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村务公开是农村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农 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农民群 众熟悉和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提高政策水 平,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村务公开在各地纷纷推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三农”问题的解决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的各种人为因素,村务公开过程中 也出现了许多亟待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我们要不遗余力的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村 务公开在农村顺利开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个案调查法介绍了村务公开 的一些基本理论,并联系冠山镇东关村实际情况,对村务公开从理论到实际做了一 个简要分析,进而阐述了村务公开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村务公开这一制度现阶段虽然不是十 分完善,但是我相信随着理论和实际的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必将朝着更加健全的方 向发展。 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 内容。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这一章阐述了村务公开的内涵以及村 务公开的发展历史,从理论上对村务公开做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冠山镇东关村在 推行村务公开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 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村务公开存在的问 题,从实际操作层面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制度上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第三章 村务公开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制度、人员、技术和重点难点村的治理四 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找出解决村务公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语。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财务公开 ii abstract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in the rural area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ork. it is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strengthen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mocratic rule of law, promote grass-roots party style and clean government a powerful guarantee. adopting an open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so as to enhance the policy level, and enhance awareness of the legal system to further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promotion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in various places in recent year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for the three rural issue resolved also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however, due to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nd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have been a number of important to attach the issue, so we have to spare no effor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basic theory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and contact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of town of east gua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 affairs from theory to reality made a brief analysis, and then elaborated on the process of village affai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basis of practical policy proposals, and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of this system, although not perfect, but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d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inevitably toward a more robust direction.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topics of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ends,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1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of village affairs,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village affairs, content, as well as the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from the theoretically, introducing iii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describes of the east guan and some of the practices, achievements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fieldwork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through some of the elements, multi-angle all-round understand of the system of rural development. chapter 2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of the village affairs roduce the problems of the village affairs and anylase the problem ,and introduce the system and consciousness cause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chapter 3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mainly from the system,personnel,technology,and focus on four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village affairs opening. summary. summary and conclusion. key words: village autonomy;village affairs opening;democratic management;financial disclosure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37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言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史,是首先在农村开始并取得发展的。30 多年来,中国 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极大的解放和提高,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性的历史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关键性的时期,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 问题。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中 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在中国,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口是农村人口,他们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来维护 其政治经济利益,并以此推动国家文明进程和实现政治现代化。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权利主要是通过村民自治的渠道来实现的。村民自治主要是指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民主选 举的基础上,通过村务公开实现村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最终实现村民群众的自 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在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中,民主选举是基础, 民主决策是核心,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围绕民主决策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村民 参与村务最重要的体现在对重要村务的决策上。只有实施村务民主决策,才能真正 实现“村干部由村民自己选,村里的事由村民自己管”,才能切实推进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的进程。 村务公开作为村民自治的内在要求,为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平台。村务公开对于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在农村积极推行 村务公开,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村务公开的全面推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选题的背景和缘由 农民、 农村和农业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村务公开是解决中国 “三 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自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在农村开展实施村务公开以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积累了村务公开工作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好 的做法,群众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认可。但是笔者日前在农村进行调 查时发现,村务公开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 关注。村务公开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公开程序也不规 范。当前大部分村务公开采用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开,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村务公 .董江爱.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8,5,第 30 卷,第 3 期,93 .胡序杭.村务民主决策的实践.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第 3 期,28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 开的基本做法应该是各村在村务公开前由村两委班子讨论,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认 可,由监督管理小组签字确认。可是一些村广播不响,会议更不讲,单纯地认为村 务只要在公开栏公开就行了,不能充分运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日活动 等各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开。二是村务公开及时性差、随意性比较大。 大部分村村务公开是村干部随心所欲,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予公开,有的 村只公开上半年,不公开下半年;有的村只公开收入,不公开支出,公开的时间没有 规律可循。三是公开的内容不是很全面。村务公开应公开哪些内容,法律有明确规 定,但是个别村还是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公开,公开的内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 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更是不予公开。四是对村务公开栏后续管理机制不完善。许多村 只注重按期公开或应付检查而公开,却忽视了公开后对公开栏的管理,导致公开栏 零乱不堪、字迹模糊、内容缺失。公开内容经常是公开不久就变得残缺不全,有的 公开栏还成为了一些小广告的集散地,没有起到公开栏应有的作用。显而易见,这 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村务公开的深入开展,而且增加了村干部不 必要的工作负担,惹起了群众的厌烦和不满。 依此来看,如此的“公开”实在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诚信社会的宗旨不相一 致。所以,我们应该把村务公开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 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村务的公开,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享有参与权、知情权,让他们 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村务公开是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 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又好 又快的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我们只有做好村务公开这项工作才能使农民群众真 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我国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实践上经过了从自 发创造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过程。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围绕着村务公开 进行了由点到面的渐进式、系统性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动态 (一) 实证性的个案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分析村务公开的现 状、成效、问题和解决措施。例如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常熟市为 引言 3 例介绍了村务公开的一些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了常熟市村务公开的一些做法,指 出了村务公开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开县麻柳:村务公开 换来“村泰民安”介绍了开县麻柳乡在村务公开中采取的“八步工作法”,“八 步工作法”以程序化的操作方式,“把人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通过八个 步骤,实践着“民利大于天”的理念,有效地建立了实现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工作 机制。为村务公开提供了成功经验。“后税改时代”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 对湖北及若干省市的调查与分析一文指出税费改革及免税之后,村民自治也面临的 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及村民自治面临着财 政、制度和技术的困难。作者通过对若干省、市的调查,考察和分析税费改革及免除 农业税对村民自治及村务公开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探讨“后税改时代”村务公开 和民主管理的制度、技术及财政基础,以进一步完善和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制度 障碍、乡村精英与村务公开鄂中地区乡村调查与反思一文通过对鄂中地区乡 村的调查分析,得出当前村务公开推行过程中问题的原因是基于村务公开制度逻辑 结构不完善、领导体制不合理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三大制度障碍。最后得出乡村精 英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的途径,从而为村务公开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还有村务 公开的成效、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通过介绍浙江省新昌县的实际 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务公开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从理论 到实际对村务公开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此类研究成果最多。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 解实际情况、掌握实情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缺乏对村务公开问题深层次的根源性研 究。 (二) 政策性的研究。政策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村务公开价值意义、运行机制和 运作障碍,尤其是破解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董江爱在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 理的长效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即制定科学 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程序规范的运作机制、保障多方参与的制度落实三个方面。 汪志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层民主建设湖北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思 考中指出面对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从制度、组织和技 术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牢固的组织基础 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吴玉英在村务公开制度建设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村务公开 之所以存在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在于村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依然十分落后。为了解 决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村务公开制度建设的关联性与适用性作 为重点加以重视。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不断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上下联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4 动的村务公开协调运作体制;健全村务公开监督的法制保障制度。胡序杭在关于 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要想解决村务公开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就需要切实加强基层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素质水平,但是更主要的是要从制度 上尤其在程序性的制度上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并不断改变村务公开制度实施主体的 错位状况;从法律上完善村务公开的相关制度措施。李炳安的委托代理关系 下的村务公开制度一文中提出,为了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由全体村民推选 出自己的代理人并执行其意志 ,更能有效地实现全体村民的利益。从委托与代理关 系的角度,论述了村务公开制度的作用。类似的研究还有当前村务公开中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吴家志),村务公开与村落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董江爱,上 官酒瑞)等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村务公开做了大量的分析,为我们 更好的掌握这一话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 国外研究动态 外国研究这个主题的代表人物是塞缪尔.亨廷顿。他认为,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 的最大差别在于人民大规模的政治单元中参与政治和受到政治影响的程度扩大了, 因此政治现代化最基本的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各种社会集团在村镇以上的层次参政, 以及发展了诸如政党那样的新的政治体制以组织参政。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归纳 为:村务公开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中西方的国情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我们必须在自己国情的基础上,看待村务公开这个问题。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村务公开研究的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得 到创新,研究论文、著作数量逐渐增多,质量也日益提高。通过研究这些研究论文, 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村务公开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村务公开机制的设想与具体对 策和村务公开的成效和问题等方面。学术界对村务公开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仍存在 许多不足:理论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对村务公开具体处境的研究还值 得进一步重视;研究的队伍仍需要不断壮大。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 村务公开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使村务公开成为推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要力量和源泉。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一)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就是为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个全面的历史的了 解。有了这种了解,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前人和当代的成果作为进一步前进 引言 5 的起点,不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避免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把主要精力放在 创造性的研究上。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村务公开 这个话题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性了解。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主 张。 (二) 调查研究法: 社会调查法就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 从中获得来自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和结构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根据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不同,社会调查法可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 多种方法。本问采用的是个案调查法。选择了东关村进行调查,通过对东关村进行实 地考察,调查研究了东关村村务公开的情况,对村务公开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最 后形成了论文的一个支撑点。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6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1.1 村务公开的涵义及发展历史 1.1.1 村务公开的涵义 村务公开的定义 村务公开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个创新,随着村务公开在我国农村的大力推广与 普及,人们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强。目前大家公认的村务公开是指在一 个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辖区内,村民委员会把办理本村涉及国家的或集体的公共事务 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公开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 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 村务公开是全面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村务公开 包括政务、事务、财务公开三个方面,其中财务公开是关键。 村务公开的特征 公开性、参与性和监督性是村务公开的三个重要特征。公开性是指基层村干部 把村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如实地向村民公开公布,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随着村务公 开活动的普及和推广,村民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公开性成了村务公开 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村务公开制度的第一大特征。其次,参与性是村务公开民主管 理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自治的主体是村民。村民由过去 管理体制下单纯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管理体制下的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在实行村务公开过程中,村民享有更大更充分的参与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 村务公开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宗旨。再次,监督性是村务公开活动的目的。广 大村民之所以拥有参与权和知情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村里的事务能接受村民的 监督管理,使村务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正是由于村民通过村务公开积极 地监督了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作风,农村的勤政廉政建设才得以大大地改 善与加强,因此,监督性也是村务公开的基本特征。村务公开制度的这三个基本特 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公开性是村务公开的基础和前提,参与性是村务公开的关 键环节,监督性是村务公开的最后保障,三个方面互相牵制,三个方面做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使他们共 同保障村务公开在农村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村务公开的内容 .周汉华.我国政务公开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第一版,6768 .中共中央办公厅.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1998.10:28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7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促 进农村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村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具体。要从事后结果 公开,逐步过渡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一体化的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分为 三个方面:即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主要公开党和政府出台的 各项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诸如有关“三农”问题 的政策措施、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政策性资金的发放情况。村民自治事务公 开主要公开经民主决策程序确定的村级重要事务及其落实情况和与村民切身利益直 接相关、群众普遍要求公开的内容。如: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目标和年度计划;村民 或村民代表会议做出的决定(决议)及其执行情况;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 小组名单;基层村干部的年度奖惩情况。财务公开主要公开财务计划、各项收入支 出;专项收支;集体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情况。三个方面的公开,是 村民自治活动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而其中财务公开更是重中之重。 1.1.2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 初创时期 1957一1989为初创阶段。村务公开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民公社时期的财务 公开制度。1957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要求:“农业 合作社要按时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包括产品的分配、在银行的存款、 干部的补贴、社员的预支、国家救济款的处理、国家的预购款、国家的贷款和它的 用途、生产资料和用具的购置等等,所有这一切财政收支情况,都与全体社员的切 身利益紧密相关。 ”1961年6月15日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中又规 定:“人民公社各级社员代表大会或者社员大会,都要定期开会。公社的社员代表大 会,每年至少开会两次。生产大队的社员代表大会或者社员大会,每年至少开会四 次。生产队的社员大会,每月至少开会一次。公社管理委员会的财务工作,必须严 格遵守勤俭办社的原则,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一切开支,都必须有预算和决算,都 必须按照规定的批准手续办事。严格限制非生产性的开支。财务必须公开,要按期 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财务工作。公社管理委员会应该领导和监督各生产大队的财务 工作。公社管理委员会的财务工作,接受县的财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1985年, 江苏、河南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得较好的个别村就采用召开会议、张榜公布、 印发手册等形式,公布村集体的财务收入、宅基地划分和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等情况。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全国颁布后,山西、福建等24 .仇保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随谈.红旗出版社,2000,8,北京第一版.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法规规定,村民委员会在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时的经费要按时公开,山西、四川、西藏、江苏等省、自治区还强调:村民委员会 的财务要实行公开。这一时期财务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内容还是形 式上,都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村务公开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普及和探索期 1990年到1996年为村务公开制度的普及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村务公开工作的普 及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贯彻民政部“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原则” , 建立村民自治示范村的指导精神,一些省市如山西、浙江、辽宁、福建等在制定本 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时,明确将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作为村民自治示范达标村的重 要考核内容之一。1990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 的通知中指出,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要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 这项工作,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证工作质 量。要求各地“增加村务公开的程序,接受村民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的监督。”村民 自治章程第十条规定村委会应根据本村多数代表意见和建议,对村财务、村务加大 力度进行监督。采取有效机制措施,并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五人监督理财小组。 检查、督促村委会村务公开及财务收支情况,协助开展对村集体财务、财产进行审 计,并及时公布上墙。促进了村务公开制度的普及。1994年1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 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要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 行) ,健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自治 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提出要抓好村务公开制度建设,凡涉 及全村群众利益的事情,特别是财务收支、宅基地审批、当年获准生育的妇女名单 及各种罚款的处理等,都必须定期向村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1900年前后, 村务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受到普遍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村务公开制度的各个环 节,如内容、程序、时间、方式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度得到加强,内容确定的如何、 程序是否规范、时间是否合理、方式是否得当,群众是否关心,是能否搞好村务公 开的基础和关键。这一时期对于村务公开在农村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村务公开制度的迅速发展时期 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0年是村务公开制度的迅速发展时期。1997年4月,中央纪 委、监察部在天津宝坻县召开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座谈会。中纪委副书 记侯宗宾在讲话中强调,各地要按照中纪委第八次全会的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把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洁自律的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9 1997年8月15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深化农村村民 自治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提高认识, 加大对村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力度;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村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 重视调查研究、分类指导,不断总结村务公开的新经验;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村务 公开工作的水平,以此来推动村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党的十五大以来, 特别是1998年11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对于村民 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全面不真实的, 村民有权向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 关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 担责任。用法律形式明确村务公开的一些重大原则和具体措施后,全国的村务公开 工作更得到了有效的推进。1999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 工作条例,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与监督。与此同时, 监察部、农业部、财政部也就农村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了要求,各级党委 政府把推行村务公开工作列为自己的重要的议事日程,下文件、发通知,制定政策, 全国绝大数的村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迅速在农 村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村务公开的活动比以往任何情况都要开展得更深入、更广泛和更有 效。村务公开的立法工作也开始得到重视,这就为为村务公开制度提供了规范化的 指导。虽然在 1997 年之前一些地区在村务公开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进行过一些有效 的尝试,也因此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但是村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 的广度和深度却相当有限,多数地区村务公开的随意性依然比较大,从而不同程度 地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并且以财务公开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 开制度。同时各级党政机关都加强了领导责任制。 这为村务公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很好的基础。 村务公开的深化成熟时期 2001年至今是村务公开的深化成熟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第五部分政 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 机制”。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公开下发了关于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编.农村村务公开工作资料汇编.1997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0 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在十六大精神 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工作的领导。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迈向法制化、程序化。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 七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定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健全基层党组 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 度。充分肯定了基层民主建设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作用,要求把发展基层民主作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2009年安徽省召开了村务公开和 民主管理经验交流暨“难点村”治理工作会议,提出扎实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难点村”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整体水平,促进全省农村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无疑使村务公开整体水平又进一步提升。 1.2 冠山镇东关村推行村务公开的现状分析 1.2.1 东关村概况 冠山镇地处山西省东部平定县城中心,2000年12月由原城关、南坳、维社 三个乡镇撤并组建而成。辖42个行政村(东关村就是其中之一)、13个居委会、 人口约10.5万,总面积93.76平方公里,是省政府命名的“山西省百强乡镇”, 国家六部委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全国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平定县冠山镇 东关村位于平定县城中心,全村有3998口人,现有耕地300余亩,其主要经济来源靠 租赁业,是典型的“城中村”。近年来,东关村立足于实际,在“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创新举措, 突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 与加强民主决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城 中村“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冠山镇把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纳入了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中,全镇42个行政 村,村村都设有公开栏。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推进了民主议事、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的法制化进程。为使村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冠山镇党委、政 府重新调整组建了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镇党委“一把手”担任,分管领导为副组 长。与此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选出了村民代表,健全完善了“一 事一议”制度。在全面推进村务公开的进程中,镇党委政府采取召开专题会议、下 发文件、举办培训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时 间、内容、程序,以此增强镇村两级工作透明度,密切干群、党群关系。 1.2.2 推行村务公开的具体做法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1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党在农 村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 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结合“三年一提高、五年一变化”的内在要求,全面实行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农村的 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的 全面发展和进步。 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村务公开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村党组织 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用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武装群众,使群众参与决策有方向,参与管理有依据,实施监督有准绳。 2.坚持依法办事。严格依照党的有关条例和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切实推 进东关村村务公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3.坚持发扬民主。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强他们的法 制观念,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使他们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继承发展,又要改革创新,不断创新、 完善、发展,形成一套符合东关村实际,行之有效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新机制。 5.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东关村的经济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村务公开主要内容 政务公开的内容: 1 本村机构设置、领导分工、各部门主要职能、工作任务和要求; 2 本村发展总体规划,领导班子任务目标和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事项 的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 3 本村财政预算和决算,所有款项的收支,干部奖金发放,公用经费(包括接待、 电话、公车使用等)开支情况;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办公用品采购和筹资使用情 况; 4 本村土地承包流转情况,集体企业(包括集体控股企业)的经营、承包、土地租 赁及其变更情况,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数量补偿,工农业建设用地的收益及开支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 知.19989 号文件.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2 况,基建项目的立项、投标、承包、建设进度、验收结算结果,矿产资源开发和利 用; 5 本村管理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结果; 6 本村干部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接受群众考核评议情况; 7 各项惠农政策的公布、实施情况,政策性资金的发放情况、各项公益事业投资 以及上级配套资金使用情况,各项建设工程投资及争取资金的使用情况; 8 计划生育指标和发证名单,每月人口出生名单,应落实节育措施和已落实节育 措施对象名单,社会抚养费征收名单、数额和征收情况; 9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情况和收费依据; 10 本村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办事结果; 11 行政执法情况,突发事件处理情况,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涉及公众切身利益 的其他事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财务公开的内容: 1、财务计划及收支情况、固定资产购建、农业基本建设、收益分配等财务计划; 2、集资款、土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和上级部门拨款等各项收入; 3、生产性建设、公益福利事业、村组(社)干部工资及奖金等支出; 4、村集体债权债务; 5、缴纳税金、公益金、福利费数额和投资分利等收益分配; 6、农户承担的集资款、水费、电费、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及以资代劳情况等。 图1.1 东关村200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公布 图1.1 东关村200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公布 (16月份) 单位:万元 总收入:285.5 总支出:123.7 一、公积公益金:23.9 一、公积公益金:14.6 1、征地补偿:6.5 1、农建费用:8.4 2、临时占地 2、资产购建 3、农业建设基金:9.5 3、公益金:6.2 4、公益金:7.1 4、其他 5、其他:0.8 二、应付福利费:0.5 二、应付福利费:49.6 1、福利费收入:0.5 1、优抚救济:3.5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13 2、其他 2、教育经费:1.2 3、公益活动:1.4 4、养老金:22.5 5、村民分面 6、合作医疗 7、资助大学生款 8、其他 三、租赁收入:227 三、农业支出:0.4 四、企业上交承包费:20四、租赁管理支出:6.2 五、补助收入:12.8 五、税金:36.9 六、利息收入:0.9 六、管理费用:16 七、其他:0.4 1、工资 2、汽车费用:4.2 3、招待费:1.5 4、书刊费:0.4 5、村政管理费:9.9 6、其他 图1.2 集体企业承包情况 图1.2 集体企业承包情况 单位: 万元 名称 承包人 年上缴 备注 名称 承包人 年上缴 备注 新华砖厂 赵广兴 20 东关砖厂 王瑞祥 5 建筑公司 窦文生 10 上属企业,集体承包,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所上交的款项在当年的12月31日 前,全部交回村。 事务公开的内容: 1、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 2、村公益福利事业建设; 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4 3、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工作安排、民主评议方案; 4、村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及土地流转情况; 下列事项不予公开: 1 国家秘密; 2 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 3 依法受保护的个人隐私; 4 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其他事项。 公开程序 1 制定公开方案。村党组织在实行村务公开之前,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 合实际制定公开方案,明确应公开的内容及其公开的形式和时限,并报上级党组织 审核同意。 2 确定公开内容。按照公开方案的规定,收集、整理公开事项的有关资料,并 经本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 3 实施公开。按照方案规定的形式和时限,对确定的内容予以公开。 4 收集和处理意见。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电话等形式,收集党员、群众提出 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员群众围绕村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十五日内由专 人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整改。办理情况和结果,视情况公开。对署名反映的,将 处理结果向本人反馈,听取其意见。 5 立档和归档。东关村在村务公开以后,建立村务公开内容记录簿、村务 公开监督员工作记录簿、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工作记录簿、群众意见处理情 况记录簿等台帐,分类记录历次公开的内容,并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公开的 有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妥善保存。 以备日后参考查看。 公开时间 按照中央办公厅指示,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切身利 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要及时予以公开。对于那些集体财务往来较 多的村镇时,财务收支情况应当视情况每月公布一次,从而推进村务事项从办理结 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一体化的公开发展。东关村根据公开内容的 性质不同,把公开时间分为年度公开、定期公开、即时公开三种类型。 1、年度公开。本年度内容不会发生变化的所有公开项目。如年度村发展规划、 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及财务预(决)算、村干部任期目标、工作职责及报酬补贴等。 .平定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编.“三务公开”工作手册. 第一章 村务公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15 2、定期公开。各种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如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救 灾款物资的发放等。 3、即时公开。一些临时发生的村务。如“一事一议”事项、国家建设征用土地、 村特殊情况的处理。 公开形式 为保证村务公开的真实性,东关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 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同时提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 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进行公开。但是实际上,东关村的村务公开主要还是设 立公开栏。其他的形式很少采用。 村务公开工作要求 为保障村务公开的顺利展开,东关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健全与村务公开密切相关的其他各项制度,保证村务公开的持久性。 村务公开监督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一事一议”制 度;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决策责任 追究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离任审计制度;村党支部关于村务公开 制度的落实制度;村民委员会解惑答疑接待日制度。 2、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村务公开的有效性。 强化群众监督,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村务活动;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财 务审计监督机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相应的违规行为处罚办 法。 3、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与乡镇政务公开的衔接配套,保证村务公开与政务公开 的互动性。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是监督村务公开顺利进行的保障,东关村为保证村务公开能 顺利进行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成员要求热爱集体、公道 正派;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议事能力。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 代表中推选产生。这些小组成员要审查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督促村委会对村民提 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