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_第1页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_第2页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_第3页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 李淑娴 等 :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 综述 种子含水 量的测定 方法及展望 李淑娴 , 高莹莹 。 李运红 。 田树霞 (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3 7 ; 2 国家林业局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 北京 1 0 0 0 9 1 ) Me t h o l d o f Me a s u r i n g S e e d W a t e r Co n t e n t a n d I t S Ex p e c t a t i o n LI S hu- x i a n ,GAO Yi n g- y i ng ,LI Yun ho ng ,TI AN S h u x i a 摘要 : 种子含 水量是种子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 一。种子含水量 的 测定方 法很 多, 生产 中常根 据水分 测定的 目的、 要 求 以及 种 子 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这就要求对与含水量测定有 关的 种子理化性状以及含水量测定的原则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还要 了解各含水量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及 其原 理 。 为测 定方法的选 择提供理论依 据。 关键词: 含水量; 种子质量;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 S 3 3 9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7 0 5 ( 2 0 1 0 ) 1 0 - 0 0 5 7 - 0 4 种子中的水分是保持种子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 只有在水 的作用下 , 种 子的代谢作用才 能顺 利完 成。 但水分含量过高, 会使种子 的呼吸作用过于旺盛 , 并使 微生物大量繁殖 , 最终使贮藏种子 的寿命大大缩短 。 水分过低则会使种子失水死亡, 所 以含水量是种子质 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是种子分级、 定价的主要依据。此 外 , 收获、 清选或药剂处理时, 种子也应当含有适宜的 水分 , 不然就会发生破裂和挤压等机械损伤或植物中 毒现象 。 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种子总重 量的百分比 , 也称种子含水率。种子含水率的多少 是影响种子寿命的重要条件 , 含水量高 的种子寿命会 缩短 , 含水量低的种子能延长寿命 , 耐贮藏。所以调制 完成后的种子必须经过干燥 , 使其含水量达到安全含 水量时 , 才能进行贮藏或调出使用 J 。含水量是 国 际种子检验规程 和我国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的必检 项 目之一 , 并且执行 的是 国家强制性标准 。这就要求 含水量的测定方法要确实可行, 按 照该方法所测得的 结果也必须准确。另外, 方法 的重复性也要好 , 以便于 不同实验室、 不 同操作者所得结果的比较。 种子含水量不仅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 生产中 为了保证种子能够安全贮藏 , 在种子收购、 入库以及贮 藏期间都必须测定种子的含水量 , 只有在安全含水量 以下的种子才能够贮藏 、 运输。另外 , 种子含水量也是 某些科学研究如种子劣变、 种子超干贮藏等必须测定 的内容 。 种子中含有的水分按其特性 可分为两种 , 一种是 游离水 , 另一种是束缚水。游离水又称 自由水 , 这种水 是生物化学的介质 , 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细胞间隙内, 它 具有一般水 的特性 , 能在细胞 间隙 中流动 , 有溶解性 , 1 0 0为沸点 , 0为冰点 , 故很 容易受外界条件 的影 响而蒸发 , 所 以在测定含水量 的过程 中, 必须操作迅 速 , 尽量避免操作过程 中水分 的散失 , 测定高含水量的 种子时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束缚水也称胶体结合水 , 这种水分被种子内的亲水胶体如淀粉、 蛋 白质 的胶体 物质束缚, 不能在细胞间隙中自由流动, 很不活泼, 不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J 。种子含水量测定时 , 开始水 分散失快是 由于游离水容易蒸发 , 后期蒸发缓慢 , 则是 由于胶体结合水被种子内胶体物质牢固束缚不易蒸发 出来的缘故。测定时如果提高温度或延长时间, 这种 水分才能蒸发 出来 , 即只有将种子加热到 1 0 01 0 5 时 , 才能够彻底地排除掉。所以在测定含水量时, 必须 设法使这部分水分蒸发 出来 , 才 能获得准确 的结果。 收稿 日期: 2 O l O一 0 70 7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 3 1 0 7 0 5 4 3 , 3 0 9 7 1 6 0 9 ) ; 江苏 省 高校 自然 科学 基 金 重点 项 目 ( 1 O K J A 1 8 0 0 1 8) 、 林 业公 益 性 行业 科 研 专项 ( 0 2 0 0 9 0 4 0 0 2 ) 及“ 国家级林学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资助 。 作者简介: 李淑娴( 1 9 6 8一) , 女 , 山东省烟台人 ; 在职博士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 事林木种子检验工作 ; 研 究方 向: 种子生理 、 植物品种 的鉴别 。 5 7 第 2 9卷第 1 0期2 0 1 0年 1 0月 种子( S e e d ) 此外 , 种子中某些化合物如糖类 , 也含有一定 比例的水 分子 , 如果失去这种水分子, 糖类 就要分解 、 变质 。 因此, 在测定种子含水量时应注意不要使这种水分遭 到破坏 , 否则就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更值得注 意的是, 油脂类种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 如果种子磨 碎、 剪碎或烘干温度过高 , 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 使不 饱和键上结合了氧分子 , 增加 了样品重 量 , 从而使 水分测定结果偏低 。所含的挥发性物质越多 , 用烘干 法测得的结果与实际水分 的差异就越大。我国 林木 种子检验规程 规定: 测定种子水分含量时必须保证 种子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全部除去 , 同时要尽最大可能 减少种子的氧化、 分解或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损失。这 是种子含水量测定 的基本原则L 5 。所以 I S T A水分委 员会考虑到油脂类种子的特点 , 现在建议用 甲苯蒸馏 法代替烘干法 测定松属、 冷杉属类种子 的含水量 j 。 但 甲苯有毒 , 药品不易购买 , 此方法不易推广, 有必要 研究更多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 特别是适合 油脂类种子 含水量测定的方法。本文试图在了解与含水量测定有 关的种子理化性状以及含水量测定原则 的基础上, 介 绍更多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 为测定方法 的选 择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外种子水分测定技术的发展 I S T A早在 1 9 3 1年颁 布的第一版 国际种子检验 规程 中, 就把水分测定列为该规程的检验项 目。该 规程规定种子水分测定可 以采用 1 0 3条件下烘干 5 h N烘箱法, 并说 明也可利用 B r o w n D u r e l 蒸馏法测 定种子的含水量 J 。1 9 4 4年美 国衣阿华州农业 和机 械技术学院 R H P o e r 编著的 T e s t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S e e d f o r F a r m a n d G a r d e n -书中也简单介绍了种子水 分测定的烘箱法 、 蒸馏法和电子测定法。他认为烘箱 法适用于各类植物种子 的含水量测定 , 是种子水分测 定最可靠的方法。1 9 5 6年前苏联菲尔索主编的 种子 检测和方法研究 一书 中除了介绍了种子水分测定 的 烘箱法 , 还介绍了德林格式快速( 4 0 m i n或 6 0 mi n ) 烘 箱法和电阻式水分仪 。 随后 , 世界各国根据水分测定的原理, 陆续研发出 红外线、 电阻式、 电容式 和微波式等多种水分测定方 法。随着水分研究的发展, K a r l F i s c h e r 法也逐步被种 子科学家认可, 现已将该方法作为 I S T A种子水分测定 的基准方法 。 1 9 8 3年以前 , 我国种子水分测定是借鉴前苏联 的 方法, 主要用于粮食和外贸商检机构粮油谷物的水分 测定。1 9 8 3年, 我 国农业部颁布了 G B 3 5 4 3 8 3 农作 物种子检验规程 , 该规程 4 6部分为水分检验的 内 S R 容 , 规定含水 量测定可 以采用 1 0 5低恒温烘干法、 1 3 0 q C 高温烘干法 1 0 。1 9 9 5年又重新修订了 农作物 种子检验规程 , 林业部 门在 1 9 9 9修订 了 林木种子 检验规程 j , 两个规程中的水分测定方法都是等效 采用 1 9 9 3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第九章种子水分测定 的烘箱法, 农作物检验规程中还在 实施指南 中介绍 了卡尔 费休法 , 这些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使我国种子水 分测定向着先进性、 国际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I I 1 他 。 2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 , 生产中常根据水分 测定的目的、 要求以及种子 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如果所测结果是为了填报种子质量报告 , 应选用 国际 规程或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分测定方法 。如果是种子加 工或入库前 , 只要大致了解种子的水分, 则可用电子仪 器速测法。 根据 H a 哇a n d G o l u m b i c的分类观点 , 可将众多的 含水量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 测出种子样 品中水分含量的方法。间接法是根据种子 水分化学和物理特性与其含水量高低的对应关系, 通 过基 准 法 的校 准, 间接 显示 种 子含 水 量 的测 定方 法 。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2 1 直接测 定法 目前, 最常用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是烘干减重法 ( 包括直接烘干法 , 减压烘干法和红外线烘干法) 、 蒸 馏法和化学法。从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的发展即标准法 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 烘箱法作为标准法从 1 9 3 1年一 直使用至今 , 仪器和测定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甲苯 蒸馏法 曾作为松属等大粒油脂类种子水分测定的标准 方法 , 现已被列入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 说明甲苯蒸馏法 可用来测定松属类种子的含水量。卡尔 费休法是 当 今国际公认的种子水分测定 的基准方法 。因此 , 烘 箱法 、 甲苯蒸馏法和卡尔 费休法是过去 、 现在和将来 种子水分测定最重要 的标准法和基准方法 , 各种方法 的原理如下。 2 1 1直接 烘干 法 从 1 9 3 1年 I S T A发行第一版 国际种子 检验规 程 以来 , 烘箱法经过了多次修订 、 完善 , 2 0 0 7年还 出 版了 I S T A水分测定手册 , 对烘箱法作了更加详细的 说明, 为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 、 操作的可重复性提供了 技术保证 ” 。 2 1 2减压烘 干 法 减压烘干法是在减压条件下将种子加热干燥的方 法, 即利用减压条件下 , 水的沸点也相应降低的原理来 综述 李淑娴 等 :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展望 测定种子的含水量 。故此法适用于熔点低 , 或在较 高温度下内含物易受热分解 、 变质及加热难以除去束 缚水等类型种子的含水量测定。 2 1 3红 外线加 热法 此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 , 从而达到 测量种子含水量的目的。现在国际上有很多公司都设 计制造 了红外线水分测定仪。如美 国 O H A U S S c a i l e C o r p r a t i o n设计制造的 MB - 3 0 0红外线水分仪, 能快速 测定谷物种子的干重, 并且能 自动显示种子 的含水量。 该仪器具有使用简单、 测定迅速 的特点 , 能在 9 9 mi n 内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 J , 而在低恒温条件下采用直 接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时 , 样晶则需要烘干 1 7 h 。 2 1 4甲苯 蒸馏 法 甲苯蒸馏法的原理是两种互不相溶液体二元体系 的沸点低于各组分的沸点, 种子中的水分和甲苯混合 后能降低水 的沸点 , 即当温度低于 1 0 0时, 种子中的 水分就能成为水汽排 出, 从测量管中读取所排水分的 体积即可计算种子的含水量 J 。 1 9 7 6国际种子检验 规程 第九章种子水分测定中已对甲苯蒸馏法的测定 技术作 了规定。甲苯蒸馏法不仅可用于种子含水量的 测定 , 国际上还用此法测定羊毛的含水量 。 2 1 5 卡尔 费休法( K a r l F i s h e r ) 卡尔 费休滴定法是1 9 3 5年由卡尔 费休提 出的 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属于碘量法 , 是测定水分最为专 一 、也是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 J 。多年来许多科研工 作者对此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 在反应的化学 计量、 试剂的稳定性、 滴定方法、 计量点 的指示 以及针 对各种类型样品的应用和仪器操作的自动化等方面均 作了一定的改进 , 使该方法 日趋成熟与完善。 卡尔 费休法的测定原理是将碘 、 二氧化硫、 吡啶 和甲醇按 比例混合 后形成 的淡 黄色溶液 作为 K F试 剂 , 当测定样品中有水分存在时 , 碘能定量地使二氧化 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而本身被还原成碘化氢 , 此时试剂 的棕红色消失。 SO2+I 2+2 H2 O_ H2 S O4+2 HI 当水分全部参与反应 时, 稍过量的试剂就会使溶 液呈淡红色 , 以示反应到达终点。根据滴定过程中消 耗试剂的量 , 即可求出样品中水分的含量。由此可见 , 卡尔 费休法是种子水分测定最准确 的方法 , 但 目前 I S T A认可的实验室没有这种仪器 , 并且此方法对操作 要求比较严格 , 难以普及推广使用。 2 2间接 测定 法 间接测定法 由于具有简单、 快速、 适用性强的特 点 , 在种子加工 、 人库、 运输前常被广泛使用。这类方 法包括 : 2 2 1电子水分仪 速 测 法 此法的原理是水分 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种子中其 它成分的介电常数 , 水分含量的变化也会引起电容量 的变化 , 因而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 的电 容的变化即可知种子的含水量 , 整个测定过程可 以在 1 0 mi n内完成 , 这是直接测定法所不具备的优点。但 此法不适用于检测粘滞性种子的含水量 , 并且对于那 些含水 量超过 1 5 的高含 水量种 子也不 能进行测 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此类水分仪的准确程度 将不断提高, 此法已列入 2 o o 3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水 分测定一章 中 J 。 2 2 2近红外反射光谱 ( N I R S ) 分析法 许多有机物对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具有特征性吸 收, 当用近红外光( 波长为 1 9 4 0 n m) 照射样品时, 漫反 射光的强度与样品成分的含量有关 , 遵循 朗伯 一比尔 定律。该方法同样具有测量快速 、 简单的特点, 同前面 的间接测定法一样 , 该法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 很难反 映整个样品的体积水分( 内部水分) , 测量精度还受种 子大小、 形状和密度等影响 2 7 J 。 近几年发展的间接测定方法还有很多, 如中子法 、 核磁共振法等, 由于这些方法还没有趋于成熟 , 现在使 用的还比较少 , 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3 发展趋势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 但现在还没有一种 能完全满足种子质量检测、 生产和科学研究 的所有要 求 , 因此测定时一定要根据测定 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方法。快速、 准确、 适应性强是选择、 发展测定方法 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还要根据种子 自身的 特性进行选择。如油脂类种子的测定方法最好不用直 接烘干法 , 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 找到松属 、 冷杉 属等种子含水量测定的检测方法。理论上 , 减压烘干 法、 甲苯蒸馏法 、 卡尔 费休法均适于此类种子的含水 量测定 , 有必要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将这些方法标准 化, 使其被更多人接受 、 使用。 诸多快速测定含水量 的方法 中, 都不适合雪松等 粘滞性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 有必要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 找到快速测定粘滞性种子含水量 的方法 。另外 , 各种 快速法仪器的准确性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 ; 研发拥有更 宽测定范围水分仪的工作 同样有待于进一步展开。 ( 下转第 6 1页) 5 9 资源与利用 安明态 等 : 贵州省种子植物新记录 灌丛中 。贵州分布首次记录, 见于荔波茂兰 自然保 护区板寨 8 0 0 m山坡下部林 中, 以及荔波大七孔风景 区海拔 8 0 0 m沟谷林 中。凭证 标本 : 2 0 0 7年 7月 3 1 13, 安 明态 2 0 0 7 0 1 1 4 ; 2 0 0 8年 1 2月 6 13, 安 明 态 2 0 08 02 31 。 5 檀 香科 S a n t a l a c e a e 硬序重寄生 P h a c e l l a r i a r i g i d u l a B e n t h 分布在四川、 云南、 广西、 广东 , 海拔 4 0 02 1 0 0 m 杂木林中 。缅甸也有分布 。贵州分布首次 记录 , 见于望谟 自然保护区昂武交羊坡 7 5 0 m次生林 中。凭 证标本 : 2 0 0 9年 4月 3 0日, 张华海 , 安明态 A - 0 7 9 0 。 6 莎草科 C y p e r a c e a e 亲族苔 草 ( 原 变种 )C a r e x g e n t i l e s F r a n c h g e n t i l i s 分布在四川、 云南 、 江西 , 生于林下、 沟边 、 河边 , 海 拔 1 5 0 0 m左右- 6 】 。贵州分布首次记录, 见于贵定岩 下大鲵保护区野子坡 , 海拔 1 2 5 0 m山坡 草丛 。凭证 标本 : 2 0 0 7年 8月 2 7日, 安明态 2 0 0 7 0 3 2 6 。 7 姜科 Z i n g i b e r a c e a e 光叶闭鞘姜 C o s t u s t o n k i n e n s i s G a g n e p 分布在云南 、 广西 、 广东 , 生于林荫下 , 越南亦有分 布 j 。贵州分布首次记录 , 见于望谟 自然保护 区乐康 海拔 4 7 0 m沟谷阔叶林下荫湿处 。凭证标本 : 2 0 0 9年 4月 2 6日, 安明态 , 黄江华 A - 0 6 7 0 。 光叶闭鞘姜隶属姜科( Z i n g i b e r a c e a e ) 闭鞘姜亚科 ( C o s t o i d e a e K S c h u m ) 闭鞘姜 属 ( C o s t u s L ) , 该 属 约 1 5 0种, 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J , 以前均未见 贵州有分布的记录。光叶闭鞘姜 的发现 , 使得其所在 的闭鞘姜属 、 闭鞘姜亚科 皆为贵州分布首次记录。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3 O卷 第 1分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 9 9 6: 8 51 0 6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6 0卷 第 2分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 9 8 7: 1 7 7 3 傅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 等 中国高等植物( 第4卷) M 青岛出版社, 2 0 0 0 : 2 7 7 4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2 3卷 第 2分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9 5 : 1 4 0 4 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 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7 4 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8 8 : 5 2 8 6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 第 1 2 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0 0 0 : 5 65 2 8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1 6卷 第 2分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8 1 : 2 2 1 5 3 8 傅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 等 中国高等植物( 第 1 3卷) M 青 岛 : 青岛 出版社 , b 0 2 : 2 0 5 7 ( 上接 5 9页) 参考文献 : 1 孙致 良, 杨国枝编著 实用种子检验技术 M 北京: 农业出 版社 , 1 9 9 3 2 颜启传主编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M 杭州 : 浙江大学出 版社 , 2 0 0 2 3 颜启传主编 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 M 北京: 农业出版 社 , 1 9 9 2 4 周陛勋 , 华启斌 , 陈幼生, 等 林木种子检验 M 北京: 中国 标准 出版社 , 1 9 8 3 5 G B 2 7 7 21 9 9 9, 林木种子检测规程 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 , 2 0 0 0 6 胡晋 , 李永平, 苏菊萍, 等 种子水分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0 0 8 7 J R T h o m s o n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s e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M S c o t l a n d: T h o ms o n L i t h o L t d , E a s t K i l b r i d e , 2 0 01 8 Z h a n g M H , Y a j i n i a Y U, N a k a g a w a Y, e t a 1 G C - MS i d e n t i fi c a t i o n o f v o l a t i l e c o mp o u n d s e v o l v e d b y d r y s e e d s i n r e l a t i o n t o s t o r a g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