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i 摘摘摘摘要要要要 效率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加入 wto 后市场竞争格局的日趋激烈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 我国银 行业有机遇,更有挑战。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直接脱胎于长期的计划体制中,经 济发展水平也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竞争力水平 比较低。而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效率优势,无论从监管角度出发,还是从经营角度出 发,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变得极其重要。 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背景出发, 对银行各年的效率水平和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商业银 行效率的有关概念,界定其内涵,梳理两种重要的也是本文实证分析所主要依赖的 sfa 方法和 dea 方法,并详细地描述了两种前沿方法及其原理。其次,对我国商业 银行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以 20022007 年我国 13 家商业银行投入产出的面板数 据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结合 sfa 方法和 dea 方法得出商业银行的 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的实证证据,并对其结果加以简要解析。再次,在前文的基础上, 基于技术效率得分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及整个 银行业的整体状况,重点分析了银行产权、资产质量、员工质量等因素对银行效率 的影响程度。最后,对本文研究的实证研究结论加以引申,也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 足。 关键词:关键词:商业银行;技术效率;sfa 方法;dea 分析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ii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efficiency is a key proposition of economics, it is also the core content and important expression for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nse of market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uncertain of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e banking of our country fac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ever, the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long-term planning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so at the initial stage,facing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and entering th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remained relatively stagnant, it is also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efficiency advantage means competition advantage in essence. no matter to supervisor or to manager, the research of bank efficiency has already becom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economics and modern finance that proposed by the former researchers. from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background,weusestatistics,econometrics, managementand specialized software,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tudy the efficiency probl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im at offering possible theory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to support. in this paper, we define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first,on this basis, carding two important and cutting-edge model of sfa and dea methods,which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at rely largely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 model, and then described the two methods and its principle is in detail. secondly, give 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07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use the empirical method of sfa and dea, derived from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change before, give a brief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conclusions. third,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particularity analyzed efficiency influence factor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 combin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overall state of the entire banking industry, this section focusing on analysis of the bank property, asset quality, staff quality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degree of their efficiency. finally, this study extended the findings of empirical research,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keywords:keywords:keywords:keywords:commercial bank; technical efficiency;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文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和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保密 不保密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 1 1 1 1 导论导论导论导论 本章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背景出发,阐述了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对国 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已有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状况和存在 的缺陷并确立了研究的目的,构建了论文研究的框架,同时,对以后各个章节的内 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1.11.11.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各国的国民经济都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将提高金融竞争力作为其发展宏观经济战略 的重要内容。 1.1.11.1.11.1.1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选题的背景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业务和经营份额已占整个金融业的 90% 以上,其经营效率的高低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 是,我国的金融体系直接脱胎于长期的计划体制中,经济发展也处于市场经济的初 级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竞争力水平比较低。 1)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当前,我国加入 wto 的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的 加快,竞争的焦点集中表现为效率的竞争。外资银行正通过参股和扩张网络的方式 加紧抢滩,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截至 2008年底, 共有 46 个国家和地区的 196 家银行在华设立了 237 家代表处;共有 12 个国家和地 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 28 家外商独资银行、2 家合资银行;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有 2 家。 中国人民银行 2009 年 3 月 13日公布的 2008 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指出, 截至 2008 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 13448 亿元,较年初增长 7.37%,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 总额的 2.16%。2008 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央行报告指出,截至 2008 年末,在华外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 73085 亿元,较年初增长 5.04%,占全部金融机构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2 各项贷款余额的 2.30%;负债合计 12028 亿元,较年初增长 5.95%,占全部金融机构 负债合计的 2.05%。外资银行资产占比虽不大,但其增长速度很快,在部分大城市外 资银行的贷款规模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其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经营效 率、人均利润等方面也总体上好于中资银行。 2)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截至 2006 年底,除农行、光大、广发、深发展外,其余 13 家全国性银行均超 过 8%的资本充足率及格线, 而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全国性银行则达到 14 家(农行 、 光大、深发展未能达标)。11家上市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与整体核心资本充足率分 别从 2004 年的 10.00%和 7.58%上升至 2006 年的 12.34%和 10.11%。2007 年,在中 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延续了近年来的好势头, 体现为较为丰沛的资本充足率,中国银行业全行业资本充足率首次达到 8%,2003- 2007 五年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 15.19%一路下降到 6.7%,体现出其较 强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3)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不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差,其低效率运行状况由来已久,严重影响着银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英国银行家杂志一年一度推出的“世界 1000 家大银行”排 名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大的 1000 家银行综合实力的展现。据银行家2007 年 7 月所 公布的排名进入世界 1000 家大银行的 19 家中国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的平均 资本利润率只有 16.14%,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有 0.59%,与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 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长期以来过高的不良 资产率蕴藏着极大地风险。近年来,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注入新的资本金等形式, 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占贷款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居高不下,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不高。 1.1.21.1.21.1.2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论文研究的意义论文研究的意义论文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运营环境的改善,新的有效运营机制正在 形成,这一过程是否伴随着效率的提高,需要进行科学的动态分析。因此,商业银 行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3 1)有利于科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现状 在国际化和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如何保护民族金融业和民族经济的安全稳定, 提高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优化国内金融的资源配置,塑造强大的 金融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面向开放的物质条件,也是在开放条件下 维护自身地位、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的物质保障。提高银行效率,既 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任务,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商业银行效率, 有助于了解这一领域的全貌和制高点,从而指导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践。本文借鉴 国外关于效率的成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采用生产前沿面理论和方法对银行业 这种特殊而重要的行业的分析,不仅可以考察银行技术效率的整体述评和动态演进, 还可以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从而揭示更加丰富的信息。 2) 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 如何评价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而现有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各商业银行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而从中找出差 距所在。总体来说,仍是比较零散的,更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体系。而效率作为经 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分析发现 问题,总结经验,对效率的发挥程度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评判,有助 于更好地把握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指导银行的改革,促进其健康发 展,提高其竞争力水平。 因此,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的热点问题。客观 评价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具体分析银行效率强弱差别及其成因成为急需解决的问 题,本文正是针对此而展开研究,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21.2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外文献综述 效率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 高度发达的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也越发精 细和成熟。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4 1.2.11.2.11.2.1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 在过去的 50 年中银行效率问题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从规模效率、范 围效率到 x-效率,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并以实证分析为主,新的计量分析方法层出不 穷。早期的研究主要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和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的角度来考察银行的效率。 1)规模经济与商业银行效率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 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按照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权威性的解释,规模经济指 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 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 模经济(或不经济)。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 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alhadeff(1954)首次提出运用财务比率分析银行效率问题,他将反映银行运营能 力的收益性资产信贷、投资等作为产出,反映银行成本费用的总费用、总信贷和总 投资比例作为平均成本指标, 选取了1938-1950年间210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银 行相关数据为样本,得出结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分支制度的大银行的产出比 单一制度的小银行多,而小银行的成本几乎是大银行的两倍,也就是说,对银行业 而言,存在着递增的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的成本规模效率。benston(1972)通过对银 行规模经济效益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所有银行不 管规模大小,都存在轻微的但统计上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规模扩大1倍,平均成本 大约下降5%-8%。 2)财务比率与商业银行效率 财务指标测度方法从经济(财务)的角度测度商业银行的效率。 它通过建立一系列 反映商业银行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对比关系的财务指标,并构成财务指标体系, 给财务指标体系中各财务指标数值设置相应的权重,加权计算商业银行效率值。衡 量利率对银行相对效率影响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多。大量文章使用非参数方法衡量银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5 行的效率。也有一些文献通过观察包括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在内 的基于盈利的财务比率变化来研究银行绩效。 财务比率的使用有助于银行绩效的评估。会计比率可以用来解释财务会计或管 理会计数据。而使用这些基于会计的财务比率来衡量商业银行绩效的方法遭到了很 多批评。例如,kohers et al.(2000)认为会计数据忽略了银行的当前市场价值并且无法 体现经济价值最大化行为。此外,berger and humphrey(1992)认为当财务比率的权重 是主观确定时,它没有考虑输入价格和输出组合。 基于这些难点,berger and humphrey(1997)得出结论:与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相 比较,效率前沿方法在绩效评估中更有优势。他们认为在经济优化机制下,前沿方 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客观数值评分和排名以及效率评价。更值得一提的是:前沿分 析与我们提到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有同样的缺点。换句话说,他们是以会计数据为 基础的,而不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但是前沿分析的效率代理理论被认为是衡量 银行绩效的更好的方法。尽管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为银行产品和服务提供技术上的 评估方法,采用dea方法来研究银行效率的文献还是较多。 3)参数方法与商业银行效率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早期研究的改进,20世纪80年代以后,弹性函数形式逐渐 替代了以cobb-douglass函数形式,成为银行效率研究的基础。银行效率的研究形成 了基于前沿效率水平的分析框架,考察的主要方法有两大类:参数方法(parametric approaches)和非参数方法(nonparametric approaches)。参数方法包括随机前沿方法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sfa),自由分布方法(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 dfa) 和厚前沿方法(thick frontier approach, tfa)三种。非参数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和自由处置壳方法(free disposal hull, fdh)两种。 在farrell(1957)引入前沿生产函数衡量生产效率之后,以sealey and lindley (1977)为代表的学者进一步大量使用定性随机前沿模型研究随机生产函数。然而,随 着参数估计无法满足他们大量样本的特殊性质,aigner and lovell(1977)提出了随机 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来衡量效率水平。pitt and lee(1981)和 schmidt and sickles(1984) 将模型扩展到使用面板数据,但是他们假设对私人企业而言技术效率是一个常量。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6 一个更加先进的模型是cornwell et al.(1990)及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它能够 估计时间序列的无效水平。coelli(1996)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一个计算机程序来估计 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 4)非参数方法与商业银行效率 用银行效率前沿构建的衡量效率的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一种非参数的 方法或者说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这种方法 是charnes et al.(1978)提出并且由 banker et al.(1984)进一步发展。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 (ccr)的效率概念被限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这个强假设前提下。 接下来的 文献考虑了另外的一组假设条件,例如banker, charnes, and cooper(bcc),他们提出 了规模报酬可变模型。bcc模型能够确定每一个决策单元(dmu)的规模报酬变化情 况(增加的,不变的或者递减的规模报酬)。 seiford and thrall(1990)提出了基于输入和输出基本dea模型。tone(2001)则引入 了一种基于松弛测度的效率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简称sbm)来弥补 ccr模型的缺陷,其中ccr模型衡量径向效率而不包括非零松弛项。近年来,lovell and rouse(2003)以及bogetoft & hougaard(2004)等专家提出了超效率dea模型 (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s),能够相对一个参照技术区间对 所有的dmu效率单元进行充分的排序。 resti(1998)应用两种不同的dea模型对合并前后的意大利银行3年的运作情况进 行了分析。mukherjee et al. (2001)应用dea方法并结合malmquist指数对美国大型商业 银行解除管制后的最初7年,即1984-1990年间的运作情况做了整体评价,并将 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及规模效率变化之指数。 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在解除管制后的美国商业银行生产力的年增长率为4.5%,但 是也有一些年是负增长,最后作者应用分组回归的方法都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采用dea方法基于投入的效率度量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起始与farrell(1957)的 工作。farrell深化了debreu(1951)和koopmans(1951)的工作,定义了使用多种投入的 决策单元效率度量方法,提出了决策单元效率,包括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te)和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ae)。技术效率反映了给定投入集下获取最大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7 产出的能力,配置效率反映了决策单元在给定价格的情况下,按最优比例使用投入 的能力,两者结合才构成对决策单元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ee)或成为综合 技术效率的完整度量。 5)商业银行效率的其它研究 典型的两阶段方法是在基于输入输出的第一阶段dea活动之后,用第二阶段回 归分析找出解释第一阶段变量效率得分,该得分是以可观察的环境变量的载体的形 式存在的。两阶段法得到了第一阶段估值过程中环境变量影响的预测值。timmer (1971)首次提出了这种方法,而bhattacharyya et al.(1997)则更进一步使用第二阶段回 归的残差调整了第一阶段的效率得分。 karafolas and mantakas(1996)首次使用二阶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评估了瑞士银行 部门成本的经济形式及其规模经济。通过对1980至1989年期间11家银行的数据进行 分析,他们发现尽管操作成本规模经济的确存在,并没有出现总成本的规模经济。 以银行规模形式(大小规模的银行)和时间期限(1980-1984,1985-1989)参与数据集合 的子样本并没有改变结果。最后,结果表明技术改变在平均成本减少的过程中并没 有扮演统计中的重要角色。 halkos and salamouris(2004)也采用dea思想研究银行效率,但是他们采用研究 方法与前面提及的有所不同。近年来学者在银行效率的研究中重点关注银行效率和 风险的关系研究。对外部环境风险的影响,chang(1999)等学者应用两阶段方法通过 不良贷款,贷款损失津贴和高风险资产分析了包含风险影响的银行效率。drake and hall(2003) and girardone et al.(2004)证明了将内生风险包含在银行效率评估分析中的 重要性。他们发现风险对效率评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 pastor(2005)提出的新思路将贷款流失的银行风险条款转化为内生外生风险,以此得 到调整了风险的银行效率。结果表明,西班牙银行系统的放松管制在效率和风险方 面影响了银行的行为,但pastor在银行效率的评估中不考虑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通过本节的文献回顾我们看到,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近半 个世纪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从分析银行的规模 效率、范围经济到深入分析其技术效率、成本效率、x-效率、利润效率等方面,当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8 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问题。allen n. berger & david b. humphrey(1997)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130多篇有关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文献进行了 总结,发现所有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展开,基于“前沿效率水平” 的分析框架衡量银行效率的高低水平。 1.2.1.2.1.2.1.2.2 2 2 2 国国国国内内内内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己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现有效率研究中,大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 经济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运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规模 效率和技术效率的研究。 1)关于规模经济 刘宗华(2003)采用“中介法”,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 系数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四大国有银行经历了从规模不经济到 规模经济再到规模不经济这样一个过程,而其他商业银行则是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 经济。刘琛、宋蔚兰(2004)也对1996-2001年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和x非效率进行了分析,他们使用随机前沿法的研究表明中国银行 业存在着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银行显著规模不经济,股份制银行存在规模经济; 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较低,但与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差距不断减少。 2)关于范围经济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杜莉、王锋(2003)利用1994-1999年中国商业银 行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金融业的运营中同时存在着范围经济和范围 不经济的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规模较大的银行 在扩大经营范围时更容易获得范围收益。成刚(2006)首次在国内利用复合成本函数 估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2003年的成本函数,并计算出各自的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 济影响不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着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和范围 不经济,国有银行略好于股份制银行,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两种产出存款和贷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9 款不存在成本互补性。 3)关于技术效率 吴诣民、何静和李村璞(2003)运用sfa方法对2000-2003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 面板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测定了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并对影响商业银行 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年均从业人员增长1%,可促进商业银行税前利 润上升约0.3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人均占有资本量的增加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 从国有转变为股份制对商业银行技术非效率有正的影响;创新能力的不足,会影响 到其技术效率的提高。王付彪等(2006)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 我国商业银行1998-2004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 上呈现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损失主要源自于规模效率损失;我国商业银行生产率改 进大部分来自于技术进步。 此外,易传和、张燕莉(2006)通过对我国银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结 论:国有银行存款、利息支出、贷款与银行技术效率负相关,利息收入、非利息收 入与技术效率正相关。新兴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与其技术效率正相关,存款、 利息支出、非利息收入与其技术效率负相关。 通过对国内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现有文献中对银行各 类效率综合评价还比较少。银行的效率包括技术效率、规模等,孤立地分析各类微 观效率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这容易导致一类效率被提高,而另一类效 率被降低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对银行的各类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将使 用sfa方法和dea方法,综合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并用回归方法分析中国 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问题,以期解决上述的不足,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改善 提供借鉴与思路。 1.31.31.3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研究内容及创新研究内容及创新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31.31.3. . . .1 1 1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及结构框架及结构框架及结构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文献的基础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0 上,论述了银行效率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前沿性度量模型,分 析了各年银行的效率水平和动态变化。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3 3 3 3 我国我国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评价技术效率评价 1 1 1 1 导论导论 2 2 2 2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效率效率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4 4 4 4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5 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叙述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背 景及意义,确立研究目的 阐述了商业银行效率的概念, 构建其效率 模型,选择研究方法并做详细介绍 选择面板数据,利用 sfa 和 dea 方法 分别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现状 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 运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 深入分析 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 图 1-1 论文的研究框架图 第 1 章,导论。从当今中国加入 wto 和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 了当前研究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缺陷并确立了研 究的目的。同时,提出了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行文结构及主要内容,并先行指 出可能的创新之处。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1 第 2 章,银行效率分析方法。这一章既是本文分析的起点,也是本文的理论基 础。本章首先探讨商业银行效率的有关概念,界定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两种 重要的和前沿性的也是本文书实证分析所主要依赖的度量模型, 即sfa 和 dea 方法 模型,并对两种方法进分析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第 3 章,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评价。这一章是全文的难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本章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和 20022007 年我国 13 家商业银行投入产出的面 板数据为依据, 利用 sfa 方法和 dea 方法得出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的实证 证据,并对其结果加以简要解析。 第 4 章,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基于第 3 章的研究进行 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现状。由于 投入、产出的改变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是短期的、表面的,要切实提高国有商业 银行的竞争力,需要确定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长期的、实质性的因素,这样才能确 保投入产出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规模经济,确保技术效率持续、稳定提高。本章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进行的研究。 第 5 章,结论与建议。这是本文对实证研究结论的引申,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 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 1.31.31.31.3. . . .2 2 2 2 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统一的处理方法 银行效率水平是一个相比较而获得的相对的概念,在同一时点上各商业银行竞 争力水平高低又具有现实的意义;而同时,银行效率水平是随着各因素的变动而发 展的,是一个动态的水平指标。这就要求在分析评价商业银行效率时,既要从同一 时点上对各商业银行进行效率的静态分析,同时还应该对商业银行特定时期进行动 态跟踪分析,以期能更准确地衡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评价研究,既要研究和回答怎样衡量的问题,也就是投入 产出变量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又要回答当前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在整个银行业中所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2 处的位置,即“是怎样”的问题;还要揭示各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强弱及提升对策, 即“应该怎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本文必需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其中关于当前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判断,采用的是实 证分析的方法,而论述商业银行效率内涵与构成要素以及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对策建 议,则较多地体现了理论分析方法。 3)采用前沿方法研究商业银行的效率 前沿效率分析将商业银行视为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为目标的具有一般生产 企业的特征的个体。前沿效率银行是在给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因素条件下,以最小 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报酬的银行,该银行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待考察的银行的效率损 失是指相对于效率前沿银行的偏离程度。dea 是应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多个 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的。根据各 dmu 的观察数据判 断其是否有效,本质上是判断 dmu 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应用 dea 方法和模型可以确定生产前沿面的结构,因此又可以将 dea 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统 计估计方法。特别是 dea 被用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函数理论时,由于不需 要预先估计参数,因而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较少误差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 越性。 1.31.31.31.3. . . .3 3 3 3 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 1)从“黑箱”理论出发进行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也可视作与其他生产型企业没有本质不 同的投入向产出转换的“黑盒子”(black box),其效率高低与投入和产出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的生产过程仅仅能看到“投入”与“产出”两个结果,商业银行效率生成 机制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个黑箱。这个黑箱的输入是可以选择的,输出则是可以观 察到的,由输入输出变量就组成了一个系统。本文通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 的“黑箱”分析,根据商业银行效率生成的随机前沿模型,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 发,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及现状现状,选择前沿分析的投入产出变量,对中国 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3 2)基于效率得分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文在基于前沿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 dea 的综合 效率分解结果以及各年各银行效率的变化趋势,确定了银行效率影响因素模型中自 变量,并采用 sfa 方法得出的效率得分作为因变量数据。这使得本文在进行商业银 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单纯使用财务比率作为因变量 的缺陷,因而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较少误差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此 外,在 sfa 综合效率评价的基础上, 采用 dea 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我国商业银行效 率的变化趋势,为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使得文章的研究结果 更加可信。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4 2 2 2 2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研究技术效率研究技术效率研究技术效率研究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效率的真正内涵是建立其度量模型和进行评价的前提。本章 首先探讨商业银行效率的有关概念,界定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两种重要的也 是本文实证分析所主要依赖的 sfa 和 dea 方法模型。 2.12.12.12.1 效率的概念效率的概念效率的概念效率的概念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体现了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 的愿望和需要。作为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效率包含资源运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 个层次的概念。实证分析多是着眼于资源运用效率,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 承担着动员社会储蓄分配资金资源的重要职能,因而与广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密切 相关。具体研究中涉及到以下效率概念。 1)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也称为“经济制度的效率”,是冠 以上的效率概念,指如何在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或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经 济资源,也就是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对资源配置效率最严谨的解释,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1908)提出 的。按照帕累托的说法,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 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 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 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准则。资源配置效率的判别标准就是帕累托效率。配置效率表明在 给定投入品价格的情况下,改变不同投入的数量比例,以获得更大产出的能力。如 果商业银行运行于生产前沿面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上,则毫无疑问,其配置效率达到 最大。 2)资源运用效率 资源运用效率(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又称为生产效率(efficiency of 华华华华 中中中中 科科科科 技技技技 大大大大 学学学学 硕硕硕硕 士士士士 学学学学 位位位位 论论论论 文文文文 15 production),是狭义上的效率概念,意思是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如何 组织运用自己可支配的稀缺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避免浪费现象,用 既定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出品。资源运用效率主要是通过改善内部管理方 法和提高生产技术来实现的,而资源配置效率则是通过外部的生产要素流动,即通 过制度安排(如经济计划或市场机制的运行)获得的。 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运用效率的 联系在于:前者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到后者的状态,即总体上的资源配置效 率不当会使微观上一些生产单位或者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再者,资源运用效 率较高即微观上效率较高就能为社会经济资源总量的增加创造条件,从而为资源配 置合理化提供一个前提。 3)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表明商业银行作为生产单位,在某种技术条件下,使用相同数量的投 入可以扩张产出的能力;或者生产相同的产出还可以压缩投入使用量的能力。从前 沿生产函数方法的角度看,如果商业银行已经运行于生产前沿面上(生产最大或投入 最小),则可以认为其技术上是完全有效的。技术效率也被称为 x-效率。基于成本模 型(投入以价值量衡量,因变量为总成本)得出的 x-效率也被称为成本效率,相应地, 基于利润模型(因变量产出以利润衡量)得出的 x-效率也被称为利润效率。 4)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表明商业银行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规模收益是否会同比例增加,规 模收益较大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均意味着未达到最优规模。换言之,如果商业银行未 能达到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则其规模效率未达到最高。纯技术效率,表明那个完 全是由于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效率水平,与规模因素无关。实际上是技 术效率中将规模效率分离出来,剩余部分即构成纯技术效率。 事实上,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发挥的因素极其复杂,因而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度量 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在商业银行效率度量中,只有抓住那些主要因素,把握商 业银行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湖北省孝感孝昌县联考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宁夏大附中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乐至县联考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物理八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宠物行为训练行业宠物训练师职业技能培训报告
- 桥梁检测2025年技术创新对行业成本影响分析报告
- 光伏支架生产工艺流程
- 钢结构雨棚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旅游学概论》课件-《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电力隐患培训课件
- 女性私密项目培训
- 2025年《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级)》考前几页纸
- 北京高考英语一轮专项复习:词汇-高频短语(含解析)
- 砂石采购合同范本
-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 学校食堂操作流程培训
- 2025年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