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休闲是人们生活中除工作时间、工作往返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满足生理需 要的必要休息、活动时间以外的,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及其自由时间、空闲 时间内进行的各种活动。休闲的本质在于自由性、个人性和自主性。所谓大学生 休闲是指大学生扣除正式上课和满足生理需要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及其生活状 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向 上的休闲生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成熟、人格完善及 创新精神和能力;反之,庸俗、消极的休闲生活则可能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甚至引发反社会人格、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有价值、科 学地利用休闲时间, 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成为大学生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休闲生活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 现在大学生休闲生活形式多样,呈现出网络化、个性化、商品化特点,网络游戏 和聊天成为大学生第一位的休闲生活方式,而且休闲方式劣化,休闲技能不足, 缺乏正确的休闲意识。于此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师、学生个人把休 闲生活仅仅当作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没有认识到合理、科学的休闲对于大学生健 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的意义,缺乏主动挖掘和提升这种客观存在的质量与价值的自 觉性、主动性;另外,虽然许多高校在大学生休闲教育方面还是作了大量工作, 但从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在实践中,有的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学 生休闲生活的娱乐性,而忽视对学生休闲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休闲生活对大学生 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有认知性课程,而没 有实践性课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崭新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信息化、高 等教育大众化、知识经济等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样对 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无论是理念上、内容上,还是教学途径上、方式上也必将产生 深远的影响,对大学生休闲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大学教育应着重解决好几个重要环节:一是强化对大学生休闲教育重要性 的认识,将休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二是切实加快大学生休闲教育课程 的规划和建设,把大学生休闲教育列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使之成为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要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加强活动课程建设,完善大 学生休闲教育课程的设置;三是优化校园休闲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社区、家庭 的联系, 优化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环境,强化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支持系统,实现教 育的网络化。 关键词:休闲 休闲教育 大学生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ii abstract leisure means the various activities which take places in ones discretionary time and leisure time exclusive of work time,commute time,household time and rest time.the nature of leisure is liberal,individual and autonomous.for college students,leisure refers to the life state and discretionary time exclusive of the school hours and the time to satisfy the need of physiological.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now at a ke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and the formation of outlook on morality,life and value.a large amount of leisure time is a two-sided sword which can be both beneficial and 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body and mind.the healthy leisure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life quality,their nature of characteristics,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ir innovation.on the contrary,the vulgar,passive leisure activities can arouse antisocial personality,and crime.hence,it is significant to pilot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take good advantage of leisure tim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life. the main stream leisure life is healthy nowadays,though there are problems in few aspects.from the viewpoint of style and content of leisure life,online game and chatting achieved the first position in their leisure life and meanwhile,it arouses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disorder.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of leisure life,the level of leisure life is vulgar,passive and entertainment. the research on leisure education is of long standing without a clear definition on leisure education.in this thesis,the author defines leisure education as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which lead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habit and techniques of taking good advantage of leisure time,and foster their hobbies and talent to promote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their quality.with the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value of utilitarianism,the leisur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oes not drawn great attention in china without scientific leading mechanism. china is now under a new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great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social change,network,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on higher education.thus it challenges the leisure education,no matter for idea,content,style and approach.under such background,it is also a great challenge for our educator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life. first and foremost,it is necessary to set scientific guidance principles:leading principle,objective principle,persuasive principle,scientific principle and open principle. then,it needs to deals with several main links.first,we muststrengthen the real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leisure education;second,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plan and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curriculum,and perfect the leisure education curriculum.third,we should optimize the content of leisure education and foster the scientific leisure value,skills and habits.forth,we should enhance the normal training of leisure education,optimize the leis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 connect the school,community,and family,and realize the network of education. key words:leisure, leisure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休闲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生存方式 息息相关。根据国际休闲权威专家分析,今后几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 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经济将成为下一次经济浪潮的主角。而中国经济自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为人们休闲生活的提供了强有力 的保障。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把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沉重的生产劳动中解 放出来:我国自 1 9 9 5 年起,开始了 5 天工作制。目前,我国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 (含周末)共 1 1 4 天,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休闲时间更为充裕:寒暑假、各种长 假、双休日加起来,每年有 1 7 0天左右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接近全年的二分之 一。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选择自己的休闲方式。然而, 休 闲时间的增加,不合理、不健康的休闲生活也给他们带来了无聊感、空虚感。目 前,许多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光电”族- - - - 光看电视、电脑族。他们的休闲时 间被电视、上网聊天、睡懒觉、逛街、所占据。此种休闲形态不仅忽略了休闲的 多项功能和价值,亦无法让学生享受到休闲的真正乐趣。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休 闲意识的形成,休闲知识的掌握,休闲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休闲人格的塑造显 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意义 1、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不仅符合当前世界经济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也 对当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此,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于 1996 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相关报告明确要求,完整的教育应当是包括工作教育 和休闲教育在内的、两者不可偏废的、塑造人的品性的一种方式。对于大学“培 养完善的人”这一传统办学宗旨,世界一流高校的领导者们也都有深刻的体会。哈 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名校校长论坛上曾经指出: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 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然而 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最佳 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 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更能够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成为更完美、更成 功的人。 ” 2、休闲教育的传播有利于人们对休闲的正确认识。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2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休闲文化跌入低潮。人们若是提到“休闲”二字,往往 就把它与懒惰划等号,与“游手好闲” 、 “无所事事” 、 “吃饱了混天黑”联系起来。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休闲活动不是一般的消遣娱乐和休养,而是为了恢复身心 健康,重新创造生活的一活动。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与物质环 境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人能够以自己喜好的,本能地 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动下的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 ” 3、休闲教育有利于休闲的制度化和休闲的平等、普及。在生产社会,人们强 调的劳动权平等,休闲是特权阶级才有的权利,但是今天的休闲不再是一少部分人、 少数等级或阶层的特权,而是全体人民都有休闲权利,现代休闲教育的意义正在于 还 “休闲” 本来意义,使大学生以及广大民众重新获取休闲的权利,在工作与休闲中 游刃自如,为进入未来“休闲”时代实现自我奠定基础。但是休闲教育能否改变长 期缺席的现状以及将来是否能实现预期效果,都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休闲的制度 化认可。得不到国家制度承认,休闲的普及是不可能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有关休闲与休闲教育的研究上,国外的研究较早也较多,尤其是美国,加拿 大,英国和日本。 对休闲教育学术性的研究,则起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最早提出 休闲教育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他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学问 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休闲教育就是在休闲时间进行的教育, 并提出了休闲教育属于 预备教育的概念。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被认为开了美国休闲学之先河。他认为 休闲成为一种社会机制 人的生活方式, “在一切有教养的人们看来, 有闲生活, 就其本身来说, 就其产生的后果来说, 都是美妙的, 高超的” 。继凡勃伦之后, 许多学者加入到休闲研究的行列, 一批休闲学研究著作问世。但休闲教育真正引 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开始作为学校正式教育内容,则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 首先在美国兴起。 60 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为休闲教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 方发达国家有关休闲教育的论著、文章大量出现,各种休闲教育实践也逐步展开, 并逐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曼蒂在休闲教育理论 与实践一书中, 提出休闲教育不是一门课程, 因为休闲完全由自己支配, 课 程的整齐划一性会使这种自由丧失。90 年代,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 一书的第 11 章中探讨了教育对休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同他所 采用的新型方式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 他绝不 是生活的残余,而将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生幸福的核心因素。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二)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的学记就曾有精辟的论述: “时教必有正业,退 息必有居学” ,中国的先贤们把休闲与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 等紧密地连在一起,他们对休闲的独特理解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人类文化宝库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中国对休闲教育的系统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休闲教育 的专题研究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重视, 直至上个世纪 80 年代, 人们的 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在当代, 提出休闲学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1995 年, 在他的倡导下, 成立了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2000 年,以于光 远等为主编,翻译出版了“国外休闲研究译丛”,介绍当今世界休闲研究的最新成 果,影响巨大。另外,马惠娣等人对休闲的跨学科研究也颇具代表, 自然辩证 法研究杂志社多次主办过休闲学术探讨。早期主要翻译国外的一些休闲教育的 书, 大多是美国关于休闲教育的著作。 这些著作对我国进行休闲教育的研究有重 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通过对我国休闲理论与休闲教育研究的简单梳理,我认为 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和不足:一是理论研究主要以对国外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的介绍为主。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二是 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哲学、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进行,侧重于对休闲的本质、休闲的 价值等进行本体论、价值论的阐释,而对现代意义的休闲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 的研究不够。三是对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研究太少,对学生的休闲教育课程的研究 涉及不多。对诸如学校休闲教育的价值趋向、实施策略、实践模式的理论建构等 比较缺乏。 三、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一)基本思路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人的休 闲素质来适应并超越现时代的休闲生活,提高人休闲生活的质量,促进个体身心 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 本文将以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为切入点 , 在分析休闲教育理 论的基础上,找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功能,提出大学生休闲教育规划,从学校、 社会、学生自身入手, 向大学生乃至大众普及正确的休闲观念,以提高大学生 的休闲素质,使他们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人。 (二)主要方法 1比较研究:借助文献,比较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的异同,对可以 借鉴的地方加以应用。2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教育刊物、著作 及网上文章, 获得基本资料和观点依据, 从而展开对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研究。 3实证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和引用权威统计数据、 结果说明我国大学生休闲现 实状况。4综合研究:结合以上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大学生休闲教 育规划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4 第二章 休闲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关于休闲的概念 休闲,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来自拉丁语“licere,本来意义是“许可”的意 思, 泛指在工作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英语中的休闲一词 leisure, 意为free time;enjoyment of free time。它源于古法语 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 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 在汉语中, 休闲与休闲等词在许多场合下是通用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闲、暇以及休闲的解释是:闲:休闲;安静;悠 闲;无关紧要;徒然、凭空;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用同“娴” 。暇: 空闲;悠闲。休闲:平安无事,也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悠闲从容。 休闲:休息:过清闲生活。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修养地力的措 施。 从休闲研究的历史来看,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休闲的理解 也不尽相同:在古希腊文明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对休闲的阐释 为代表,柏拉图认为休闲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状态;亚里士多德认 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人唯独在休闲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的利用休闲 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这个时期人们对休闲的认识主要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来 理解,强调休闲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但在那个时代,休闲只是贵族的花瓶,而对 于广大的奴隶,休闲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凡勃伦在其有闲阶级论一 书中认为休闲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始把研究的目光 从贵族转向大众, 强调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休闲对于普通阶层的生存意义, 更关注的是“休闲将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更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1 存在主义的休闲观。存在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富于情感、随时面临选择与决 定的日常生活,它的中心命题是“决定” ,认为决定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内容、决定 创造意义、决定与它的环境或后果有关系、决定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在存在主义 社会学家看来,休闲就是“在一定情况下的决定、行动、过程以及创造” ,是行动 和自我定义的“我能够” ,而不是一种本体论上的“我是” 。强调休闲的自由与自 主。马克思主义的休闲观。 “休闲时间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 不被直接生产劳动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 阔天地” , 2马克思非常注重休闲时间的利用, “节约劳动时间, 等于增加自由时间, 1 刘锋.休闲经济的发展与组织管理研究j.北京:中国发展.4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1-282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 用于劳动生产力。 ”3把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时间的增加和个人的发展三者紧密联 系起来,进一步揭示了休闲时间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以上的论述中可 以看出,休闲是在具体环境中构造出来的,理解休闲的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个方 面的要素:时间元,对休闲时间分布的研究。休闲是以一定的自由时间的存在 为前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休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有闲阶层,拥有更多的休闲。活动元,对活 动内容和方式的考察。休闲以行动为其存在的前提,行使自由时间、选择行动才 创造了现实的休闲,不同的休闲方式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空间元,对行动 所处环境的考察。人们的休闲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是环境的产 物,对休闲的研究离不开对时空环境的考察。价值元,对休闲价值、休闲体验 的考察。休闲不再是贵族生活的奢侈品,而越来越成为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 式,是人们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载体,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休闲中获得平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休闲是人们生活中除工作时间、工作往返时间、家务劳动 时间、满足生理需要必要休息、活动时间以外的,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及其 自由时间、空闲时间内进行的各种活动。休闲的本质在于自由性、个人性和自主 性。而它所对应的则是“空出来的时间”或“不是必须支出的时间” 。 “必须支出 的时间”包括:社会劳动(工作)时间、上下班往返时间。睡眠、饮食等满足 生理所必需的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在人的时间总量中,除去上述三类时间之 后,所剩下的则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用于消遣、娱乐、学习、个人爱好和创造性 活动等满足各方面生活需要的休闲时间。 二、休闲教育 (一)休闲教育的理论渊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休闲成为人类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生幸福的核心因素。发达国家的前车 之鉴和本文的调查都证明:不良的休闲嗜好不仅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损害个体发 展和成长的潜力,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为避免这种消极的后果,我们应 当为休闲活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像人们需要为工作做准备一样。在工作中, 有技术的人要比没有技术的人有更好的前景;同样,在休闲活动中,有技术的人 更有希望感受到快乐,并获得成长。 “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学 过怎样聪明地利用休闲的人” 。4换句话说,休闲需要计划,需要获得某种技巧, 更需要培养一种价值观。理想的休闲必须具有自由性、发展性、个体性和情感性,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46 卷(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22 4 日荫山庄司.现代青年心理学m.邵道生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6,93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6 必须是一个能使人投入其中,不断学习,并使自己有所改变的连续的过程。而这 一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休闲教育便应运而生。历史上,休闲教育作为一个 术语和一种概念一直有多种不同的涵义,不同领域的人对休闲教育的原理和目标 的认识迥然各异。在教育史上较早明显地触及到休闲教育概念的是斯宾塞的教育 预备说,他在 1859 年的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一文中,相当精细地把人的活 动分为五类: “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父母职责的 准备;公民义务的准备;各种高尚娱乐生活的准备” 。5从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 角度出发,提出休闲教育应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好准备。故 此带来了很多有关休闲教育的传统定义,如把休闲教育视为是“向人们传授有关 各种休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或是通过安排娱乐项目和课外活动对人们实施教育 的一种过程” ;6也有人将休闲教育定义为,在休闲时间里进行的教育;或认为休 闲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休闲和如何提高休闲时间的利用质量的教育等等。 (二)休闲教育的现代内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休闲教育应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人们逐步理解自我、认识休闲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关系,在休 闲生活中反思自我,重新给自己生命意义的定位。一方面休闲教育旨在让学习者 通过利用休闲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体现在信念、情感、知识、技能 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 或娱乐环境中。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休闲,促进 人们在休闲中形成自我决断意识和自我决断的能力。另一方面, “休闲教育 (education for leisure)意味着,应当尽早地让人主动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休闲 活动,以使人们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 “学校必须放弃传统的隔离政策, 把休闲教育从课外活动的孤岛带回到正规课程的大陆上来” 。7关于休闲教育的现 代定位问题,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观点。 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的观点具有 比较广泛的代表性,他认为: “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是促进个 人提升休闲的价值、态度和目的的过程;休闲教育增进个人在休闲过程中自觉、 自促的能力,帮助个人决定休闲在个体生活中的地位,增进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建立 个人需求、价值、技能与休闲的关系并体会休闲经验,协助个人评价休闲行为与个 人生活与目标关系的过程;休闲教育还是激发个人潜能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途 径。 ”8 我们认为,休闲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依照个人意愿和需要,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休闲时间的习惯、技巧和技能,指 5 英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7 6 美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叶京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2,2 7 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赵冉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56 8 美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叶京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2,28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导学生通过各种休闲活动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自己 的个性道德品质、社会技能、创造才能等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进而逐步地理 解自我、理解休闲、认识休闲与自我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关系。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 (一)大学休闲教育的概念 综合以上论述, 我们把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定义为: 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就是引导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 形成和掌握有价值的利用休闲时间的知识、 习惯、 技能和技巧,根据潜能培养爱好、天赋和才能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 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特点 1、思想性。休闲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自由活动,通过该活动造就的是占 有自由时间的主体,培养主体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的、有意 义的活动方式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道德观、价值观发展形成的关键 时期,相对于中小学生的幼稚和成人的成熟,休闲生活对其心理、意识、思想的 影响更大,因此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应当主要以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观 为主,更应强调教育的思想性和引导性。2、开发性。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自我 开发式的活动,休闲的本质是自由,但这并不是对自由时间的滥用,它是一种劳 动力再生产的储备过程,更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充分的体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 休闲教育过程中,由主体自己选择、决定、评价事物,注重休闲主体的自我决断、 自我充实,由主体自己确定在休闲生活中的位置,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各种 能力与休闲活动结合在一起。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 与其休闲活动的发展性相对应, 大学生的休闲教育的重点更应放在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性地培养、社会适应 能力的养成上。3、开放性。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开放性既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和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特点的要求,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变迁的需要。一方面,丰 富多彩的、 个性化的大学休闲生活要求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休闲教育; 另一方面, 社会的急剧变革、各种文化、观念的碰撞交流也要求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必须能够 海纳百川。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开放性既表现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也表现为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人的休闲 素质来适应并超越现时代的休闲生活,提高人休闲生活的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健 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简言之,休闲教育就是提高人的休闲素质的教育,具体的说, 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两个层次: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8 1、就直接目标而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休闲素质。所谓休闲素质,是指通 过休闲教育和引导以及个体自身的休闲实践活动而逐步养成的个体较稳定的休闲 态度、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习惯。休闲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 面,整个 20 世纪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着眼于对学 生理性精神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给学生在情感生活空间和在休闲时间里以自由 遐想的权利和能力。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学校教育只是教给了学生一些 生存的手段,使人们单纯追求工作的效率和经济的增长,而忘却了生活的本来意 义、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学校实施休闲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 地向学生传授各种休闲价值观或休闲态度,使学生学会有价值地、明智地、自主 地进行休闲活动的选择,从而丰富和提高其休闲生活的质量。 2、 就间接目标而言, 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教育是 “育人” 而非 “制 器” ,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未来生存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 整、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生活过程,教育不能只关注 学生的未来,还要关心学生当下的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是他们的一种生 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 学会用各种各样丰富的、 感性的东西去体验生活, 去体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感受,会迁移到具体的学习中来,从而转变他们的学习 和生活态度,变苦学为乐学,培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以一个生 活主人的形象走向未来生活,提升自我,健全人格。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三章 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功能 一、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成人” 是教育的永恒之义,因此休闲教育的个体功能是休闲教育的本位功能。现代人既 是劳动人,又是休闲人,教育要完成使人现代化的功能,就要让受教育者接爱劳 动教育和休闲教育,因为二者的结合可以张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之精华,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 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首先 是通过自身的劳动活动, 因为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人将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主体能力。劳动教育可以使人树立 正确的劳动态度,清楚认识劳动中的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工具系统,并通过三 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劳动为人类造福。每个 人都在为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劳动。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尽管人类改造 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但是物质生 产领域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而“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 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 它存在于真 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正是在“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 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 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 (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谋生和必须服从社会(职业角色)规范的原 因, 这种活动并非出于个人真正的自愿, 可以说是一种被迫无奈而不自由的活动。 因此,劳动,尤其是旧式分工下的劳动,一般说来具有“他人导向” ,个人不得不 遵从某种较为统一的模式,因此,个人在劳动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往往也受到一 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休闲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休闲品位,让他们在休 闲活动中自己有选择地安排活动、参与活动,不断地反馈、感受、调整,可以逐 渐培养自主、自省、自控、自强的意识,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的主体性得到 进一步的张扬。 (三)从学生生活的内容来看,学生的生活包括基本的、必过的生活领域和非 基本的、可自由选择的生活领域。前者是指学生为维持自己生命的延续而必须进 入的生活领域,如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以及直接为获得更好生活所 需本领而参与到的学校学习生活。后者是个体在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所从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10 事的娱乐、享受的生活领域,是个体可自由选择的生活领域,其具体内容有:媒体 活动,如课外阅读(指为消遣的阅读)、听广播、看电视、电脑以及网上活动等;实 物活动,如参观、旅游、操作、制作、唱歌、跳舞、绘画、演奏、体育锻炼等; 交往活动,如交友、对话、讨论、聊天等。对于非基本的、可选择的生活领域中 的上述活动也可以从其目的不同将之归为两类:一为游戏行为和娱乐活动, 一为自 主选择和支配的学习活动。上述每一种活动都可用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因 而成为一种“学习性的”或曰具有发展意义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区别于学校学习 活动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是学生自主选择和支配,因而是乐于参加的活动。值得 说明的是,个体对生活的选择不局限于生活的内容,也包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因此,学生在基本生活领域仍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非基本的、可选择的生活领域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在教育理论研究中是 一个远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领域,尤 其是学生的学习,而基本忽视了学生的娱乐、游戏、交友等学生可自由选则的生 活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意义。人们至多从放松身心、调节大脑以便让学生以 更好的精神状态重新进入学习领域来看待这些活动的意义。应该说,学生的可选 择的生活的确有这方面的意义,但这不是它的全部意义,甚至可以说不是它的主 要意义。 我们应该从非基本生活领域的特点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直接价值去认识它 的意义。 同基本生活领域中的生活相比, 非基本生活领域中的生活的最大特征是: 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即自主、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主 体。学校教育不管怎么改善,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生活的规范化、集体 取向同个体生活的个性化及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自主选择和自由的生活对 于人的整个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规范和约束的生活所无法实现的意义。这主 要表现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一些重要品质,这些品质是生活所需要的也是现代 教育所突出强调的。比如: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批判和选择的态度和能力,探 索、想象、创造的倾向和能力,敢于负责任的精神、自我实现和表现、个性等等。 这些品质也正是今天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涵,同时 也正是我国教育所造就的人最缺少的品质。9 二、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受教 育者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各种教育相结合,其中,劳动教育是实现其他教育活动的 基本途径,因为劳动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发展中正确的劳动态度的形成,认 知发展中知识、 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身体发展中素质的提高和机能的发展。 9 陈佑清著: 教育活动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68-271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人们工作与劳动的性质、内容、方式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 的改变,但是由于在现阶段工作与劳动主要是人们用来谋生的手段,尚未成为人 们生括的第一需要,人们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能由个人自由选择,旧的分工依然 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因而,工作时间对人的发展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必然存在 压抑和束缚的一面。而在休闲时间内人们可充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 和方式,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必要将 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人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不同领 域。由此可见,我们也不能忽略休闲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因为全面发展 也是一种自由的发展,包含人的个性、才能和志趣的多方面发展。马克思说过: “节约休闲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 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 ” 苏霍姆 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愿望随意使用大于 7 小时的空余时 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休闲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 没有被合理运用,对社会和个人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而通过休闲教育则能使受 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念,充分利用休闲时间,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休闲 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兴趣,发挥潜能,形成个性,使自己得到全面自由的发 展。 ()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这使脑力 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和对立,造成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片面发展。社会分工使每 个人都只能“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10、 “成为某种局部 劳动的自动工具”11。在这种分工制度下,工人被“肢解”了,不仅智力得不到 发展,身体的发展也走向片面化、畸形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的主要目的则是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生活做准备,在劳动还只能表现为人的 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在劳动还必须屈从于社会分工的背景下,这种以职业准备为 目的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强制性,还不能完全摆脱社会分工的局限。但在休闲生活 中,大学生的学习则不受限于某一领域,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 身心发展的特点、习惯等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使自我的潜能和 天赋得以充分发挥。 1、休闲促进大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能 力(或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能力(或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能力是在社会 实践中形成、并在主体和客体的对象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的、能动的力量,是 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复杂的系统。人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11 马克思.资本论m.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9 大学休闲教育研究 12 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意味着全面发展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力、 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 潜力和现实能力、人的体力和智力。人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天赋能力,具有生产、 消费、认知、交往、道德、审美等各种潜能,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是致力于发展 和引导人的各种潜能,使人不断超越其给定性和自在性, 追求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个 性、更高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有利于人的各方面的素 质得到高度和谐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形成统一的丰富的精 神世界,当哲学家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时,情绪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就注 定被排斥在教育之外,所以,教育长期以来就成了理智的教育和认知的教育。实 际上,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和智能等认识因素,而且包括情感因素, 与一般的教育活动相比,休闲活动更加关注自我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要,而不是 “重理性、轻非理性” ,因而能够达到提高精神生活和满足精神需要的目的。只 有在休闲时间里,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人。自由是生命的 灵魂,而自主是自由的第一要求,休闲活动的本质特征是自由性,学生在休闲时 间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自由自主地选择些适合自己特色的活 动,在自由活动中愉悦身心、展示才能、陶冶性情、学会社交、丰富个性,发展 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成长有意义的活动方式的能力。在休闲时间里,学生可以自由 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的活动及活动方式, 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地、 独特地、真实地、完整地表现主体的自我。 2、休闲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人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人的能力(或素质)的发展固然是人的发展的重要 内容,但马克思主义从不把人的发展简单归结为能力(或素质)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施工前期准备方案
- 煤炭行业煤炭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事业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调度电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空运输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医师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学方法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月实操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之事故应急处置试题及答案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水果存储管理制度
- 太赫兹技术管道检测应用
- 北森试题及答案
- 体育课急救知识
- 脑梗死恢复期护理查房范文讲课件
- 热食类制售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S9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餐饮股东分红及退出机制合作协议范本
- 制造业: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报告
- 物业日常巡检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室教材使用计划
- 签订待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