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曾经有没有那样的一瞬触动了你内心深处最隐蔽的角落牵引起你千万的思绪在纷飞的曲园里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一天24个小时中X点钟总会有事情悄悄发生朋友们拿起你们的相机让我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欣赏美的心采集身边的点点滴滴用照片写诗用色彩绘画留下那定格在瞬间的感动与兴奋! 二、活动目的 为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提高艺术修养和摄影水平展现精彩艺术为所有热爱摄影艺术的同学搭建一座展示其精神风貌记录发现表现创意的平台并更好的展现曲园的魅力风景并促进XX级新生更好的了解曲园融进曲园生活 三、活动名称 曲阜师范大学“昔视觉杯我的X点钟”摄影大赛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 化学与化工学院团总支 承办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学生会 大学生摄影爱好者协会 协办单位:昔视觉摄影工作室 五、活动时间 作品征集:即日起至11月9日止 大众投票:11月10日至11月12日 截止至11月15日全部作品大众投票成绩及专业评委评定成绩汇总完毕产生全部获奖者并尽快发放证书及奖品 六、活动对象 曲阜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师生 七、作品要求 1、凡符合大赛宗旨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均可参赛参赛作品必须围绕比赛主题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 2、可用任意拍摄工具但必须保证照片清晰数量不超过3张不准对照片进行加工如有发现作弊者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八、报名及参赛方式 1、报名方式:在微博注册平台上申请微博账号将自己的姓名、院系、年级、手机号码、作品名称发布一条微博并曲阜师范大学团委收到团委微博回复即代表报名成功(本次比赛所有相关事宜以及比赛进程、结果等都将在团委微博发布参赛者应收听团委微博并密切关注其动态) 2、参赛方式:将参赛照片发至比赛邮箱(注明姓名、院系、年级、手机号码、作品名称每人最多三幅参赛作品) 注:未按以上规则报名者作品将视为无效不参与评奖 九、活动过程 (一)前期工作 1、做好活动的前期宣传(海报、宣传板、向各学院下发书面通知、网络宣传等) 2、赞助 3、邀请专业老师担任评委 (二)中期工作 1、收集并整理参赛作品 2、初赛:由组委会评选出50幅作品淘汰明显不符合参赛标准或与大赛主题不符的作品 3、决赛:由专业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占总分60%;届时曲阜师范大学团委微博主页和昔视觉摄影工作室人网主页都将发起网络投票网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曲阜师范大学团委微博平台网投成绩占30%昔视觉人网公共主页网投成绩占10% (三)、后期工作 将获奖照片制作展板供大家欣赏 十、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特等奖1名送价值599元写真一套;一等奖5名送时尚影集一副;二等奖10名送精致画架一个;三等奖15名送精美文件夹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技术支持工程师面试技巧及常见问题
-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 产品跨界合作计划及联合营销方案
- 为求职者提供关于班级培训面试常见问题的解答策略
- IT讲师IT课程开发指南
- 未来五年片式电阻、电阻网络生产设备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与商业创新机遇分析研究报告
- 偶合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未来五年新形势下高压组合电器行业顺势崛起战略制定与实施分析研究报告
- 仓库操作员库存管理技巧
- 未来五年5G手机导热材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九年级-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家长会课件
- 印刷厂质检培训大纲
- 跨国团队管理与领导力
- 工程决算报告范本
- 学校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矿石买卖居间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12个(84题)含答案
- 银行贷款方案模板范文
- 生物的栖息地课件-科学六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