地区,是南北运输的“黄金水道”,大体与串场河平行,属于3级航道,南起南通长江北岸,北至连云港市赣榆县,全长415千米,是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江水东引北调的水利、水运骨干河道。它对改造中低产田,开发沿海滩涂、拓宽航道、冲淤保港、调度排涝、改善水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榆河是沿河地区居民饮用水的主要供水源,同时兼有灌溉、行洪等功能,通榆河以及主要供水河道的水质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类以上标准。本项目区域水系图见附图5。5. 海域概况柘汪镇地处海洲湾西岸的北部,海区属海洲湾的内湾,海区盐度为2633,干旱年份最高值35,近岸盐度最低,为26。海水流速为10cm/s20cm/s,透明度为80cm120cm。海水温度以2月份最低,平均表层5.18,底层5.29,极值3.0;8月份最高,平均表层26.7,底层24.2,极值28.4。滩涂土质为潮盐土、盐土二种类型,平均容重1.5g/m3,有机质含量平均13%,速效磷16ppm,速效钾48.4ppm,pH:7.88.6,土壤含量0.10.3,该处海岸位于绣针河堆积岸段,河岸属砂质海岸。该处海域为正规半日潮,潮差3.08m3.34m,最大潮差5.5m。潮流强度较弱,平均大潮流速为1.3节。海岸附近潮流为往复流,大部分海域的潮流表现为旋转流。海区波高为0.6m1.2m,最大波高5m,属平稳浪区。6. 生态环境概况项目用地周围地区土壤植被以人工林和农作物为主要类型,人工林品种主要为桑、槐、柳、榆、椿、泡桐和杨等,主要分布于道路和河道两边。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红薯等,植被中无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区域内有少量野兔、鼠类、蛙类等小型动物,无珍稀濒危野生物种。本项目所在地区及评价范围内没有风景名胜及古迹等重要保护目标。项目位于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内,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水质保护。根据关于做好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校核工作的函(苏环函2018151号)的要求,连云港市环保局已对区域内的生态红线范围进行校核,校核后的生态红线方案已上报省环保厅。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反馈连云港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复核情况的函,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调整基本符合要求,并已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预计调整后本项目将不在通榆河(赣榆县)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区域交通铁路:连盐铁路(在建)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区,南至盐城北站,线路正线全长232.2公里,赣榆段长52.5公里。 公路:连临高速、204国道、242省道赣榆段建成通车,成为融入连云港主城区的快捷通道。临海高等级公路赣榆段基本完成。一个以沿海高速公路、连临高速公路为快速通道,204、310、327国道、242省道为主骨架,区镇公路为干线,镇村公路为补充,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区内半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 水运: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北翼,连云港赣榆港区港口前沿配套区和物流园区路网基础基本形成,已开港运营。2. 人群健康区域人群健康状况良好,无地方病史。3. 区域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情况柘汪镇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赣榆县沿海产业带柘汪片区分区规划,规划布局包括重型工业区、综合加工区与镇属工业区。柘汪临港产业区规划为赣榆区临海产业带柘汪片区中的重型工业区,位于204国道以东至海岸线,南至柘响大沟,北至绣针河,总用地面积17.08km2,主要发展的门类有:装备制造、化工等三类工业。于2006年4月获赣榆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赣政发2006112号)。同年,产业区管委会委托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于2007年3月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苏环管200759号)。目前,园区对规划进行了调整,柘汪临港产业区需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划环评尚在进行中。本次环评的产业定位、规划情况均依据柘汪临港产业区规划的上位规划-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总体规划(2017-2030年)。3.1 规划范围调整前:柘汪临港产业区为赣榆区临海产业带柘汪片区中的重型工业区,位于204国道以东至海岸线,西至柘响大沟,北至绣针河,共计17.08km2,其中工业区占地面积11.96km2。调整后:临港产业发展片区(即柘汪临港产业区)东至海岸线,南至环港路,西至青连铁路及柘汪河,北至绣针河,范围面积约为24.0km2。调整变化内容:产业区向西增加了204国道至青连铁路范围,总的产业区占地面积增加了6.92km2。3.2 产业定位规划调整前:柘汪临港产业区为赣榆区沿海产业带柘汪片区的重型产业区,是规划区近、中期发展的大型项目工业用地,主要发展的门类有:装备制造、化工等三类工业。规划调整后:临港产业发展片区(即柘汪临港产业区)主要以现有新海石化、镔鑫特钢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圈层式拓展发展,并同时拓展临港物流、装备制造、海产加工等功能。调整变化内容:新增拓展临港物流、海产加工等功能。3.3 用地布局规划根据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总体规划(2017-2030),项目所在地属于规划的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项目用地为二类工业用地。因此,项目建设满足区域土地用规划的要求。3.4 环境功能区划(1)大气环境柘汪临港产业区及周边区域范围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标准。(2)声环境柘汪临港产业区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3)水环境根据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柘汪邻近海域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柘汪临港产业区附近的绣针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下同)类标准。通榆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5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3.5.1 临港产业区给水现状 镇区西侧现有产业区供水厂2座,位于204国道以西、无名河以北。其中1座为镔鑫特钢自备水厂,现状日供水能力约6000吨/日,主要以通榆运河和绣针河为供水水源,并以棘荡水库作为备用储备水源;另一座为为临港产业区其它企业供水的云通水务公司,现状供水能力约为4万吨/日(远期将扩至10万吨/日),水源以绣针河的地表径流和雨水补给为主,干旱时期水源较为缺乏(新海石化用水7000吨/日,镔鑫特钢远期需用水约28000吨/日)。3.5.2污水处理现状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开始筹建,于2009年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2万吨/日,二期增加处理规模2万吨/日,远期再增加处理规模4万吨/日,工程投资6800万元,一期于2012年6月通过环保局“三同时”验收。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处理厂接入的主要是赣榆区柘汪镇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柘汪镇及柘汪临港产业区内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目前,柘汪临港产业区污水管网已经基本铺设完成,评价范围内现有企业均已实现接管。产业区污水实际产生量约为5430t/d,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约5280t/d左右。根据调查统计得到赣榆区柘汪镇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200t/d,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2万t/d的污水处理能力,满足园区及柘汪镇污水处理的需求。产业区内现状已建设工业集中片区均采用雨污分流体制,主要道路沿线均设有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或沟渠。其中,企业生活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道集中至产业区东侧的云通水务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尾水排至无名河;生产污水方面,考虑产业区内生产企业较多,且各生产企业的生产污水污染物含量普遍较多,产业区采取了“单独设管收集、单独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模式进行各企业生产污水收集,以便于针对性的监督各企业生产污水预处理的达标排放情况,现状产业区烟台路、无名河等沿线设有集中布设的生产污水管廊,生产污水预处理达标后经各管廊内各企业管道直接输送至东侧云通水务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约2 万吨/日)进行深度处理,达标后尾水排至无名河;产业区内雨水经雨水管道或沟渠收集后,就近、分散、重力流排至无名河、柘响河、东林子河等自然水体。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连云港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8年)数据,项目区域各评价因子现状如下表所示。表 3-1 2018 年赣榆区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单位:g/m3,CO 为 mg/m3污染物年评价指标标准值现状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浓度601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进度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行政中的包容性治理模式-洞察及研究
- 疾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消费后纺织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缓激肽B1受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宣传册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有关心肺复苏教学课件
- 智能监控中心建设及维保服务合同范本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中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陈应松散文(含解析)
- 急诊急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讲解
- 农行功能测试技能考察方向及问题解答
- 感染性腹泻的病例讨论
- 输尿管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继续教育习题及考试答案
-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方法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1.4分数乘法运算律及分数乘法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 校服供货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