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 师生相互问候。 师:昨天我们自由朗读了课文,并且谈了读后感受,跟着朗读磁带把全文读了一遍,熟悉了课文。我想请问大家,对的内容都了解了吗? 生答都了解了。 师:好的,只有在大家都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深入地研究文本。下面我想请大家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读完全文的感想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生开始交流,讨论比较热烈。师走下讲台,倾听生交流,并回答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了好十来分钟,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展得很开,已经深入到文本中去了,心中甚是高兴。对下面的教学,也有点底了。 师停止讨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听了一些同学的看法,觉得很好,那么,就请大家畅所欲言,把你心中所想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几秒钟,无人举手。我观察到一位学生想举手,但又不敢,于是微笑着点出他的姓名,请他回答。 生:我觉得的人都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都要听父母的,这很可悲。 我顺势问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翻书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了回答。 生:焦母要焦仲卿把刘兰芝赶回去,焦仲卿就顺从了。 接着又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想。 几秒钟后,一生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两人为什么要选择死呢?难道他们两个不可以私奔吗?他们完全可以逃出去,找个地方隐居,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没有任何准备,我相信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不知道处理,幸亏在开始与学生交流时,听到了这个学生的疑问,所以我才不致惊慌失措。 师:你提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相爱,为何不争取一下,有哪位同学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因为古人很讲究“孝道”,焦仲卿不肯私奔,是为了尽孝,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后半生。 师:恩,说到了孝顺,有道理。 生:我不同意孝顺一说。如果说不逃走是孝顺,那么后来殉情也是不孝顺了。因为你死了,又有谁去照顾你母亲呢?逃走是不孝顺,殉情也是不孝顺,不如逃走,还可以保全。 师:是啊,殉情也是不孝顺,那为什么不私奔呢? 生:我认为焦仲卿不逃走,是因为他还觉得有希望,他只是要刘兰芝暂时回家,希望自己最终能说服母亲改变主意。 师:哦,还抱有希望。你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课文中有没有体现? 生:有。 师:你读读相关的句子? 生读:“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卿但还家去,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这两句话说明焦仲卿是想先把事情放一放,以后想办法说服母亲,再把刘兰芝接回来。 师:恩,说得很有道理,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生:我还有个问题,课文最后写“两家求合葬”,我觉得焦仲卿的母亲在焦仲卿他们生前就不好好对他们,死后才想到对合葬,有点惺惺作态。 生:我觉得这是焦母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人死之后才觉得可贵吧! 师:这种生前不懂珍惜,死后才觉可贵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发生? 生:现实生活中有。 生: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事,就是有的儿女对父母不好,父母死后把丧事办得很风光,这到底是良心发现还是要面子? 师:是。生活中这些情况都有。生活,文学作品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其实不仅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有这样的写法,外国的很多文章中也有这样的结局。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 生纷纷抢着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 师:是的,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与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的结局相似。罗与朱两个家族是世仇,但他们两个相爱了,最终因各种原因,两个人双双毙命。此时两家才化解仇恨,把他们合葬在一起。 这后面怎么进行的,记不大清楚了,问了几个学生,对这里也有点模糊,说是我到了这里,就说这些问题就讨论到这里,来谈谈焦母。于是大家就开始谈焦母。 生:焦母很专横。 师:从哪里体现? 生:文章第二段,刘兰芝日夜劳作,她还要嫌弃她。 师:恩,找得对。我们看,刘兰芝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说明她很勤劳,但是“三日断五匹”,“大人”还“故嫌迟”,这表明焦母对刘兰芝的要求 生:太苛刻了。 师:对,太苛刻。 师:焦母是怎么评价刘兰芝的?书中原句。 生:“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 师:那刘兰芝是不是如此呢? 生:不是。书中有“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刘兰芝并不是不听婆婆的话,而是很事事顺从婆婆。 师:既然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摩西曾经在论坛上说讨论兰芝被遣原因是画蛇之笔。我本不想讨论,但已明显感到学生对这问题很感兴趣,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探讨一番。 学生开始讨论。 生:我觉得她是嫉妒刘兰芝,因为焦仲卿那么爱刘兰芝。 这个学生一说完,我就觉得惊讶,我没想到学生有这么强的猜测能力。 师: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因嫉妒而生怨恨,嫉妒是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拥有的特点。 当然,有学生并不赞同嫉妒之说。 生:我猜测是因为她觉得刘兰芝的陪嫁太少了。 师:你如何得知? 生:文章没有说,但可能就是如此。 生:有可能是秦家有地位,可以帮助焦升官。 生:如果秦家有地位,那有什么理由嫁给焦?她不会选择更好的吗?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家庭地位。我想问问大家,焦与刘的家庭条件分别怎样? 生:焦是府吏,在太守衙门里任职,有升官的可能。 师:刘呢?书中有没有相应句子? 生:有。辞别之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从小生长在乡间。地位低下。 师:古人结婚很讲究 生:门当户对。 师:焦母有没有相关句子? 生开始找。 生:焦决意自杀时有,“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我特别指出“贵贱”二字。 但马上又有学生质疑了。 生:既然看重贵贱,门当户对,为什么开始又同意娶刘兰芝呢? 这个问题一出来,马上令其他学生议论纷纷。我也很高兴学生有如此强烈的质疑能力,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 有一位学生思考几秒钟后,马上站起来阐述自己的理由。 生:我有一个很荒唐的理由,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焦母嫌弃刘兰芝无后。 因为有的学生还在议论,可能没听清,我就把这个学生的说法重复了一遍。马上有学生笑了。也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我顺势引导。 师:我们文章中有没有提到焦刘的子女? 生答没有。有学生在下面开始说“无后为大”的话了。我抓住这一点,又说 师:古人说“孝”,有这么一说,“不孝有三” 学生跟着说,我就说很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 后记:其实讨不讨论原因我觉得并不重要,我想要说的是,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认为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有了某种欲望,而且并不是特别不好的欲望,我们还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这节课其实容量还是不大。我只是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学生讲到哪我就引导到哪,我觉得有点能明白李镇西老师上致女儿的信里说的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发言的话了。 打包下载引用该文发表评论转寄该文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欢迎各位继续砸石头! 顶部 边城老师的课很灵活 顶部 下面引用由草在xx/11/2304:00pm发表的内容: 谢谢草的抬举。 顶部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 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没有让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 我听过一上这一课也出现了学生说让刘焦私奔的问题,当时那教师大赞学生有创新,并顺势推出刘的性格一大特点:不珍惜生命。对于学生这种以今非古、割裂的看法教师竟然下如此的判断,我感到很悲哀。 尊重、珍视学生主体感受,重视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放弃话语权,一些教师不敢对学生的结论说半个不字,这应该是对新课改的一个误解吧。 顶部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沙鸥在xx/11/2305:37pm发表的内容: 到这里看到了边老师的卓越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了。 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边老师与学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同时,又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走回文本,没有让语文课上的讨论从观念到观念。 太同意你的观点了,课改应该走出上面所说到的误区,如此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 其实明天的课本人仍然没有写好教案,只在脑中反复琢磨,究竟会上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楚。估计会上得很糟糕。 顶部 顶部 老师引导得自然而不生硬,但我觉得老师在这堂课上似乎还应该表现得再有作为一些。 顶部 今天上了第三课时。 师生问候。 师:上节可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大家分析了三个原因,一是“嫉妒”,二是“贵贱”,但是“无后”。 其中分析“贵贱”时在课文中找到了依据。 我想请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兰芝拜辞时说的话之前的那一段。就是描写她的穿着打扮的那段话。我想问她为什么要如此盛装打扮? 学生开始思考。 我继续引导,说焦母遣送刘的理由是“无礼节”与”举动自专由”,后来说要为焦重新找一个,是秦,而秦在焦母眼中是怎样的人? 学生找到书中原句进行了回答。 我顺势问到,描写打扮与焦母这段话有什么联系? 马上有学生说是“吃醋”。我反问是如此吗?又有学生说是“嫉妒”,我又反问。然后要学生不可随便猜测,要抓住原文分析。 有学生分析到了“倔强”,“不服气”“不甘心”。有这意思了,但我认为还不太好。顺着“倔强”一说,总结到是“自尊自爱”。学生也体会到了此处文章的意趣。 而后就要学生说说刘兰芝拜辞的那段话的意思。 学生方明白“生小出野里”是负气之话。 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兰芝被遣的原因(焦母的两条理由)都被推翻,那是什么罪名。学生至此明白是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我再引导学生从“莫须有”的罪名去体会文章的悲剧色彩。学生似乎有点明白文章的主旨了。 接着就要学生谈了谈悲剧的根源。 有学生说到是因为焦母的贪图金钱权利和兄长的逼迫,有学生分析是当时的婚姻制度、封建体制,如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悲剧了。也有学生说现在这现象也还存在,不能单纯说是体制问题。我就说中国封建制度存在了几千年,我们学历史都知道,封建思想仍然还残存着,但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表示同意。 然后就学生谈到的“兄长逼迫”而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分析。 先让学生读了“阿兄得闻之”那段文字,接着学生就开始探讨兄长这段话的含义了。 有学生说兄长是想替兰芝“出气”,所以这样说。大部分学生表示反对,问他们反对理由,刚开始没人反驳,可能还没思考好。我就激将,说没有理由就不能不同意。马上就有学生反驳了。 有学生说不是“出气”而是“势利”。 有学生说是“关爱”。 有学生说是“逼迫”。 有很多发言都从原文中找到了依据。 比如兰芝说的话“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支持“关爱”说的反驳说那只是说兄长性格,与关爱是两回事。争辩到后来,终于有学生把后两句也联系起来了,“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又有找到了拒绝县令提亲的话“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提出兰芝爱的是焦,而兄长却要她再嫁,明显是逼迫。 反方又说这里正好体现“关爱”。因为兄长看见兰芝如此等下去没有希望了。比如课文中焦很听从母亲的话,如此软弱,等有何用? 我很可惜的是这学生没有看到刘兰芝说的一句话,即“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如果结合这句讲,可能更好。 有学生反驳,不要以现在的眼光看古人。从汉武帝时就已经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而“儒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孝道”。焦没有出声反驳母亲是出于遵守孝道,不能简单理解成软弱。(我边听边想,这可以提升为悲剧根源之一,可惜前面教学生没有讲到,而我也没有提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灵活处理,正后悔呢!)这个学生又说兰芝才回来十天,就有人来说媒,如果说是等了很长时间,焦还没有来接,那说这个话,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才如此短的时间,分明就是“逼迫”! 我心里为这个同学叫好,很欣赏他的敏锐。 另一方也不示弱。说明显是帮妹妹出气,你一个“府吏”不肯要我妹妹算什么,现在有太守看上了,比你好上百倍。 有学生又联系后文说是逼迫,如课文中说到府吏听说兰芝要改嫁了,到了兰芝家中,兰芝的解释很清楚。“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兰芝的原话足以证明是逼迫。 又有学生说兰芝如此说只能代表是她的偏见,不能否定其兄长对她的关爱。 又有学生反驳说兰芝现在已经二十几岁了,而且前文说能“诵诗书”,是很知书达理的。她没理由连关爱与逼迫都分不清。 又有学生联系所学的祝福,祥林嫂就是因为其婆婆贪图钱财而把她卖了,刘兰芝的遭遇与祥林嫂有相似之处。 听到这里,我很觉欣慰,学生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来阐述理由,正是我所想看到的。 学生还说了很多,就不一一转述了。 最后我总结说不论是持什么观点,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如果从文本中得不到相应的说法,很可能就不能成立。支持“逼迫”观点的同学,从原文中找到了很多依据,而支持“关爱”说的同学基本上不能找到依据,只是凭空猜测,所以无法说服别人。 到此就下课了。 后记:这节课,也是没有教案的。早上到了办公室,打开,看到了铁皮的留言,铁皮的一些话对我有启发。上课了,我按我开始的设想,把“莫须有”引出来,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我想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品读文章的语言与悲剧氛围,尤其是结局。 设想是先复习前两节课大家探讨的内容,然后由悲剧色彩引到文章的语言及悲剧氛围,然后要学生谈感受,并朗读。重点抽取结尾,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悲情。 顶部 学习了晚上再细说 顶部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xx/11/2411:13am发表的内容: 尊重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讨论气氛活跃,很理想的课堂。 铁皮也是这意思,我现在想来,也确实如此。 我的引导还是有问题。 看来还要不断学习啊!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顶部 铁皮说的话我一直在思考。 这首诗确实有很多值得讲的,但是不是我们觉得讲的就非讲不可呢? 这让我不得不又把“教什么”和“怎么教”想了又想。 我又自己的教学,我的课还是少了点文化色彩,如果能多读点书,上课前再扎实点备课,可能就能达到铁皮说的更深入了。 再反思自己从教以来我上的课。 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明显不同于三年前。这可能就是突破。 但是现在自己又陷入另一个危机之中,就是现在的水平虽然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个人修为太低了,上出来的课总感觉缺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妆品产品开发师专业知识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管理咨询师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印中心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课件与多媒体融合的意义
- 2025年美术设计岗位招聘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锦
- 小学英语教学课件十五页
- 2025年安全员心理适应测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摄影测量员初级技能面试题集
- 课件《小蝌蚪找妈妈》
- 2025-2030年中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供需预测研究报告
- 儿童矮小症科普课件
- 小学生英语授课课件模板
- T/SFABA 7-2024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性溯源
- T/CECS 10011-2022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高性能双壁波纹管材
- DB31/T 477-2018旅行社服务质量要求及等级划分
- AI智能体的感知与理解
- 餐饮行业数字化门店运营与管理效率提升报告
- S7-1200 PLC原理及应用基础 课件 第5章 S7-1200 PLC的模拟量处理
- 2024年四川省古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