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姓名:蒋燕 指导老师:王艳 副教授 专业: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2004 级 摘 要 摘 要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 业核心能力的源泉。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已成 为中国企业的一大课题。但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日益显著和物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 递减的今天,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了制 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管理与企业发展具有怎样关 系;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中技术创新 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具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形成和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型人 力资本的可持续创新动力以及优化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管理等问题。 在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周期自组织进化特点的影响下,为 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要求,使得其隐含着可持续创新的能力。如何挖掘和激发企业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形成,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和技术创新系统的 核心问题。 在以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为研究背景,从可持续创 新力的形成切入,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运用人力资本投资 理论、技术创新周期理论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创新周期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多视角研究的 基础上,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机理,从而构建出企业技术创 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以达到激发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工作热情及培养 其可持续创新能力的目的。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由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筛选机制、投资增 值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筛选机制主要是通过收集各种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 发展战略和需求状况,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拔录用企业所需的各 类人员的机制;投资增值机制,是指企业通过花费一定成本支出,提高人力资本自身智力、 体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素质而确保投资活动进行的机制;激励机制,是包括价值取向型薪酬 体系、自助式福利计划、职业生涯管理等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发出人力资本所有 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约束机制,是建立在以关键绩效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 体系为核心,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其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一种行为控制机制。 关键词: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 可持续创新力 技术创新周期 形成机制 关键词: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 可持续创新力 技术创新周期 形成机制 ii the research on the continuable creativity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al human capital the research on the continuable creativity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al human capital grade: 2004 major: management supervisor: assistant professor wang yan postgraduate: jiang yan grade: 2004 major: management supervisor: assistant professor wang yan postgraduate: jiang yan abstract abstract during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 competition depends on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its a task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energ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uman capital, which as an actor of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 innovations cours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increasing role of human capital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material capital investment significantly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how its relations; how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o play the ro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in human ca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form of sustainable what is the feature; how to shape and improve our human ca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 management. we discovered human ca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evolutionary cycle of self-organiz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which makes it implied sustainable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how to stimul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in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human capital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human capital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sear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research backgrou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latter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human capital. theorie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echnological iii innovation cycl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human cap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other studies on the basis of perspective. explore innovative technical innovations for sustainable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constructed by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sustainabl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human capital. human capital stimulat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ir enthusiasm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human capital,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from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human capital screening, investment value, and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constituted. screening is by collecting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conditions and criteria, using appropriate methods, the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of personnel of various categories of enterprises; investment value, refer to incur certain costs, enhance their intellectual human capital. physical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ll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including values-based pay system, and self-service benefits, career management, and other physical and spiritual combination of incentive, arouse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human capital system. restraint mechanisms, the establishment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core of the core, limited to the conduct of the staff,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behavioral control mechanism.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al human capital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form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al human capital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formation mechanism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除文 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 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 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 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1 引 言 引 言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 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其最重要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据报道,我国目前每年取得 重大科技成果 3 万多项,但是国内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较低。2003 年,国内共签订技术合 同 26.8 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1,084.67 亿元,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 40.47 万 元。而同年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签订合同 7.139 项,合同金额 134.51 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为 1,112.42 亿元(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l 美元8.27 人民币计算)平均每份技术合 同成交金额 1,558.22 万元,是我国国内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的 38.5 倍。2005 年末,国内 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达到了 58.55 万元,但是,与国外引进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的巨大差 距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1。这就使得我国多数的科技创新并没有完成从新产品或新工艺 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很多的技术只 停留在研究阶段或是有很多的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实现商业化,没有使技术转化为现实 的生产力。为何我国企业没能实现较高的技术创新率?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在创新体 制、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基础薄弱等方面存在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作为企业技术创 新行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上的落后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 主要因素。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的核心能力已从传统经济下附着在企业生产设备等物质资 本中转移到拥有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人力资本上。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本。根据 人的“异能”性质,人力资本被分为一般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 (创新型人力资本又被分为: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型人 力资本) 。在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中,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以其高智能、创造性等特点成为 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从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技术创新中 发挥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中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 力的形成具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形成和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创新动 力以及优化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管理等,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展开研究。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虽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诸如企业家和各种经 营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的注意,但针对技术创新员工这类群体的人力资本研究并不是十分深 入。本研究以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技术持续创新过程为研究背景,从 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切入,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运用管理 学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技术创新周期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目前我国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本、企业技术创新周期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等多视角,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机理,从而构建出企业技术 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 本研究的创新在于:1.选题、对象和研究视角创新。以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为研究对 象,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周期这一动态特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2 形成及其机制的建构展开研究,既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又扩大了研究视野,并且具有很 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2.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本研究不仅以经济学为研究基础,还运用 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及方法进行多视角的学科交叉研究;根据企业创新周期的自组织进 化特点,尝试构建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模型,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时空 感的激励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的研究框架。 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研究现状做了研究综述并给出本文研究中的相 关基本概念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研究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 理论和技术创新周期理论进行阐述,并阐明应用这些理论的意义,得到以下启示:控制员 工、留住员工以及激励员工的活动也应该被视为对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创新 型人力资本的技术培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能 间接地连接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企业技术创周期的自组织进化特点要求企业技术创 新型人力资本应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特点,对企业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的形成机理进行阐明; 第四部分是,构建了内容为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筛选机制、投资增值机制、激励机 制和约束机制的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3 研究框架图: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本概念与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技术创新周期理论 构建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 约 束 机 制 激 励 机 制 投 资 增 值 机 制 筛 选 机 制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源泉 提高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以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为研究背景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4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概述 有关人力资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 300 多年以前,在最近三四十年,人力资本理论得到 系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力资本理论逐渐融入主流经济学,并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人 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等研究范畴取得显著的成果。此部分试图通过对人 力资本理论在上述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经典成果进行阐述,为本文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提 供一个多视角的思想基础。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a. smith)和经济学之集 大成者马歇尔(a. marshall)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里。他们都认为,在各种投资中,对 人本身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20 世纪 60 年代舒尔茨(t. w. schultz)、明塞尔(j. mincer) 和贝克尔( g. becker)对人力资本的论述,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 在 1960 年,舒尔茨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说中,发表了著名的“论人力 资本投资”的演讲,这正式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舒尔茨沿着经济发展与增长 研究的线索展开对人力资本的分析,他系统论述了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 人力资本的定义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定义与内容;在 1957 年,明塞尔在其完成于哥伦比 亚大学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中,率先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来 研究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并在 1974 年的教育、经验与收入等著述中以分配问题为中 心,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开拓。明塞尔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 人力资本的工资挣得函数和“赶超期”概念等研究成果。199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将经济理论的领域扩大到以前属于其它社会科学 如社会学、人口学和犯罪研究的人类行为方面” 2 。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其 运用经济分析为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与理论基础, 这主要集中在其 1964 年出版的名著人力资本中。在 1965 年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日裔教授乌扎华发表的题为 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一文中 修改了索洛单纯生产部门的模型,引进教育部门,把只包含单纯生产部门的新古典经济增 长模型,拓展到包含教育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最早的人力资 本增长模型。1986 年,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一文中,建 立了简单的两时期模型和简单的两部门模型,在模型中罗默首次将人力资本作为独立因素 纳入生产函数中,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罗默把投入的人力资本区分为物质 劳动和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并认为只有人力资本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在 1988 年,卢卡斯在其发表的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中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 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从人力资 本积累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1967 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 k. galbraith)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学界引起反响。很多经济学家都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侧面对知识资本进行探讨和研究,系统提出知识资本理论的是斯图尔特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5 (thomas a. stewart )、埃德文森(leif edvinson)、斯维比(k. e. sveiby) ,安妮布 鲁金(annie brooking)等人。 知识资本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的耦合, 人力资本指组织中所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方面,包括企业的所有者、雇员、合伙人、供应 商以及所有的将自己的能力、诀窍和技能带到企业的个人,人力资本代表的知识和技能是 以潜含的、未编码的形式存在。结构性资本指领导能力、公司文化和社会认可程度等因素 的综合。知识资本的核心主要是指特定人才和技术组合所拥有的创新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 久性,并认为知识资本管理己经成为知识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主要表现 为有效实现知识的创造、传递、利用和保护。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线与思路,自 18 世纪后期萌芽 以来,迄今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8 世纪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处于早期阶段,没有形 成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经过舒尔茨、明塞尔及贝克尔等人的努力,形成 了以劳动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一般人力资本理论;80 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卢卡斯、罗默尔等人 的努力,形成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的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90 年代以来.由于 知识资本理论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又有了新的动向。由此可见,西方人力资 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时代背景的需求变化而发生着变化,人力 资本理论体系不断得到拓展。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 20 世纪 60、70 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 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随着改革开放,人力资本理论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并渐渐被接 受,其影响力不断增加,运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把国内 1995 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做了一 个较全面的理论综述,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概念、产权,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形式,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丁栋虹(1999)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 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李建民(1999)从个人 和群体两个角度来对人力资本下定义;黄乾(2000)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 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 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苏东斌(2000)认为在大幅度促 进高新技术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政府和企业激励人力资本创新最核心的两个方 面:一是产权激励,二是依法保护收益;现在比较成熟的做法就是年薪制和期权制。赵延 东、风笑天(2002)在研究人力资本与再就业的关系时,把人力资本具体分为文化程度、职 称或技术级别、健康状况及下岗后接受职业培训情况等,他们认为职称或技术级别是唯一 对职工再就业情况起显著作用的因素。 在国内学术界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在科 技人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分析方面,如:朱少英、徐渝和何正文(2003)利用 最优激励组合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对科技员工的激励组合,其认为在其他假定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企业的收益取决于对科技人员的激励组合;周勇等人(2006)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6 对区域科技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科技人力资本的投入 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是紧密正相关;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力的形成方面,如:时勘等研究员 (2000)在对科技组织结构调整中职工心理变化影响因素模型、科技人员和管理者胜任素 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技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管理对策,构建 适合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潘金山等人(2001)通过对制约科技人 员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阻碍的分析,提出从制度改革、政策立法、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以 及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形成支撑我国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内外环 境。 综上所诉,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是传播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知识,一方面 是利用它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收入分配和再就业等问题,也有对理论本身进行大胆探 索的方面,如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的研究。在对技术创新性人力资本的研究,国内学者多 是集中在对其载体科技人员的基础性研究或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如: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卢洪明,2000) ,知识型员工动态绩效测评系统构建(骆国刚, 边琼芳,2005) ,知识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许庆瑞,王勇,2002)等。但对人力资本的 核心理论如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效率以及人力资本分类激励等方面缺乏研究。而且,有关人 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大多都是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笼统地承认人力资 本的作用,很少有学者把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拿出来,放到创新体系中,研究其 各种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是对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研究。由于目前的研究 存在上述局限,为本研究留下了值得探索的空间。 (三)相关概念介绍 (三)相关概念介绍 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从广义含义上看,人力资源是现有和潜在的劳动者体质、智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 方面的总称。从狭义含义上看,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存和正在形成的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在时间上,它包括现有劳动力和未来的劳动力;从空间范围 上可分为某个国家、某区域、某产业或某企业甚至家庭中的劳动力。 2、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而形成,体现于人身上的 “非物质资本”的资本形式。企业人力资本是指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 培训、人力保健以及“干中学”等方式而形成的,凝结于企业职员人体,具有产生未来收 益的知识、技能、体能和经验等因素的总和。 (王朝明,2006)按照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 授的观点,企业中的核心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两种人,一种是技术创新者,另一种人是职业 经理人。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技术创新者。 3、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innovative technology human capital)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通常是指直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或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直接服 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 (王文亮,2006)即,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7 企业中的研究与发展人员、 辅助管理人员。 研究与发展人员是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生力军, 也是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与发展人员(英文缩写为 r&d 人员)是指直 接从事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或为这些研究与开发活动提供直接 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辅助人员。 4、技术创新周期(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ycle) 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工艺创新制造出新 的科技成果,并在重构组织结构、信息在部门间、企业间、产业间的有效传递等,一系列 从新思想构思到研发,二次开发和生产到市场成功实现等活动。 (傅家骥,1999)技术创 新周期,是指技术创新犹如生命一般经历过不同阶段,在接近衰退期之后,再跳跃进入下 一个向前发展的,新的循环之中;每一个周期有一定的时限;在一个技术创新周期中呈现 创新率递减性质。技术创新周期是由新技术引入(模仿)、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危机、技 术更新五个阶段构成。 (吴晓波,1995) 5、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 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总和。 (傅家骥,1999) 6、企业持续创新能力(continued ability to innovate of enterprise)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 过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 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 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来体现。 (王文亮,冯军政,2006) 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研究的基础理论 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研究的基础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和技术创新周期理论是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研究的 基础理论。此部分将阐述有关人力资本理论和技术创新周期的理论框架,为后面的研究分 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在以往的经济理论研究中,人被视为一种单纯由先天的自然条件形成的禀赋。人力与 土地等自然资源一样,被视为一种“均质”的、 “外生”的生产要素,只有在其作为经济 过程产出的物质资本品或生产工具时才被视为“内生性”生产要素。但在面对诸如经济增 长“余差” 、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等等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传统的经济理论却难以解释。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传统资本理论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产生。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是由知识和技能形成的投资结果。 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其是通过人力资源 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而形成,体现于人身上的“非物质资本”的资本形式。 人力资本具有资本和复杂劳动力的双重属性,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人力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8 资本投资的基本原理。 1、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原理,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它将人力资本的概念 运用于各个相关领域分析的基础。所谓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本自身智力、体 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素质而进行的投资活动。投资主体有个人、企业和政府。投资形式有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保健投资,通过对医疗、卫生、营养、保健等项服务进行投资来恢复维 持或提高人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教育投资,是以一定的成本支出为代价 来获得在各种正规的学校里系统地接受初等、中等、高等文化知识教育机会的智力活动; 职业培训,又称非正规教育投资,是指在正式学校以外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为职工提高生产 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而举办和提供的教育与培训;人力迁移投资,是指通过花费一定 的成本支出来实现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域间或产业间的迁移与流动,变更就业机会,以便更 好地满足人们自身的偏好,创造更高的收入;信息投资,是指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来获取 有关商品价格、就业机会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以实现主体经济决策最优化的行为。 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 功能在于开发和积累人的智能、技能和体能,这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和外延有较大 的拓展空间;人力资本的形成期较长,投资收效期长,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风险;人力 资本投资的流动性和抵押性较差;人力资本的折旧方式不是均匀提取的,而是随着人的生 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人力资本的折旧补偿一部分是以收入的形式进入个人的年收入 中,另一部分则集中体现在个人养老金的发放上;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无论在成本支出中, 还是投资收益中,都包含着某些无法直接用货币来计量的成分。 2、人力资本分类2、人力资本分类 人力资本是由许多不同的资本形态所构成,且具有无限的差异性和多种类型。根据人 力资本的异能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3 :即一般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 资本。一般型人力资本,是指承载者具有社会平均的知识和一般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应的社会角色则是普通的劳动者。专业型人力资本,是指承载者 具有某项特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对应的社会角色一般都是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知识教 育或职业培训。它包括下面两类:技术型人力资本,指承载者具有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 加工生产特定物品或完成特定工作的专业技能,对应的社会角色大致是技术专业人员;管 理型人力资本,指承载者具有在给定制度条件下,对各种资源进行协调、配置、组合的能 力,对应的社会角色大致是管理专业人员。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指承载者具有社会稀缺的 创新能力,即发现市场非均衡,使市场恢复均衡的能力。他们的创新活动,往往能突破既 定的技术或制度的“瓶颈”约束,并能引起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或生产函数的上移。 创新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 本。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指承载者具有改变企业整体行为,活动方向或运行轨道,从 而构建新的生产函数的创新能力,对应的社会角色大致是企业家;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9 是承载者具有变革企业管理制度,从而使同样价值的生产要素组合并能带来更大产出的创 新能力,所对应的社会角色大致是管理创新人员;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承载者具有提 高企业技术水平,从而使技术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创新能力,所对应的社会角色大致是技术 创新人员。 3、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3、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企业人力资本是指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培训、人力保健以及“干 中学”等方式而形成的,凝结于企业职员人体,具有产生未来收益的知识、技能、体能和 经验等因素的总和。 4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 在教育投资和职业培训。所谓教育投资使之以一定的成本支出为代价来获得在各种正规的 学校里系统地接受初等、中等、高等文化教育的机会这样的智力活动。正规教育主要通过 提高受教育者技能, 改善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培养受教育者的发明创造能力, 传授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念等四个方面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所谓职业培训,又 称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式的学校以外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为职工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和掌 握新技能而举办和提供的教育与培训。此类投资更贴近于生产实践,侧重于实际生产知识 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职业培训作为非正规教育,与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呈互补关系。 后者侧重于基础性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前者侧重于应用性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后者主要集 中在人的一生中前部较短的时期中进行,前者则集中于人生的后期中较长的一段时期。因 此,在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中,针对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方式应是以职业培训为 主。而在职业培训中,按照培训的技术内容又可具体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所谓一般 培训指的是受培训者从培训中所获得的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具有通用性,不仅适用于本企 业,而且也适用于其他企业。所谓特殊培训,指的是为受培训者提供仅仅适用于本企业的 某种专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各种培训,这些知识与技能具有很强的专用性,除了特定 的企业、部门外,其他企业或部门难以或无法应用。 (二)技术创新周期理论 (二)技术创新周期理论 技术创新研究在我国从兴起到现在也有十几年的历程,在这里有必要对国内外几十年 来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主要观点及其演变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与技术创新周期的关系作简 单的回顾与分析。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重新组织生产 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 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 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5技术创新过程是一 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为顾客满意的产品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到创新构思 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周期,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犹如生命一般经历过不同阶段,在接近衰退期之 后,再跳跃进入下一个向前发展的新的循环之中,每一个周期有一定的时限。技术创新周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可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 10 期是企业技术持续创新过程的体现。 1、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1、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五代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目 前较受推崇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是 将创新过程看作是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r&d、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并行过程(如 2 1 图所示) ,它强调 r&d 部门、设计生产部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密切合 作。一体化创新过程的结构如 21 表所示。 6 图 21 一体化的创新过程模型 创 新 阶 段 详细设计与开发 职 能 概念开发 产品计划 阶段 1 阶段 2 商业化准备 市场引入 设 计 提出开发新 技术、新产 品的构思; 建立模型; 实施模拟 选择部件并与 供应商沟通; 建立早期产品 系统原型;确 定产品结构 完 成 产 品 详 细设计;与工 艺 设 计 师 合 作 试 制 产 品 原型;测试产 品原型。 细 化 产 品 设 计;对中间试 验 产 品 进 行 检测;解决技 术难题。 对工厂试生产 的产品进行检 测和评价;解决 技术难题。 对上市产品进 行评估,发现新 问题并加以改 进。 制 造 提 出 并 研 究、审查各 种工艺概念 ( 构 思 方 案) 估 计 制 造 成 本;确定工艺 方案;实施工 艺模拟;选定 供应商。 完 成 详 细 工 艺设计、制造 或 采 购 工 具 和设备;做产 品 中 期 测 试 工艺准备 安 装 测 试 设 备;建立工艺 规程;制定操 作程序;进行 产 品 中 期 测 试。 进行商业目的 的工厂试生产; 细化工艺设计; 培训人员和落 实供应渠道。 进行商业化生 产,达到预期的 质量,产量和成 本目标。 营 销 提供市场需 求信息提出 新产品概念 并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德国坦克课件
- 2025河南周口市中医院招聘1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文库发布:疼痛课件
- 城管编外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职工医院-国际口腔中心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杭州临安区教育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7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届春季中核集团校园招聘正式启动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南安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58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外聘电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自然地理学 第七章学习资料
-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风电机组课件)
- 保密知识课件下载
- 典型故障波形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课件)
- 2025监理工程师教材水利
- 江苏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一词汇(默写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完整版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配网自动化市场现状调研及投资发展预测报告
- 土石方运输合同协议
- 医疗设备与工业互联网的整合运营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