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实词规律(yes).ppt_第1页
古文实词规律(yes).ppt_第2页
古文实词规律(yes).ppt_第3页
古文实词规律(yes).ppt_第4页
古文实词规律(yes).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词活用规律,文言文知识,我不喜欢古文,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驴不胜怒,蹄之2一狼洞3非能水也左右欲刃相如4二月草已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范增数目项王6置人所罾鱼腹中7天雨墙坏翻译方法:名词原意加动作,1名+宾语2名+补语3能愿动词+名词4副词+名词5名词+名词6所+名词7名词作谓语,二.名词活用为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三.名词活用为意动:宾客其父襟三江而带五湖,特点:必带宾语,实质是兼语式的简化,翻译方法:主语使宾语怎么样。“使-为”特点:必带宾语,主语把宾语看成怎么样。“以-为”,注:在古汉语中名、动、形组合关系有:主谓和偏正,判定名词是否作状语,看其在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偏正则作状语。,四.名词活用为状语:1操军破,必北还卒廷见相如复前行,欲穷其林。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箕备运于渤海之尾当是时,妇手拍儿声3斗折蛇行其一犬坐于前吾得兄事之4日行千里,名-状表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趋向,译为“于(在、向、从、往)+名+动”表行为、动作的工具方式,译为“以(拿、用、凭)+名+动”表行为、动作的特征状态,译为“象+名+那样(似的)+动”表行为、动作的时间或进展,译“每+名+动”,动词活用:,一.动词活用为名词: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诚能见可欲2欲流之远者止增笑耳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在文言句中,动词受定语修饰,活用为名词,译为“-的东西”在文言句中,动词作主语或宾语,为名词组成“的字结构”偏正词组。主语+使(让、给)+宾语+动词谓语,译为“使-怎么样”,三.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1四美具,二难并。择善而从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人君当神器之重。二.形容词作动词:1亲贤臣,远小人。欲流之远者。2衣食所安(养生),1在文言句中,形容词作宾语或主语,构成“的字结构”2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受定语修饰(往往用“之”作定语)1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后面带宾语,作动词2形容词前有“所”作动词,三形容词作使动则思正身以黜恶必固其根本何必劳神苦思,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四形容词作意动:吾妻之美我者乐盘游,则思-而耻学于师,主语+使+宾语+形容谓语,译为“使-怎么样”主语+以+宾语+形容谓语,译为“以-(认为-怎么样”,四.数词活用:,一数词活用为名词: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二数词活用为动词:六国毕,四海一用心一也,作主语或宾语作谓语时,现代汉语中的形、动词,1现代汉语,动词、形容词都可作主语或宾语。2动词或形容词受了定语的修饰则名物化。3有的形容词也可带宾语。端正态度密切关系(3这实际是古汉语使动痕迹),文言文的翻译:,句子的翻译:1补出省略成分:主、谓、宾、介词等等。2调整句子语序:定后、状后、宾前等等。3特殊句子的扩充或凝缩。要素:基础(词汇)和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