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湖北邮政应用系统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a a adissertationdissertationdissertationdissertation submittedsubmittedsubmittedsubmitted inininin partialpartialpartialpartial fulfillmentfulfillmentfulfillmentfulfillment ofofofof thethethethe requirementsrequirementsrequirementsrequirements forforforforthethethethe degreedegreedegreedegree ofofofof mastermastermastermaster ofofofof businessbusinessbusinessbusiness 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 r r r researchesearchesearchesearch ofofofof hubeihubeihubeihubei p p p postalostalostalostala a a applicationpplicationpplicationpplication systemsystemsystemsystem a a a andndndnd n n n networketworketworketwork p p p platformlatformlatformlatform p p p planninglanninglanninglanning candidatecandidatecandidatecandidate: : : : dengbaocaidengbaocaidengbaocaidengbaocai majormajormajormajor: : : : businessbusinessbusinessbusiness 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supervisorsupervisorsupervisor: : : :associateassociateassociateassociate prof.shishuangyuanprof.shishuangyuanprof.shishuangyuanprof.shishuangyuan huazhonghuazhonghuazhonghuazhong 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ofof sciencesciencesciencescience andandandand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 wuhan,wuhan,wuhan,wuhan, hubeihubeihubeihubei 430074,430074,430074,430074,p. p. p. p.r.r.r.r. chinachinachinachina october,october,october,october, 201220122012201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i 摘摘摘摘要要要要 近几年, 湖北邮政信息网经过多年建设和不断优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功能、 相对安全的网络基础接入平台,目前承载了湖北省邮政所有电子化邮政业务。但另 一方面,随着以此为平台的各项邮政新业务的快速拓展,网络规模迅速膨胀,网络 处理能力、安全性、可靠性与业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存在的问 题,湖北邮政决定对全省绿卡网、综合网两网骨干网及绿卡省中心进行了优化改造。 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平台规划研究课题是湖北邮政 (2011-2015) “十二五”规划, 去年 10 月正式下发后,我作为湖北邮政信息网规划、建设、运行维护负责人之一的 一个不一定十分成熟的思考和研究,大家知道邮政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98 年邮电分营后,邮政进入了一个生产、经营、管理计算机化的快速发展期,从省 到市、县都进行了自己系统、网络的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但是 在当时全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每个系统网络都是单独的系统自成体系,虽然在 2004 年湖北邮政对此现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改, 将绝大部分系统都集中到了省 中心,但也只是被动的,没有成熟的系统思考,至今仍然没有改变以应用系统建设 为中心的本来面貌。为了达到湖北邮政信息网“信息充分共享,资源整合利用”的目 的,我在导师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根据湖北邮政“十二五”规划,结合全省信息系 统网络实际,从邮政信息网的规划、改造、建设和应用系统资源整合两大方面进行 思考和研究,充分利用先进的应用平台技术(基础平台+业务系统)和通信网络技 术(包括:先进的设备,vlan、ospf、bgp、qos 网络技术,atm、cn2 运营 商通信电路等) ,提出一些对湖北邮政信息网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设计思路, 以期实现信息技术由支撑到引领邮政生产、 经营、 管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邮政应用网络规划 ii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ubei postal information network after many years of building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has formed a multi-functional and relatively safe network based access platform, at present the bearing the hubei province postal all electronic postal business. but on the other hand, as this is the platform of the postal new business rapid expansion, the network scale rapid expansion, the network processing capacity, safety, reliability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dem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ubei province postal decided to green network, integrated network two network backbone network and green card province center are optimized transformation. hubei postal application and network platform planning research subject is hubei postal (2011-2015) 1025 planning, officially issued last october, i as hubei postal information network plann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a not very mature thinking and research, we know that postal is a traditional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98 years after the separation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stal entered a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uterized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the province to the city, county are his system,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costs, but in the whole province was not a unified planning, each system network are separate system become a system oneself, although in 2004 hubei postal this situation conducted a large-scale rectification, most of the system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 of province, but also just passive, no mature system thinking, still has not chang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of the original visage. in order to achieve hubei postal informationnetwork information fullysharing, resourceintegrationand utilization purpose, i in the tutor professor stone of meticulous guidance, according to iii the hubei postal 1025 planning, combining the actual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the postal information network planning, the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ystem resource integration on the two aspect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make full use of advanced application platform technology (foundation platform + businesssystem)andcommunicationnetworktechnology(including:advanced equipment, vlan, ospf, bgp, qos network technology, atm, cn2 operators communication circuit, etc.), puts forward some in hubei postal information network future development has a certain forward-looking design idea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to lead the post prod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ultimate goal.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 postal,application, network, planning iv 目目目目录录录录 摘摘摘摘要要要要. i a a a abstractbstractbstractbstract.ii 1 1 1 1绪论绪论绪论绪论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1) 1.3研究原则.(4) 1.4研究目标.(5) 2 2 2 2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 2.1湖北邮政 swot 分析.(6) 2.2应用系统现状分析.(8) 2.3网络现状分析.(18) 3 3 3 3应用平台规划应用平台规划应用平台规划应用平台规划 3.1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23) 3.2应用平台规划目标.(24) 3.3应用平台规划思路.(25) 3.4应用平台规划方案.(29) 4 4 4 4网络平台扩容改造规划网络平台扩容改造规划网络平台扩容改造规划网络平台扩容改造规划 4.1网络存在的问题.(33) 4.2规划建设原则.(35) 4.3网络平台规划要求.(36) 4.4网络平台规划方案.(37) 4.5实施计划及投资估算.(49) 展展展展望望望望.(50) 致致致致谢谢谢谢.(5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2) 1 1 1 1 1绪论绪论绪论绪论 1.11.11.11.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湖北邮政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与优化改造,湖北邮政已建设起一套覆盖 全省,上联国家中心,外连多家第三方机构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湖北邮政各项业务的发展1。 大家知道邮政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98 年邮电分营后,邮政进入了一 个生产、经营、管理计算机化的快速发展期,从省到市、县都进行了自己系统、网 络的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但是在当时全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每个系统网络都是单独的系统自成体系, 虽然在 2004 年湖北邮政对此现状进行了一 次大规模的整改,将绝大部分系统都集中到了省中心,但也只是被动的,没有成熟 的系统思考,至今仍然没有改变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中心的本来面貌。为了达到湖北 邮政信息网“信息充分共享,资源整合利用”的目的,但以此为平台的各项邮政新业 务的快速拓展,网络规模迅速膨胀,网络处理能力、安全性、可靠性与业务发展需 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简单的网络优化和扩容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随着 2010 年湖北邮政 50 亿收入目标的实现,湖北邮政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宏伟发 展目标,为适应湖北邮政“二次创业”业务发展需要,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湖北邮政 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迫切需要对省内网络架构进行总体规划、资源整合, 以便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改造邮政通信信息网络来满足信息社会对通 信的需求和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信息技术由支撑到引领邮政生产、 经营、管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2。 1.21.21.21.2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 1.2.11.2.11.2.11.2.1技术发展环境技术发展环境技术发展环境技术发展环境 信息革命席卷全球,影响着所有的传统信息通信行业。一方面,邮政信函业务 2 中的一些纯信息传递业务逐步被快捷、方便、价廉的电子信息传递方式取代;另一 方面,邮政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服务手段,丰富邮政服务内涵,提高服 务效率,并对传统邮政业务和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开发新业务3。 1998 年邮电分营以后,国家邮政局党组高度重视邮政信息化工作,将之确定为 中国邮政六大战略之一并决定起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以 atm 加路由器的 技术体制建成了覆盖全国 236 个节点、融 ip 数据、语音与图像传输于一体的综合性 计算机网络,其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均超过了国内其它行业。42000 年开始的电子 邮政示范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邮政的信息化基本设施。使邮政综合网在 ip 网络 层明确分为金融专网、企业网和互联网。 邮政可抓住推进企业信息化机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 行成本,实现邮政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5。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邮政物品类、金融类业务的增长。 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美国邮政在自主提出业务需求和主导项目开发 的基础上,与 sap 公司合作,用了 5 年时间改造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整合了营 业、内部处理和投递等生产系统数据信息,实时采集和统计每名员工每天的工作时 间、工作量等。通过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每名员工的工作量和具体工作时间,以天 为单位自动生成工时报表, 供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 系统根据每名员工的实际工时,由薪酬集中发放子系统支付员工薪酬。信息系统的 建成使用,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大大提高了包括工时管 理工作在内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系统建设共投资 15 亿美元,但通过系 统实现了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和集中管控,每年节约 5000 万美元,效益非常明显。 德国邮政 dhl 扩大了德国大城市中 45 处包裹站的容量,并将在柏林、汉堡、 科隆和慕尼黑等城市安装最新模块系统。作为该工程的一部分,每个包裹站安全锁 柜的数量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目前 76 个的基础上成倍增加,最多可提供 390 个锁柜。 新系统可以安装成 x 形(对角)或 u 形,运行期间也可以调整锁柜数量。除容量扩 大之外,新系统还可为客户提供更简捷的服务。显示屏安装在较低位置,更容易观 看。锁柜防冻性能更好,客户还可以向其中投入更大物件。 3 1.2.21.2.21.2.21.2.2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高效益、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业务,竞 争领域由国际业务拓展到国内业务,由大城市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全面覆 盖;竞争手段由单一的价格、服务,向加紧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面推进7。 跨国巨头抢占国内邮政市场。随着中国加入 wto,我国的国际速递公司在数 量、地域以及股份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已全部取消8。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在以合资形 式在中国开展国际速递业务的基础上,纷纷调整战略,抢占国内速递市场。以荷兰 和德国邮政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邮政已开始逐渐在其它国家直接开展邮政业务, 中国是它们的重点发展市场9。 民营公司给邮政带来冲击。国内各类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一些民 营快递公司已形成规模,据统计全国快递从业人员目前已超过 100 万人。 邮政金融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一方面是加入 wto 后,外资银行经营 人民币业务的范围和领域将逐步扩大,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与中资银行开展各种股权 形式的合作;另一方面,国内银行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国内金融业的竞争也在急 速加剧10-12。邮政其它业务也都面临程度不等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将成为全球发展较快、市场最大、竞争激烈并存在诸多不确定 因素的市场,湖北邮政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但竞争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13。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邮政的服务水平是信息时代对邮政业的必然要求。邮电分 营后,中国邮政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14从外部环境来看,邮政面临“两大冲击”: 一是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传统邮政业务量普遍下滑;二是市场竞争带 来的冲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部门垄断逐步被打破,邮政除信函 专营外,其它业务都是竞争性业务15。 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 wto 带来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 变化,市场竞争手段也逐渐多样化。 政府对邮政企业的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监管范围日趋全面,监管程度更加深 入,监管手段更加规范16。 根据国家对国企改革的总体部署,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借鉴国 4 外邮政和国内其它行业改革的成功经验, 邮政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和要求, 实施体制改革和创新。 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邮政全网资源进行整合后形成的合力,信息化总体 上提升了邮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在信息技术的综合作用下,邮政企业有必要 也有可能开展多元化经营,但需要在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业务 关联度越高,越能提高邮政企业的绩效;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邮政企业的边界产 生了多向的改变,虽然信息化对部分邮政传统业务带来强烈冲击,严重地威胁邮政 的生存,但同时创造了巨大的邮政潜在市场19-23。 1. 1. 1. 1.3 3 3 3研究原则研究原则研究原则研究原则 本课题研究原则如下: (1)坚持先进性的原则。 网络扩容改造涉及网络整体架构的选择,必须坚持先进性的原则,采用目前国 内信息网络运营厂商的主流技术和先进产品,这样才能紧跟信息网络的发展潮流, 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可以选择性能较高、价格较低的服务,节约运营成本并 提高服务质量。 (2)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对信息网络的改造和优化涉及众多正在使用的应用系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改造完成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使用,短期内不能有重大变化。同时,由于系 统众多,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3)坚持经济、高效、合理、适用的原则。 信息网络是支撑和促进业务发展、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为 企业发展服务的,必须采用成熟、高效的产品,高性能、低价格和运营费用应是网 络规划的目标,因此,必须坚持经济、高效、合理、适用的原则。 因此,规划研究的总体思路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稳步提高邮政业务、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程度,推进邮政生产结构化调 整与升级, 提升邮政经营运行质量, 努力向“数据集中化、 应用统一化、 管理扁平化、 决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5 1. 1. 1. 1.4 4 4 4研究目标研究目标研究目标研究目标 湖北邮政信息网规划研究目标为:信息网络的发展应坚持“技术为业务、生产、 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网 络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和功能补充,大力推进网络资源的整合,大幅提高网络安 全防范和容灾性能,稳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邮政 企业市场竞争力。 湖北邮政信息网规划研究的思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网络传输和覆盖能力,自营网点和支局的联网率争取达到 98 %以上, 网络通信线路、设备消除单点故障; (2)加大信息化力度,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 99%以上、支撑重点业务发展, 提高重点业务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支撑管理决策,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3)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调整信息系统,优化配置网络资源,实现应用系统互联 互通,继续推进“数据集中、处理集中”和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推进企业内信息系 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处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形成对各项生产、 经营、管理进行有效支撑的信息平台; (4)加大终端设备投入,提高营投网络能力; (5)强化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全网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争取统一应用数 据标准,统一应用标准,建立全省信息网络平台规范、系统规范、接口规范,为信 息网建设规划提供指导; (6) 建立专业运行维护体系, 建立运行维护信息系统, 保障信息网络平稳运行, 系统完好率达到 99.8%以上,实现网络的运行维护从“应急型”向“预防型”的转变。 6 2 2 2 2湖北邮政湖北邮政湖北邮政湖北邮政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应用及网络现状分析 2. 2. 2. 2.1 1 1 1湖北湖北湖北湖北邮政邮政邮政邮政 swotswotswotswot 分析分析分析分析 中国加入 wto 后,邮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湖北邮政与四大国 际快递公司以及国内其他物流企业相比,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部分不足。国际和 国内物流市场新的变化给湖北邮政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 1 1 1)优势优势(strengthstrengthstrengthstrength) (1)邮政是国内唯一的物流全业务运营商。 邮政经营品种涵盖函(信函、印刷品等) 、包(普通包裹、快递包裹等) 、汇(汇 兑) 、特(特快专递) 、国际、报刊、邮储等各项业务。通过综合业务经营,邮政可 以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业务,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广泛的收入来源,并 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庞大的网点资源。 湖北邮政支局所遍及全省所有城市和乡镇, 目前全省共有 1979 个邮政电子汇兑 网点,2070 个邮储网点, 全部实现联网。 分布广泛的网点资源可以将邮政的服务延伸 到千家万户。 (3)信誉和品牌优势巨大,传统业务的经营已经深入人心。 (4) 实物流、 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 给用户提供更加全面、 便利的服务。 (5)湖北地处中原,铁路、公路交通成本更低、优势明显。 (6)湖北是人口大省,用邮需求较大,市场潜力巨大。 2 2 2 2)劣势劣势(weaknessweaknessweaknessweakness) (1)管理相对落后于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有一整套先进的理论和管理体系支撑,经过多年发展,管理体系和制 度不断完善,对企业的合理决策和提高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邮政作为一个改制后 市场化的百年企业,其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不可能短期完全消除,只能通过改进 7 技术手段、引进发掘管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拉近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 (2)普遍服务的义务。 邮政作为唯一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物流企业, 承担着偏远山区的寄递类业务 (如 报刊、信函的投递) ,经营成本远高于收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3)湖北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对高端业务的消费需求不足。 湖北是农业大省,经济状况较落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生产规模也较小,同 样,对于速递和精益物流等物流企业收益较高的业务的需求不旺盛。 (4)品牌宣传不足。 邮政作为一个百年老店在传统业务上的服务项目已经为大众熟知,但近年来, 随着邮电分营、企业改制等重大制度的变革,邮政对于金融业务和物流业务的发展 力度不断增加, 品种丰富的新业务不断推出。 由于品牌推广的意识和投入相对不足, 普通用户和企业用户对邮政的了解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层面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3 3 3 3)机会机会(opportunityopportunityopportunityopportunity) (1)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处在大发展时期, 第三方物流需求旺盛, 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权威机构预测,“二次创业”期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8以上,这 为邮政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2)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家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 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政府机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 将直接推动邮政的改革,给邮政企业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带来重大的机遇。 (3)物流中心地位。 湖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湖北省物流业的发展在中部地 区走在了前列,中部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基本得到确认。 (4)企业信息化机遇,流程改造。 4 4 4 4)威胁威胁(threatthreatthreatthreat) 8 (1)跨国巨头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 wto,我国对国际速递公司在数量、地域以及股份比例等方面 的限制已经全部取消。四大国际速递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抢占国内速递市场。 (2)民营公司带来的冲击。 国内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一些民营公司已初具规模,而民营公司 灵活的经营机制,低廉的成本给邮政带来冲击。 (3)价格竞争。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物流企业涌现,充分竞争导致价 格竞争已是必然趋势,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价格竞争必将导致效益降低。 (4)邮政金融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范围和领域将逐步扩大,国内银行的改革也在不断 深入,国内金融业的竞争也在急剧加速。 2.22.22.22.2应用系统现状应用系统现状应用系统现状应用系统现状分析分析分析分析 2.2.12.2.12.2.12.2.1金融类业务应用系统金融类业务应用系统金融类业务应用系统金融类业务应用系统 (1)邮政储蓄系统 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公用电信网的基础上,由邮 政储蓄业务专用的中心系统和终端系统组成的专用业务网络。主要实现各类储蓄基 本业务功能,包括定期储蓄、活期储蓄、定活两便等,同时还能完成一些特殊的业 务,包括查询,挂失、解挂失,冻结、解冻结,没收,加办/撤消代转储,加办、 撤 消、更改储户密码,换存折等,基于储蓄系统可开办一些拓展业务,储蓄卡业务、 代付业务、代收费业务、电话银行业务等。 目前湖北邮政储蓄已完成应用软件的统版工作,实现数据在省一级集中。储蓄 系统运行在邮政绿卡网内,使用绿卡省中心主机,各营业网点使用字符终端通过与 综合网隔离的线路接入。邮政储蓄系统从服务器主机、网点终端到网络线路都使用 单独的设备和资源,实现了与综合网的隔离,保证了金融业务的安全性。 目前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储蓄业务的日常运营,并为中间业务、支付平台 9 等提供相应的支持。 (2)邮政储蓄管理信息系统 邮政储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绿卡主机、前置机、中间业务平台、邮政内部的其 他系统,手工录入及其他介质等系统和人力资源,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录入、 处理、存储、传递和查阅,并建立相关应用分析图表模块,进行参数化的设置,为 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管理、经营管理、经营分析、客户管理等经营决策活动提供相关 信息和系统支持。 本系统采用全国中心与省中心数据集中的两级结构,省内部分仅在省中心有服 务器;系统采用 b/s 模式,地市使用浏览器访问省中心的 web 服务器。 目前,储蓄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报表数据准确,能按时向国家局报送相关 数据。基本满足各级邮政管理人员的需要,反映良好。 (3)电子汇兑系统 电子汇兑是邮政部门依托先进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国内、国际汇 兑业务交易处理、检查、核销、资金清算、会计核算的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为客 户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个人汇款服务。目前电子汇兑分为国内电子汇兑和国际电 子汇兑。该系统的实现从整体上改变传统汇兑业务在时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 存在的缺陷,实现个人电子汇款,部分有条件地区实现电子汇款通兑等新型业务, 提高邮政竞争力。同时,会计核算子系统和资金清算子系统也将改变传统的作业模 式,实现电子化,缩短资金调度时间,减少利息负担,增加效益,改变因传统资金 清算方式的陈旧而引起的资金调度严重滞后现状, 并为用户提供更快、 更好的服务。 电子汇兑系统目前已实现全国中心集中处理,综合网省中心作为省内网点的汇 接中心,部署多台前置服务器和负载均衡设备,下属网点通过综合网线路采用终端 方式接入。市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汇接、部分汇接或不汇接所辖联网网点的网络通 讯连接,并完成本市县待兑信息的打印和所辖未联网网点的数据补录。 (4)事后监督系统 事后监督系统作为绿卡统版的一个子系统于 2004 年 6 月上线。是为了防范潜在 的金融风险而开发的。 实现了公共管理、 查询报表、 参数管理和日常监督等主要功能。 10 事后监督系统采用省集中的处理模式。省中心放置后台服务器,处理全省的事 后监督交易。各个市县局通过前置机或终端服务器连接到省中心。 系统自上线以来,运行基本稳定,能保证业务及时被监督,为降低金融风险打 下了基础。 (5)中间业务平台 中间业务平台是利用邮政储蓄和邮政营业网点而开展的代收、代售、代付、代 理等“代”字业务,这类业务的特点是与众多的委托单位合作,共同为公众提供非邮 政传统业务的服务。中间业务平台是为邮政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支撑的信息系统。系 统主要包括包括五个子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会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管理信息 系统、报表系统,三个工具系统:业务配置工具、加载运行管理工具和中心控制台 工具。 中间业务平台采用省集中方式,系统主要部署在省中心,各营业网点通过切屏 方式办理接入。 目前中间业务平台运行稳定,开展的业务已达到 50 余种,加办户数累计 1250 万户,联机日均交易量 8000 笔,批量高峰期日交易量已超过 100 万笔,取得了良好 效益。中间业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够满足大部分业务的开发,但扩展性不 够,某些特殊要求的业务不能开办; (6)银联系统 银联系统主要承担跨行交易的处理,包括湖北邮储绿卡在其他银行 atm 交易、 pos 消费以及境外交易的处理。邮政储蓄银联系统得开通使用,标志着邮政绿卡已 经与其它商业银行卡处于同一起跑线,提升了邮政绿卡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空间。目 前邮政银联系统分为横联和纵联两种方式,湖北省是横联省份。 现在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交易量由开办业务初的每天 2 千笔左右到现在的每天 近 4 万笔。 (7)客户经理系统 由于要实现数据大集中,各地市、县局协储任务不能统计的问题凸现出来,这 也是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邮政系统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该系统主要完成了 11 对定期按单笔折算、日累计月平均两种算法和活期按日累计月平均算法进行协储任 务统计的功能。 本系统前台基于成熟的 b/s 结构设计,便于系统维护推广和客户使用。系统采 用三层结构模型,包括:web 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系统采用 linux 操作系 统,oracle 数据库,tomcat web 服务器。 (8)邮政储蓄历史数据查询系统 邮政储蓄历史数据查询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缓解生产系统空间紧张的矛盾, 将历史数据迁移到成本低的 pc 服务器上;使旧系统数据需要尽快移出以保证双机 热备功能、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分离的实现;满足帐务大检查的需要,将旧 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存放在历史数据管理系统中,供会计、清算及业务查帐需要 。 历史数据查询系统采用省集中模式,业务主机系统建议采用双主机的群集 (cluster)结构、共享磁盘技术保证中心业务系统的高可靠和高可用性。利用光 盘库和磁盘阵列完成历史数据的转储。网点前端仍沿用原生产系统的地市终端、市 县终端和网点终端。 2.2.22.2.22.2.22.2.2邮政传统业务应用系统邮政传统业务应用系统邮政传统业务应用系统邮政传统业务应用系统 (1)邮资票品管理系统 邮资票品管理系统是一个面现全国各级邮资票品管理部门的大型计算机网络信 息管理系统,它以综合网为依托,实现了从信息发布,票品发行,票品印制,票品 管理,库房管理,结算管理到票品销售的计算机化管理。 邮资票品管理系统是在邮政综合网的骨干网结构的基础上,开发出的面向全国 的邮资票品管理系统,在全国分 3 个层次: 国家级:票品司、计财部、印制局、总公司 省级:票品处、集邮公司 地市级:集邮公司 邮资票品管理系统没有采用数据集中的方式,在省级和地市级均有数据库服务 器,采用 unix/linux 操作系统,oracle 数据库,客户端为使用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12 普通 pc 机。邮资票品系统从上线至今,运行基本稳定,各级票品部门的日常交易, 帐务核对均能通过其完成。 在现有情况下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但是因为系统上线时间较长,数据库版本和 操作系统版本均较低,建议能相应的进行版本和应用的升级。邮资票品系统有其自 身的运行特点,使用时间较集中,且不平均,可以考虑采用省集中的模式,将地市 接入点前置机收归省中心统一维护更为有利。 (2)特快专递查询系统 特快专递邮件(ems)跟踪查询系统是在全国范围内向用户提供 ems 邮件查 询, 同时也包括邮政内部的邮件及总包查询和业务管理, 系统涉及电子化支局、 ems 开办局、中心局、省中心和全国中心等各个层次。 特快专递查询系统采用数据集中方式,系统数据库集中在全国中心;省中心主 要负责数据的传送等工作;其他下级接入点进行特快专递邮件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工 作。系统自 2000 年上线以来,运行稳定,情况良好。 (3)报刊发行系统 省内报刊发行系统主要包括报刊订销局、省局、发报刊局三部分功能。在订销 局主要实现报刊订阅、零售、统计、结算等功能;在省局主要完成进口订单处理、 审核处理、查错处理、汇总要数、存储转发、接办处理、特殊处理、统计、结算等 功能;在发报刊局主要完成进口订单审核处理、汇总处理、接办、抽查、点数、分 法、查验、补发、结算等功能。要数信息在省一级汇总后,通过省际间要数通信息 系统发送至全国中心进行汇总交换。 省内报刊发行系统目前运行正常,能够完成报刊发行部门日常工作需求。目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比较分散,各地市县都储存有要数数据,不利于系统的维护 和管理。 (4)中心局生产作业与指挥调度系统 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与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实现了中心局的生产作业的转运、分 拣封发、档案和计划调度四大环节,该系统全国版本统一、标准规范全国统一,所有 邮件处理基于条码化、邮政运输全程联网。该系统可利用发运计划控制生产,在局 13 间可实现无纸化交接,档案查询实现电子化,邮件处理条码化,具有报表统计分析 和邮运指挥调度的功能。根据邮区中心局内部的生产作业和生产管理环节构成,整 个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由负责处理相应环节的业务子系统构成,即转运生产作 业、分拣封发生产作业、邮区中心局指挥调度、邮区中心局档案管理等业务子系统。 在系统实现上,火车押运生产作业和报刊的分发也作为了一个独立的业务子系统来 实现。 中心局生产作业与指挥调度系统运行在邮区中心局局域网内,并通过邮政综合 网和全国其它邮区中心局进行信息交互。系统主机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和 web 服务器,二级、三级中心局采用双机互备方式,9 个非中心局主机采用单机方 式。全省中心局后台主机集中安装在省中心机房,车间服务器部署在中心局各生产 场地相应机房。系统应用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oracle 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