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 BMS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EMCEMC 测试标准(测试标准(试行版试行版) 2012-06-21 发布 2012-06-XX 实施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 1 1. 范围. 2 2. 参考标准 . 2 3. 简写、缩写、定义及符号 . 2 4. 通用要求 . 4 4.1 基本要求 . 4 4.2 功能划分 . 4 4.3 测试严酷等级分类 . 4 4.4 发射测试仪器参数设置 . 5 4.5 EMC 测试计划 . 5 4.5.1 样品数量 . 5 4.5.2 运行条件 . 5 4.5.3 测试顺序 . 5 4.6 具体测试内容 . 6 5. 传导发射测试:CE 01 . 6 5.1 传导发射限值要求 . 6 5.2 测试系统 . 7 5.2.1 电压测量方法 . 7 5.2.2 电流探头测量方法 . 8 5.3 数据报告 . 8 6. 辐射发射测试:RE 01 . 9 6.1 测试方法选择 . 9 6.2 辐射发射限值要求 . 9 6.3 数据报告 . 9 7. 辐射抗扰度测试-大电流注入(BCI)法:RI 01 . 9 7.1 干扰信号等级 . 9 7.2 测试系统 . 10 7.3 大电流注入功能等级要求 . 11 7.4 数据报告 . 12 8. 辐射抗扰度测试-暗室法:RI 02 . 12 8.1 测试过程 . 12 8.2 暗室法测试等级要求 . 12 8.3 数据报告 . 12 9.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CI 01 . 13 9.1 一般规定 . 13 9.2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性试验布置 . 13 9.3 试验脉冲 . 14 9.3.1 试验脉冲 P1 . 14 9.3.2 试验脉冲 P2a . 14 9.3.3 试验脉冲 P2b . 15 9.3.4 试验脉冲 P3 . 16 9.3.5 试验脉冲 P4 . 17 9.4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 18 9.5 数据报告 . 19 10. 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CI 02 . 19 10.1 一般规定 . 19 10.2 测试布置 . 21 10.3 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 21 10.4 数据报告 . 22 1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CI 03 . 22 11.1 一般规定 . 22 11.2 静电放电方式 . 22 11.2.1 直接接触放电 . 22 11.2.2 空气放电 . 22 11.3 为包装、搬运而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分类试验(不通电进行) . 23 11.3.1 试验布置 . 23 11.3.2 试验方法 . 23 11.3.3 试验等级 . 24 11.3.4 性能评价 . 24 11.4 静电放电台架试验(通电进行) . 24 11.4.1 试验布置 . 24 11.4.2 试验方法 . 25 11.4.3 试验等级 . 26 11.4.4 性能评价 . 26 11.5 数据报告 . 26 1 前前 言言 本规范说明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以下简称 BMS)的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要求。除确保有关车辆 BMS 电磁兼容性的客户满意度外,这些要求还用于确保符合当前及 预期的国内外规章。 本规范由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院提出。 本规范由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院归口。 本规范由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整车集成部高新杰、白健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和解释,打印副本为不受控副本。 2 1. 范围 根据功能划分,在整车的功能中会影响驾驶员驾驶或控制车辆,或者会影响道路其它使 用者的功能的设备为 C 类设备,若无特殊说明,BMS 为 C 类设备。为确保电动汽车 BMS 满 足整车电磁兼容性要求和零部件可靠性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生产的电动汽车上试装 或已装 BMS 电磁兼容性测试要求和限值标准。 2. 参考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例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655-2010 车辆、 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 量方法 ISO11452.4-2005 道路车辆 窄频辐射电磁能电气干扰的部件测试方法 第四部 分:大量电流注入(BCI) ISO11452.2-2004 道路车辆 窄频辐射电磁能电气干扰的部件测试方法 第二部 分:吸收器 带护衬屏蔽式外壳 ISO 7637.2-2004 道路车辆 传导和耦合产生的电骚扰 第 2 部分:沿电源线传 输的电瞬变传导 ISO7637.3-2004 道路车辆 来自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 第 3 部分:通过除供电 线路之外的线路由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引起的瞬时电传输 GB/T19951-2005 (ISO10605-2001)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3. 简写、缩写、定义及符号 ALSE.( Absorber-Lined Shielded Enclosure) 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 B 级级 ITE B 级 ITE 是指满足 B 级骚扰限值的那类设备。 它主要用于生活环境中,可包括: -不在固定场所使用的设备,例如由内置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 -通过电信网络供电的电信终端设备; -个人计算机及相连的辅助设备。 注:所谓生活环境是指那种有可能在离有关设备 10m 远的范围内使用广播和电视接收 机的环境。 BCI. (Bulk Current Injection) 大电流注入。将普通模式射频电流耦合到线缆中的方法。 3 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控制或管理电池系统电气或热性能, 并提供电池系统和其他车辆控制器进行通讯的电子 装置,包括单体电子部件和电池控制单元。 CE.(Conducted Emission) 传导辐射。 CI. (Conducted Immunity) 传导抗干扰。 EMC. 电磁兼容性。 ESD. (Electrical 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ESD - 空气放电。一种测试方法,将测试发生器的电极靠近试验件,通过向试验件放出 电弧,完成放电动作。 ESD - 接触放电。一种测试方法,让测试发生器的电极接触试验件,通过发生器上的开 关,向试验件放电,产生放电动作。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试验件。 RE. (Radiated Emission) 辐射发射。 RI. (Radiated Immunity) 辐射抗干扰。 峰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 (Peak detector) 输出电压为所施加信号峰值的检波器。 功能。功能。电气或电子模块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指定操作。模块可提供许多不同的功能,见 模块规格书的定义(功能组与合格性能)。 屏蔽室屏蔽室. (Shielded enclosure) 专门设计用来隔离内外电磁环境的网状或薄板金属客体。 平均值检波器平均值检波器 (average detector) 输出电压为所施加信号包络平均值的检波器。 人工电源网络人工电源网络. 串接在 EUT 供电电源线上的网络,它在给定频率范围内提供规定的负载 4 阻抗,并使 EUT 电源端口与电网相互隔离。 替代法替代法. 一种确定在实验室内规定参考点产生需要的无线电场强所需要的能量的办法 4. 通用要求 4.1 基本要求 所有用于测量的测试装置应该根据源于 NIST 或其他同类国家标准实验室的 ISO 17025 (或厂家推荐的要求)进行校准。 应注意控制辐射和抗干扰能力测试中的射频范围,以减少试验件、试验台和电磁环境之 间产生不利的相互作用。 应将测试设备、测试装置和测试程序作为测试实验室的程序的一部分记录到文件中。 如无特殊说明,本规范中的长度单位为 mm。 4.2 功能划分 功能重要性分类:定义电气/电子部件/子系统功能在安全车辆操作方面的重要性。 A 类:提供方便的任何功能。 B 类:能够提高车辆的操作或控制性能、但并非车辆操作或控制所必须的功能。 C 类:控制或影响车辆的主要操作或可能引起其他道路用户混乱的功能。 4.3 测试严酷等级分类 -级:设备或系统在暴露于干扰期间和之后,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所有功能。 -级:设备或系统在暴露于干扰期间,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所有功能;然而,有一项 或多项指标超出规定偏差。所有功能在移出直接暴露干扰之后自动恢复到正常 允许范围内。预先设计功能维持 I 级水平。 -级:设备或系统在暴露于干扰期间,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但在移 出直接暴露干扰之后能自动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级:设备或系统在暴露于干扰期间,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直到移出 直接暴露干扰之后及通过简单的“操作或使用”复位动作之后才能自动恢复到 正常操作状态。 -V 级:设备或系统在暴露于干扰期间和之后,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且 如果不修理或不替换设备或系统,则不能恢复其操作。 将 BMS 置于一定外部干扰下,根据 BMS 在不同的车中会承担工作的不同,本规范规定 BMS 的性能要求等级采用上述的:I、II、III、IV 级。 5 4.4 发射测试仪器参数设置 扫描接收机应选择使得本底噪声至少比所选限值低 6dB 的带宽。 扫描接收机驻留时间应 根据 CISPR 频段和检波模式设定。最小驻留时间、最大步长和推荐带宽(BW)列在表 1 中。 表 1 扫描接收机参数 业务/频率范围 MHz 峰值检波 准峰值检波 平均值检波 -6dBBW 步长 驻留 时间 -6dBBW 步长 驻留 时间 -6dBBW 步长 驻留 时间 调 幅 广 播 和 移 动 业 务 0.1530 9kHz 5 kHz 50ms 9kHz 5 kHz 1s 9kHz 5 kHz 50ms 调频广播 76108 120kHz 50 kHz 5ms 120kHz 50 kHz 1s 120kHz 50 kHz 5ms 移动业务 301000 TV 频段 I 4188 TV 频段 III 174230 TV 频段 IV/V 470890 120kHz 50 kHz 5ms 120kHz 50 kHz 1s 120kHz 50 kHz 5ms DAB 171245 DTTV 470770 120kHz 50 kHz 5ms N/A N/A N/A 120kHz 50 kHz 5ms 移动业务 10002500 120kHz 50 kHz 5ms N/A N/A N/A 120kHz 50 kHz 5ms GPS L1 民用 15671583 N/A N/A N/A N/A N/A N/A 9kHz 5kHz 5ms 4.5 EMC 测试计划 4.5.1 样品数量 测试至少需要两个样品,且样品属于同一规格产品,测试环境应保持大致相同。每个样 品都要进行所有适用的测试。 4.5.2 运行条件 不同的运行条件能够影响 EUT 发射测量的结果。在进行相关测试时,EUT 应在典型负载 和产生最大电磁发射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 4.5.3 测试顺序 表 2 中所列测试项目都要进行, 具体测试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但要保证整个 试验过程均符合本规范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6 4.6 具体测试内容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国内外汽车电子 EMC 测试相关标准, 结合电动汽车整车实 际情况从而制定了表 2 中 BMS 的 EMC 测试内容。 表 2 BMS 需进行的 EMC 测试内容 测试项目 编号 发射测试 传导发射 CE 01 辐射发射 RE 01 抗扰度测试 大电流注入(BCI)法 RI 01 ALSE 法 RI 02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 CI 01 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度 CI 02 静电放电抗扰度 【1】 CI 03 注 1:若 BMS 不带外壳,仅做 BMS 通电情况下连接器、线束的静电放电测试。 5. 传导发射测试:CE 01 BMS 传导发射测试参考执行 GB/T18655-2010 中零部件传导骚扰测试方法、限值以及判 定方法。 5.1 传导发射限值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传导发射判定采用峰值和平均值两种检波方式,具体判定方法参见 GB/T18655-2010 中图 1 所有频段的符合性判定方法,本部分分别规定了 BMS 电源线、控制/ 信号线的传导骚扰限值,并分别见表 3 和表 4。 BMS 电源线的传导噪声允许限值以及控制/信号线上允许的传导电流限值应分别至少满 足 GB/T18655-2010 所规定的等级 2,且同时要满足峰值和平均值的限值。 表 3 BMS 电源线的传导骚扰限值 波 段 频率 (MHz) 电平(dB V) 等级 1 等级 2 等级 3 等级 4 等级 5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LW 0.15 0.3 110 90 100 80 90 70 80 60 70 50 MW 0.53 1.8 86 66 78 58 70 50 62 42 54 34 SW 5.9 6.2 77 57 71 51 65 45 59 39 53 33 CB 26 28 68 48 62 42 56 36 50 30 44 24 VHF 30 54 68 48 62 42 56 36 50 30 44 24 VHF 68 87 62 42 56 36 50 30 44 24 38 18 FM 76 108 62 42 56 36 50 30 44 24 38 18 7 注: 在有多个频段使用相同限值时, 用户应该选择适当的频段来覆盖这些频段进行测试。 当试验计划出现频段交叠时,试验计划应明确所适用的限值。 表 4 BMS 控制/信号线上传导电流骚扰限值 波 段 频率 (MHz) 电平(dB A) 等级 1 等级 2 等级 3 等级 4 等级 5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峰值 平均 值 LW 0.15 0.3 90 70 80 60 70 50 60 40 50 30 MW 0.53 1.8 58 38 50 30 42 22 34 14 26 6 SW 5.9 6.2 43 23 37 17 31 11 25 5 19 -1 CB 26 28 34 14 28 8 22 2 16 -4 10 -10 VHF 30 54 34 14 28 8 22 2 16 -4 10 -10 VHF 68 87 28 8 22 2 16 -4 10 -10 4 -16 FM 76 108 28 8 22 2 16 -4 10 -10 4 -16 注: 在有多个频段使用相同限值时, 用户应该选择适当的频段来覆盖这些频段进行测试。 当试验计划出现频段交叠时,试验计划应明确所适用的限值。 5.2 测试系统 5.2.1 电压测量方法 BMS 电源线上的传导噪声测试采用电压测量方法,测试布置见图 1,具体参考 GB/T18655-2010 中的电压测量方法。 图 1 电源端传导发射测试布置 8 (注:1-电源;2-人工电源网络;3-EUT(本测试为 BMS);4-负载模拟器(如果试验需 要) ;5-接地平板;6-电源线;7-绝缘层;8-同轴电缆(50 ) ;9-测量仪器;10-屏蔽室; 11-50 负载;12-隔板连接器) 5.2.2 电流探头测量方法 BMS 控制/信号线上的传导噪声测试采用电流探头法,测试布置见图 2,具体参考 GB/T18655-2010 中的电流测量方法。 图 2 传导发射-电流探头测量布置 (注:1-电源; 2-人工电源网络;3-EUT (本测试为 BMS) ; 4-负载模拟器; 5-接地平板; 6-线束;7-绝缘板;8-同轴电缆(50 ) ;9-测量仪器;10-屏蔽室;12-隔板连接器;13- 光纤;14-电流探头;15-监控系统) 5.3 数据报告 测试仪器列表; 试验样件布置图、测试过程照片; BMS试验数据及结果; 不符合波段要求的情况也应清楚地记录下来; 在测试程序中的任何偏差(如电磁兼容性测试计划中所述)也要记录下来。 9 6. 辐射发射测试:RE 01 6.1 测试方法选择 BMS 辐射发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ALSE 法和 TEM 小室法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测试。 6.2 辐射发射限值要求 本标准统一规定辐射发射测试采取峰值检波和平均值检波方式。若采用 ALSE 法,限值 应同时满足 GB/T18655-2010 表 9 中峰值限值和表 10 中同一等级下平均值限值。 若采用 TEM 小室法,限值应同时满足 GB/T18655-2010 表 11 中峰值限值和表 12 中同一等级下平均值限 值。 本标准同时规定了 BMS 辐射发射水平应至少满足 GB/T18655-2010 中规定的辐射发射限 值等级 2。 6.3 数据报告 数据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方法,试验件操作模式; 测试仪器列表; 测试过程照片; 总结试验件在各波段的辐射情况并列表; 测试数据及结果; EMC 测试过程中,任何测试程序偏差均应记录下来。 7. 辐射抗扰度测试-大电流注入(BCI)法:RI 01 大电流注入法测试参考 ISO 11452-4 执行,利用电流注入钳以感性耦合的方式将射频干 扰信号注入到 BMS 的所有线缆中,需要在屏蔽室中进行。 7.1 干扰信号等级 BCI 法测试频率范围为 1 400MHz。干扰信号曲线如图 3 所示,干扰信号要求如表 5 所 示。 10 表 5 干扰信号要求 波段 频带(MHz) 等级 1(dBuA) 等级 2(dBuA) 调制度 1 1 15 64-100 70-106 CW,AM 80% 2 15 30 100 106 CW,AM 80% 3 30 400 100-89 106-95 CW,AM 80% 注:采用调幅方式(AM)时,调制频率为 1kHz,调制等级 80%。每个频率点的停留时间不小 于 2s。 等级 2(单位:dBuA)=70+30.61*log(f) 等级 1(单位:dBuA)=64+30.61*log(f) 等级 2(单位:dBuA)=106-9.78*log(f/30) 等级 1(单位:dBuA)=100-9.78*log(f/30) 等级 2(单位:dBuA)=106 等级 1(单位:dBuA)=100 f=频率(MHz) 图 3 干扰信号曲线 7.2 测试系统 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详见 ISO 11452.4-2005 BCI 方法。测试布置见图 4、图 5。 11 图 4 BCI 法测试俯视图 图 5 BCI 法测试侧视图 (注:1-EUT(本测试为 BMS);2-测试线束;3-模拟负载;4-监控系统;5-电源;6-人 工电源网络;7-光纤;8-高频设备;9-注入探头;10-接地平板;11-绝缘板;12-屏蔽室) 7.3 大电流注入功能等级要求 BMS 需分别在等级 1 和等级 2(见表 5)干扰信号下进行测试,BMS 的性能等级要求如表 6 所示。 表 6 大电流注入功能等级要求 干扰信号等级 功能等级要求 等级 1 I 等级 2 I 12 7.4 数据报告 测试仪器列表; 测试过程照片; 来自两个探针位置的表列数据和图表; 综合列表数据和栏目,形成了每个观察到的偏差的单一最坏情况数据集。注意,对于每 个频率,选择带有最低偏差极限的探针位置用于综合数据集。各偏差需要独立栏记录。 8. 辐射抗扰度测试-暗室法:RI 02 暗室法的试验布置参考 ISO 11452.2-2004 中 ALSE 替代法, 其与 CISPR25 中规定的辐射 发射试验布置完全相同。天线采用喇叭天线,在 400M 1GHz,天线中心正对线束的中点,超 过 1GHz 时,天线中心正对被测设备的中心。 8.1 测试过程 辐射抗扰度测试频率范围为 400M 2GHz。干扰信号要求如表 7 所示。 表 7 干扰信号要求 频带(MHz) 步长(MHz) 调制方式 等级 1(V/m) 等级 2(V/m) 400800 2.5 调频(AM) 50 100 8002000 5 脉冲调制(PM) 50 70 采用调幅方式 (AM) 时, 调制频率为 1kHz, 调制等级 80%。 采用脉冲调制方式 (PM) 时, 方波重复频率为 217Hz(10%) ,高电平持续时间为 577 S。 每个频率点的停留时间不小于 2s。 8.2 暗室法测试等级要求 本标准中规定 BMS 需分别处于等级 1 和等级 2(见表 7)的干扰信号下进行测试,辐射 抗扰度的性能等级要求如表 8 所示。 表 8 BMS 辐射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干扰信号等级 功能等级要求 等级 1 I 等级 2 I 8.3 数据报告 测试仪器列表; 13 测试过程照片; 描述受监控的功能; 调制度状况; 任何性能偏差; 监控仪器和技术; 在偏差发生时,各频率上最小的射频磁场强度。包括调制度和极化; 试验件位置的照片。 9.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CI 01 汽车的电气、 电子设备的抗扰度试验用于测试汽车的电气、 电子设备在遭受电源线上瞬 变干扰时的抗干扰能力。BMS 供电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参考并执行标准 ISO7637.2-2004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 2 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 导 。 9.1 一般规定 试验期间,周围环境温度应为 235。 本部分内容所涉及的 BMS 电源线瞬态发射测量和装置的瞬态抗扰性试验均为“台架试 验” ,在试验室中进行。 说明:考虑到电动汽车特点,本部分不进行 ISO7637.2-2004 中规定的 P5 波形测试。 9.2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性试验布置 BMS 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系统参见 ISO7637.2-2004,测量试验应按图 6 布置。 a)脉冲调整 b)脉冲注入 图 6 瞬态抗扰性试验装置 (注:1-示波器或其他等效设备;2-电压探头;3-电源内阻为 Ri 的试验脉冲发生器; 4-EUT(本测试为 BMS) ;5-接地平板;6-接地线(试验脉冲 3 的最大长度为 100mm) ;7- 电阻 Rv;8-二极管桥) 14 9.3 试验脉冲 9.3.1 试验脉冲 P1 试验脉冲 P1 主要是为了模拟突然断开与 BMS 并联的感性设备的电源所产生的骚扰,P1 脉冲的内阻较大(1050 ) 、电压较高(几十几百伏) 、前沿较快(微秒级)和宽度较大 (毫秒级) 的负脉冲。 在整个 ISO7637.2-2004 标准里属于中等速度和中等能量的脉冲干扰, 对被试设备兼顾了干扰(造成设备误动作)和破坏(造成设备中元器件的损坏)两方面的作 用。 试验脉冲 P1 形式见图 7,脉冲参数见表 9。 图 7 试验脉冲 P1 波形 表 9 试验脉冲 P1 参数 参数 12V 系统 UA(V) 13.5 US(V) -75 tr(us) 1 td(ms) 2 t1(s) 0.5 t2(ms) 200 t3(us) 100 Ri( ) 10 脉冲数 5000 9.3.2 试验脉冲 P2a 试验脉冲P2a用于模拟和BMS相并联的设备被突然切断电流时, 在线束电感上产生的瞬变。 考虑到线束的电感量较小,所以脉冲的幅度不高(几十伏) 、前沿较快(微秒级) 、宽度较小 (几十微秒)和内阻较小(如2 )的正脉冲。在整个ISO7637.2-2004标准里属于速度偏快 和能量较小的脉冲干扰,它的作用与P1脉冲有点相似,但是正脉冲。 试验脉冲P2a形式见图8,脉冲参数见表10。 15 图 8 试验脉冲 P2a 波形 表 10 试验脉冲 P2a 参数 参数 12V 系统 UA(V) 13.5 Us(V) 37 tr(us) 1 td(us) 50 t1(s) 0.2 Ri( ) 2 脉冲数 5000 9.3.3 试验脉冲 P2b P2b是一个电压不高(大体与系统的电源电压相当) 、 前沿较缓(毫秒级) 、宽度很大(达 到秒级)和内阻很小的脉冲。在整个ISO7637.2-2004标准里属于低速和高能量的脉冲干扰, 着重考核对设备(元器件)的破坏性。 试验脉冲P2b形式见图9,脉冲参数见表11。 图9试验脉冲P2b波形 16 表 11 试验脉冲 P2b 参数 参数 12V系统 UA(V) 13.5 Us(V) 10 tr(ms) 1 td(s) 0.5 t12(ms) 1 t6(ms) 1 Ri( ) 0.05 脉冲数 10 9.3.4 试验脉冲 P3 试验脉冲P3发生在开关切换的瞬间,其特性受到线束分布电容和电感的影响。由于线束 的分布电容和电感的值通常都很小, 因此在整个ISO7637.2-2004标准里P3脉冲是一系列高速、 低能量的小脉冲,常能引起采用微处理器或数字逻辑控制的设备产生误动作。 试验脉冲P3有P3a和P3b两种波形,P3脉冲形式分别见图10和图11,脉冲参数 分别见表12和表13。 图10试验脉冲P3a波形 表12试验脉冲P3a参数 参数 12V系统 Ua(v) 13.5 Us(v) -112 tr(ns) 5 td(us) 0.1 t1(us) 100 t4(ms) 10 t5(ms) 90 Ri( ) 50 脉冲时间(分钟) 60 17 图11 试验脉冲P3b波形 表13试验脉冲P3b参数 参数 12V系统 Ua(v) 13.5 Us(v) 75 tr(ns) 5 td(us) 0.1 t1(us) 100 t4(ms) 10 t5(ms) 90 Ri( ) 50 脉冲时间(分钟) 60 9.3.5 试验脉冲 P4 试验脉冲P4模拟车辆电源系统的电压跌落现象, 这个过程中电压跌落过半, 持续时间为 几秒至几十秒。 在ISO7637.2-2004标准里主要考核被试设备在跌落过程中误动作情况, 尤其 考核BMS微处理器部分有没有出现数据丢失和程序紊乱的情况。 图12 试验脉冲P4波形 18 表14试验脉冲P4参数: 参数 12V系统 Ub(v) 13.5 Us(v) -6 Ua(v) -2.5 tr(ns) 5 t7(ms) 40 t8(ms) 50 t9(s) 20 t10(ms) 5 t11(ms) 100 Ri( ) 0.02 脉冲数 1 9.4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BMS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推荐试验等级要求如表 15 所示。 表 15 BMS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推荐使用的试验等级 试验 脉冲 选择的试验等级 试验等级 Us/V 最少脉冲数 或试验时间 短脉冲循环时间或 脉冲重复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数据技术应用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在农业喷洒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城市设施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高效能办公空间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红楼梦》经典章节教学设计方案
- 2025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工作人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政和县水泥砖施工方案
- 花店营销拍摄方案
- 高陵四星级酒店施工方案
- 寺庙建筑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 2025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招聘编外人员2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全文
- 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细则【模板】
- 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与工业余热利用
- 【院感质检标准】12-安全注射观察表
- 林徽因英文介绍ppt
- YY/T 1244-2014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水钻法)
- 校企深度融合建设以“六进六化六融合”为特色的产业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