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_第1页
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_第2页
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_第3页
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_第4页
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第 7 周第 1 课时 2010 年 4 月5日课题 比多少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例9。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例9主题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 (2)7个十是( )。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35 43 78 76 45 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或“=”。 78( )73 33( )41 50( )80二、探索新知:1、课件演示例10的购物活动:售货员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图中男孩)母子。先给30瓶,再给2瓶。学生根据此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只要合理均可。2、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3、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和2合起来,而计算30+2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30+2=324、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而计算32-2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就是30。32-2=30.5、2+30= 32-30= 学生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三、练习:完成做一做。1、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摆小棒,再写算式。2、第2题:小组完成:4人,一人扮熊妈妈,三人扮小熊。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0+2=32 32-2=30.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 2+30=32 32-30= 2 课后小记:授课时间: 第 7 周第 3课时 2010 年 4 月7 日课题 练习八(1-4)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八14题,口算练习。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二、练习:1、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2、完成练习八13题。(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2)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 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3)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较大小的题。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大于60的数有哪些?小于60的数有哪些?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这是一道估数题。根据小青蛙说的话,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学生独立完成,订正。三、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练习八(1-4)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2. 40、63、70、19、29、36、38 19293638406370课后小记: 授课时间: 第 7 周第 4 课时 2010 年 4 月8日课题: 练习八(4-8)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八58题。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完成练习八余下的练习。三、完成练习:1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1)教师提出要求:统一计时,完成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学生独立完成。(3)订正答案。2.。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1)教师读题,学生明确要求。一个学生说:“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45瓶够吗?”(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45瓶矿泉水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怎样算?(3)指名说自己的想法。3、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按照数的顺序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4、第8题:这是一个游戏形式的估数的题。估一估,猜一猜。(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带学生猜一个数。(2)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该项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练习八(4-8) 40+3=43(人) 4345课后小记: 授课时间: 第 7 周第 5 课时 2010 年 4 月9日实践活动 摆一摆,想一想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45页。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进行初步的归纳。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写出得出做的表;学生:数位板,小圆点。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一下: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3、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二、学生活动:1、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2、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教师提出要求: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每组4名小朋友3名在数位板上摆圆片,1名小朋友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3、全班一起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讨论一下问题:(1)为什么两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十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十20?(2)记录摆出的数是需要注意什么?(3)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4、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学生分组活动:分别用3、4、5、6、7、8、9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5、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6、教师根据学生写出来的数列出下表,让学生观察表中哪些数是用1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哪些是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5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