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多渠道筹资 办学能力呈快速增长之势,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办学自主权也逐步 提高,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 障等方方面面。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健康有序的进行,就需要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 发展战略。 传统的内部审计通常是由单位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但随 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领略到决胜市 场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比拼,西方的一些企业选择了向外部审计 机构或人员购买内部审计服务,即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内 部审计外部化作为发展的一种新动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 同时也是外部审计业务新的拓展。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助于内 部审计效益效果的最大发挥。 因此,本文以教育管理学、审计学、会计学及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全面总结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经验。在充分理解和把 握国家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的前提下,借鉴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企业的 成功经验,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 介绍了国内外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现状,在对内部审计职能、内 容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并针对我国高 校内部审计的现实特点,分别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主体、实施客 体和审计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 性。其次,本文阐述了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适用范围,也帮助人们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ii 走出了误区,指出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意味着削弱或替代内部审计 机构,相反,它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 内部审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最后,本文以高校基建项目为例阐 述了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并分析了在外 部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指出高校在采取高效合 理的外包方式,选择适合的外部审计机构,采取适度内控措施,在内 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配合下,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不仅可行,而 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对策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multi- channel fund- raising ability of school was the rapid growth trend in university, significantly speeding up its construction, school autonom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funds have been involv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material procurement, infrastructure, log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tect the large number of fund- raising and use of healthy and orderly conduct, we need to establish a sou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udit, and internal audit strategy needs to be developed in university. the traditional internal audit is usually caused by internal audit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specialized, bu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discover the key to win the market, which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mpetition. some western companies have chosen to purchase an external audit body or person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exterior trend of internal audit emerged. exteri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a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rend is the result of rational choice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expansion of the exterior audit is a new business direction. correctly grasp the exteri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that will help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 therefore, we will be based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uditing,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and hav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internal audit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exterior of experience. i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of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olicies under the premise that we learn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experience in business success, in- 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first, we introduced situation that the study of the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based on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nd the content re- orientation to analysis the causes of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and discussed exterior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ternal audit, whi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r court school internal audit and from exterio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ject, object and audi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second,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n the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in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help people out of a misunderstanding, that exteri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is not meant to undermine or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iv replace the internal auditor, on the contrary, it is for the internal audit and external audit coordination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to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lastly, to university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s an example, we explained the university exterior of internal audit principles and the basic operation of specific steps, and analyzed in an external process of the potentia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 can conclud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take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outsourcing,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xternal audit agencies, to take appropriate internal control measures, to coordinate internal audit and external audit, exteri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feasible but can provide good effect. keywords: college; internal audit; externalities; problem; strategy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 论 一、引言 从国内外的审计历史和现状以及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来看,目前世界各国己 经逐渐形成了由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 ( 其中政府审计和注册会 计师审计统称为外部审计) 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是组织 单位内部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事业单位以及各机关单 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己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 缺乏正确的审计理念;审计意识单薄,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 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落后等。可见,内部审计在现代组 织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内部审计问题亟待研究。随着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审计技术的不断发展,西方的一些企业选择了向注册会计 或其他专业人士购买内部审计服务,即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 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反映出受市场 经济的负面冲击,部分高校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职务犯罪数量越来越多,金额 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高明,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使大 量的资金健康有序的筹集和使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 计的质量,制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战略规划。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综合性、 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高 校内部审计模式同高校的快速发展很不相适应,其职能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此为选题缘由之二。 综合以上两点,本文试图对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分析 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个方面提出对策。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相关研究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 多的关注,多数企业或事业单位都选择了向外部审计机构或注册会计师及其他专 业人士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内部审计外部化己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要的研 究课题,理论界已经在内部审计外部化不仅能解决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而且能 弥补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内部审计的技术水平、降低总成本等方面获 得的益处达成共识。 安永、毕马威、安达信等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最先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 问题。他们根据成本比较收益原则,认为内部审计是一个以成本中心,不能单独 的为企事业单位增加产品附加值,故极力主张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单位要高度 关注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将内部审计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来实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外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企事业单位实行向外部审计机构或人员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越来越多。2000 年以 来,据统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主要来源于其对企事 业单位提供的内部审计收入,其他咨询管理服务机构也将内部审计外部化视为新 的拓展市场,纷纷抢占内部审计市场。据西方媒体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和加拿 大,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从 1996 年的 22.5%和 32.5%上升 至 2000 年的 39.0%和 35.8%,这些企事业单位分布于各行各业,此外,在尚未推 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事业单位中,分别还有三成或四成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准备 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 1 1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 慢,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审计认识的局限性和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了解与掌握存在 偏差等原因,在目前状况下,我国理论学者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多侧重于企 1 cayne. moore. mark covaleski the outsourcing internal auditor a pril 1999.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业,具体如下: (1 )内部审计外部化动因分析 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来完成。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独立性 不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内审工作思路狭窄,主要是事后审计、审计方法 落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理论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审计风险加大等。 (2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陈先丹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管见中阐述了其四大优越性:改善内部审计人 员独立性、减少企业组织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企业对外财务报表质量; 2 2 张 宇宁和彭志平在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中指出,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 势体现在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稳定审计质量和为企业节约成本等方面;同时 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碰坏内部审计职能的整体性、导致管理当局 对内部控制缺乏责任感、可能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等。 3 3 (3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大部分学者主要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从对我国内部审计现 状的分析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的两方面来看我国已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 需求市场;从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会计市场的开放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给。 (二)有关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 从传统意义上看,高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其经济活动较少,财 务收支核算简单,同时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贪污腐败现象较少,因而 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的内部审计意识较淡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审机 构不够健全、内审制度不甚规范,所以针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也有一些专 家进行相关的研究。其相关研究如下: 1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然性分析,主要是从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中 进行的分析。 2 陈先丹,内部审计外部化管见j. 财会月刊. 2004(08) 3 张宇宁,彭志平.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j. 会计之友. 2005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4 张宏禄、吴旭桦在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从高校内部审计规范性不 强、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及审计技术落后等几个方 面阐述了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 4 武阳在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研究 中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分别是:高校内审机构设置 不健全、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内审的技术和方法落后。 6 5 2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朱靖娟在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研究基于 l o g i t模型的分析中运用 对比的方法探讨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肖章大、张青 平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化问题的分析研究中从内审外部化有助于增强独 立性、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意义。 7 6 3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潜在问题及其对策的分析。如武阳在高校内 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研究中指出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潜在问题有:在高 校内审外包的过程中,如果监控的程度和方式不当,还会影响外部审计机构的独 立性、内审机构与外审人员肯存在协调的问题。 8 7 针对以上两点,已采取应对措 施如下:高校内审机构一方面应给外部审计机构及人员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内 审人员在实施监控时,应该与外部审计人员沟通协调好。 9 8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在目前状况下,我国理论学者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多侧重于 企业而且多测重于外部化带来的利弊分析上,对内审外部化具体操作的模式与可 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的较少。因此本文以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为题, 深入分析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 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来阐述如何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希望能解决目前我国高校 内审需求与能力严重脱节的现状,保证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顺畅进行。 4 张宏禄, 吴旭桦. 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 审计论坛. 2005 5 武阳.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研究j. 会计之友. 2007 6 肖章大, 张青平.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分析研究j. 事业会计. 2006 7 武阳.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研究j. 会计之友. 2007 8 武阳.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研究j. 会计之友. 2007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三、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以审计理论和高校管理理论为基础,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外部 化的经验,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务院、教育部及各级政府下达的各项方针政策,提 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审计理论的进一步深 入和细化,为内部审计研究的具体化和适用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利于丰富和 深化高校管理及相关理论问题。 (二)实践意义 内部审计是我国三位一体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严重制约 着我国审计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也 越来越意识到内部审计应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如何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如何有 效地监督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组织单位内部自我约束 与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组织单位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 在我国,由于内部审计起步比较晚,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还不能满足 现代内审的要求。因此本文借鉴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发展新动向,对我国高校内部 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试图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个 方面提出对策,希望能解决目前我国高校内审需求与能力严重脱节的现状,保证 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顺畅进行。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帮助人们走出认识误区 一般人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意味着要削弱或取代内部审计机构,其时, 它并不能与内部审计全部外包划等号,它只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一种新的途径, 是内部审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动向。内部审计外部化它并没有削弱内部审计人 员的职能,反而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将内部审计人员从操作者转变成了 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2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6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所选择的外部审计人员一 般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或其他的专业人士,他们是根据与企事业单位签 订的业务合同来严格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与高校其它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或间接 的经济利益瓜葛。所以,他们在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时,不受任何有损于职业判 断因素的影响,可以正确指出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具客观性、公 正性和独立性的审计与测评结论。这有助于降低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化的问题。 3 、为外部独立审计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目前,由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审计市场日益饱和,边际收益逐渐递减,迫 使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不得不拓展服务范围,谋求新的业务 和利润增长点,于是,本研究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具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对解决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 题,完善内部审计机制,为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帮助,充分提 高了内部审计在现代财务管理与经营活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 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四、研究思路、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文从理论知识入手,以高校教育管理学、审计学及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全 面总结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经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教育方 针和各项政策下,借鉴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企业单位的成功案例,积极探索其在高 校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深入探讨其应用的范围、步骤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二)分析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籍和期刊、互联网网页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整理出相关的资料信息。主要搜集、整理“内部审计外部化”和“高校内部审计” 等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目前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并加以借鉴和吸收; 2 、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内部审计取得较好成就的案例进行梳理研究,从中 找出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方法,来解决我国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希望能 解决目前我国高校内审需求与能力严重脱节的现状 (三)研究内容 本文是将内部审计外包这种新的思路运用到我国的高校中,第一部分导 论,主要从问题的提出入手,分析了问题的研究背景,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阐 述了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意义, 再分别对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一般企业的应用和在高 校中的应用研究做了文献综述,最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 容。第二部分是介绍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念、相互关系及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位 问题。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入手,阐述了其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 然后介绍了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内容定位问题, 并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进 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对我国高校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 析,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得出高校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然后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主体、内部审计外部化 的实施客体及我国大的法律环境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第四 部分介绍了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相关对策, 包括高校内部审计采用外部化的的 范围、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以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对 策。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8 第二章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 传统的内部审计是由各单位、各部门内部设置的专门内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 审计。但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竞争的日益激烈,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日益关注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众 多的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借鉴国外的这一做法,逐步引入了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给 外部审计部门和机构。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际上是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一定资历的会计事务所等作为 外部审计机构,将其运营过程中的财务收支、经营效益、合规性、预算管理等状 况的审计进行外包。109通常情况下,外部审计部门做出的审计结果更公正、更合 理。从内部审计外包的特点来看,可以认为,其外包行为只是审计主体外部化, 并非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包。这一点也正好解释了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要取代或 消弱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并不能与内部审计全部实行外包划等号,它只是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的一种新的途径。该观点的理解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定义来阐明。 1990 年 iia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声明中认为: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评价活动,且是为组织单位内部为监督和评价其经营活动和 为本组织单位咨询服务而建立的。并且提供内部审计活动的信息、分析、建议、 评价和咨询意见,以协调组织单位有效地履行其责任。1210 1999 年 6 月 26 日,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由 120 个国家参加的 iia (国际内 部审计师协会)又对内部审计重新做了修订,即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组织单位的 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活动,它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管理咨询活动,其通过系 统、规范的方法去评价和提高组织单位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其控制和管理过程 9 杨柳.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及定位研究. 高校优秀硕博论文 10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申明j. 1990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单位实现其既定目标。1311 仔细比较前后两个定义,在后面的定义中删掉了“组织内部”这个词,可以 认为是对内部审计主体的灵活化,改变以往严格由内部审计人员完成的做法,允 许可以将内部审计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完成,即可以向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或其他专业人士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功能和服务项目,以及 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来看,从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进行 内部审计,无论是从成本上考虑还是从审计的结果来考虑,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似 乎都都具有可行性。由此我们认为,新定义的这一细小变化是内部审计实务操作 过程的反映,也预示了内部审计在未来操作过程中的发展方向。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 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在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 审计监督体系。其中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统称为外部审计,它们都具有较 强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也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来的。 1、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它们在审计目标、审计独立性、 接受审计的自愿程度,遵循的审计标准、进行审计的时间都不相同,具体分析如 下: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而外部审计 主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2)两者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部门负责人的领导, 独立性较弱;而外部审计为需要可靠信息的第三方提供服务,不受被审计单位管 理层的领导和制约,独立性较强。 (3)两者遵循的审计标准不同。内部审计人员遵循的是内部审计准则;而注 册会计师遵循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11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申明j.份 1999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10 (4)两者审计的时间不同。内部审计通常对单位内部组织采用定期或不定期 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而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 单位的财务报表审计一次。 (5)两者接受审计的自愿程度不同。内部审计是代表单位负责人实施的组织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的组织必须接受内部审计 人员的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审计,委托 人可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尽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 缺一不可。一方面,通过将外部审计广泛的运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项目的审计工 作中,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引入外部审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能提 高工作效率和独立性,还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工作也可以利 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因为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虽然不参 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其拥有对单位内部运营状况实施全程监督的职能, 对单位内部部门和人员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有效监控,是保证 企事业单位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内部人员在履行监控职责过程中,能充分了解 单位的运营过程和情况,这正好给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审计单位和项 目的具体情况提供了条件。而且它们在审计内容及审计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 之处。例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两者在方法上都要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检查相 关会计凭证、账本账册等。这就为外部审计工作创造了重要条件,并可以提高外 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节约审计费用。 2、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看,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意味着要取 代或消弱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相反在外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过程中,内审部门与 外审部门之间有效密切的沟通协调是保证内部审计外部化能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 效果的重要条件。 内部审计外部化仅仅是内部审计实施主体的外部化,并非是改变内部审计的 职能作用和内容实质。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外部审计的不仅存在概念上的差异,还 存在以下重要区别: (1)审计委托人与委托代理关系建立的基础存在差异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外部审计的审计委托人主要是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第三方,如政府、投资者、 债务人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委托代理关系是建立在各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受 托经济责任基础上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社会 经济责任。而内部审计外部化由于企业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其委托代理 关系是建立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所产生的内部经济责任关系的基础上的,其委托人 一般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公司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 。 (2)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审计委托人不同,因此二者受委托目的也 不同,进而导致了二者的审计基本目标也不相同。外部审计主要对会计信息的合 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因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投资者、金融机构等最关 心的是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所以注册会计师为提 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为基本目标。而内部审计 外部化主要受企业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的委托,对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对管理当 局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促使企业重大决策活动、经营管理活动的程序 化、合理化。 (3)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存在差异 外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反映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偿债能 力、盈利能力的实物资产和会计资料也即社会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内部审计外部 化监督和评价的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即对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当局 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其对象和范围是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和经营管 理活动。 (4)二者的职能有所不同 外部审计作为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形式,在社会上起着“社会公证人”的 作用。它主要对企业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其主要体现在鉴证职 能上。而内部审计外部化作为内部审计的一种发展形式,具有内部审计所固有的 最主要职能:监督和评价,即监督和评价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活动和经营管理 活动来促使企事业单位的有效经营和健康发展。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12 二、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探讨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并不是要取代或弱化内部审 计机构和人员,而是想通过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来解决当前我国内部审计 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问 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想研究内部审计外部化,首先必须对 内部审计进行正确的定位。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1、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在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主要是来自外部的压力,目的在于弥补国家审计力 量的不足,强化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控制。但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作为一种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的职能部门而存在。因此, 监督是我国内部审计最突出的职能。监督职能是指在一定的经济责任关系中,经 济责任的委派人( 企业负责人) 指定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各经 济责任承担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内部审计是经济监督体系的 组成部分。 1 5 1 2 (1)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监督、内部控制监督、经济 效益效果监督和经济责任监督四个方面:财务收支监督就是内部审计以国家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监查和督促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公允 性;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对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检查是否按现代内控制度建立相应措施,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合理,程序和方法是 否科学严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使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 序的进行,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经济效益效果监督是以实现经济效益 的程序和途径为内容,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投资效果、资金使用效果做出判 断和评价,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经济责任监督是评 价企业内部机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以确定其经营业绩、 12 宋华,鲁雪. 浅议内部审计职能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8)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明确经济责任,这里包括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 (2)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控财产的安全, 促进部门、单位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监督各项制度、 计划的贯彻情况,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揭示经营管理薄弱 环节,促进部门、单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本部门、本单位改进工作或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维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经济 权益。16 1 3 2、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 评价职能是由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现代内部审计以履行监督职能为基础, 以履行评价职能为目的。由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评价职能的作用日益突显。 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经济 责任评价三个方面。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指对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适用性 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序和途径为内容,对企 业的经营效果、投资效果、资金使用效果做出判断和评价。经济责任评价主要 包括: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完整性;评价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评价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评价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效 益性;评价领导干部是否存在短期行为。 17 1 4 (二)内部审计的内容定位 内部审计按活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财务审计,是指对财务报表(包括内部报表)的审计,包括对企业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审计以及针对财产物资、成本费用、债权债务、 经营效益等实施单项审计。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最原始、最基本的内容。 2、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重要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按一定 标准加以评价,以确定提高效益的差距和潜力。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效益审 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发展成为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内容。 3、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是指对企业内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运用的有效性进 13 宋华,鲁雪. 浅议内部审计职能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8) 14 宋华,鲁雪. 浅议内部审计职能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8)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14 行评价。内部控制是企业建立自我调节、自我制约、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 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内容主要有: (1) 监督检查企业是否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相应的内控措施; (2)检查内控制度的 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4、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机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经济活动 进行评价,以确定其经济业绩,明确其经济责任。在内部审计的每一部分活动内 容中,都体现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因此,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主要体现在财 务收支监督、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效益效果监督和经济责任监督四个方面。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分析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事业单位的一个常设机构,独立完成企事业单位内部事项 的监督、审计职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 越多的企业领略到决胜市场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比拼。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率先将公司的非核心业务或者非专业 领域外包,如公司的清洁、设备的维修、电子数据的处理、物品的配送及邮件的 收发等,集中精力专注于可以为其创造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为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内部审计开始实施外包。导致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很多,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企业对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促进了内部审计外部 化的发展。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 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 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 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时至今日,尽管自李嘉 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 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 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 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 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究其原因,无 非是因为社会的在劳动分工中,普遍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 教授同助教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比较 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管理方面。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 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 具有比较优势。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 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 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同样,比较优势理论在审计工作中也同样适用。简言之,一个企业自身亲自 设立部门完成某项特定业务需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但假如企业所花费的这些 交易成本相比聘请外部其他专业部门完成此项任务的成本,则企业会考虑外聘专 业部门而非由内部部门从事此项业务,这就是其以比较优势理论作出的抉择。如 今,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各种项目的越来越专业化,对于企业完成成本 相对较高或者本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选择从外部购买更为专业的服务,不 仅有助于降低自身经营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其生产经营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优 化配置。 可以说,比较优势理论是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当内部审计 内容比较单一,操作比较简单时,往往无需聘请外部审计部门完成审计工作,由 内部审计部门来开展内部审计业务不仅具有及时性和经济性,还可以加强企事业 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力。但是,随着企事业单位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营项目 饿日益复杂,对项目的审计要求也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审计服务才能 胜任。此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完成此项工作,或许需要企业开展专门的专业培训、 选拔等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做明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成本,使 内部审计成为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往往考虑从 外部购买优质价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路劳动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版航空维修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电算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美术教育知识试题及答案
- 高校非教学岗合同模板(3篇)
- 总监理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高速公路标牌施工合同(3篇)
- 高企认定合同模板(3篇)
- SMT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民间借贷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含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 NBT 47013.1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 无人机驾驶培训合同
- 外发清单模板
- 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表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 高级电工证考试题库电工考试题库
- (高清版)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 糖尿病足中医辩证治疗
- 冲压车间给员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