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背景: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秋天和自由的赞歌沁园春长沙解读一、整体感知1、哪些句子在写秋天?具体意象是什么?2、诗人写出了秋天万物的自由,这样写有何作用?3、在下片,词人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4、词人刻画了“同学少年”怎样的形象?,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名人少年多立志:,岳飞:“精忠报国”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有“人物”(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也叫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形象的鉴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品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构成境的重要因素,是理解意境的先决条件。品意境是指品味诗中事物的“形”与“神”,品味诗人的“情”与“理”。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把握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人。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是客观景物(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象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沁园春,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标题。,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橘子洲头听江亭,橘子洲头看湘江:渔舟唱晚,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上阕,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4.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请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在深秋的季节,(作者)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点:时、地,山上,层林尽染,江中,百舸争流,天空,鹰击,水底,鱼翔,(静),(动),(远),(近),秋景图(生机勃勃),万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描写,议论,即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壮志凌云。,看,上阕,1.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生机勃勃,壮阔明丽2.这秋景与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悲”和“秋”永远难于分开。而前人以“秋”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落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革命者的宽阔胸襟和博大情怀,有关“秋”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为衰!宋玉悲秋之始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君不见满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王实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少年壮志)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细腻含蓄),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沁园春长沙意象,以壮景抒豪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鱼翔浅底,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炼字,万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击准确的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遍绘出了红色的彻底,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形容词和动词,上片最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还是描写吗?一个“怅”字是写“情绪”,什么情绪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什么意思呢?,旧地重游,毛泽东情不自禁回忆起了青年时代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活动的场面。这些与上阙有什么关联?,忆峥嵘岁月,恰,少年,风华,意气,挥斥,指点,激扬,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2、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峥嵘岁月,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龄气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精神状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战斗行动明确:”恰”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2)“恰”字统领了哪几句?这几句中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风貌与气概?,(3)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小结,主宰国家命运的,应当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下阙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感受形象,你对诗歌抒情主人公有怎样的初步印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雄姿英发,志向远大,充满社会责任感和革命使命感的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世界的青年革命者。,写法技巧: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入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主人公:立看问忆(景)心情:昂扬之情忧思之情意气风发主题:作品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上阕:绘美景(景中寄情),下阕:抒豪情(情中有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火热的革命情怀,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峥嵘岁月图,主宰国家命运,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豪情和凌云壮志,2、对比手法,颜色对比:“万山红遍”“漫江碧透”,动作对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明比:“同学少年”“万户侯”,暗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中国现状”,方法积累,从本首诗中了解几个鉴赏诗歌的角度和方法:,1、意象画面意境情感,2、景和情的关系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炼字用生动形象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涵,(动词形容词),品析鉴赏1、“看”字起什么作用?2、品析上片“万”“遍”“击”“翔”“怅”“问”等字。3、从写景的角度来分析上片的情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4、“悲秋”是我国古代诗人墨客笔下的恒久主题,词人为何也从“寒秋”写起?战国的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颂秋赞秋之作,如刘禹锡始闻秋风“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指秋风)扶病上高台”“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5、“恰”字起什么作用?6、分析这首词上下片的关系。,三、崇高美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四、运用与延伸(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作)在一个深秋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万物的自由触碰着我的心灵。你看,红叶红遍万山,大江清澈洗涤着人间丑恶的灵魂;雄鹰在翱翔,小鱼儿自如的在水中悠游,这是我渴盼的世界啊!可是涌上我的心头的是大地寥廓,又是谁在主宰?回想过去,我曾和一群湘江少年畅游橘子洲头,那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我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那时,我们年轻,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评论国家大事,写了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视作粪土。还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这是我们要主宰的世界啊!(温逸林),鉴赏“六看”帮你正确理解古诗词,看题目,题目往往提示以下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情感、诗歌类型。,看作者,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综合题)
-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标准解读
- 水利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 2026届天津市河西区新华圣功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周口沈丘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九上化学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脑梗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2026届广东汕尾甲子镇瀛江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行政秘书入职工作总结
-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的专家共识解读 8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第2版 课件全套 程显毅 第1-7章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应用
- 四川佰思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WST854-2025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 2025年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试(第二阶段·住建类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装卸、运输及安装调试方案
- 科技金融管理课件下载
- 登革热病人护理
- 水电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高空作业规范
- 学堂在线 劳动教育 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