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lassified index: u.d.c: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management research on the basis risk control mode for grain futures market candidate: guo meijia supervisor: prof. han dongp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ity: account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te of defence: june, 2012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 摘 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性的粮食危机频繁爆发,虽然我国政府实施了强有 力的调控措施,但是粮食价格仍大幅度飙升,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企业和农民逐 步将目光转向期货市场。投资者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将价格波动风 险转化为基差风险,如何控制基差风险,已经成为套期保值者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文对基差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研究适应我国粮食 期货市场的发展,为以后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的研 究内容与方法。随后,界定了基差风险等相关概念,阐述了 var 方法和套期保值 的相关理论,奠定了下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粮食期货市场基差的来 源和基差风险的成因,探讨了基差风险的存在对多头套期保值者和空头套期保值 者盈亏状况产生的不同影响;再次,明确了风险控制的目标、基本思想和手段, 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基差风险中的出入市时机风险和保值数量风险,在此基础上, 对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进行设计;最后,本文以交易活跃的大豆期货 市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已设计出的风险控制模式进行验证分析,得出结论: var 技术对风险的预测能够满足投资者日常风险管理的需要,运用 garch 模型 估计的动态套期保值率的保值绩效要好于静态模型。通过对结论的分析,从形成 理性的投资者群体、加快培植中介机构、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完善期货交易法 律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garch 模型;var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grain crisi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world. although government has taken various steps to try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higher international prices on domestic markets, grain prices increase sharply. in this case, grain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turn to focus on futures market. and the risk of price fluctua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basis risk by merchandising in the futures market. how to control basis risk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question.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question of controlling basis risk and design basis risk control mode. this study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ain future market, and it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at fir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oard, put forward contents and methods that would be studied. after that, the paper would define the concepts related to basis risk, elaborate var method and analyze the hedging theory. on this basis, it induces the sources of basis and the reasons that lead to basis risk in grain futures market,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long hedgers and short hedger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basis risk. secondly, the paper explains the objectives, basic ideas and means of controlling basis risk. it holds the opinion of focusing on access to market timing risk and hedging number risk which are parts of basis risk.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design basis risk control mode for grain futures market. at last, soybean futures market which has active trading serves as object of study to verify the risk control mode. and the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var method that estimates losses meets investors needs of regular risk management, garch model to solve the dynamic hedging rate is better than the static model. though the conclu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rom four points: forming a rational investors group, cultivating the intermediaries quickly, reforming the state-owned grain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 futures trading laws. keywords: grain futures market, basis risk, garch modle, var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1.2.1 研究目的 . 2 1.2.2 研究意义 . 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5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6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7 1.4.1 研究内容 . 7 1.4.2 研究方法 . 8 1.4.3 技术路线 . 8 第 2 章 基差风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0 2.1 相关概念界定 . 10 2.1.1 粮食期货市场 . 10 2.1.2 garch 模型 . 13 2.1.3 基差风险 . 14 2.2 var 理论 . 15 2.2.1 var 基本原理 . 16 2.2.2 var 计算方法 . 16 2.2.3 var 方法的优点 . 18 2.3 套期保值理论 . 18 2.3.1 传统套期保值理论 . 19 2.3.2 基差套期保值理论 . 19 2.3.3 现代套期保值理论 . 19 2.4 本章小结 . 20 第 3 章 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成因及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 21 3.1 粮食期货市场基差的来源 . 21 3.2 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的成因 .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v 3.2.1 品种选择风险 . 21 3.2.2 合约月份选择风险 . 22 3.2.3 出入市时机风险 . 22 3.2.4 保值数量风险 . 23 3.3 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 . 23 3.3.1 对多头套期保值者的影响 . 23 3.3.2 对空头套期保值者的影响 . 25 3.4 本章小结 . 26 第 4 章 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设计 . 27 4.1 风险控制目标 . 27 4.2 风险控制基本思想 . 28 4.3 风险控制手段 . 30 4.4 风险控制模式 . 31 4.4.1 交易时机的选择 . 31 4.4.2 基于 garch 模型的动态套期保值率的估计 . 32 4.5 本章小结 . 33 第 5 章 大豆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应用分析 . 35 5.1 大豆期货市场情况简介 . 35 5.2 交易时机的选择 . 35 5.2.1 garch 模型计算的 var 值 . 36 5.2.2 var 准确性检验 . 42 5.3 动态套期保值率的估计 . 42 5.3.1 基于 garch 模型的动态套期保值率的估计 . 42 5.3.2 套期保值有效性检验 . 46 5.4 结果讨论与建议 . 46 5.4.1 结果讨论 . 46 5.4.2 建议 . 48 5.5 本章小结 . 49 结 论 . 50 参考文献 . 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 55 致 谢 . 56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1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急剧下滑,全球粮食库存 不足两亿吨,许多国家缺粮情况严重。供给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扬, 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进入 21 世纪,粮食价格更是有增无减。 2006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粮食价格指数较前一年增长了 9%,2007 年 12 月,这一价格指数又上涨了 23%37%。世界银行的报告称,最近三年中全球粮 食价格指数增长了 83%。然而,粮价并没有暂停上涨的脚步。2008 年,油价的上 涨加大了粮食的生产成本,供需不平衡更是粮价增长的强大推力,各种因素的综 合导致了几乎每一种农产品价格都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与 2000 年较低的粮食价 格相比,世界玉米价格增长超过 2 倍,而大米的价格更是增长了 3 倍以上。2008 年 3 月,大米的价格更是上升到了历史最高价。粮食价格的上升引起了奶制品、 肉类、家禽类、玉米油等产品价格的增长,引发了粮食危机。2011 年,世界粮食 价格涨势明显,尽管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减少高粮价对国内市 场的冲击,但是油价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降低等现实决定了粮食价格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粮食价格波动剧烈,现货交易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粮食市场参与者选择套期保值进行价格风险规避,粮食现货价格波动剧 烈就意味着期货市场的高价运行以及波动频繁,意味着套期保值投资者面临着巨 大的挑战。粮食产业链上有三方参与者,分别是农民、粮食贸易企业和粮食加工 企业。石油、化肥、农药价格的逐年提高导致农民种粮成本的提升,农民售粮的 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占;对于粮食贸易企业,由于大多数只能经营国内的粮食品 种,质量混杂是其产品的主要特点,当受到进口粮食质量冲击时,容易造成粮价 下跌,从而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粮食加工企业以粮食为原材料,高粮价说明 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加工企业本来盈利能力较低,在市场销售无法快速提升的 情况下,控制原粮的采购成本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不稳定的粮食价格使农民和粮 食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企业运转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对盈利能力就会产生较大 的冲击,粮食价格的平稳对于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盈利至关重要。 如何加强套期保值效果,控制期货市场上的基差风险,是理论届和实务界共 同面对的问题。与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投资者素质普遍不高,在 对套期保值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如将期货市场当成是现货远期市场使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2 用的定位误区、将套期保值和投机行为混为一谈的动机误区和跟风现象严重的操 作误区,这些导致套期保值交易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投资者为了规避现货市场 的价格波动风险将目光转向期货市场,那么,期货市场存在的风险如何控制呢?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2012 年国家再次 上调稻谷、小麦的收购价格,每 100 斤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在 2011 年的基础上再次上调 18 元、18 元和 12 元,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则比 2011 年分别提高 7 元、9 元和 9 元。 在粮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之下,粮食企业和农民参与套期保值的比例在不断提 高。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以套期保值者为主,相较于其他金融市场,投机 者相对较少,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将在现货市场上面临的价格风 险转化为基差风险,即在套保期内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值变化所带来的风 险,套期保值交易能否成功、效果的好坏是由这一风险决定的。为了应对这一风 险,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时,应尽量保证商品的种类、交易数量和月份与现货市 场上相同,交易方向则与现货市场正好相反,选择合适的出入市时机。通过对这 几项交易原则进行风险控制可以达到控制基差风险的目的,而投资者往往忽略了 这一点。投资者在设计套期保值策略时,品种的选择基于企业经营项目和市场上 期货交易种类的设置,交易方向的确定基于现货市场的买卖情况,期货合约月份 的选择和现货买卖及期货市场交割时间有关,这几项的确定相对容易,难以成为 风险控制的关键,这样交易时机的选择和期货合约买卖数量的确定成为风险控制 的重点。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站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的角度上,将套期保值 策略的制定与风险监控作为重点,使用 garch 模型和 var 技术度量期货合约在 一定期间内所可能承受的最大损失,投资者根据对风险偏好不同和对风险的承受 能力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通过 garch 模型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数据进行处 理,在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期货合约持有数量,为投资者买卖期货合 约时提供依据。综上,为了解决投资者应对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的问题,本文 将 garch 模型和 var 技术相结合,试图通过对交易时机和期货投资数量这两个 风险控制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为投资者进行更为合理、风险更低的套期保值提 供依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3 1.2.2 研究意义 该研究适应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丰富和完善了基差风险控制模式 基差风险控制问题早已存在,更多的 学者关注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没有系统地研究基差风险,本文从分析基差 风险的成因入手,设计了基差风险控制模式,将出入市时机风险与保值数量风险 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基差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 (2)丰富研究对象 粮食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以套期保值者为主,本文针对这 一特点,站在套保者的角度上,对基差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学者 针对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难以系统、全面,本文使得 研究对象更加多样。 (3)设计了出入市时机风险控制手段 本文在分析了出入市时机风险特征的 基础上,提出了将 garch 模型和 var 技术相结合来控制这一风险。在以往的研 究中,学者多关注保值数量风险,忽略这个对基差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风险, 使得基差风险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最优,本文的研究量化投资者所承担的最大损 失,为套期保值者选择合适的出入市时机提供相应的依据,使得基差风险控制更 加全面、有效。 1.2.2.2 现实意义 (1)有助于增强粮食期货套期保值者对基差风险的认识 粮食产业链上的经 营者参与套期保值交易时未必能够意识到基差风险,投资者对期货市场上的风险 认识不足,防范措施就没办法做到位,设计套期保值方案时就无法做到最优化。 本文对基差风险进行分析,为粮食期货套期保值者正确认识和把握基差风险状况 提供参考。 (2)有助于套期保值者加强对基差风险的控制 在对基差风险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设计了基差风险控制模式,投资者在面对粮食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时 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而是应通过对市场的时时监控、量化风险、设计适当的套期 保值方案主动控制风险。本文设计的基差风险控制模式使套期保值者的决策更加 科学合理。 (3)有助于粮食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理性、成熟、合理的投资者群体是 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设计的基差风险控制模式能够使套期保值者能更 正确地认识基差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作出的投资决策将更为理 性,从而有助于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1 风险价值法研究方面 var 是“value at risk”的缩写,可解释为“在险价值” ,即风险价值法。 1994 年,j.pmorgan 投资银行的工作人员为度量公司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在其 研发的“风险度量”系统中首次提出了将所有的风险集成一个数来度量风险,即 var 方法 1。自此以后,很多学者对 var 方法的研究产生兴趣,提出了各种计算 var 值的方法,使 var 风险管理得到很大的发展。 对于 var 值的计算方法,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的意见。david x.li(1999) 提出资产组合 var 的半参数模型可以使用三、四阶中心矩统计量进行估计,在使 用模型时不对收益率序列作出假定。同时他还用 1989 年到 1999 年的汇率数据作 为样本对 risk metrics 模型和半参数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这两个模型 中,半参数模型更为稳健2;dowd、kevin(1999)通过建立极值模型来计算 var 值,极值模型不再考虑整个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分布情况,而是设定一个较大 数据,对超过这一数据的收益率尾部进行建模3;bollerslev(l986)年提出的 garch 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金融数据的波动特点,将这一模型与 var 技术相结 合,能很好地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4;rachel campbell、ronald huisman、kees koedijk(2001)则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 var 风险管理模型 和常用的均值方差模型。研究发现,在应用这两个模型选择资产组合和为资本 资产定价时,理论研究下,两个模型有着一致的结论。而实证研究发现,由于收 益率序列一般存在着尖峰、厚尾的特点,传统均值方差模型的应用是基于正态 分布的前提假设,因此,在使用均值方差模型时,资产组合的风险容易被低 估,导致风险资产占用了过多的资金5。 1.3.1.2 粮食期货基差风险研究方面 国外对于期货市场基差风险的研究较早,1952 年,holbrook working 首次在 期货交易与套期保值一文中引入基差的概念,认为套期保值者进行期货市场 的交易只是将具有较大波动的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转变为较小的基差变动风险,对 基差进行投机是套期保值交易的实质6。随着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现代套期保 值理论认为投资者为了使收益风险达到最小,选择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大小时, 不应使其简单地等于现货市场的交易数量,而是根据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方差来决 定。由此,对基差风险控制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估计以多少数量的期货合约保值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5 货资产上,即估计最佳套期保值比率。 johnson(1960)首先提出将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建立回归模型,使用最 小二乘法(ols)来估计套期保值比率7;ghosh(1993)通过对股指期货市场进行 研究发现,误差修正模型(emc)能够考虑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协整性, 从而弥补了 ols 方法的缺陷8;lien(1998)的研究同样指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 格之间的协整关系能够对套期保值效果产生影响,若忽略这种关系,套期保值效 果将变差,从而为协整关系对套期保值比例产生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9。 ols 和 ecm 模型在处理数据序列时忽略了方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一 特性,这样所求取得套保比率在整个套期保值期间不加以改变,因此属于静态模 型。为了使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更加精确,学者在处理数据时考虑了期货价格波动 特点,使用 arch 模型处理方差具有异方差性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求出的套期保 值比率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如 cecchetti(1998)等就使用 arch 模型对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估计,他是以美国国债的期货合约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持有期货合约的时间越长,套期保值比率也就越大10。随着 arch 模 型的不断扩展,带动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估计的发展完善。baillie 和 myers(1998) 则使用广义自回归异方差模型(garch 模型)研究期货市场,结果表明,若利 用动态套期保值率进行套期保值,绩效好于静态方法估计的套期保值率11。 有的学者研究了我国粮食期货市场。wang h.(2002)等以 1998 年至 2002 年间郑州、天津和全国小麦和硬麦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数据为研究对象,考查 了协整关系下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硬麦的期价、现价之间存在协整 性,两个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硬麦市场在短期内满足市场效率假说1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虽然价格风险 不能像商业风险一样进行转移,但是期货市场却是一个控制风险的最佳场所。但 是,国内学者对期货市场的基差风险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于对期货市场收益的 波动性和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上。 针对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分析,主要研究集中在价格序列波动特点以及期货 市场风险评估上。如:史宏(2009)发现小麦实际期货价格的基差超过了 var 值,投资者通过 var 值预测基差的变化趋势可以有效管理基差风险13;罗万纯 (2010)通过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认为小 麦和玉米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集蔟性的特征14;李博(2010)构建了由大豆、玉 米和白糖组成的投资组合,将 garch 模型与 var 技术结合,对该投资组合的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6 险进行了评估15;阎石(2011)发现 garch-t 模型对商品价格风险管理有效, 相较于股指、金属和能源期货,农产品期货的风险暴露程度较小16。 针对套期保值降低风险的有效性研究比较多,主要是集中在估计套期保值比 率的方法上。卢太平(2002)等人对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修正是建立在分析了基差 风险对套期保值交易影响的基础之上17;林孝贵(2002)分析了市场组合的套期 保值率估计和风险,认为当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有较强的相关性 时,可使用二重套期保值交易18;袁象(2003)等人分析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存 在协整关系时的最优套期保值率19;王骏(2005)等人利用不同的模型研究发现 大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优于硬麦市场20;黄瑞庆等(2005)也利用不同的 模型对套期保值绩效做了研究21;韦小川(2008)的研究发现,相较于最小方差 套保策略,最小 var 套保比率的预测效果较好22;刘晓雪(2008)利用案例分析 得出结论,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是大豆加工企业规避大豆采购价格风险的重 要策略 23;胡秋灵(2008)研究发现我国期货市场最高可降低 14%的风险,套 期保值功能没有有效发挥24;周怡(2008)以 var 为目标函数考察套保效率发 现,动态估计方法由于静态方法25;彭红枫等(2009)通过对大豆市场的资料研 究发现,进行套期保值与不进行套期保值相比,风险明显降低,并在 ols 方法 下,套期保值效果是最好的26;王川(2010)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等期货市场的 基差风险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基差波动剧烈,不同品种的粮食基差波 动幅度出现差别,大豆期货交易的基差风险要明显高于玉米和小麦交易的基差风 险27;闫云仙(2011)的研究发现,玉米进行套保交易后风险降低程度不大,说 明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功能没有充分发挥28。 有的学者重点研究其价格发现功能。马正兵(2005)的研究表明,小麦期货 市场对现货价格有较好的预期作用,大豆市场也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29;李春 宇(2005)研究了通过研究大连大豆和美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发现大豆 期货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30;康敏(2005)认为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发 育较为完善,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中的价格产生联动,基本上能够作为大豆价格 发现的场所31;刘庆富(2006)认为大豆期货市场能够发挥较强的价格发现功 能,而小麦市场的这一能力则不显著32。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市场发展的完善程度不同 国外的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早,早在 19 世 纪美国就开始了粮食期货交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市场成熟度较高,农场主充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7 分参与到期货市场中,粮食经营企业也充分参与到套期保值交易中,使其交易更 加理性。而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并不完善,粮食产业经营者的参与比例不高,所 面临的基差风险较大,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2)风险控制模式适用性较差 我国期货市场的投机现象严重,如果直接套 用国外的风险控制方法,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投资者所面临的基差风险问题,适 用性较差。 1.3.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缺乏对基差风险系统的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投资者 对基差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基差缺少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导致对基差风险 的研究相对较少。 (2)缺乏统一的粮食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模式 由于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 发展尚不成熟,投资者参加套期保值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基差风险控 制模式。研究重点关注估计套期保值比率来控制基差风险,较少关注到出入市时 机的选择问题,忽略了套期保值者对期货合约风险量化管理的要求,对基差风险 的管理没有系统化。 (3)缺乏粮食期货市场的具体操作 在基差风险的控制上,对其他商品期货 的研究较多,缺乏粮食期货市场的实际操作。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投资者在现货市场上面临的是价格波动风险,这一风险的波动率较大,在期 货市场上面临的是基差风险,这一风险的波动率较小,套期保值交易将现货市场 与期货市场联系起来,转化了风险。本文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基差风险成因,针对影响基差风险的各个因素,设计相应 的风险控制模式,并利用大豆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1.4.1 研究内容 (1)基差风险的分析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风险控制模式,本文从品种选 择、合约月份选择风险、出入市时机风险和保值数量风险等四个方面对粮食期货 市场基差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风险控制模式,对基差风险的研究更为全面。 (2)期货市场交易时机的选择 在应对基差风险时,投资者往往靠经验决定 期货合约的买卖时机,缺乏有效的量化判断,无法有效决策。本文通过 var 技术 量化期货合约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损失,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提供相应的 依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8 (3)动态套期保值率的估计 保值数量风险是基差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针对这一风险,本文主张基于 garch 模型处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数 据,估计最优套期保值率的动态序列,为投资者决策期货合约的买卖数量提供依 据。 (4)大豆期货市场基差风险控制分析 在设计了基差风险控制模式的基础 上,本文应用大豆期货市场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查看 var 技术和 garch 模型 在基差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