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铭北京高端会议发言.ppt_第1页
刘蔚铭北京高端会议发言.ppt_第2页
刘蔚铭北京高端会议发言.ppt_第3页
刘蔚铭北京高端会议发言.ppt_第4页
刘蔚铭北京高端会议发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语言研究所,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本原性问题来自老庄语言哲学的启示,刘蔚铭,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本原性问题来自老庄语言哲学的启示,刘蔚铭,1、引言2、几个本原性问题3、结语,引言,老庄语言哲学对法律语言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语言哲学早在先秦时期就非常兴盛。在这个时期,语言成为哲学探讨的话语和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诸子百家对语言的界说致使语言哲学领域聚讼纷纭,流光溢彩。在先秦语言哲学三大流派中,老庄所代表的本体派在宇宙本体与言的关系维度审视语言,使“言”成为关注的焦点。,老庄语言哲学顺应自然规律(注:并不是消极,并不是否认语言价值),对当今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律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一种变体,是对自然语言在法律语境下的反照,同理,老庄语言哲学对法律语言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发言从老庄哲学的视角(涉言和非涉言),借鉴平衡论的观点,对法律语言研究中的几个本原性问题进行探讨,在天道自衡人法天道之中,探寻人道失衡之中的法律语言。,中国哲学不曾像西方哲学,它重感悟,重人生,多暗示,多隐晦,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体悟,因此,本发言难免会有一些怪异或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海涵。此外,本发言的观点仅作参考,不具备定性和定向作用。,几个本原性问题,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理论与应用:涉法语言学和法律语料语言学,法律语言规范化和职业化,法律语言的困境与解脱,等等等等不限于以上的问题,哲学家说,我不知道哲学是什么。语言学家说,我不知道语言学是什么,不知道语言是什么。法律语言学家说,我不知道法律语言学是什么,不知道法律语言是什么。听起来这是一件滑稽可笑的事情,可事实是我们无法做出完美界定,不可能找到“什么是法律语言学”以及“什么是法律语言”的终极答案。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模糊之极。我们经常会迷惑,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因此,我们需要需要从法律语言的本质与存在入手:,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王阳明先贤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除了本质,你不要把他人的例子作为你的指南。,因此,研究法律语言,应当从本质上思考问题,在研究中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睿智,一步一步地接近法律语言的“真谛”。,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又说:正是依赖于语言,人才拥有世界。以此类推,正是依赖于法律语言,法律人才拥有了法律。,同样的道理是:语言是法律的家。正是依赖于法律语言,我们才拥有了法律,才有了法律人。也就是说,法律语言是法律的生存方式和依托,是法律存在的家园,而不是依赖法律而存在。,Languageislaw,notlawislanguage.Lawisnotlanguage,butlanguageislaw.,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人类的智慧有三个存在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剩余智慧:求存求活,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三个存在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在(万物的自然目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我。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类社会的秩序,人间万态)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当然我。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超然我。,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是语言把人类与另类在本质上区别开了,但人类仍然保留着另类的某些本质,并且集中体现在求名求利的剩余智慧之中。,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程度之间的差异。”(反杜林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与动物无异的本能欲望,如性欲、权力欲和贪物欲等等。,法律语言的本质和存在的理据,生存竞争导致平衡有序,争名夺利导致失衡无序。法律的审判和唇枪舌剑其实就是为这样的剩余智慧服务的,是追求平衡的一种愿望和工具,最终达到利益和权利的平衡。,作为法律语言,它应用符号的形式维护法律尊严和利益平衡,使人类社会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语言的实质是平衡,法律的运作离不开语言的平衡功能。,名利,法律语言,名利,法律语言使一个国家真正出场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法律语言学则是建立起一套如何使法律走上经得起无懈可击的推敲与稳定轨道的体系。,无序说:“我要让社会这驾马车乱蹦乱跳”。法律反击道:“我要对你念紧箍咒。”法律语言学对法律说:“我一句一句地,准确地教你如何念好紧箍咒。”,法律说:“人人都可能犯罪。这是我存在的前提。”法律语言学说:“我所说出的一切都是如何与怎样地高效地扼制犯罪者,使他们估量犯罪成本,从而减少犯罪。”,法律最终要靠语言建立一个阐述体系。也可以说,法律语言学是有效扼死给人类带来痛苦根源的语言体系之一。,对法律语言而言,该滴水不漏地述说却模糊与简约,是放跑违法者或者冤枉好人;该量化的时候不量化,法律不再是准绳,法律不再是好人的救生圈与坏人的脚镣与手铐。,法律是批判人的潜在的兽性从而张扬人的潜在的善性的话语体系。将这个话语体系“写”出来的人,是立法者;将这个话语体系实施兑现的人,是执法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这个话语体系生成规律的人,是法律语言学家。,庄子和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对话(逍遥游):大葫芦和防龟裂冻疮药方的故事大树的故事,理论与应用:涉法语言学和法律语料语言学,有用无用是人离开自然大道后,因为个人思路的差异所产生的概念,自然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中国法律语言学的出路在于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因为其存在的前提是应用。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应用。,理论与应用:涉法语言学和法律语料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应当区分:,涉法语言学法律语料语言学。,理论与应用:涉法语言学和法律语料语言学,前者解决涉言法律问题,即将语言学专业技能应用与法律实践,甚至提供语言证据和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后者解决涉法语料的语言学问题,把法律语料作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对象,最终解决语言学理论问题。两者存在的前提并不一样。两者之间有时候会有界限不明朗的现象,但还是有所侧重的。两者有不同的用途。,Forensiclinguisticscanbefairlycharacterizedastakinglinguisticknowledge,methodsandinsight,andapplyingthesetotheforensiccontextoflaw,investigation,trial,punishmentandrehabilitation.(法律语言学完全可视为是对语言学知识、方法和洞悉之道的熟谙或掌握,并将其应用于法律、侦察、审判和改造之司法语境之中。),理论与应用:涉法语言学和法律语料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的分类:ForensicLinguisticsLinguisticsasevidence(作为证据的语言学)Linguisticsbasedonlegaldata(基于法律语料的语言学)各有侧重LegalLinguistics或LinguisticsofLawLinguisticsonLaw,庄子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千差万别,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法律语言规范化和职业化,万物在自然力量作用下总是趋向有序和平衡(形成自然秩序),而事物在非自然力量作用下却总是趋向无序和不平衡。法律语言规范化是非自然力量作用下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自然语言的本质。,平衡循环是宇宙万物基本的运行法则。,Descriptiveandprescriptive(规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和社会方言,人种的多样性及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自我平衡。对于语言来说,它是活的东西,所以不应是僵死的东西,法律语言的多样性也有利于自身的平衡,因此,法律语言不应是单一的模式,不应全部是都是所谓的规范化,规范化在某些方面会使法律语言僵化或僵死。法律语言应当强调职业化。,法律语言应当强调职业化。职业化的法律语言可以使法律人树立起职业形象,使他们看起来像那一行的人。目前有一些法律人的语言不太“职业化”。唯一的规范化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反规范化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互补平衡是正道。,堵不利于系统平衡,疏才利于系统平衡。法律语言也是如此,规范化是“堵”,职业化是“疏”天然自由状态有利于事物自我平衡。法律语言职业化顺应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万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法律语言职业化符合法律职业化的性质。,刘再复2009年2月21日中午1点凤凰世纪大讲堂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日本明治维新中有“古籍奉还”。“五四运动”最大的贡献是有慈悲心,关心老百姓,做出了“文字奉还”的贡献。白话文、文言文立国先立人,人贵,国富。联想:法律语言能否做到“文字奉还”,让老百姓都看得懂?,法律语言的困境与解脱,法律语言不是完美无缺的,有许多失衡点。人在语言面前是不自由的,法律人在法律语言面前也是不自由的。,语言是苍白的:“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法律语言在本质上存在自身的困境。日常语言的一些不精确的现象都存在于法律语言:1、任意性;2、逻辑性差;3、含糊性;4、歧义性;5、能指大于所指;6、用词铺张;7、滞后性,等等。,法律语言自身的困境告诉我们,所谓的精确严谨等等都不是绝对的,是与天道自衡不协调的。,法律语言异常复杂,但并不容易做到精确。法律语言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也不应该是兼容的。,宇宙万物在于天道自衡。法律语言不仅是法律的依存,而且是法律语言的发出者、接受者和言的统一,即主体、客体和文本(话语)之间的平衡。,平衡循环是宇宙万物基本的运行法则,法律语言的困境:失衡的概念模糊(原因: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天道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然而,人类社会制定的法律,恰恰是针对人的自然本性丧失而来的,法律其实是与自然不协调的。,正因为如此,法律语言的产生就是针对小知间间和小言詹詹之人的杰作和工具(求名求利的剩余智慧),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Greatwisdomisgenerous;pettywisdomiscontentious.Greatspeechisimpassioned,smallspeechcantankerous.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人类的一个通病是喜欢站在自身眼前利益上来判断事物的利害。这也是造成法律语言困境的主要原因。语言是没有恒定标准的:“言未始有常”(齐物论)因此,研究法律语言,不仅局限于语言本身,还要对其主体和客体进行研究。精神的东西具备不确定性。,在审视法律语言的时候,不能忽略人,人和法律语言和法律形成了一个有机体,人是其中的主体。法律、语言、法律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庄子看来:语言完全是语言主体“有为”的结果。而语言主体又总是“师其成心”,从而使语言缺乏客观性,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是语言交流变得困难,语言主体常常陷入困境之中。,在审视法律语言的时候,不能忽略人,人和法律语言和法律形成了一个有机体,人是其中的主体。法律、语言、法律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法律语言是由法律职业人操纵的。而人是一个个体,因而具有情感、欲望等等许多东西。要实现法律语言的公平正义,法律职业人就要做到老子所言的“为道日损”,排除主观杂念和世俗因素干扰和影响。然而,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无法达到真知,结果法律语言就沦为了维护利益的工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旨在使法律语言从困境之中得到解脱。必须消除有“成心”之言。,超越“言不尽意”、“道不可言”的语言困境,达到“即言即道”、“得意忘言”的语言自由境界。使法律语言从困境之中得到解脱。只有以“道”作标准,用合“道”之言才能止息聚讼。,Thepurposeofwordsistoconveyideas.Whentheideasaregrapsed,thewordsareforgotten.Whereca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